陈黎华陆亦立
(宁海县黄坛镇卫生院浙江宁海315600)
【摘要】目的:分析某小学生流感暴发疫情的原因、特点,为今后学校流感防控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调查。结果:整个疫情持续16d,疫情波及4个班级,共发病20例,罹患率2.18%,实验室检测为H1NI流感病毒。结论:本起疫情是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首例病例发病后未及时隔离和治疗,学生之间直接接触频繁,流感疫苗接种史无该起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流感;H1N1;调查
【中图分类号】R18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0-0307-02
2017年3月宁海县疾控中心接到某小学保健老师电话报告,称该校多名学生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接到报告后,县疾控中心即会同当地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到该小学开展调查及处置。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该小学全校所有学生及教职工。
1.2方法
1.2.1现场调查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疾控中心和当地卫生院防保人员共同对该校教职工及学生进行详细询问并记录,缺勤的学生经电话流调其详细信息。
1.2.2实验室检测筛选符合流感样病例定义的患者,采集其中10例发病3天内患者的咽拭子,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用PCR检测流感病毒核酸。
1.2.3病例定义根据流感样病例,发热≥38℃,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定义为流感样病例,实验室检测结果阳性的病例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2.4统计分析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资料汇总整理,对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该小学为全日制小学,有六个年级段1395名学生,其中一年级五个班级,二至四年级各六个班级;教职工71人。学校设有2幢教学楼,1个食堂提供教职工及学生就餐。校园内卫生状况好,饮用水为县自来水公司供应。
2.2发病情况
首例病人陈某某,男,7岁,就读于该小学二(5)班,2017年3月8日在学校上课,出现发热、头晕症状,随后被家长带至医院就诊,3月10日该班又出现2例症状类似病例,随后该班及其它班级病例陆续增加,至20017年3月28日该校共报告32例,罹患率为2.18%(32/1466)。
2.3流行特征
2.3.1时间分布首发病例2017年3月8日发病,末例病人2017年3月23日发病,高峰在3月13—16日,共报告发病20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62.50%。详见图1。
2.3.3班级分布32例病例分布在4个班级,主要集中在二(5)班,报告16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50.00%(16/32),另外一(4)班7例、一(5)班5例、三(4)班4例,其它班级无病例报告。
2.4临床表现
发病学生临床表现均较轻,对32例病例的临床症状进行统计,以发热(体温≥38℃)、咳嗽、咽痛为主,另有部分病例出现头痛头晕、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详见表1。
2.5实验室检测
本起疫情共采集其中10例病例咽拭子标本,经疾控中心PCR流感病毒核酸检测,结果7份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其余均为阴性。
2.6免疫史
该校所有学生及教职工均无流感疫苗接种史。
2.7防控措施及效果
疫情发生后即采取以下防控措施:(1)落实隔离措施:对患者隔离至临床症状消失,热退后2天为止,并凭当地卫生院防保科的《学生返课证明》返校上课;(2)加强晨午检:学校要每天开展晨午检,发现有发热、头痛、咽痛及全身乏力等症状的学生要立即报告并送医院检查、隔离治疗,并将每天疫情向当地卫生院报告;(3)加强通风消毒: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要求每天每节课后通风10min以上,并注意将窗户全部打开,形成对流;学生放学后,每天对教室、地面、桌面用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拖地、擦洗等彻底消毒,直至疫情结束;(4)提出停课建议:为控制疫情的发展,建议二(5)班、一(4)班、一(5)班、三(4)班停课1周,复课时继续关注发病情况;(5)建议未患病学生及时接种流感疫苗。(6)疫情流行期间,建议学校停止组织集体活动;(7)开展健康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卫生知识宣传,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出黑板报、讲课等方式进行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教育学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
3.讨论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确定为一起由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暴发疫情,分析其原因,一是因传染源未及时隔离治疗,该起疫情首先在二(5)班传播,然后向隔壁班级传播,最后向其它班级扩散;二是目前正值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辖区内其他学校,环境中有传染源存在;三是学校为易感人群聚集场所,学生之间接触密切,造成了班级间传播、疫情扩散。
从流感疫苗接种史来看,该校流感疫苗接种无,因此学生及教职工对流感病毒缺乏免疫力,普遍易感,使得此次流感发病快,传播迅猛,在人群聚集地区尤其容易暴发,其传播速度和广度与人口拥挤程度有关[1]。3月10日该校同一班先后有3个学生出现流感样症状,学校未及时报告疾控中心,延误了疫情处理最佳时机。学校在疫情早期未及时报告,也未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往往会造成疫情的蔓延暴发[2],与许晓明等[2]报道的相一致,提示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加强疫苗接种以保护易感人群,同时进一步加强学校晨检制度,一旦发现疑似流感疫情,立即按要求上报,在调查处理的同时采样送检,尽快明确疫情性质,迅速落实防控措施[3],以防今后类似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来孺牛,金国萍,王亚南.绍兴市某学校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4,30(1):76-78.
[2]许晓明,罗金发,柴莉.某高校甲型H1N1流感疫情流行病学特征[J].应用预防医学,2013,19(4):216-218.
[3]罗春蕊,李娟,赵群,等.2011年云南省流感监测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2,18(5):307-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