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认知活动和意向活动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两大部分,分别通过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表现出来。认知活动和意向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也是如此,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当今的竞技比赛不仅是技战术水平的挑战,更是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较量。赛前状态好坏,应激控制如何,唤醒水平高低等心理素质都直接或间接的决定着比赛的成败。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帮助乒乓球运动员沉着应战,运用合理的技战术,击败对手,取得比赛的胜利。因此,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和训练至关重要。通过湖南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调查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湖南省青少年竞技乒乓球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现状,分析其在性别、文化程度、地域、训练年限、运动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程度;掌握湖南省不同打法的青少年竞技乒乓球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差异程度,对发展和强大湖南省乒乓球运动,提高湖南省乒乓球运动成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利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以参加湖南省第十一届省运动会的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为调查对象,对其非智力因素状况进行调查、归纳、分析和总结,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湖南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综合素质处于良好水平。按照得分高低进行排序:运动热情>成就动机>运动责任心>运动自信心>情绪稳定性>运动坚持性>运动好胜心>运动焦虑>注意稳定性>运动独立性。2.湖南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成就动机和运动热情很高,运动责任心、运动坚持性、注意稳定性、情绪稳定性和运动自信心较高,运动焦虑存在较普遍,运动好胜心较低,运动独立性较差。3.在运动热情和运动自信心方面,湖南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与优秀运动员基本一致,但成就动机、运动责任心、运动坚持性、情绪稳定性和运动好胜心等方面较大的差异。4.不同因素影响下的非智力因素的比较结果:男女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主要表现在情绪稳定性、注意稳定性和运动焦虑的差异,且女性高于男性;来自城镇和来自农村的运动员的主要差异在于情绪稳定性、注意稳定性和运动好胜心三方面,且前者明显低于后者;不同文化程度的运动员之间的差异主要在于运动焦虑方面,且高中阶段最高,初中及以下其次,中专以上最低;不同运动年限的运动员在成就动机、运动热情、运动责任心和运动好胜心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且运动年限越长,成就动机和运动热情越高,运动年限在七年以上的运动员的运动责任心和运动好胜心最高,三年以下的运动员其次,三至七年的运动责任心和运动好胜心低于其他两组;运动水平越高,成就动机越大,运动责任心、情绪稳定性、运动坚持性和运动自信心越高。5.不同打法类型的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特征归纳:快攻型和快弧型打法的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快攻型运动员的成就动机、运动热情、运动责任心、注意稳定性、运动坚持性和运动独立性均低于弧圈型打法运动员;削球型打法运动员的成就动机、运动责任心、情绪稳定性、注意稳定性、运动坚持性和运动自信心均高于快攻型打法运动员;快弧型和弧圈型打法运动员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运动好胜心方面,且后者高于前者;快弧型运动员的运动焦虑明显高于削球型运动员;在成就动机、运动好胜心和运动自信心方面,弧圈型运动员均高于削球型运动员。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一些建议:1.根据湖南省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的非智力因素发展不平衡的现状,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地域、不同训练年限、不同运动水平的运动员的差异,运用合理的方法手段对其非智力因素进行适当的培养。2.运用情景训练法、意念训练法以及比赛训练法等,着重对运动焦虑、运动好胜心和运动独立性进行训练,使其在运动竞赛中发挥最佳状态。3.教练员应主动学习有关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知识,同时,时刻关注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心理变化,并及时作出评价和反馈。4.全面分析不同打法类型乒乓球运动员在训练和竞赛中的心理应急状态,发现同一打法类型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特征的相似之处,制定相应的非智力因素训练计划,强化有利因子,克服不利因素。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J]. 现代交际 2016(21)
- [2].小学生非智力因素问卷调查分析[J]. 教育革新 2009(11)
- [3].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J]. 珠江教育论坛 2011(01)
- [4].浅谈非智力因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 宁夏教育科研 2015(04)
- [5].历史教学中如何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质量[J]. 雅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01)
- [6].重视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 宁夏教育科研 2009(04)
- [7].发掘非智力因素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J]. 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论丛 2011(Z1)
- [8].浅析幼儿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教育革新 2017(03)
- [9].新课程下教师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教育革新 2009(06)
- [10].注重物理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华夏教师 2019(30)
- [11].基于胜任力视角的优秀学生非智力因素选拔模式的构建——以中国民航大学为例[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24)
- [12].重视开发非智力因素,培养高素质中医人才[J]. 教育现代化 2019(98)
- [13].高校大学生非智力因素测试因子选择研究[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0(01)
- [14].重视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 汉字文化 2020(12)
- [15].重大疫情对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及其教育应对[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4)
- [16].加强体育训练中对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07)
- [17].非智力因素在高校创业教育中作用的探索分析[J]. 今日科苑 2020(05)
- [18].高校学业表现中的非智力因素表现研究[J]. 福建电脑 2020(09)
- [19].非智力因素对声乐学习的作用[J]. 艺术评鉴 2020(19)
- [20].论思想政治教育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发展[J]. 国际公关 2020(12)
- [21].少儿趣味田径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26)
- [22].有感于研究生的非智力因素[J]. 继续医学教育 2019(02)
- [23].从非智力因素视角探索创新人才的培养[J].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9(02)
- [24].非智力因素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培养[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08)
- [25].优化青少年非智力因素的问题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19(05)
- [26].中职护理教学中调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方法探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19(24)
- [27].非智力因素在大学生“双创教育”中的意义及培养[J]. 高校辅导员学刊 2019(04)
- [28].福建高校游泳选修课对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J].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3)
- [29].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因子结构体系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01)
- [30].论非智力因素与高校学生管理[J]. 中国成人教育 20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