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逆转录病毒介导IL-18、IL-24基因抑制大鼠C6胶质瘤细胞体外增殖和体内致瘤性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作者: 李文玲
导师: 阎蕴力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胶质瘤细胞,胶质细胞,基因表达,作用机理
文献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目的:脑部胶质瘤尤其是高级别胶质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因其向脑组织内呈浸润生长,脑组织又缺乏有效的免疫系统,故常规治疗(手术加放化疗)效果差且易复发,病人的平均生存期不足一年,是目前神经外科学界正着力解决的问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肿瘤基因治疗的新方法在不断被发现。通过各种载体将具有抗肿瘤作用的基因导入到肿瘤细胞内,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甚至使肿瘤细胞的恶性行为发生逆转,是目前实验中常规应用的基因治疗的方法。人体的免疫系统可消灭外来抗原、清除体内产生的衰老细胞及异常增殖的肿瘤细胞,而肿瘤在体内得以形成的原因是体内的部分肿瘤细胞具有逃逸免疫监视的功能,故目前基因治疗的研究着重于免疫基因治疗,即将免疫活性物质(如细胞因子)的基因导入肿瘤细胞内。转染了细胞因子基因的肿瘤细胞,不但能分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调节和直接抗肿瘤作用,而且该肿瘤细胞的致瘤性降低,免疫原性增强,使肿瘤细胞表面所有潜在的肿瘤相关抗原均有可能被加工和提呈,诱导特异的抗肿瘤免疫,从而克服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机制。然后将此种经过修饰的肿瘤细胞注射至肿瘤瘤体内或机体的皮下,以使肿瘤局部产生具有抗肿瘤效应和有免疫调节活性的物质,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杀伤肿瘤或抵抗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对肿瘤进行治疗和预防。有实验证实:将细胞因子的基因直接导入肿瘤细胞内不但可使肿瘤局部获得有效的抗肿瘤效应,而且可激活自身免疫系统获得持久、特意的抗肿瘤免疫。传统观点认为:中枢神经内存在着完整的血脑屏障且不具备淋巴组织,所以是不受免疫监视的“免疫获免器官”。但新近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可以通过颈部淋巴结获得系统的免疫效应,中枢神经系统的抗原能被提呈给外周的免疫细胞,外周的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再迁移入中枢神经系统内发挥作用。已有动物实验证实:IL-2、IL-4、IL-12 等细胞因子可以有效治疗和预防颅内胶质瘤的发展。并且有些研究已进入二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研究论文逆转录病毒介导IL-18、IL-24 基因抑制大鼠C6 胶质瘤细胞体外增殖和体内致瘤性的研究
引言
第一部分 逆转录病毒介导IL-18 基因在大鼠胶质瘤C6 细胞中的表达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逆转录病毒介导IL-24 基因在大鼠胶质瘤C6 细胞中的表达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C6/IL-18、C6/IL-24 细胞体内作用机制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IL-18、IL-24 基因在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中的表达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一白细胞介素18及其抗肿瘤作用
综述二 白细胞介素 24 及其抗肿瘤作用
致谢
个人简历
发布时间: 2005-06-21
参考文献
- [1].多模态MRI在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基因型及其预后评估中的应用[D]. 肖瑾.安徽医科大学2018
- [2].长链非编码RNA-PVT1调控miR-190a-5p和miR-488-3p影响胶质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机制[D]. 薛维爽.中国医科大学2016
- [3].ARL2通过下调AXL抑制胶质瘤增殖、侵袭和体内成瘤能力[D]. 王昱霖.中国医科大学2018
- [4].MiR-150和RNA结合蛋白DAZAP1调控脑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研究[D]. 田羽.中国医科大学2018
- [5].miR-497/Wnt3a/c-jun反馈环路调控神经胶质瘤细胞生长和上皮—间质转化的分子机制研究[D]. 卢凤飞.南方医科大学2018
- [6].MiR-152-3p靶向调控DNMT1-NF2通路与胶质瘤细胞凋亡、侵袭机制的研究[D]. 孙瑾.南方医科大学2018
- [7].阻断CD47-SIRPα信号通路对胶质瘤细胞/胶质瘤干细胞的靶向治疗研究[D]. 李峰.南方医科大学2018
- [8].miR-130a调控靶基因HMGB2抑制胶质瘤增殖和EMT的分子机制研究[D]. 唐纯海.南方医科大学2018
- [9].C6胶质瘤旁分泌S100B诱发BMSCs生物学特性转化及机制探讨[D]. 谭彬.重庆医科大学2017
- [10].胶质瘤相关lncRNA表达谱分析以及PAR5在胶质瘤中的功能和机制研究[D]. 王向鹏.昆明医科大学2018
相关论文
- [1].PrP对tubulin和GFAP的影响及链霉素增加PrPSc检测敏感性的研究[D]. 董辰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8
- [2].siRNA干扰FPR后U87细胞裸鼠脑原位移植瘤生物学行为及血管生成特点改变及机制[D]. 陈代伦.第三军医大学2007
- [3].腺病毒介导的小鼠内皮抑素基因治疗G422胶质母细胞瘤的实验[D]. 尹嘉.第二军医大学2004
- [4].Survivin基因表达及其RNAi对人脑胶质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 甄海宁.第四军医大学2005
- [5].AQP1、VEGF和iNOS参与人脑胶质瘤血管生成及瘤周水肿调节作用机制的探讨[D]. 郭宏川.吉林大学2005
- [6].人重组IL-24基因治疗乳腺癌的实验研究[D]. 危少华.苏州大学2005
- [7].外源性IL-18基因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D]. 蒋常文.河北医科大学2006
- [8].反转录病毒载体-HSV-tk-GCV系统进行脑胶质瘤基因治疗的实验研究以及GCV、CDDP诱导转导、非转导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D]. 马文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
- [9].腺病毒介导的人白介素24和p16基因体外治疗肺腺癌细胞株A549的实验研究[D]. 田文标.第三军医大学2005
- [10].MDA-7/IL-24选择性促进肝癌细胞凋亡和增殖阻滞及其机制研究[D]. 王从俊.华中科技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