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彭家华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彭家华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为基础而建立的建筑模型。作为最先进的三维数字设计和工程软件所构建的数字建筑模型,它具有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五大特点。本文主要对BIM技术的应用方法及其价值进行了简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引言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社会各行业都在朝向信息化的方向迈进。在建筑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内,包括其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后期的运营维护阶段,BIM技术的引入和应用都有重大意义。通过BIM技术自身具有的资源优势能够有效控制建筑施工的工序,减少工程投资的成本,节约建筑工程使用的资源,提升工程效益,进一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概述BIM技术

BIM技术是一种建筑信息模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它的优点主要包括:①可促使工程相关部门和领导更好地监督和管理工程施工,及时发现工程在实际开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而制定有效地解决方案,确保工程顺利施工;②可提高工程建设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工程投入的资金费用,使工程的建设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促进企业的未来发展;③可缩短工程的施工时间,提高施工人员的建设效率,使工程建设能够及时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保证工程完工后的质量,为工程的施工人员提供可靠地保障。与此同时,BIM技术还可在综合性的数字环境章进行数字信息的不断更新,并向用户提供访问权限。这样一来,工程师、设计师、施工人员、业主方、监理方均能够全面清晰的掌握该项目情况,从而为建筑企业和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指明全新的方向。

2、BIM应用价值

BIM技术相较于传统施工法具有可视化的特点,可通过对于项目进行模型数据建立,三维直观展现出整个建筑工程的空间效果,这样有利于设计师对于空间的结构进行把握,为后续的设计以及施工上的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BIM技术具有可协调的应用特点,由于建筑施工通常工期较长,且参与部门以人员较多、施工工序较为复杂,如若在工程管理中利用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对于各单位及各种技术的协调就比较困难,会出现资源交换不及时、信息传递不畅通等问题。但在项目管理中应用BIM技术能够较好的建立3d模型,促使项目施工人员快速掌握整体的施工难点与重点,提前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调整,从而实现项目周期的推进快速;BIM技术是一种三维的可视化工程平台,可将其运作虚拟时空的平台,针对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所有事项进行模拟,可快速的将进行计划与现实施工进行对比,可确保施工过程的各项流程及工序按照原计划进行,保障了建筑质量的安全,规避或减少了返工问题的发生。

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1)为预制加工提供准确数据

传统的构件制作是技术员按照设计图纸及项目实际进行测量、制作、安装的,在此过程中要进行许多的计算,图纸在其中仅发挥了指导现场作业的作用,直接运用要求预制加工则无法保证其准确程度。BIM技术的使用则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般的二维图纸中的点与线没有存储信息的能力,但是BIM技术则是还原建筑,运用数字化的模型来包含实际物体的参数、属性、空间关系,每一个模型都是有真实意义的实体,准确的反映了现场情况。构件预制加工作业是首先在构建模型时就将施工所用到的构件的尺寸、材质、类型等参数录入到电脑中,然后将模型按照工程实际进行调整,待模型改变到与工程实际一致的时候再将构件的尺寸等信息绘制成预制图,并将图纸发给制作企业进行加工,等实际需要时将预制好的构件送到现场安装。使用BIM计算出的数据可以降低预制构件的现场测绘,增加了构件预制加工的速度和准确性,使原先分散性、粗放性的施工方式转变为模块化、集成化的现场作业方式,从而有效消除了现场作业空间狭小、加工质量难以保证、垂直运输不变等问题。

(2)参数化设计

BIM技术的建筑设计过程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其本身在模型表达形式上的独特性,该技术采用参数化的设计理念,使建筑项目相关设备和卫生器具等信息以参数的形式直接体现在模型上,从而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筑施工过程中有关管径尺寸修改工作的顺利实施。在工程的施工管理和设计工作中,BIM参数的应用体现在多个方面,设计人员通过修改相应的参数来实现设计模型的不同,从而完成不同的建筑任务,不仅有利于建筑建设过程中设计工作的顺利开展,还可有效降低建筑设计资料的更改率。

(3)进度管理

BIM模型有从构件材质到尺寸数量和项目位置等完整的建筑技术信息,可利用编制项目进度的程序生成施工进度计划。首先,将目标进行层层分解细化,判断并输入工期的预期值,添加时间表并按大纲的模式将其联系起来,给各个任务安置相应的资源,确定这些任务间的联系并指定日期。将BIM模型的构件和进度表关联起来,创建4D模型以直观展示施工进度。用4D模型展现预期施工进度过程,运用虚拟建造过程,可以查看进度计划的估计工期是否符合要求,即各工作的持续日期长短是否合乎常理,工序间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等,进而对项目的进度计划进行查看和并进行优化处理。

(4)工程质量管理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工程建设者们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所以需加强对施工中不利于质量的各方面因素的管控力度或融入新的控制方法。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繁多,有主观的亦有客观的,主要包括有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经验技术、工人的技能水平、施工所用材料机械的质量、施工工艺的复杂程度以及周边环境的局限性等。BIM技术通过对于建筑信息的输入,及时的对于施工质量人员传达有关工程质量的信息,然后再由技术规范人员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施工,通过对上述因素的综合处理,进而就可有效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

(5)建筑结构检查

在建筑设计工作环节中使用BIM技术,可检查建筑结构之间的存在的不一致性和彼此间的矛盾,促使建筑设计更加科学化、准确化。通过建立三维设计模型,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避免建筑设计数据繁琐引起的计算失误,而且还可以将各专业相关信息模型输入到CAD系统当中,进而使各专业间更好的配合。此外,采用BIM技术对施工中存在的漏口和临边进行检查,可有效预防或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6)安全管理

场地安全管理是场地施工的重中之重,而BIM技术在安全管理方面可发挥其独特的作用。项目利用BIM建立三维模型让管理人员提前对施工面的危险源进行判断,在危险源附近快速地进行防护设施模型的布置,利用BIM视频动画功能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形象直观。基于BIM的建筑信息模型,可建造可视化的技术,为建设信息化提供基础,让管理决策更加信息化、自动化、科学化、标准化、在带动建筑工程施工效率提升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施工安全隐患。

4、结语

综上,采用BIM技术,不仅能够简化工程施工环节,缩短工程的建设时间,且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工程的施工难度,保证工程质量,对我国建筑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春波.BIM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16,(1):51-54.

[2]刘波,刘薇.BIM在国内建筑业领域的应用现状与障碍研究[J].建筑经济,2017(9):20-23.

[3]张云帆,孙晓春,刘海勇.基于BIM技术的施工管理应用探索研究[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6,6(5):89-94.

标签:;  ;  ;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探索彭家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