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与群落动态研究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与群落动态研究

论文摘要

香港海域是我国的赤潮高发区之一,浮游植物的长期监测是海洋环境调查、海水水质监测、赤潮研究的基础。本论文通过对2000年、2002年和2004年,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香港海域采集的浮游植物样品的种类鉴定分析,对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多样性、种群分布特征和群落组成结构与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等进行了研究,并从生态学角度探讨了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变动的规律和主要机制。结果如下:1.香港海域的盐度在平面分布上有显著的地理差异。根据受珠江口淡水的影响程度,将香港海域分成东部、中部、南部和西部水域,受珠江口淡水影响的程度由西向东逐渐减弱,形成了西部河口性质的水域和东部海洋性质的水域,使不同水域出现了不同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2.香港海域营养盐水平整体较低,总无机氮和总氮变化范围分别为0.01~0.96mg/L、0.06~1.17 mg/L,正磷酸盐和总磷变化范围分别为0.002~0.079mg/L、0.02~0.16 mg/L,硅含量的变化范围是0.05~3.3 mg/L。与20世纪80年代末的数据比较有显著下降,而与1999年的数据比较则相对稳定。3.本研究共鉴定到浮游植物254种(含变种、变型),其中硅藻51属177种,甲藻22属64种,硅鞭藻3属4种,裸藻1属1种,针胞藻2属2种,金藻1属1种,隐藻1属2种,蓝藻1属2种,绿藻1属1种。硅藻仍然是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的主要类群,占总种数的69.69%。其中,出现种类最多的是角毛藻属(Chaetoceros),有27种,占10.63%;但在细胞密度上以骨条藻为优势,占了总细胞密度的44.69%。4.与历史资料比较,香港海域浮游植物优势种有一定的变化,由原来的硅藻绝对优势转变为在一定季节和区域出现了甲藻或隐藻占优势的情况。2000年春季的优势种是伸长斜片藻(Plagioselmis prolonga),而夏、秋、冬三季节以硅藻为优势,主要优势种有骨条藻(Skeletonema spp.)、微小细柱藻(Leptocylindrus minimus)、冰河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iali)。2002年的春季和夏季主要的优势种是骨条藻(Skeletonema spp.),而在秋季则出现以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为主要优势种,冬季的优势种是冰河星杆藻(Asterionellopsis glaciali)和新月筒柱藻(Cylindrotheca closterium)。2004年的春季、夏季和秋季仍然以硅藻为优势,主要的优势种有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骨条藻(Skeletonema spp.)、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spp.)和脆根管藻(Rhizosolenia fragillissima),但冬季的优势为微小原甲藻(Prorocentrum minimum)。5.香港海域浮游植物数量的季节变化显著,一般春季和冬季的细胞密度较低,细胞密度的高峰均出现在夏季和夏末秋初。2000年、2002年和2004年的年平均细胞密度分别为2.65×105cells/L、6.90×105cells/L和7.73×105cells/L,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因受珠江口淡水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平面分布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东部水域的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季节变化不明显,而中部、南部和西部水域则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通常在夏季大量径流注入时形成细胞密度的高峰。6.从群落组成来看,东部水域甲藻和其他藻类所占比例相对高于其他三个水域;而中部水域、南部水域和西部水域多数季节以硅藻为优势,但其他藻类的比例高于甲藻。7. 2000年、2002年和2004年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56、2.54和2.17,逐年略呈递减的趋势但总体较稳定。调查期间,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为2.42,均匀度平均值为0.54,属于中等水平。8.对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与环境因子(温度、盐度、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总氮、总磷、硅Si、TN/TP、Si/TN、Si/TP)进行了逐步回归,结果表明,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与盐度、硅含量和TN/TP值相关性极其显著,说明盐度、硅含量和TN/TP值是影响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生物量的主要环境因素。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香港地理概况
  • 1.2 香港海域环境介绍
  • 1.3 香港海域污染情况
  • 1.4 香港海域的赤潮
  • 1.5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研究动态
  • 1.6 香港海域域浮游植物监测计划
  • 1.7 本论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采样站位介绍
  • 2.2 样品的采集、处理和观察
  • 2.3 主要仪器设备
  • 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2.4.1 群落结构分析
  • 2.4.2 数据统计分析
  • 2.5 藻类分类鉴定所用书籍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香港海域不同季节理化环境因子的变化
  • 3.1.1 香港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变化
  • 3.1.2 香港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变化
  • 3.1.3 香港海域表层海水溶解氧状况
  • 3.1.4 香港海域表层海水5 天生化耗氧量(5-BOD)的状况
  • 3.1.5 香港海域表层海水营养盐状况
  • 3.2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与动态
  • 3.2.1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
  • 3.2.2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优势种组成
  • 3.2.3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优势属、种的季节变化
  • 3.2.4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数量的季节变化
  • 3.2.5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季节变化
  • 3.2.6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种类数的季节变化
  • 3.2.7 香港海域不同站位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的分布
  • 3.2.8 香港海域不同站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的分布
  • 3.2.9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数量、叶绿素a 的含量与环境因子关系
  • 第四章 讨论
  • 4.1 2000~2004 年香港海域的温、盐、营养盐特征
  • 4.2 2000~2004 年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
  • 4.2.1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的空间分布特征
  • 4.2.2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优势种变化特征
  • 4.2.3 香港不同海域浮游植物组成特征
  • 4.2.4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评价
  • 4.3 2000~2004 年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动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 4.3.1 盐度对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的影响
  • 4.3.2 硅对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的影响
  • 4.3.3 TN/TP 值对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香港海域理化环境因子的变化
  • 5.1.2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特征
  • 5.2 本论文的特色
  • 5.3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和今后的工作展望
  • 5.3.1 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 5.3.2 今后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
  • 图版
  • 攻读硕士阶段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阶段参加的课题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铁甲水库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其易引发水华浮游植物种类探讨[J].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16(03)
    • [2].晋商公园湖春季浮游植物种类调查及水质分析[J]. 晋中学院学报 2017(03)
    • [3].桑沟湾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季节变化[J]. 渔业科学进展 2010(04)
    • [4].太湖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时空变化规律[J].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2(06)
    • [5].山东日照养殖海域春秋季浮游植物种类组成特征[J]. 河北渔业 2011(10)
    • [6].长海县西北部海域浮游植物种类及密度的变化[J]. 水产科学 2012(07)
    • [7].庙岛群岛海域网采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分布[J]. 海洋科学进展 2017(03)
    • [8].东风西沙水源地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征[J]. 安徽农业科学 2014(16)
    • [9].洱海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多样性分析[J]. 人民珠江 2017(08)
    • [10].千里岩岛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J]. 河北渔业 2020(09)
    • [11].贵州龙滩水库鱼粪回收环保网箱养殖区域浮游生物调查[J]. 中国水产 2013(11)
    • [12].福建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丰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J]. 台湾海峡 2009(02)
    • [13].渤海湾天津近岸海域初级生产力及网采浮游植物种类组成[J]. 海洋学研究 2015(02)
    • [14].连云港近岸海域春季浮游植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J]. 海洋环境科学 2008(S1)
    • [15].长江口及其毗邻海域浮游植物种群特征的初步研究[J]. 海洋湖沼通报 2008(02)
    • [16].秋季池塘养殖一些细节问题[J]. 渔业致富指南 2014(20)
    • [17].大水面养鱼如何防病[J]. 渔业致富指南 2011(10)
    • [18].淮南花家湖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J]. 安徽农学通报 2020(17)
    • [19].水东湾海域浮游植物潮汐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7(18)
    • [20].江苏海涂夏季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J]. 海洋环境科学 2018(05)
    • [21].三道河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渔产潜力分析[J]. 水生态学杂志 2012(04)
    • [22].威宁草海浮游植物时空分布及其数量特征[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S2)
    • [23].基于浮游植物的赤水河枯水期水生态状况评价[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20(S1)
    • [24].象山港西部海域夏季浮游植物生态学研究:Ⅰ.种类组成及年际变化[J]. 海洋科学 2013(05)
    • [25].昌黎保护区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及变化趋势[J].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2015(02)
    • [26].湖泡水库浮游植物调查与生物学分析例说[J]. 环境与发展 2014(Z1)
    • [27].玄武湖浮游植物及水体富营养化研究[J]. 水电能源科学 2008(04)
    • [28].新疆福海第一农场水库浮游植物生态初步研究[J]. 海洋湖沼通报 2011(01)
    • [29].海南大洲岛珊瑚礁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研究[J]. 海洋湖沼通报 2015(04)
    • [30].四明湖水库浮游生物现状调查及评价[J]. 水生态学杂志 2011(03)

    标签:;  ;  ;  ;  ;  

    香港海域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与群落动态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