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对于凝聚态物理,低温、特别是极低温,是研究凝聚态的诸多量子特性的重要条件。目前,商用制冷机已经可以实现从室温到4K以下的连续调节,但是对于1K以下极低温的获得,仍需借助于另外的方法,这些方法有:He3、He4减压蒸发制冷,He3绝热压缩制冷,稀释制冷,绝热去磁制冷等。这几种获得极低温的制冷方法结构复杂、机构庞大、噪声大并且运行成本高。本论文就是要探讨一种获取超低温的较简单的途径——利用NVS结进行电子隧穿制冷。金属—真空—超导体隧道结简称NVS结,它由冷端——正常金属层、真空层和热端——超导金属层(超导能隙为Δ)三者组成。利用NVS结进行电子隧穿制冷的原理比较简单:在最优化的直流偏压Vbias(eVbias=Δ)的作用下,冷端金属的费米能级被抬高到恰好和热端超导能隙的上边缘齐平。冷端费米能级以上的电子(动能大的电子)较容易隧穿过真空势垒,到达热端,但是因为超导能隙的限制,费米能级以下的电子(动能小的电子)的隧穿几率将大大减小,又因为冷端补充进来的是平均电子(包括动能大的电子和动能小的电子),所以导致冷端电子的温度被降低;而且通过电声耦合,晶格温度也被冷却下来,最终冷端的温度得以降低。本论文计算和分析了利用NVS隧道结从液氦温度(4.2K)开始制冷的可行性,并讨论了不同的物理参量对制冷功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外加偏压取最优化的值Vbias(eVbias=Δ)时,真空层的宽度、超导能隙、金属的脱出功等参数对制冷功率都有很大的影响。下面简要说明:1、制冷功率的大小随真空层宽度d的减小近似呈指数增长的关系;2、超导能隙增大,制冷功率将增大,但是制冷效率随超导能隙的增大而减小,这说明超导能隙的选择有一个优化值;3、材料的脱出功越小,制冷效果越好。利用NVS隧道结的制冷方法主要有两大优点:首先,可以获得一个很宽的温度范围,在4K-1mk之间都有可观的制冷量;其次,相对于传统的制冷方法而言,这种方法是直接冷却电子系统,这对于研究电子的性质非常重要。但是,要想实现其在低温实验中的应用,有一些关键性的问题亟待解决。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带结构工程隧穿异质结用于高性能可见和近红外光探测(英文)[J].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20(08)
- [2].一维单势垒结构中的电子隧穿寿命[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3].倒装多结太阳电池的隧穿结优化[J]. 太阳能学报 2013(12)
- [4].由单负材料组成的一维对称型光子晶体中的隧穿模[J]. 物理学报 2012(17)
- [5].强场隧穿电离模式下的氦原子电离时间问题研究[J]. 物理学报 2016(15)
- [6].费米子在双荷黑环中的隧穿特征[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4(02)
- [7].基于硅纳米线缺陷辅助隧穿肖特基二极管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1)
- [8].多晶硅薄膜晶体管泄漏区带间隧穿电流的建模[J].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09(03)
- [9].有机共轭聚合物材料中的齐纳隧穿[J].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10].一维双量子点系统的电子隧穿及电导[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09(04)
- [11].任意势垒隧穿几率的一种高精度数值算法(英文)[J]. 半导体学报 2008(02)
- [12].含磁单负材料一维光子晶体的隧穿模特性[J]. 人工晶体学报 2011(06)
- [13].费米子隧穿辐射研究[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10)
- [14].矢量粒子的隧穿辐射研究[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15].含特异材料光子晶体隧穿模的偏振特性[J]. 物理学报 2012(10)
- [16].基于传输线的单负材料双层结构的隧穿性质[J]. 物理学报 2010(09)
- [17].多晶硅/氧化硅/多晶硅非平面结构中Fowler-Nordheim隧穿及氧化层退化研究(英文)[J].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010(06)
- [18].由薄层金属表面电子隧穿和逸出功研究金属表面结构[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05)
- [19].隧穿电流影响下的小尺寸电路设计[J].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20].双量子阱中光子辅助电子自旋隧穿[J]. 物理学报 2013(10)
- [21].含单负材料对称型一维光子晶体隧穿模的特性[J]. 红外与激光工程 2012(01)
- [22].MOSFET栅氧泄漏隧穿电流的分析模型:量子力学研究(英文)[J]. 微纳电子技术 2011(06)
- [23].粒子隧穿任意形状势垒透射谱的计算[J]. 菏泽学院学报 2011(05)
- [24].光学隧穿现象的实验研究[J]. 大学物理 2018(03)
- [25].两隧穿耦合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中的纠缠动力学[J]. 激光杂志 2015(04)
- [26].驱动三阱系统中双原子的隧穿动力学[J].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5(03)
- [27].水平式隧穿磁强计功函数研究[J].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12(02)
- [28].量子纠缠对两个原子玻色-爱因斯坦凝聚隧穿动力学的影响[J].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2)
- [29].肖特基势垒反向隧穿电流的计算模型与特征分析[J]. 半导体光电 2017(04)
- [30].量子效应和小型化对隧穿晶体管特性的影响[J]. 微电子学 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