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墙论文-梅婷

反应墙论文-梅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反应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可渗透反应墙,PRB,地下水修复

反应墙论文文献综述

梅婷[1](2019)在《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促进PRB技术在国内的研究和发展,本文对PRB技术原理、结构类型及优缺点、应用材料及其原理、设计方案等进行阐述,为我国PRB技术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08期)

王爱丽,王芳,商书波,王文强,李春辉[2](2019)在《可渗透反应墙修复污染地下水实验教学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适应环境工程专业研究型、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了可渗透反应墙修复受污染地下水的研究型实验项目.该实验内容丰富,涵盖反应墙的设计、反应墙材料的选择及其组合方式、污染物测试等知识点,实验原理具有典型性,实验过程覆盖面较广,实验可操作性强,具有显着的研究型实验特征,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可渗透反应墙的构成、反应墙的材料选择、污染物测试及数据处理方法等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德州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张建[3](2019)在《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铀污染土壤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所在,在人类社会的工业化进程中,土壤环境逐渐遭到污染和破坏。铀尾矿库是由筑坝拦挡谷口或围地形成的、用以对矿石选别后排放尾矿或其余工业废渣的场所。虽然在铀尾矿库的设计、建造、运营及退役后的处理等各方面,专家和技术人员都全面充分地考虑了其安全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不可预测的各种地质运动和气候变化,尾矿库中的放射性核素会迁移到土壤环境当中。铀污染土壤的防治与净化修复已经成为铀矿冶工业的研讨热点之一。本研究选取铀尾矿库周边污染土壤作为研究对象,将EK-PRB(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EK-PRB)技术应用于铀污染土壤的修复,系统地探讨了单独EK和EK-PRB技术对铀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通过对比两种技术修复过程中的电流强度变化,修复前后土壤pH分布和修复后土壤中铀残余量的分布,运用扫描电镜(SEM)对修复前后PRB填料进行了表征与剖析,推理了EK-PRB技术修复铀污染土壤的修复机理。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单独EK和EK-PRB联合修复过程中,电流都随时间呈现先增大后减小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单独EK组的峰值略高,达到170mA,而EK-PRB组的峰值则为165mA。之后电流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最终单独EK组的电流稳定在20mA,EK-PRB组的电流则稳定在10mA。(2)修复之后土壤pH变化明显,阳极pH下降,阴极pH升高。与单独EK修复实验相比,EK-PRB联合修复实验中的pH变化趋势并没有明显差异,均是靠近阳极侧呈酸性,远离阳极侧呈碱性。但是,EK-PRB组在靠近阴极侧的pH略高于单独EK组,显然是由于PRB的存在,使得H~+和OH~-及其他影响pH的离子的迁移受到了阻滞。(3)修复之后EK-PRB组与单独EK组土壤中的铀残余量均是阴极采样区铀残余量高,阳极采样区铀残余量少,呈现从阳极到阴极逐渐升高的趋势。但单独EK组各采样区的铀残余量明显高于EK-PRB组,在阴极采样区达到峰值92.8,而同一采样区EK-PRB组的铀浓度也达到峰值55.6,远低于单独EK组,这是因为PRB的存在吸收了部分铀离子,从而使得铀浓度下降。(4)EK-PRB技术修复铀污染土壤的技术原理是:利用外部电场作用促进铀离子向阴极端移动,当铀酰离子移动到PRB处时可与PRB中的填料发生反应,生成铀的氢氧沉淀物,进而使铀污染土壤得到净化修复。(5)采用EK-PRB技术修复铀污染土壤,其修复效果明显比单独EK技术好,其对土壤中铀的去除率最高可比单独EK高46.5%。(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9-05-01)

何培芬[4](2019)在《丝瓜络作为模拟可渗透反应墙介质处理地下水中硝酸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水环境遭受到严重污染,尤以地下水中硝酸盐污染问题最为突出,在修复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的技术中,可渗透反应墙技术(PRB)具有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环境扰动性小等优势,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应用前景的修复技术。因此,本研究以固体碳源丝瓜络为PRB填充介质,开展模拟PRB去除地下水中硝酸盐试验,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水氮负荷对模拟PRB脱氮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出水方式和填充方式对模拟PRB系统出水水质的影响,并借助SEM和高通量测序等手段探讨模拟PRB脱氮机理和丝瓜络表面生物膜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性,得到以下结论:(1)不同预处理方式的比选试验结果表明,NaOH预处理不仅能降低丝瓜络材料本身氮素的释放量,也能提高反硝化脱氮效果;1.5%NaOH预处理丝瓜络最适合作为为反硝化碳源。(2)模拟PRB试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原丝瓜络,以1.5%NaOH预处理丝瓜络作为模拟PRB填充介质,平均TN去除率可提高5.15%-10.9%;是否接种驯化污泥对模拟PRB脱氮效果影响不大。(3)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水氮负荷对模拟PRB脱氮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其中HRT在48h-36h之间时,反硝化较彻底,TN去除率在94.37%~97.95%之间;进水硝酸盐氮浓度依次为40、80、120和20mg/L时,平均TN去除率分别为97.29%、73.69%、65.81%和94.19%,说明丝瓜络具有长期释碳的能力。(4)模拟PRB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出水方式对模拟PRB最终出水水质影响不大,填充方式对模拟PRB最终出水水质影响较大。为了保证良好的出水水质,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可选择直接出水方式和加砂填充方式。通过以上试验研究,表明丝瓜络适合作为模拟可渗透反应墙的填充介质,该研究为修复硝酸盐污染的地下水和农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广州大学》期刊2019-05-01)

杨润田,李静文,汪福旺,张岳,张杰西[5](2019)在《松树皮在厌氧渗透性反应墙中对地下水的脱氧效果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四氯乙烯(PCE)、叁氯乙烯(TCE)等氯化溶剂常被看作地下水中的主要污染物质,针对该类典型污染物,厌氧脱氯渗透性反应墙的应用引起了较多关注。在渗透性反应墙中,微生物消耗地下水中的溶解氧,为后续生物厌氧脱氯提供高还原性环境。树皮填料水解后,同时为好氧微生物消氧气及降解氯化乙烯污染物提供电子,而好氧微生物电子消耗量远高于生物脱氯。研究解释了不同环境下松树皮对好养微生物脱氧作用的维持能力,得到松树皮的耗氧容量为31.2 mg·g~(-1),并证明了不同环境条件会改变反应墙对地下水脱氧反应的速率。(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阙家平,张澄博,黎嘉熙,衡松[6](2018)在《零价铁可渗透反应墙材料的利用情况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因其成本低廉,无需外加动力,可持续原位处理等优点,在地下水修复中越来越多的被采用,而零价铁是PRB安装时最常用的反应材料。在PRB运行过程中,零价铁并非与污染物均匀发生反应。沿地下水流径,可将零价铁PRB所处区域分为5个部分。通过污染物浓度、地下水位的监测分析,以及对生成矿物沉淀和微生物分布情况的分析,可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零价铁PRB中上部是材料被利用的主要部位。在反应材料的布置以及更换时需要重视这样的空间差异,以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和降低材料成本。(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S1期)

闫鹏飞,张栋,姜艳朋[7](2018)在《电动修复和渗透性反应墙联合修复技术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动修复和渗透性反应墙联合修复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绿色土壤修复技术,该技术兼具两种修复技术的优点,能够同时对无机物和有机物污染土壤进行原位修复且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本文根据近年来最新文献和相关研究数据,综述了电动和渗透性反应墙联合修复技术对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土壤治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总结了该技术存在的技术难题,指出了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期刊2018年04期)

范春辉,高雅琳,赖苗,董婉清[8](2018)在《应用可渗透反应墙修复模拟Cd污染地下水的回归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秸秆、粉煤灰、合成沸石和黄土源铁锰结核作为可渗透反应墙(Permeable Reactive Barrier,PRB)复合填料,以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回归分析法为切入点探讨其对模拟Cd污染水体的修复特性.结果发现:PRB系统支持的较优Cd溶液浓度为1mg/L,此时水体Cd的去除率相对较高(75%以上).两因素和偏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实:Cd去除率与Cd溶液浓度和流速具有相关性,其与流速的相关性更高.二元线性回归模型标准化残差的极大值为1.698,说明样本数据没有奇异值;拟合方程为Y=(-3.272 X1-8.221 X2+117.722)×100%,优度系数R2为0.956,表明Cd去除率与Cd溶液浓度和流速的线性关系高度显着,样本确实来自正态总体.回归分析能够为修复过程的机制剖析提供重要参考和支持证据.(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2期)

胡志鑫,刘茗,蒋攀,谢嘉辉,刘永涛[9](2018)在《可渗透反应墙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可渗透性反应墙简称PRB技术,是一种建于地下的地下水处理系统。当被污染的地下水流过这一系统时,墙内有反应性的处理介质将污染物从地下水中降解、消除或固化。近年来,这项技术经过不断的应用及深度研究,现可实现一站式处理被重金属污染及有机污染物污染的地下水水体。(本文来源于《工程技术研究》期刊2018年04期)

薛风娇[10](2018)在《叁维电动耦合可渗透反应墙技术对含铬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动修复是一种具有应用潜力的土壤原位修复技术。本文在传统二维电动修复的基础上,引入石墨颗粒作为第叁电极,并结合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研究了叁维电动耦合PRB技术对含铬污染土壤修复的技术方法。本论文实验样品取自重庆市某化工厂,土壤样品的物化性质分析结果表明:污染土壤中的主要成分为O、Ca、Si和Cr,其中铬的相对含量为9.40%,且铬大多是以无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土壤样品中总铬和六价铬的含量分别为10512.50mg/kg和423.16 mg/kg,通过硫酸硝酸法测得六价铬的浸出毒性为38.85 mg/L。通过设计叁组对照实验:传统二维电动修复(EKR)、二维电动耦合PRB修复技术(EKR+PRB)、叁维电动耦合PRB修复技术(T-EKR+PRB),分别对模拟高岭土和实际污染土壤进行修复实验。结果表明,在传统电动修复技术的基础上,叁维电动耦合PRB修复技术使土壤样品中六价铬的去除率提高了1倍左右,总铬去除率和六价铬浸出效率也有明显提升。在叁维电动耦合PRB技术的基础上,本文选取石墨颗粒电极的投加比(0%、5%、10%、15%、20%)为变量设计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叁维电极的投加比对土壤样品中铬的去除效果有显着影响。当石墨颗粒的投加比为5%时,含铬污染土壤修复效果最好。为了进一步提高含铬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本文利用柠檬酸对其进行预处理,再进行叁维电动耦合PRB修复实验。选取柠檬酸浓度(0 mol/L、0.05 mol/L、0.1mol/L)、电压梯度(1 V/cm、1.5 V/cm、2 V/cm)、修复时间(4 d、8 d、12 d)设计叁因素叁水平正交实验,研究柠檬酸预处理下叁维电动耦合PRB修复技术的最优实验参数。结果表明,柠檬酸浓度为0.05 mol/L,电压梯度为1.5 V/cm,通电时间为12 d时,污染土壤中六价铬和总铬的最优去除率分别为50.31%和23.80%,其中六价铬的浸出效率为74.04%。(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8-04-01)

反应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适应环境工程专业研究型、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要求,针对《环境修复原理与技术》理论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了可渗透反应墙修复受污染地下水的研究型实验项目.该实验内容丰富,涵盖反应墙的设计、反应墙材料的选择及其组合方式、污染物测试等知识点,实验原理具有典型性,实验过程覆盖面较广,实验可操作性强,具有显着的研究型实验特征,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可渗透反应墙的构成、反应墙的材料选择、污染物测试及数据处理方法等知识.对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反应墙论文参考文献

[1].梅婷.可渗透反应墙(PRB)技术综述[J].环境与发展.2019

[2].王爱丽,王芳,商书波,王文强,李春辉.可渗透反应墙修复污染地下水实验教学设计[J].德州学院学报.2019

[3].张建.电动力耦合渗透反应墙修复铀污染土壤试验研究[D].南华大学.2019

[4].何培芬.丝瓜络作为模拟可渗透反应墙介质处理地下水中硝酸盐研究[D].广州大学.2019

[5].杨润田,李静文,汪福旺,张岳,张杰西.松树皮在厌氧渗透性反应墙中对地下水的脱氧效果的影响[J].环境工程学报.2019

[6].阙家平,张澄博,黎嘉熙,衡松.零价铁可渗透反应墙材料的利用情况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8

[7].闫鹏飞,张栋,姜艳朋.电动修复和渗透性反应墙联合修复技术应用进展[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8

[8].范春辉,高雅琳,赖苗,董婉清.应用可渗透反应墙修复模拟Cd污染地下水的回归分析研究[J].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18

[9].胡志鑫,刘茗,蒋攀,谢嘉辉,刘永涛.可渗透反应墙在地下水污染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工程技术研究.2018

[10].薛风娇.叁维电动耦合可渗透反应墙技术对含铬污染土壤的联合修复实验研究[D].重庆大学.2018

标签:;  ;  ;  

反应墙论文-梅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