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吸附蛋白论文-全晓杭

病毒吸附蛋白论文-全晓杭

导读:本文包含了病毒吸附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狂犬病G蛋白,单克隆抗体,量子点,荧光免疫吸附法

病毒吸附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全晓杭[1](2019)在《基于量子点标记检测狂犬病病毒G蛋白含量的荧光免疫吸附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几乎所有温血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人兽共患病,是至今为止人类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之一。狂犬病到目前为止仍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出现,现如今只能在被患病动物咬伤之后尽快暴露后免疫来预防狂犬病的感染。其中狂犬病病毒G蛋白是唯一一个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蛋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疫苗中G蛋白的含量可以决定疫苗的保护效力。因此建立快速检测狂犬病病毒G蛋白含量的方法对于疫苗免疫效力的确定及免疫剂量的确定十分重要。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但是传统的ELISA仍具有灵敏度相对不足,检测成本高等缺点。而量子点以其优良的光谱特征和光化学稳定性在生命科学尤其是体外诊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与ELISA结合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传统方法的灵敏度。本研究以ELISA作为基本分析方法,以狂犬病病毒G蛋白单克隆抗体作为捕获抗体,以量子点标记的糖蛋白单克隆抗体作为检测抗体,建立荧光免疫吸附法(Fluorescenc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FLISA)来检测狂犬病病毒G蛋白含量,对于疫苗抗原含量的效价和免疫剂量的确定具有重要意义。1.狂犬病病毒G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本研究成功获得3株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9F10,1F1和9G10。并对这3株抗体的特性进行鉴定,这3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类抗体,其中9F10和1F1为IgG_(2b),9G10为IgG_(2a),而轻链均为kappa。染色体检测结果9F10的染色体数目为90,1F1的染色体数目为89,9G10染色体数目为97。在间接免疫荧光实验中3株单克隆抗体均能特异性识别实验室狂犬病病毒固定毒株SAD、B2c,狂犬病病毒犬源野毒株DRV-Mexico、DRV-HuNPN01,DRV-AH08以及蝙蝠源野毒株SHBRV。在Western blot实验中,1F1、9F10和9G10均只能识别SAD。在抗原表位鉴定的Western blot实验中,结果显示9G10的抗原位点在239-339 aa之间,9F10与1F1的抗原位点在1-139 aa之间。2.狂犬病病毒G蛋白量子点荧光免疫吸附法F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通过量子点偶联抗体前后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量子点偶联抗体之后能够正常的激发荧光,且荧光波长没有发生改变,凝胶电泳实验表明量子点已经成功修饰在抗体上。通过配对试验确定以9F10为捕获抗体,包被浓度为2μg/mL,以9G10与ZnCdSe/ZnS量子点偶联量子点并作为检测抗体,稀释度为1:200。用以上包被浓度和抗体稀释度进行反应条件优化。结果最优封闭液为0.5%BSA+0.05%Tween-20磷酸盐缓冲液,封闭时间为1 h,样品稀释液为1%BSA+0.05%Tween-20磷酸盐缓冲液,样品孵育时间为2 h,量子点偶联抗体孵育时间为1 h。灵敏性实验表明FLISA最低检测限度为1:1600稀释度,而传统双抗夹心ELISA为1:400稀释度。以梯度稀释的样品进行检测,构建了用于定量检测的标准曲线y=0.6176x+7559.5,R~2为0.9719。特异性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会与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以及293T细胞和BSR细胞产生非特异性反应。本研究成功获得3株特异性好的抗狂犬病病毒G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并以此为基础偶联量子点建立荧光免疫吸附法用于检测狂犬病病毒G蛋白的含量,为今后狂犬病疫苗的效价评估提供一种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本文来源于《华中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天禹,芜为,邓瑶,王文玲,谭文杰[2](2019)在《基于寨卡病毒NS2B蛋白特异抗原多肽的荧光素酶免疫吸附法检测寨卡病毒抗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外针对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的研究多集中于E蛋白与NS1蛋白,而对于其他非结构蛋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为了进一步了解ZIKV感染免疫机制,为ZIKV免疫学检测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新的工具方法,本研究建立了基于NS2B蛋白多肽抗原荧光素酶免疫吸附试验(Luciferase immunosorbent assay,LISA)的新方法,应用于检测抗ZIKV IgG抗体(anti-ZIKV IgG)。通过构建NS2B蛋白特异性多肽抗原与新型荧光素酶融合表达的载体,转染真核细胞后获得含有目标抗原与荧光素酶融合蛋白的细胞裂解物,建立anti-ZIKV IgG检测的LISA法。采用正常人血清、ZIKV感染的阳性血清、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感染阳性血清,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感染阳性血清,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与重复性及交叉反应,并与基于NS1纯化抗原的商业化ELISA试剂盒(NS1-ELISA)进行平行比较。成功建立的NS2B-LISA方法,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和96.2%,通过阳性样本倍比稀释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NS2B-LISA的灵敏度比NS1-ELISA高16倍。重复性实验显示NS2B-LISA法检测anti-ZIKV IgG板间变异系数为(3.1±0.7)%,板内变异系数为(2.6±0.9)%。本研究基于NS2B蛋白多肽抗原成功建立了anti-ZIKV IgG检测的LISA新方法,该方法简便、特异、灵敏、重复性好,易于高通量自动化,可用于anti-ZIKV IgG感染的免疫学诊断与流行病学研究。(本文来源于《病毒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于磊,李凤娟,李莉[3](2018)在《蛋白印迹试验和第4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艾滋病病毒检测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2011—2014年艾滋病病毒(HIV)抗体筛查阳性标本的确证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2011—2014年收集天津市HIV高危人群的实验室资料,采用第4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胶体硒试验,对送检的和本筛查中心实验室检出的220例筛查阳性标本,使用蛋白印迹试验(WB)进行确证试验。结果 220例阳性标本,确证结果为阳性的病例180例(81.82%),经过1周,进行2次确证试验,阳性符合率为180例(100%)。阴性病例共10例(4.55%),不确定病例共30例(13.64%)。确证的180例中,gp160、gp120出现率达到100%,p55、p39阳性率为66%(119例)、61%(110例),gp41出现率为96%(173例),p51出现率为93%(167例),p31出现率为(160例),p24出现率为98%(176例)。结论HIV抗体初筛试验结果存在假阳性,WB和第4代ELISA筛查试验可提高对艾滋病病毒的检查准确率,对WB试验中不确定标本需做好随访工作,避免艾滋病患者流失。(本文来源于《中国校医》期刊2018年05期)

尹彩霞,于少雄,宋琨,李素,杨玉莹[4](2018)在《E2蛋白介导猪瘟病毒的细胞吸附与内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已有研究显示,猪瘟病毒(CSFV)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侵入宿主细胞,然而参与侵入过程的病毒蛋白尚待阐明。研究旨在明确E2蛋白在CSFV侵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瞬时转染包装携带E2基因的慢病毒,将慢病毒转导悬浮293细胞构建稳定表达重组E2蛋白的悬浮293细胞系,利用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重组E2蛋白,同时优化表达时间以增加蛋白产量。利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鉴定了重组E2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反应原性。通过感染试验、吸附试验以及内化试验分别探究了E2蛋白对CSFV感染、吸附以及内化的影响。将重组E2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通过阻断ELISA检测血清中多克隆抗体的阻断率。利用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与CSFV感作后进行吸附和内化试验,进一步探究了E2蛋白在介导CSFV吸附和内化中的作用。【结果】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转导慢病毒后的细胞系,与对照细胞相比可见明显的绿色荧光,表明慢病毒成功转导悬浮293细胞。SDS-PAGE结果显示,在还原和非还原条件下均出现与预期大小相符的蛋白条带,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上清中表达的重组E2蛋白能够被抗E2蛋白单克隆抗体WH303所识别,表明构建的悬浮293细胞系能够表达重组E2蛋白。通过优化表达条件,悬浮293细胞培养第8天时上清中重组E2蛋白浓度最高可达5.84μg·m L-1。可溶性蛋白阻断试验结果显示,重组E2蛋白具有阻断CSFV感染的活性。利用重组E2蛋白在病毒入侵过程中处理细胞对CSFV的感染同样具有显着抑制作用;阻断ELISA和中和试验结果显示,针对E2蛋白的多克隆抗体能够阻断CSFV感染,且具有良好的中和活性;吸附试验和内化试验证明,重组E2蛋白处理细胞能够显着抑制CSFV的内化,而利用多克隆抗体与CSFV感作后能够显着抑制其吸附。【结论】E2蛋白参与CSFV吸附和内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0期)

李梅,刘洁,叶燕,俞蕾,王婷婷[5](2018)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的方法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ime-resolved fluoroimmunoassay,TRFIA)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病毒大蛋白(hepatitis B virus large surface protein,HBV-LP)进行方法学比较。方法收集30例正常体检血清标本作为阴性对照和1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利用ELISA法检测HBV-LP,将其中70例阳性标本作为阳性样本,70例阴性标本作为阴性样本,再分别采用TRFIA法检测HBV-LP,对二者的灵敏度、特异度、一致性、检测线性范围、精密度、相关性及两种试剂盒的稳定性进行比较。其中TRFIA与ELISA结果不一致的12例标本采用PCR法进行验证。结果TRFIA检测HBV-LP的最小测定值为0.1 ng/ml,ELISA检测HBV-LP的最小测定值为2.5 ng/ml,二者的特异度均为100%。TRFIA和ELISA检测HBV-LP的Kappa值为0.83。12例ELISA和TRFIA检测不一致的标本,经PCR验证后有10例HBV DNA>103拷贝数。TRFIA试剂检测的线性范围在0.625~10 252 ng/ml之间,ELISA试剂盒检测的线性范围在5~1 281.6 ng/ml。TRFIA法检测高、中、低3个浓度水平的批内CV平均为6.10%,ELISA法的批内CV平均为8.98%。TRFIA批间CV平均为6.91%,ELISA的批间CV平均为10.45%。TRFIA试剂盒的结合下降率为6.61%,ELISA试剂盒的结合下降率为23.59%。结论 TRFIA与ELISA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但是两者相比,前者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精密度,且TRFIA试剂盒的稳定性更好。(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新医学》期刊2018年02期)

陈佳宁[6](2015)在《层粘连蛋白受体作为猪瘟病毒吸附受体的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病毒是结构简单的微生物,无完整的代谢酶系统,需要借助宿主细胞合成自身物质从而完成自身生命周期。病毒囊膜蛋白与宿主细胞表面成分——细胞受体的相互结合则是一切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起始,并决定了病毒感染的种属范围和组织嗜性。尤为重要的是,病毒囊膜蛋白与相应细胞受体的结合位点往往成为开发抗病毒药物的重要靶标。因此,针对病毒受体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和应用价值。猪瘟(Classical swine fever,CSF)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引起的烈性传染病。该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在多个国家均有流行,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近年来,随着对CSFV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发现了大量与该病毒相互作用的宿主蛋白,并探讨了其机理,但针对CSFV细胞受体的研究尚属空白。迄今,仅有硫酸乙酰肝素(Heparin Sulfate,HS)被鉴定为CSFV的吸附受体。该分子亦广泛分布于CSFV非易感细胞表面,因此,我们推测CSFV一定存在其它尚未发现的细胞受体,并采取一系列方法筛选细胞受体。本研究中,我们利用针对大量猪源膜蛋白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来筛选可能参与CSFV感染的膜蛋白。该筛选发现了多个CSFV潜在受体分子。其中,层粘连蛋白受体(Laminin receptor,Lam R)已被鉴定为多种病原体的细胞受体,我们选择该蛋白进行后续研究。激光共聚焦分析显示,该蛋白与CSFV在细胞膜高度共定位。免疫共沉淀试验说明该蛋白与CSFV囊膜糖蛋白Erns存在特异性相互作用。一系列抑制试验显示,抗Lam R蛋白抗体、可溶性Lam R和Laminin蛋白均可显着抑制CSFV的复制,并且该抑制效果呈现剂量依赖性。我们以表达Lam R的慢病毒感染PK-15细胞,构建稳定表达Lam R的细胞系。CSFV在该细胞系的复制水平显着高于对照细胞系。我们利用吸附试验说明Lam R蛋白在CSFV吸附阶段发挥功能,Lam R过表达细胞系较对照细胞系吸附病毒粒子数显着增多。我们进一步探讨了HS与Lam R的关系,结果显示,Lam R蛋白和HS互相协同,帮助病毒吸附。该现象在SK6细胞尤为明显。但Lam R的表达与CSFV的组织嗜性并无明显相关性,而其被沉默后也不影响同属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BVDV的复制。综上所述,我们利用si RNA文库对重要的猪源膜蛋白基因进行筛选,并通过一系列抑制试验、吸附试验确定Lam R为CSFV的又一吸附受体,该分子与已知受体HS相互协同,帮助CSFV感染。(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期刊2015-05-01)

Venteo,郭安娜[7](2012)在《基于核衣壳蛋白的欧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双重识别酶联免疫吸附早期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精确并快速地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对猪场至关重要。提高改善防控程序,如检测引入后备母猪、监测血清阴性猪群等,需要更加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标准的血清学检测技术主要检测IgG抗体,本研究建立一种双重识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R-ELISA)方法用于检测针对欧洲型PRRSV的特异性抗体。这种新检测方法能同时检测到PRRSV的IgM和IgG抗体,对识别猪群早期感染及因只能检测到IgG抗体的常规试验方法而造成的漏检有所帮助。DR-ELISA的基础是抗体对抗原的双重识别。本研究以PRRSV重组的核衣壳蛋白(N蛋白)作为包被和酶联抗原。为评估该方法在检测PRRSV早期感染的敏感性,连续采集并检测69头感染PRRSV猪的血清。标准检测方法的试验结果表明,其对感染后14d血清的检测敏感性很低,而DR-ELISA在感染7d可检测到阳性血清率可达88.4%,表明DR-ELISA方法在检测感染早期有很强的敏感性。为评估新检测方法的效力,进一步的研究结果表明,DR-ELISA检测欧洲型PRRSV早期感染敏感并精确。(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2年05期)

柳黎[8](2011)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外膜大蛋白(HBV-LP)的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13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含量,采用ELISA检测HBV-LP和HBV血清免疫学标志物(HBV-M)模式。结果 HBV-LP与HBV DNA的阳性率在相同HBV-M模式血清标本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HBV-M模式血清标本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血清HBV-LP光密度值与血清HBV DNA含量呈正相关(r=0.89,P<0.05);不同HBV DNA含量标本间,HBV-LP阳性率及光密度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检测血清HBV-LP光密度值与HBV DNA含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血清HBV-LP可作为判断HBV复制水平的指标。(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1年12期)

武文斌,邵圣文,徐雄利,陈双红,巴剑波[9](2010)在《包被丙型肝炎病毒F蛋白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化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血清抗-F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反应参数,为F蛋白用于ELISA试验提供依据。方法基因工程密码子优化后,表达、纯化了HCV F蛋白。以此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筛选反应条件,建立起检测HCV感染者血清抗-F的间接ELISA试验。结果 F抗原最佳包被浓度为1.0 ng/μL;最佳封闭条件为0.15%BSA的PBST液;血清最佳稀释度为1:10,37℃作用1 h;酶标2抗最佳稀释度为1:10 000,37℃孵育0.5 h。结论本研究初步确定了以HCV F蛋白为包被抗原,间接ELISA试验检测血清抗-F的反应参数,为后续ELISA试验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10年08期)

宋立华,何君,朱虹,刘光桥,黄如统[10](2007)在《呼肠病毒BYD株吸附蛋白σ1的原核表达及其抗原性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呼肠病毒BYD株S1片段编码的细胞吸附蛋白基因连接至pET-28a(+),构建表达载体pET-28a(+)-S1,转化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DE3),分析表达载体能否表达预期大小的重组σ1,并进一步鉴定重组σ1的抗原性。SDS-PAGE实验表明,经IPTG诱导后,表达载体能表达53kD左右蛋白质,与重组σ1的预期大小相符;免疫印迹分析表明重组σ1有较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呼肠病毒诊断试剂的制备。(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07年06期)

病毒吸附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国内外针对寨卡病毒(Zika virus,ZIKV)的研究多集中于E蛋白与NS1蛋白,而对于其他非结构蛋白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为了进一步了解ZIKV感染免疫机制,为ZIKV免疫学检测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新的工具方法,本研究建立了基于NS2B蛋白多肽抗原荧光素酶免疫吸附试验(Luciferase immunosorbent assay,LISA)的新方法,应用于检测抗ZIKV IgG抗体(anti-ZIKV IgG)。通过构建NS2B蛋白特异性多肽抗原与新型荧光素酶融合表达的载体,转染真核细胞后获得含有目标抗原与荧光素酶融合蛋白的细胞裂解物,建立anti-ZIKV IgG检测的LISA法。采用正常人血清、ZIKV感染的阳性血清、乙脑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感染阳性血清,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感染阳性血清,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灵敏度与重复性及交叉反应,并与基于NS1纯化抗原的商业化ELISA试剂盒(NS1-ELISA)进行平行比较。成功建立的NS2B-LISA方法,检测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和96.2%,通过阳性样本倍比稀释评价两种检测方法灵敏度,NS2B-LISA的灵敏度比NS1-ELISA高16倍。重复性实验显示NS2B-LISA法检测anti-ZIKV IgG板间变异系数为(3.1±0.7)%,板内变异系数为(2.6±0.9)%。本研究基于NS2B蛋白多肽抗原成功建立了anti-ZIKV IgG检测的LISA新方法,该方法简便、特异、灵敏、重复性好,易于高通量自动化,可用于anti-ZIKV IgG感染的免疫学诊断与流行病学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病毒吸附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全晓杭.基于量子点标记检测狂犬病病毒G蛋白含量的荧光免疫吸附法的建立[D].华中农业大学.2019

[2].王天禹,芜为,邓瑶,王文玲,谭文杰.基于寨卡病毒NS2B蛋白特异抗原多肽的荧光素酶免疫吸附法检测寨卡病毒抗体[J].病毒学报.2019

[3].于磊,李凤娟,李莉.蛋白印迹试验和第4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艾滋病病毒检测结果[J].中国校医.2018

[4].尹彩霞,于少雄,宋琨,李素,杨玉莹.E2蛋白介导猪瘟病毒的细胞吸附与内化[J].中国农业科学.2018

[5].李梅,刘洁,叶燕,俞蕾,王婷婷.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的方法学比较[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

[6].陈佳宁.层粘连蛋白受体作为猪瘟病毒吸附受体的鉴定[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

[7].Venteo,郭安娜.基于核衣壳蛋白的欧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双重识别酶联免疫吸附早期检测方法的建立[J].中国畜牧兽医.2012

[8].柳黎.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大蛋白的临床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

[9].武文斌,邵圣文,徐雄利,陈双红,巴剑波.包被丙型肝炎病毒F蛋白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建立[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

[10].宋立华,何君,朱虹,刘光桥,黄如统.呼肠病毒BYD株吸附蛋白σ1的原核表达及其抗原性鉴定[J].微生物学通报.2007

标签:;  ;  ;  ;  

病毒吸附蛋白论文-全晓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