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洲岛全面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湄洲岛全面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一、湄洲岛全面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论文文献综述)

郑蔚恒[1](2020)在《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文中提出海岛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战略基地,随着人口和经济不断向沿海迁移,海岛逐渐成为沿海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重点。相对于大陆来说,海岛生态系统具有孤立性、脆弱性以及生态调节与恢复的不可逆性,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引起广泛关注。目前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人类活动对海岛生态系统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对海岛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评估,且大多只关注岛屿自身,较少考虑周围海域对海岛生态承载力的贡献。从研究区域来看,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研究多关注特大型海岛和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对中小型有居民海岛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研究相对匮乏。同时,作为海岛典型特色资源的旅游海滩,对海岛旅游开发起到了主要的承载作用,还是海岛岸线防护的重要保障,但现有的海滩管理体系研究以单方面研究为主,缺少足够的综合性研究,且未对大型海岛与中小型海岛旅游海滩管理进行区分。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生态适宜性研究与海岛可持续开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地质学理论、人-地关系理论、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理论,采用野外现场调查、遥感影像解译、问卷调查、SWOT分析等技术方法,结合历史资料和网络数据,基于中国海岛资源特征和开发现状,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a)基于陆海统筹的视角,将海岛周边海域对海岛生态系统的贡献纳入研究范围。(b)构建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足迹模型的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测度框架,提出了以岛陆土地空间资源和淡水资源为前置条件的大型海岛综合开发、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海岛分类型开发框架,填补了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在中小型有居民海岛开发方面的缺失。(c)基于资源指数-关键生态因子的距离约束关系构建了中小型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评价框架,分析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及旅游海滩的管理现状及特点。(d)探讨陆海统筹视角下海岛与大陆、海岛与周边海域资源的统筹开发利用模式,基于“生产-生活-生态”的耦合协调度模型,以平潭岛为例分析了陆岛统筹视角下海岛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的互动平衡;基于陆海统筹协同发展模型,以湄洲岛港口岸线资源为例研究了海岛特色资源开发时机。研究得到的结论主要有:(1)海岛开发将生态用地转为建设用地;通过渔业养殖等方式从周边海域获取生态承载力,但受海域资源禀赋限制;通过陆海统筹方式从大陆调配资源获取生态承载力,但受交通条件、成本等限制。由此可知可建设土地面积是制约海岛开发的最根本要素,人口数量与经济基础也是制约因子之一。只有岛陆面积较大、可以承载一定数量人口和经济规模的海岛才具备综合开发基础,否则宜作为特色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2)大型海岛(县级以上驻地海岛)的综合开发必然引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限制海岛开发的生态制约因子主要是淡水资源和植被资源。在大型海岛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在建设用地中提高园林绿地覆盖率和景观湿地水域的比例,避免破坏防风固沙的植被,严禁占用水资源生态区和破坏地下水层结构。(3)中小型海岛(乡镇级以下海岛和无居民海岛)适宜进行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距离较近的岛群(群岛或列岛),可采取区块式集群开发。(4)基于陆海统筹管理思维,海岛与大陆之间可以通过合理的资源调配来促进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当中小型海岛与所在区域大陆具有较高的协同发展度时,海岛拥有的特色资源不妨留待未来开发。(5)中小型海岛海滩是极其重要且特殊的滨海资源,其旅游开发管理明显有别于大陆海滩和大型海岛海滩,需要从整个海岛开发的全局和统筹角度来考虑。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被动、主动和发展平衡阶段。中小型海岛海滩对于维护海岛海岸稳定性和海岛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从保护海岛生态系统的角度,旅游海滩保护红线宜界定在海岸第一道防护线和海滩闭合深度线之间。

杨晓燕[2](2020)在《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伴随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时代的到来,旅游产品与服务高端化、品质化、多样化、精准化的需求趋势凸显。游客对气候的偏好和需求不断增强,气候逐渐成为影响旅游需求和供给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尺度的气候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创新性开发,将会助推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也将有助于防范气候影响下的系统性公共卫生和健康安全隐患对旅游业的冲击。当前针对气候对游客影响的宏观和中观研究居多,从微观视角出发剖析微气候对游客的影响较少且缺乏系统性。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分析和解决,如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是什么?微气候和微气氛的时空性联动如何影响景区游客量?景区微气候是否存在时空性变化的规律?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是否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是否存在差异?应该如何进行微气候资源的开发等?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景区空间尺度的微气候分析,重点聚焦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相关问题,对其进行全面系统分析。本研究按照“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的研究思路开展相关研究。理论探索——主要分析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基础性理论支撑是什么?模型建构——展开系统的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知觉-行为模型,构筑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检验分析,验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规律特征。针对日、节气、月不同时序景区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为深化微气候在旅游场域中的研究与创新性发展进行积极探索。研究过程可概括为:第一,系统的理论梳理与理论分析:界定基本概念,梳理本研究所需的基础理论,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研究方向与研究问题;第二,探索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建构日、节气、月微气候-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形成系统的分析框架;第三,运用ArcGIS地图分析法,进行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实证分析,以福建省各区域内A级景区为例,通过微气候适游指数分析区域内景区以及5A级景区的微气候适游度,剖析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的共性特征与演化规律;第四,基于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变化的共性与差异性规律,运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DRL)分析方法,分别检验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方向、影响程度,进一步剖析当期和滞后期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对当期景区游客量的动态影响规律。第五,系统分析景区微气候的时空变化规律,探索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共性与差异性,提出相应的管理启示与建议。本研究的结论阐述如下:(1)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福建省区域内景区和5A级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差异显着,时空性动态变化凸显各个区域内景区的共性特征,区域间亦存在微气候时序性渐变与空间性过渡现象。(2)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时空性差异,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显着的类型和时空差异,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呈多时空和多景区差异化的互动影响关系,当期影响均为正向,滞后期多为负向。(3)气温、相对湿度、风速对较低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纬度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日和节气多为正向影响,月多为负向影响。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纬度景区的节气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的日和月影响较大。景区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低纬度景区的影响在日和节气比较高纬度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大,月影响则相反,滞后期效应显着。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高纬度景区日影响较大,对较低纬度景区节气和月影响较大。(4)景区日、节气起始日和月气温对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降水量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节气影响多呈正向,日和月影响多呈负向。风速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对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影响多呈负向。微气候适游度对较高海拔景区的节气起始日和月影响比较低海拔景区大,多呈正向影响,对较低海拔景区的日和节气累积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大。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较高海拔景区游的日和月影响大于较低海拔景区,节气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的影响程度大。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较低海拔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比较高海拔景区游客量大。本研究在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问题的系统分析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议:(1)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强化县域和省域内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的监测与分析;强化县域内景区日、节气、月微气候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时序性联动与空间性互动管理;推进微气候旅游形象的共同塑造与时空性营销体系的构建;强化跨景区和跨区域微气候旅游合作政策引导;强化中央和地方各层级“文化旅游+气象”基础上的多部门和跨部门互动、协同、创新机制的形成。(2)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提出将微气候作为重要因素纳入景区旅游产品与服务供给;助推大数据与智慧化发展基础上的微气候旅游发展格局形成、服务提质增效、互补和创新;优化景区人力资源结构,强化人力资源培训,支撑景区微气候旅游深度发展与服务创新;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联动的营销模式创新。(3)针对景区行业协会,提出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资源标准的制定;助推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供给;驱动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的旅游供需互动研究的建议。(4)针对旅游运营商,提出强化景区微气候驱动的旅游产品开发;强化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下的旅游产品跨时空组合性开发与策划;强化线上线下景区微气候旅游产品与服务的创新性整合、互动性开发;强化线上日、节气、月景区微气候和微气氛信息的发布、更新,引导游客日、节气、月当期或者潜在旅游需求。本研究重点探究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探索-模型建构-实证检验”3个相关议题,具有一定的创新与贡献:(1)本研究建构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机理,突破传统环境行为理论静态与单空间分析的局限,拓展了环境行为的时序性、空间性以及时空结合的互动机理,这是本研究的理论创新。借助ADRL模型,系统分析日、节气、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当期和滞后期影响,这是本研究的方法应用创新。(2)本研究在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取得一定的贡献。理论层面,探索微气候-游客-微气氛互动机理,拓展日、节气、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共性与差异性分析,从跨学科和多学科视角出发拓展了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跨学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推进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研究。实践层面,建构微气候适游指数,在传统气候舒适度指数基础上,构建雨量舒适指数,提出综合反映景区微气候适游程度的景区微气候适游指数,形成反映微气候动态变化规律的25等级评价方法,系统分析福建省景区微气候时空变化规律,为微气候资源的时空性优化配置提供重要支撑。

李宇[3](2019)在《地方符号建构研究 ——以福州三山、湄洲妈祖及景德镇瓷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以来,西方人文地理学出现“文化转向”,赋予了文化地理学更广阔和更有深度的研究空间。“文化转向”对空间的研究开始越来越注重对空间与景观的符号学意义解读,通过空间的隐喻意义,从空间中寻找文化的力量。地方的各种文化是通过符号表达的,地方符号是地方认同结构的组成部分,在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等趋势的背景下,地方符号在塑造具有特色的地方和地方文化认同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是目前地方符号的形成和建构还属于相对薄弱的研究领域。为此,论文借鉴人本主义地理学、结构主义地理学、符号学理论等相关研究,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地方历史的梳理和归纳,从我者和他者的视角研究福州“三山”、湄洲“妈祖”、景德镇“瓷”地方符号的建构。研究表明:以福州“三山”为例的地方自然符号是地方我者通过地方实践的过程中“人化”和感知地方性“浪漫化”以产生了丰富的符号意义而建构的,属于地方自然符号的自下而上建构的过程;以湄洲“妈祖”为例的地方精神符号是在地方我者以妈祖信仰为指导开展信仰活动、旅游活动并塑造妈祖文化特色地方性,人通过实践和感知而把湄洲与妈祖联系起来,在实践和感知的过程中,又产生了信息文本,随着文本的传播,人又通过感知将湄洲和妈祖联系起来,属于地方精神符号的自上而下建构的过程;以景德镇“瓷”符号为例的地方生产符号是在景德镇自然和资源条件下,地方我者进行瓷器生产、贸易和创新等地方实践以形成地方符号意义而逐渐建构的,他者则是通过景德镇瓷器贸易、瓷器生产工艺的扩散与交流、瓷器使用等实践活动产生了符号的意义,最后促进了符号的建构。该符号属于地方生产符号随着商品生产、贸易、使用过程中自发建构的过程。最后,概括了三类地方符号建构的共同过程,地方符号的建构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相互作用:地方性、地方实践、地方感知、地方符号意义。地方性是人感知符号的基础,地方实践和地方感知使人联系了地方与符号,是地方符号的建构的重要纽带,在地方实践和感知基础上形成的文本则是人联系地方与符号的媒介,地方符号意义则是人在地方实践和地方感知的基础上而产生了丰富的象征和意义,是地方符号的“人化”过程,促进了地方符号的建构。地方符号的建构是通过人在该符号特色的地方性基础上进行地方实践和地方感知并理解地方符号意义而建构的。

潘利利[4](2019)在《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中的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进入21世纪,随着海洋强国战略的持续推进,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近些年,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家海洋公园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国家海洋公园作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其建设对于沿海地区海洋生态环境的改善、海洋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变及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指导性甚至决定性意义,而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中的政策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海洋公园生态、经济及社会功效的发挥。但随着国家海洋公园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持续推进,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发展中存在的政策问题也逐渐凸显,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一是缺乏国家海洋公园管理机构;二是建设资金不足且缺乏资金保障机制;三是管理人员专业不匹配;四是立法及执法队伍待完善;五是缺乏信息沟通与共享平台。本文在上述问题和背景下,主要针对制约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发展中的政策因素,在广泛调研、专家咨询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给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便为相关研究和决策部门提供参考。具体而言,本文主要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保护区及国家公园建设相关政策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对我国代表性国家海洋公园进行调研,并基于PEST分析法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个维度对我国代表性国家海洋公园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在建设发展中存在较多政策不足,这些不足严重影响我国国家海洋公园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制约着国家海洋公园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发挥。缺乏专业的管理部门、建设资金不足、专业管理人才缺位、沟通机制不健全等政策不足使得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在七年的建设时间里虽取得一定成效,但其预期建设效果远未达到。为深入研究相关问题,文章主要分为六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二章主要是国家海洋公园建设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国家公园理论、PEST模型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主要是国家公园与国家海洋公园的概念、现状及特征,以及我国现有的相关政策支撑。第四章和第五章主要是对我国国家海洋公园的典型案例及其对比分析,并从中分析出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发展建设中政策效果的利弊评价及存在的关键问题。本章首先从地理位置、经济发展状况、生态保护意识、地区开放程度等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典型国家海洋公园-连云港海州湾国家海洋公园、洞头国家公园、湄洲岛国家海洋公园的选取原因及其基本建设情况。然后基于PEST分析法从政策、经济、社会、技术四个维度对我国国家海洋公园的典型代表进行了共性和个性分析,并基于PEST的对比分析从四个维度给出政策效果的利弊评价,进而概括出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中存在的关键政策问题:缺乏独立的国家海洋公园管理部门;缺乏专业的管理团队及人员;缺乏稳定、多元化的资金来源;缺乏专业、针对性的立法和执法体制;缺乏基于公园建设的信息共享与沟通平台。第六章主要是从管理机构、人员供给、资金、立法、社会观念等各方面借鉴学习国外代表性国家公园及国家海洋公园-大堡礁国家海洋公园、美国黄石国家公园、加拿大苏必利尔国家海洋公园的建设经验。同时,在对我国代表性国家海洋公园的比较分析和国外典型代表的借鉴学习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提出公园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并基于此从五个方面提出共性的政策建议:中央层面授权成立专门的国家海洋公园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国家海洋公园人才选拔、补给与培训体制;设立专项建设资金,鼓励并支持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资金注入;加强立法保障,建立专业执法团队;建立信息共享与沟通平台。基于本文对国内外国家海洋公园建设状况的分析及建设经验的学习,不难看出,政策问题是制约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及建设成效发挥的主要瓶颈之一,政策具有引导、促进和撬动国家海洋公园建设向着正确的方向快速发展的作用。因此,加强对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中的政策研究刻不容缓。

李建鹏[5](2015)在《海岛地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以甫田市湄洲岛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这是基于我国当前城乡差距较大,城乡发展不平衡这一国情上所作的一项重要决策。城乡一体化对于破除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居民平等的享有改革开放成果,释放发展红利,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运用了理论研究、案例研究和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湄洲岛新型城镇化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首先探究了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理论,包括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可持续的城镇化、城乡全面发展的城镇化,并分析指出了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的最终目标。然后以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为例,介绍了湄洲岛实施新型城镇化的背景、做法和成效,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由于区位限制、历史因素和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虽然湄洲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存在土地制约突出、规划编制缺乏系统性、融资难等问题,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后劲不足。尔后,在充分分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湄洲岛新型城镇化存在问题和困难的方法。最后归纳总结了在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把规划作为前提,土地的充分利用作为根本,人民群众的意愿作为出发点,着重进行基层组织建设和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对农村地区资金的倾斜力度,拓展城市腹地,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要千方百计、因地制宜,策划、实施符合当地实际,农民容易、愿意接受的产业项目,带动农民安居乐业奔小康,要促进城市资源合理向农村流动,形成以城、镇、村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形态。

吴凡[6](2015)在《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篇论文的主要目的为研究分析妈祖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政府行为,以为妈祖文化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莆田作为妈祖文化的发祥地,莆田市政府在妈祖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必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以莆田市政府的相关措施为案例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分析过程中,首先借鉴了国内外目前关于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府保护经验和不足,以形成借鉴和参考;然后再对莆田市政府行为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认为,莆田市政府在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做了很多成效明显的工作,如申遗成功、推动海峡两岸交流、进行文献资料汇总、规划建设湄洲岛旅游度假区、成立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推动一些列项目和妈祖信仰相关节庆活动,均为把湄洲岛建设为世界妈祖文化中心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还是存在很多不足,发展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如一些妈祖文化濒危后继无人、管理混乱不健全、景区基础设施较弱、文化旅游挖掘深度不够、文化继承和文化产业发展相关人才不足、资金缺乏等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国内外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经验,提出相关建议。

张晓艺[7](2015)在《信仰及其“认同半径”的建构 ——基于津、闽、粤三地妈祖信仰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天津、福建湄洲、汕头妈屿岛三地的妈祖信仰为田野考察对象,试图以妈祖信仰这一当代中国典型的民间信仰为例,探究信仰行动者对民间信仰的认同情况及其特点。本文首先介绍了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与方法,将妈祖信仰作为讨论中国民间信仰的一个典型研究对象,通过个案比较法呈现信仰行动者对妈祖信仰的认同及其信仰逻辑,研究影响信仰认同的要素及其内在动因。文章随后试图呈现并厘清本研究的三个核心概念:信仰认同、认同要素、认同半径。信仰认同即信仰行动者对信仰的认可与喜爱;认同要素即影响(包括促进或阻碍)信仰认同的因素;认同半径是本文提出的概念工具,用以串联认同要素并呈现信仰认同的层级关系。津、闽、粤三地的妈祖信仰分别以政府主导、官民共建和村落自治为特点形成了各自的信仰建构路径,并产生了不同的后果。基于“关系—信仰”模式和对妈祖信仰建构模式的梳理与比较,概括了三个田野地点所呈现的信仰关系特征,并阐释了信仰关系、信仰认同及其凸显要素的互动关系,得以探讨不同信仰行动者对民间信仰认同的要素特征,并提出了4个命题及其推论。研究发现,信仰建构者与个体信仰者在信仰认同要素方面具有较大分野,而涉入二者之间的特定群体则根据所处的信仰关系在二者间游移。首先,信仰建构者通常将地方文化传统和信仰建构方式作为认同要素,其中后者为认同凸显。信仰关系越偏向公权力,灵验性越难以成为信仰建构者对外共享的认同要素。其次,灵验性与地方文化传统是公众认同民间信仰的最基础要素。公众对民间信仰的认同存在叠合认同效应,基础认同要素可一定程度冲抵反认同要素的阻碍效果。再次,地方文化传统是妈祖庙员工认同妈祖信仰的主要基础要素。信仰建构方式与灵验性可能能够成为其认同要素,但在私人关系为主导的信仰关系中,也可能阻碍其认同。妈祖庙员工对妈祖信仰认同的凸显要素与各自的信仰关系有关:公权力一以贯之,则偏向作为权力精英的信仰建构者;公权力与民间精英混合,则常与地方文化传统整合并偏向地方文化传统的认同,兼有对信仰建构方式的认同;私人关系主导,则以灵验性作为认同凸显。换言之,若信仰关系偏向公权力(公),其认同凸显则偏向于“公”(权力及其精英、弘扬妈祖文化的使命等),若信仰关系偏向私人关系(私),则认同凸显亦偏向于私人化的信仰方式(如强调个体收益的灵验性)。最后,涉入到民间信仰建构的互惠过程中的信仰行动者具有横跨“民—官”、“公—私”的信仰认同要素,其认同偏向与所处的信仰关系中“公—私”的主导具有对应关系。基于上述结论,在总结不同信仰关系中信仰认同特点与共性的基础上,认为信仰认同是具有不同层级的,并由此提出了信仰认同半径这一概念工具,指出信仰关系的不同是不同信仰者对民间信仰的认同差异之所在,进一步印证了信仰的“关系主义”。信仰个体总是能在身份区隔与信仰区隔的可能性之间自我建构出一种互不干扰的可能,并在自我能动中找寻二者的动态平衡。

黄育聪[8](2014)在《论湄洲岛妈祖文化“智慧旅游”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指出闽台拥有共同的文化资源,是合作与开发"智慧旅游"的基础。福建湄洲的妈祖文化是一个特殊的人文旅游资源,以它为核心,构建闽台"智慧旅游"合作平台,有助于增进两岸的交流与互动。阐述湄洲岛旅游风景区应克服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更新观念,引入市场力量,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以期建构适合于两岸旅游业整合与发展的"智慧"系统。

陈金华,郑虎[9](2014)在《旅游型海岛资源环境脆弱性研究——以福建湄洲岛为例》文中提出以中国大陆东南沿海典型旅游型海岛——湄洲岛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海岛资源环境脆弱性。结果表明,湄洲岛旅游资源环境脆弱性的平均值为0.6627,属于中度脆弱区;海岛脆弱性与敏感因子、恢复力因子紧密相关,尤其表现在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生态环境失衡、海岸侵蚀、旅游业的脆弱性等4个方面;海岛脆弱性治理首先必须限制旅游的无序开发,增强海岛防御环境负面影响的能力。

蒋长春,张瑜[10](2013)在《耗散结构视角下的海岛型旅游地系统演化机制研究——以妈祖圣地湄洲岛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海岛旅游作为海洋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中国的一个旅游热点。选取福建湄洲岛作为研究区域,采用耗散结构理论的研究方法,对湄洲岛旅游地系统演化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为海岛型旅游地发展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湄洲岛旅游地系统主要负熵来源有自然过程、社会过程、旅游开发过程以及旅游运营过程的负熵输入,海岛旅游地演化实质是基于耗散结构负熵不断输入的结果;湄洲岛旅游地系统演化的动力主体呈多元化格局,由于海岛用地的多功能性,更应注重演化动力主体的协调作用;作为海岛型旅游地更多的是受到旅游需求、海岛发展的政策引导和外部交通网络改善等背景动力的影响,通过动力主体的协调作用,进而促使系统内部有序性增加;湄洲岛当前处于系统优化阶段,应适时调整旅游产品结构,促进旅游产品多样化,协调好发展旅游与传承妈祖文化之间的冲突,实现旅游者与海岛居民共享设施,做到宜居、宜行、宜游,从而提高游客的体验度,是湄洲岛旅游地系统优化的关键所在。

二、湄洲岛全面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湄洲岛全面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海岛资源生态环境特征及对人类活动响应研究进展
        1.2.2 海岛资源开发的生态适宜性研究进展
        1.2.3 海岛可持续开发研究进展
        1.2.4 陆海统筹研究进展
        1.2.5 存在问题分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海岛
        2.1.2 海岛生态系统
        2.1.3 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
        2.1.4 陆海统筹
        2.1.5 海岛海滩及其稳定性
    2.2 理论基础
        2.2.1 生态地质学理论
        2.2.2 人—地(岛)耦合理论
        2.2.3 自然资源资产管理理论
第三章 海岛开发陆海统筹思路及生态适宜性测度方法
    3.1 海岛开发的本质
        3.1.1 资源价值转化
        3.1.2 产业强化和转化
    3.2 基于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开发理念
        3.2.1 陆海统筹的开发模式
        3.2.2 陆海统筹协同发展模型
        3.2.3 陆海资源调配与海岛资源开发时机分析
    3.3 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
        3.3.1 海岛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测算
        3.3.2 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盈亏测算
        3.3.3 海岛开发的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
        3.3.4 海岛开发生态适宜性测度模型的意义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海岛分类型开发模式
    4.1 海岛分类型开发依据
    4.2 大型海岛综合开发模式
        4.2.1 综合开发的阶段性特征
        4.2.2 综合开发生态适宜性分析
        4.2.3 “三生”耦合协调度与生态安全格局分析
    4.3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保护性开发模式
        4.3.1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类型
        4.3.2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条件
        4.3.3 特色资源开发生态适宜性分析
    4.4 其他开发模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型海岛综合开发生态化管理研究
    5.1 研究对象选择
    5.2 生态适宜性分析
        5.2.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5.2.2 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变化
    5.3 “三生”耦合协调度分析
    5.4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5.5 生态化管理对策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小型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生态化管理研究
    6.1 海岛特色资源开发的生态适宜性分析
        6.1.1 研究对象选择
        6.1.2 特色资源开发适宜性分析
        6.1.3 特色资源开发时机分析
    6.2 海岛旅游海滩特色开发管理
        6.2.1 研究对象选择
        6.2.2 旅游海滩管理框架
        6.2.3 海岛旅游海滩管理现状分析
        6.2.4 海岛旅游海滩管理模式
    6.3 其他特色资源开发的生态化管理
        6.3.1 海岛渔业资源特色开发生态化管理
        6.3.2 海岛港口资源特色开发生态化管理
        6.3.3 岛群区块式集群开发生态化管理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致谢

(2)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概念界定
        2.1.1 微气候
        2.1.2 微气氛
        2.1.3 微气候适游指数
    2.2 理论基础
        2.2.1 环境-行为相互渗透理论
        2.2.2 环境知觉-行为理论
        2.2.3 行为场景理论
        2.2.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分析的相关理论借鉴
    2.3 文献综述
        2.3.1 微气候影响旅游供给环境的研究
        2.3.2 微气候影响游客环境行为应激反应的研究
        2.3.3 微气候对旅游过程中微气氛的影响研究
        2.3.4 微气候要素和微气候综合状态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5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6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
        2.3.7 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框架
    3.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3.1.1 微气候知觉-行为模型
        3.1.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理论分析
        3.1.3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的知觉-行为模型
    3.2 微气候和微气氛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3.2.1 气温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2 相对湿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3 降水量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4 风速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5 太阳辐射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的机理
        3.2.6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机理
    3.3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理论分析
        3.3.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2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3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3.4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
    3.4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1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2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4.3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框架
    3.5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设与概念模型
        3.5.1 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3.5.2 日、节气和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因素分析
        3.5.3 微气候适游指数建构
        3.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5.5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5.6 月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研究假与概念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1 区域内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1.1 案例地选取与说明
        4.1.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3 区域内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1.4 区域内景区节气微气侯时空性变化
        4.1.5 区域内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 5A级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分析
        4.2.1 案例选取与说明
        4.2.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4.2.3 5A级景区日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4 5A级景区节气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2.5 5A级景区月微气候时空性变化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5.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5.1.1 研究方法
        5.1.2 指标选取
        5.1.3 数据来源
    5.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5.2.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5.2.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5.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5.3.1 景区日微气候数据单位根检验
        5.3.2 景区日游客量数据单位根检验
        5.3.3 日微气候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5.3.4 日微气氛影响景区日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5.4 日微气候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4.1 日气温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2 日相对湿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3 日降水量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4 日风速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4.5 日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
    5.5 日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6 日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日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6.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6.1.1 研究方法
        6.1.2 指标选取
        6.1.3 数据来源
    6.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6.2.1 景区节气起始日数据描述性统计
        6.2.2 景区节气累积数据描述性统计
    6.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6.3.1 景区节气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6.3.2 节气微气候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6.3.3 节气微气氛影响景区节气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6.4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4.1 节气气温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2 节气相对湿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3 节气降水量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4 节气风速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5 节气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
        6.4.6 节气微气候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6.5 节气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5.1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6.5.2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6.6 节气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6.6.1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起始日游客量的影响
        6.6.2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节气累积游客量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影响实证分析
    7.1 指标选择与数据收集
        7.1.1 研究方法
        7.1.2 指标选取
        7.1.3 数据来源
    7.2 数据描述性统计分析
        7.2.1 景区月微气候数据描述性统计
        7.2.2 景区月游客量数据描述性统计
    7.3 单位根检验和边界检验
        7.3.1 景区月数据的单位根检验
        7.3.2 月微气候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7.3.3 月微气氛影响景区月游客量的边界检验
    7.4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4.1 月气温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2 月相对湿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3 月降水量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4 月风速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5 月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
        7.4.6 月微气候对景区月游客量的综合影响
    7.5 月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6 月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月游客量的影响分析
    7.7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启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与讨论
        8.1.1 景区微气候时空性变化和分布格局显着
        8.1.2 微气候对景区日、节气和月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3 气温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4 相对湿度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5 降水量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6 风速对不同类型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时空差异
        8.1.7 微气候适游度对景区游客量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8.1.8 微气候驱动微气氛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存在类型和时空差异
        8.1.9 微气候和微气氛时空性联动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效应显着
    8.2 管理启示与建议
        8.2.1 针对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启示与建议
        8.2.2 针对景区经营管理者的启示与建议
        8.2.3 针对景区行业协会的启示与建议
        8.2.4 针对旅游运营商的启示与建议
    8.3 研究贡献与创新
        8.3.1 研究贡献
        8.3.2 本研究创新之处
    8.4 研究局限与展望
        8.4.1 研究局限
        8.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第4章区域内景区案例地选取说明
    附录B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日数据
    附录C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数据
        附录C1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起始日数据
        附录C2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节气累积数据
    附录D 第4章区域内景区微气候适游度月数据
    附录E 第5章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 第6章节气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1 第6章节气起始日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F2 第6章节气累积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G 第7章月微气候与景区游客量数据
    附录H 第 5、6、7 章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影响的分析结果汇总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3)地方符号建构研究 ——以福州三山、湄洲妈祖及景德镇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发展背景
        1.1.2 学科发展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地方概念的发展
        1.2.2 地方建构研究
        1.2.3 符号学和地方认同结构中的符号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内容和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
    1.5 研究案例及选定原因
        1.5.1 福州与三山
        1.5.2 湄洲与妈祖
        1.5.3 景德镇与瓷
    1.6 研究资料和方法
        1.6.1 文献探讨
        1.6.2 资料收集
        1.6.3 研究方法
        1.6.4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地方自然符号的建构—以福州“三山”为例
    2.1 福州“三山”内涵的变化
    2.2 感知空间对“三山”的建构
    2.3 地方实践对“三山”的建构
        2.3.1 景观融合
        2.3.2 活动融合
        2.3.3 空间融合
        2.3.4 文化融合
        2.3.5 地方实践与“三山”建构
    2.4 “三山”意义对符号的建构
        2.4.1 风水意义
        2.4.2 风景意义
        2.4.3 安稳意义
        2.4.4 “三山”意义与符号建构
    2.5 福州“三山”地方自然符号的建构
第三章 地方精神符号的建构—以湄洲“妈祖”为例
    3.1 妈祖信仰名称的变化
    3.2 妈祖名称的意义
    3.3 我者湄洲“妈祖”的建构
        3.3.1 信仰活动对妈祖符号的建构
        3.3.2 情感与景观融合对妈祖符号的建构
        3.3.3 权力与资本对妈祖符号的建构
        3.3.4 感知空间对妈祖符号的建构
        3.3.5 我者湄洲“妈祖”建构总结
    3.4 他者湄洲“妈祖”的建构
        3.4.1 妈祖信仰的联系作用
        3.4.2 旅游活动的联系作用
        3.4.3 他者湄洲“妈祖”建构总结
    3.5 湄洲“妈祖”地方精神符号的建构
第四章 地方生产符号的建构—以景德镇“瓷”为例
    4.1 景德镇与瓷器
    4.2 我者景德镇“瓷”的建构
        4.2.1 自然环境对瓷符号的建构
        4.2.2 权力与资本对瓷符号的建构
        4.2.3 地方实践对瓷符号的建构
        4.2.4 我者景德镇“瓷”建构总结
    4.3 他者景德镇“瓷”的建构
        4.3.1 贸易对他者符号的建构
        4.3.2 技术传播对他者符号的建构
        4.3.3 瓷器使用对他者符号的建构
        4.3.4 他者景德镇“瓷”建构总结
    4.4 景德镇“瓷”意义对符号的建构
        4.4.1 制瓷圣地
        4.4.2 瓷受热捧
        4.4.3 瓷行天下
        4.4.4 瓷贡献大
        4.4.5 景德镇“瓷”意义与符号建构
    4.5 景德镇“瓷”地方生产符号的建构
第五章 三类地方符号建构总结
    5.1 三类地方符号建构的共性
        5.1.1 地方性
        5.1.2 地方实践
        5.1.3 地方感知
        5.1.4 地方符号意义
        5.1.5 四个方面的总结
    5.2 三类地方符号建构的差异
    5.3 三类地方符号建构的启示
第六章 结语
    6.1 全文结论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中的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家公园与国家海洋公园的概念
        1.2.2 国家海洋公园建设的背景与意义
        1.2.3 国内外国家公园与国家海洋公园建设模式分析
        1.2.4 国家海洋公园建设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国家海洋公园建设的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国家公园理论
    2.3 PEST模型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概念界定、国家海洋公园现状及特征分析
    3.1 国家公园、国家海洋公园的概念界定
        3.1.1 国家公园、海洋国家公园的概念
        3.1.2 国家海洋公园的概念
        3.1.3 相关概念间的比较分析
    3.2 我国国家公园及国家海洋公园的现状与特征
        3.2.1 我国国家公园的现状
        3.2.2 我国国家海洋公园的现状
        3.2.3 国家海洋公园的特征
        3.2.4 政策支持概况
第四章 典型案例及其对比分析
    4.1 典型案例及其概况分析
        4.1.1 案例选取依据
        4.1.2 典型案例概况
        4.1.3 小结
    4.2 基于PEST框架的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政策问题比较分析
        4.2.1 P-Politics政治维度比较分析
        4.2.2 E-Economy经济维度比较分析
        4.2.3 S-Society社会维度比较分析
        4.2.4 T-Technology技术维度比较分析
第五章 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发展建设中政策效果的利弊评价及存在的关键问题
    5.1 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发展建设中政策效果的利弊评价
        5.1.1 P-政治方面
        5.1.2 E-经济方面
        5.1.3 S-社会方面
        5.1.4 T-技术方面
        5.1.5 小结
    5.2 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发展建设中存在的关键政策问题
        5.2.1 管理方面的政策问题
        5.2.2 人力资源相关政策问题
        5.2.3 金融支持的政策问题
        5.2.4 立法支持的政策问题
        5.2.5 信息沟通与共享平台的政策问题
第六章 国外经验借鉴及对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中的政策建议
    6.1 国外国家公园及国家海洋公园发展建设的国外经验借鉴
        6.1.1 澳大利亚-大堡礁国家海洋公园
        6.1.2 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6.1.3 加拿大-苏必利尔国家海洋公园
        6.1.4 国外建设经验总结
    6.2 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中的共性政策建议
        6.2.1 从中央层面授权成立专门的国家海洋公园管理部门
        6.2.2 建立健全国家海洋公园人才选拔、补给与培训体制
        6.2.3 设立专项建设资金,鼓励多元化的资金注入
        6.2.4 加强立法保障,建立专业执法团队
        6.2.5 建立信息共享与沟通平台
    6.3 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中的个性化政策建议
        6.3.1 海州湾国家海洋公园的政策建议
        6.3.2 洞头国家海洋公园的政策建议
        6.3.3 湄洲岛国家海洋公园的政策建议
    6.4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海岛地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以甫田市湄洲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一章 新型城镇化相关理论
    第一节 城镇化和新型城镇化的内容
        一、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联系
        一、城乡一体化起源和内涵
        二、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的必然联系
第二章 湄洲岛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第一节 湄洲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背景
        一、政策背景
        二、现实背景
    第二节 湄洲岛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做法
        一、以规划为引领
        二、以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新型城镇化
        三、以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第三节 湄洲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一、收入差距缩小
        二、人居环境改善
        三、公共事业大力发展
        四、基层组织凝聚力增强
第三章 湄洲岛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节 湄洲岛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土地资源制约
        二、规划编制制约
        三、建设资金缺乏
    第二节 湄洲岛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问题的原因
        一、行政体制问题
        二、地理区位影响
第四章 推进湄洲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对策
    第一节 湄洲岛新型城镇化建设指导思想
        一、注重以人为本
        二、创新行政管理模式
        三、体现海岛特色
    第二节 推进湄洲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二、突出规划的引领作用
        三、多方筹集建设资金
        四、提升公共服务能力
        五、破解体制机制制约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6)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第二节 妈祖文化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概况
    第四节 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文化传承发展中的政府文化职能分析
    第一节 政府在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具体文化职能
    第二节 政府在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问题
第二章 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莆田市政府行为分析
    第一节 莆田市政府采取和实施的相关具体政策措施概述
    第二节 莆田市政府在传承和发展妈祖文化行为中的不足
第三章 国外及台湾地区文化传承与发展成功经验和启示
    第一节 日本和韩国
    第二节 法国
    第三节 台湾省妈祖文化传承发展经验
    第四节 国外及台湾省政府文化传承和发展行为启示
第四章 莆田市政府传承和发展妈祖文化的对策
    第一节 传承和发展妈祖文化基础工作对策建议
    第二节 妈祖文化相关产业发展对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信仰及其“认同半径”的建构 ——基于津、闽、粤三地妈祖信仰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民间信仰的当代复兴与制度重构:信仰变迁的中国经验
    二、民间信仰的信仰认同与表达
    三、妈祖信仰与权力关系
第二节 研究内容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个案比较法
    二、个案选取及其意义 第二章 核心概念
第一节 信仰认同
第二节 信仰认同要素:确立、凸显与叠合
第三节 信仰认同半径 第三章 政府主导的天津妈祖信仰
第一节 政府接管之下的“双名制”:天津妈祖信仰的当代建构
    一、“双名制”的制度建构
    二、信仰精英、文化精英与政治精英的多重整合
    三、统战需求与非遗项目:天津妈祖信仰转型的外部助推
第二节 以民俗文化表达民间信仰:天津妈祖信仰的表达特点
    一、信仰活动的组织动员
    二、信仰活动的表达特点 第四章 官民共建的湄洲妈祖信仰
第一节 从民间自发到官民共建:妈祖祖庙的当代变迁
第二节 活动组织与信仰表达:妈祖祭典与妈祖文化旅游节
    一、村落传统仪式
    二、妈祖生辰庆典
    三、湄洲妈祖文化旅游节 第五章 村落自治为中心的妈屿岛妈祖信仰
第一节 汕头妈屿岛妈祖信仰的历史传承
第二节 妈屿天后宫的当代复兴
    一、明“民”实“官”的妈宫理事会:妈屿岛妈祖信仰的组织制度
    二、信仰建构的参与资格:标准与例外
    三、妈屿天后宫的活动组织
第三节 “我们都是自己人”:妈宫理事会的角色定位
    一、三张网络的交错与互动:地缘、亲缘与业缘
    二、差序格局:资源分配的内在逻辑 第六章 民间信仰建构的类型学
第一节 政府主导的民间信仰建构类型
    一、民间信仰转型的象征权力
    二、文化与信仰的分裂?政府主导下民间信仰转型的隐忧
    三、走向公共性:妈祖信仰转型的反思与展望
第二节 官民共建的民间信仰建构类型
    一、“官”与“民”的三种互动关系
    二、民间信仰运作的法律基础
第三节 民间自管的民间信仰建构类型
    一、组织内部交往的区隔与再生产
    二、人情与制度的互动与冲突 第七章 信仰认同半径:建构、表达与后果
第一节 理论线索:“关系—信仰”模式
第二节 不同信仰关系之下的信仰认同
    一、天津妈祖信仰:公权力主导的信仰关系
    二、湄洲妈祖信仰:官民共建信仰关系之下的信仰认同
    三、妈屿岛妈祖信仰:基于私人交往的信仰关系
    四、影响信仰认同之构成要素及其机制
第三节 认同凸显与信仰关系的多重互动
第四节 信仰认同半径:整合信仰认同要素的概念工具 第八章 反思与探讨
第一节 作为理想类型的民间信仰建构类型
第二节 灵验性:信仰认同的功能指涉
第三节 认同的多重层级与转化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8)论湄洲岛妈祖文化“智慧旅游”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 “智慧旅游”的兴起与福建的实践
二、 构建湄洲岛妈祖文化“智慧旅游”的优势与难点
    1. 现实的优势
        (1)通道优势
        (2)资源优势
        (3)信息优势
    2. 存在的困难
        (1)基础设施尚较薄弱
        (2)市场力量引入不足
        (3)湄洲岛的号召力有减弱趋势
三、 湄洲岛妈祖文化“智慧旅游”发展路径
    1. 政府加快理论更新,适应时代变化
    2. 从现实基础入手,引导市场进入
    3. “服务”为首,完善“智慧”工具
    4. 利用大“数据”,整合产业链
    5. 制定“智慧”标准,推进“智慧旅游”

(9)旅游型海岛资源环境脆弱性研究——以福建湄洲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湄洲岛旅游资源环境脆弱性评价框架
    2.1 指标构建与解释
    2.2 评价权重的确定
    2.3 资源环境脆弱性评价方法
    2.4 资源环境脆弱性的等级界定
3 湄洲岛资源环境脆弱性计算与分析
    3.1 资料来源与处理
    3.2 结果分析
    3.3 湄洲岛旅游资源环境脆弱性的影响因素
4 结论与讨论

(10)耗散结构视角下的海岛型旅游地系统演化机制研究——以妈祖圣地湄洲岛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研究方法与案例区
    1.1 研究方法
    1.2 案例区选择
2 湄洲岛旅游地系统演化过程分析
    2.1 系统萌芽阶段 (1978—1987)
    2.2 系统形成阶段 (1988—2001)
    2.3 系统发展阶段 (2002—2007)
    2.4 系统优化阶段 (2008至今)
3 湄洲岛旅游地系统演化机制分析
    3.1 演化实质
    3.2 演化的动力主体
        3.2.1 政府发挥主导作用
        3.2.2 旅游企业发挥主体作用
        3.2.3 海岛居民发挥人地和谐作用
        3.2.4 旅游者发挥对旅游供给的引导作用
    3.3 演化的背景动力
        3.3.1 旅游需求
        3.3.2 海岛发展政策引导
        3.3.3 外部交通网络的改善
4 结论和启示

四、湄洲岛全面建设国家旅游度假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适宜性和陆海统筹视角的海岛分类开发管理研究[D]. 郑蔚恒. 华东师范大学, 2020(02)
  • [2]环境行为视域下微气候对景区游客量的影响研究[D]. 杨晓燕. 华侨大学, 2020(12)
  • [3]地方符号建构研究 ——以福州三山、湄洲妈祖及景德镇瓷为例[D]. 李宇.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我国国家海洋公园建设中的政策研究[D]. 潘利利. 上海海洋大学, 2019(03)
  • [5]海岛地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研究 ——以甫田市湄洲岛为例[D]. 李建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5)
  • [6]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以福建省莆田市为例[D]. 吴凡.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5)
  • [7]信仰及其“认同半径”的建构 ——基于津、闽、粤三地妈祖信仰的比较研究[D]. 张晓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8]论湄洲岛妈祖文化“智慧旅游”的构建[J]. 黄育聪. 莆田学院学报, 2014(06)
  • [9]旅游型海岛资源环境脆弱性研究——以福建湄洲岛为例[J]. 陈金华,郑虎.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4(07)
  • [10]耗散结构视角下的海岛型旅游地系统演化机制研究——以妈祖圣地湄洲岛为例[J]. 蒋长春,张瑜. 中国农学通报, 2013(11)

标签:;  ;  ;  ;  

湄洲岛全面建成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