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干旱山地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探讨——以和林县胜利营乡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李园园[1](2021)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文中提出呼和浩特地区是“大窑文化”文明的创造地,是长城密度最大的地方,也是长城修筑最早的地方,融合了少数民族与中原文化,同时又融合着草原文化、阴山文化和黄河文化。在呼和浩特这片地域上,历代王朝在此统治,其特殊的边塞区位使城池发展几经兴衰,历史时期城池建制时有时无,时兴时衰。呼和浩特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城池建设的开端在4000多年前即开始。2019年至2020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的龙山文化后城咀石城既是呼和浩特地区最早的城,也是放眼全国最早出现的一批城池,是目前已知内蒙古中南部最大的史前城址。后城咀石城其瓮城改写了学界中马面、瓮城始现于历史时期的认知,将其出现年代提前至龙山时期。今和林格尔地区的盛乐故城(土城子古城)的西城区是春秋时期所建,即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最早营建的历史时期的城市,土城子西城区的发现打破了长久以来学界中对于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最早古城是云中城的认知。呼和浩特地区“最后”的古城是民国时期的“土围子”,因城墙系用传统的立板夯筑法修建,在此之后,中国少有再用此法修建的土城,因此,姑且将民国时期修建的围子称为中国“最后”的古城。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城池,即在建设发展中所形成的四周有围墙,部分有护城河,有城址遗迹的古城,包括行政中心的郡县城、驻守军队的军事障城等。研究表明,呼和浩特地区因地理位置重要一度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曾是多个王朝的军事防御地带。通过对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的资料调研,将经过文献考察和考古报告确认为呼和浩特地区的历史时期城池列入研究范围。呼和浩特地区因其在历史长河中前后建造过近百座城池,亦被称作“百城之城”。本文从呼和浩特地区及历史文化背景分析入手,根据考古资料选取其中的105座历史城池作为研究对象。按春秋、战国、秦汉(公元前770--公元220年)、魏晋南北朝(公元386--581年)、隋唐(公元581--907年)、辽金元(公元907--1368年)、明清时期(公元1368--1911年)时间段分期进行研究,从城池的建城起源、城池发展、延续与消亡的原因、地理位置、规模形制等方面。通过手绘和电脑绘制,对重要时期的城池位置与形态尽可能的复原,提供历史依据。结合各个历史时期城池的建造发展特点,总结出:1.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建设多与军事防御相关,长城沿线多设置边堡、城障、列亭等以用于作战需要巩固王朝统治;2.城池的发展、延续与荒废与诸多因素有关,就其延续情况来说,那些地理位置或宏伟的建设能起到重要作用的城池,在王朝覆灭后被继任统治者因军事需要、政治统治或环境宜居等情况再被利用起来,甚至改建增筑。3.各历史时期城池分布情况呈“大集中、小分散”的特点,各时期城池分布的重心亦有所不同,呈现出:秦汉城池散布整个区域、北魏城池集中在北部、隋唐城池在中部、辽金元城池集中在中北部、明清城池集中在中南部的特点。城池在各历史时期的集聚分布与呼和浩特地区多元文化核心区(即以赵长城、秦汉长城、金界壕及明清长城沿线为核心带的历史城池集聚区,以黄河沿岸为核心带的历史城池集聚区,以阴山地界为核心带的历史城池集聚区,以土默川文化为核心带的历史城池集聚区)耦合度极高;4.往往城池的等级级别越高,规模越大,建造数目越少,相互距离越远,提供服务种类越多,服务范围越大,职能越多,如:都城、郡治、州县邑等。反之,城池的等级级别越低,城池数目越多,相互距离越近,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少,服务范围越小,职能越少,如:长城障城、各类军堡;5.城池建造往往选择地形相对平坦,临近水源的位置,军事类为主的城池多建于北部古阴山的山麓山谷一带和黄河流域地带,倚靠阴山山脉和黄河的天险屏障,都城、宫殿等大型居住类城池多建于呼和浩特中部的土默川平原,因其地势平坦开阔、交通方便。古阴山的“用险制塞”与黄河干流及支流的“以河为塞,逐水而居”、水上兵粮运输及黄河天险屏障作用对城池位置选址的建造产生了较大影响;6.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中,方形城池比重最大,占67%,菱形、三角形、“彐”形、曲尺形、凸字形等,各种形状都出现过,但这种不规则形所占比重较少,往往是因为城的自然环境,随河流山川地势起伏曲折,按照不同地形随机应变;7.随着国家日渐富强,社会生产力的逐渐发展,统治者对自身利益需求逐渐增大,城池在建设过程中,功能逐渐完善,由单一功能逐渐演变成集政治、军事、经济、宗教、交通、商业、文化于一体。
秦娅青[2](2019)在《水足迹视角下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河南省作为我国粮食主产省和粮食输出大省,既要扛稳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又面临农业用水量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压力,“粮增水减”的矛盾将更加突出。因此,研究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的区域性和结构性分异特征,摸清全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家底,为农业可持续生产提供健康良好的生产生态环境,对保障全省粮食生产能力和保护水土资源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河南省作为研究区,运用CROPWAT模型和ArcGIS软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与空间分析方法,分析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水足迹中蓝绿水足迹占比及市域尺度下的时空分布特征;从蓝绿水视角对全省可供农业生产的水资源量进行计算,应用基尼系数和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模型,分析广义与狭义视角下全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状态和空间分布格局,提出相应的农业水土资源合理配置对策和措施。取得如下主要结论:(1)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农业生产水足迹及其空间变化特征。2006-2015年间全省冬小麦生产水足迹为0.89m3/kg,夏玉米生产水足迹为0.62m3/kg。在年际变化方面,冬小麦生产水足迹总体呈递减趋势;而夏玉米生产水足迹呈不规律分布,随年际间降水量丰枯而波动较大。在空间分布特征方面,冬小麦生产水足迹高值地市和低值地市分别形成显着的集聚区;夏玉米生产水足迹则非典型性地市较多,分区间集聚性相较于冬小麦更弱。在作物生产耗水构成方面,冬小麦蓝水足迹占比高于夏玉米。(2)河南省地下水位变化及农作物生产对地下水的影响。2006-2015年间全省地下水位总体呈下降趋势,以郑州为中心的埋深中心在扩大,从西北向东南蔓延;地下水埋深变幅最大出现在郑州及周边地市,最大值为3.6米。在地下水埋深对冬小麦、夏玉米种植的响应分析中,降水量与地下水埋深的四阶偏相关系数为-0.674,负相关但相关性最强,冬小麦和夏玉米种植面积与产量分别与地下水埋深呈正相关,但作物种植面积相关性弱于作物产量。(3)河南省广义和狭义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状况。河南省广义农业水资源量为491.22×108m3,其中“绿水”资源量373.32×108m3,占总量的76%;“蓝水”资源量117.90×108m3,占总量的24%。全省平均广义和狭义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分别为3448m3/hm2和828m3/hm2。在全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中,豫北地区及豫南的信阳为匹配格局最佳,总体表现为南北部最优而中部最差。同时相较于狭义匹配格局,广义尺度更能反映实际的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4)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的合理配置对策。首先应有效利用降水资源,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消耗;其次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施行高效节水生产模式;再次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作物布局;最后对地下水开采进行合理分区管制,建立合理的耕地休耕轮作制度,提高耕地质量。
余婷[3](2019)在《涉县旱作梯田土壤侵蚀与土壤元素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秉持循环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复合生态系统。区域自然特性是缺土缺水,但当地劳动人民世代于梯田外沿兴修双层石堰以保护梯田,层叠的石块由于纵向的压力使石土层更加紧密,减少了土壤侵蚀和土壤养分的流失。本文利用空间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对涉县旱作梯田2000-2017年土壤侵蚀强度进行监测以及分析,并且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样品分析,对梯田核心区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和分析。通过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为解析北方土石山区石堰梯田的土壤侵蚀特征,利用GIS和RS技术,使用修正后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RUSLE)估算了研究区2000-2005年、2006-2011年和2012-2017年三个阶段的梯田土壤侵蚀量和保持量,得到了研究区土壤侵蚀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原位观测实验对研究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进行校正。结果表明,梯田区的水土保持能力远高于研究区内的其他土地利用方式。阐明梯田系统具有减少土壤侵蚀的功能,可为水土流失的科学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参考。(2)由2000-2017年梯田与裸地损失经济价值空间分析可知,相比裸地,旱作梯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减少经济损失。无论是水分流失损失的价值、土壤废弃损失的价值、泥沙滞留损失的价值,还是泥沙淤积损失的价值,梯田区都要低于裸地。通过2000-2017年研究区土壤侵蚀带来的经济损失分析表明,土壤废弃损失价值最大,梯田区平均值为1.5×1011元,裸地平均值为1.32×1012元。其次为泥沙淤积和水分流失带来的经济损失,泥沙滞留的经济损失最小。(3)通过调查河北省涉县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旱作梯田核心区梯田耕地和裸地坡地土壤化学要素(土壤观测深度为0-20cm)。结果表明,旱作梯田的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全氮显着(P<0.05)高于裸地坡地,且梯田土壤速效性养分(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明显高于裸地坡地。和裸地坡地土壤养分相比,梯田的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26.32%,29.46%,24.28%,6.09%,2.77%,30.27%。值得注意的是,梯田土壤含水量显着高于裸地土壤(P<0.05),除速效磷外,梯田土壤速效养分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显着增加。即梯田土壤含水量显着增加了其土壤的铵态氮(R2=19,P<0.05)和硝态氮(R2=19,P<0.05)。(4)土壤物理性质可能会影响土壤的透水性、通气性和蓄水性,还跟土壤养分紧密相关。研究表明,梯田土壤水分含量显着高于裸地土壤(P<0.05),梯田和裸地土壤含水量分别为0.221和0.209。相比裸地坡地,说明在施肥的基础上梯田耕地进行常年翻耕可有效提高土壤含水量。梯田的pH也高于裸地,分别为8.23和8.17,这可能与梯田常年施用有机肥有关,因为有机肥具有改良土壤酸化的功能。还表明裸地的土壤容重高于梯田土壤,对应的土壤容重值分别为1.20和1.18,可见常年梯田的耕作处理会使土层变疏松,容重减少。
王考[4](2018)在《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耕地健康评价与分区管护研究 ——以和林格尔县为例》文中认为土地作为人类生活最重要的自然资源,承载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同时也作为重要的政治资源,承载着国家稳定与发展。耕地作为其中重要的利用形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生产资料,保护耕地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粮食安全与耕地数量和质量密切相关。我国是农业人口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耕地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流失严重,导致人地矛盾越来越尖锐,耕地肥力流失、次生盐渍化、酸雨问题、重金属超标、水土流失等土壤环境问题威胁着耕地健康,影响粮食的产量与品质。通过科学地掌控耕地的健康状况,可实现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的管理目标,开展耕地健康综合评价是社会需求,具有科学价值。耕地健康影响因素因区位不同存在差异,本研究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黄土丘陵水土流失典型区——和林格尔县为例,探索内蒙古生态环境脆弱区耕地健康评价。基于RS和GIS技术、景观格局指数、动态度与空间分析模型和空间变化率指数对耕地的土壤特征、景观特征和地形特征以及20a耕地功能区变化特征和演变因素进行系统研究,构建耕地健康评价体系并利用物元可拓模型评价其耕地健康水平,借鉴障碍度模型分析耕地健康的限制因素,提出主导限制因素区的耕地管护措施及健康分区的可持续利用对策。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和草地为主,耕地空间分布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北部平原区和黄土丘陵区,山区耕地分布很少;耕地景观存在差异,平原区耕地斑块大且集中,黄土丘陵区和山区斑块比较细碎且多,形成独特的耕地生态景观格局。(2)“三生用地”功能区的研究结果显示:20a年间耕地的生产功能空间逐渐向北部平原区和水系两岸转移,研究区耕地生态环境逐渐改善;20年间耕地生产功能空间规模呈减少趋势,仍能满足县域耕地保有量,但建设占用导致优质耕地减少,新开垦的耕地由于主要是生态用地功能区未利用土地开垦,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差,数量上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但质量的降低,导致耕地保护和质量退化之间的矛盾加深;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比较利益和政策因素成为影响其功能空间演变的主要因素。(3)借助ArcGIS10.3模型构建器分别创建矢量格式和栅格格式评价单元赋值模型,实现快速、科学与准确赋值评价单元和建立评价单元属性数据库。(4)结合研究区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特点,构建以耕地质量、耕地产能和耕地环境为分层目标的耕地健康评价体系和耕地健康标准。耕地质量因素有≥10℃积温、地形部位、田面坡度、耕层质地、有效土层厚度、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排水条件;耕地产能因素有标准作物产量、田块连片度;耕地环境因素水土流失程度、盐渍化程度、耕作距离、交通便捷度、城镇影响度。(5)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运用物元可拓模型评价耕地健康水平,多种方法的综合使耕地健康评价过程实现定量化,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准确,评价结果很好表达了研究区耕地健康水平的空间差异。(6)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耕地分为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3个等级,没有极健康耕地,健康耕地占52.69%,耕地健康综合状态中等偏下;健康耕地分布在北部平原区和浑河沿岸的乡镇,亚健康耕地分布在黄土丘陵区和山区,不健康耕地零星分布在南部和东部山区;健康耕地中的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低于亚健康耕地,仅有全氮高于亚健康耕地,但受土壤自然属性、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环境条件限制亚健康耕地产能并不高,耕地资源自身特性和外界环境共同影响着耕地健康水平。(7)利用障碍度模型确定各评价单元的高限制因子、中限制因子和低限制因子。以高限制因子中的第一主导限制因子和第二主导限制因子对研究区耕地健康划分主导限制因子区。健康等级的主导限制因子区分为灌溉保证率、有机质和有效磷主导限制因子区,其中有机质主导限制因子区面积最大,占健康耕地的91.97%;亚健康等级的主导限制因子区分为交通便捷度、水土流失程度、田面坡度、灌溉保证率和有效土层厚度5类主导限制因子区,其中有效土层厚度和水土流失主导限制因子区占亚健康耕地的60.73%;不健康耕地主导限制因子区分为水土流失程度、田面坡度和有效土层厚度主导限制因子区3类,耕地不健康的最主要因素是有效土层厚度和水土流失程度。(8)耕地健康管护以主导限制因子提出基于评价单元的耕地管护措施和基于健康分区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为今后在耕地健康评价的方法上提供相应的参考,也为基本农田划定、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和耕地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其中,健康耕地的管护措施主要是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实施休耕轮作制度、健全农田基本设施以及旱作基本农田的综合改造;亚健康耕地管护措施主要是盐碱地改良、坡耕地改良、合理施用化肥以平衡土壤养分、增加耕作层厚度、平整坡耕地以及退耕还林还草、封坡固土;不健康耕地的管护措施主要是退耕还林还牧,在沙化及风沙土为主的山区,水利条件较好种植乔木,地形变高且沙层变厚时种灌木及牧草防风固沙,流动风沙土实行逐级围种草灌方法固定,达到乔-灌-草三者结合,逐级治理水土流失问题。
汤西子[5](2018)在《“农业—自然公园”规划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小规模、分散布局是山地城市边缘区农林用地存在的普遍形式,用地固有属性与山地地域及城市边缘区域特征叠加,使其对于城市与自然系统具有较高的复合服务潜能。适应山地起伏地形及城乡梯度环境变化的小块农田耕地,相较于集约农业生产区,能够提供更为多元且健康的食物选择,确保维持人体复杂机能的各类营养物质供给,小用地影响国民健康大战略;结合山脊、谷地、崖线等地貌单元分布的小块林地,能够为物种提供多元生境并加强大型斑块间的联系,同时作为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有机组分,维持并调节其中物质能量流动;农林斑块交织布局所形成的区域景观,层次丰富、结构鲜明,为休闲游憩服务打下基础。边缘区邻近城市的区位优势,使山地农林用地提供的复合服务惠及城乡全域,但因斑块规模较小,未达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刚性控制区域的标准,其中小规模农林用地更容易遭到集约农业生产、城市内部环境问题转嫁所带来的蚕食与破坏,甚至成为建设区外围的环境症结。针对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具有高服务价值却未受保护的现状,文章引入“农业-自然公园”的概念,试图以公园的形式,引导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从单一功能向复合功能转变,通过用地资源化利用,实现有效保护。整合传统农林用地规划与公园规划的方法与手段,以复合功能为导向,构建形成由小块农田、园地等农业生产用地及小块林地、水体等自然生态用地组成的景观生态网络,并从系统视角,强调其与区域生态系统、城市人工系统的功能及用地衔接,提高区域整体生态系统的服务品质及效能,同时提出优化现行用地管控策略及规划编制方法的可行建议。文章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章,阐述研究背景并提出以公园形式保护小规模农林用地的合理性,明确相关概念、研究目标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路线等。第二部分为第2-3章,奠定理论基础,提出主要策略并形成规划研究框架。第2章分析了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以点带面”、“顺应自然”、“兼顾并蓄”、“纵横衔接”的破题思路,借此引出农业-自然公园的概念,明确公园规划与小规模农林用地复合功能发挥与复杂问题解决间存在的关联。第3章通过对国内外高价值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利用及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总结,奠定农业-自然公园的规划理论与方法基础,并提出公园规划的目标导向及研究框架。第三部分为第4-7章,从用地选择、空间组织、用地布局、产业引导、规划管控等方面,系统全面地探讨了农业-自然公园的规划及管控方法。第4章从用地内在属性及关联自然生态过程分析着手,识别对生态系统维持及服务产出具有基础支撑性作用,却未受到有效保护的高价值小规模农林用地,构建公园空间体系。第5章以强化生态系统复合服务产出为目标,通过自然林地生境网络、生态过程支撑网络及农林生产景观网络构建与叠加,形成融合农业-自然公园的地区农林景观生态网络,维持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提升其与城区的联系与服务效能。第6章结合城乡梯度沿线用地功能及空间特征分异,对构成地区农林景观生态网络关键部分的公园枢纽单元进行分类建设引导,实现用地复合利用与保护兼容,建设串联各枢纽单元及城乡空间的复合绿道体系,引导绿色产业发展。第7章通过环境影响评估机制引入,强化与相关规划的横向与纵向衔接,并通过适当利用促进公众参与,实现规划管控措施落地。第四部分为第8章,总结了研究的重点、要点,并提出研究不足。
刘晨光[6](2018)在《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演化机理》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之后,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但是“三农”问题依旧突出,在国家实施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的大背景下,本文从农村经济发展最为活跃的增长点——专业村入手,在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内源发展理论和空间界面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基于内源发展的专业村空间界面”的分析框架,并以黄河流域专业村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首先,从多种视角对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的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和类型归纳;其次,在县级尺度上运用地理探测器对黄河流域全流域及分区域(黄河上、中、下游)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和对比;最后,通过对典型案例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影响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因素更加丰富,分析更加全面,进而能够更好解释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机理。下面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1)专业村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及演化,单个专业村可分三种情况,多个专业村可形成多种专业村空间界面。第一种情况,专业村的内源大于外源。在内源条件较好的专业村,外源作用力通过通道正向刺激内源,促进内源进一步扩大,我们称之为内源型专业村,且该专业村的区位主要以自然因素为主;外源作用力为负,会抑制专业村内源的扩大,甚至会导致专业村的消亡。第二种情况,专业村的外源大于内源。当专业村以外的各种要素经过通道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内源,且外源作用力为正,就会促进专业村内源要素的进一步集聚,对内源的发展起着巨大的的促进作用,我们称之为外源型专业村。此时,专业村的区位主要以人文因素为主,它既包括专业村内源的人文因素,也包括专业村外源的人文因素;如果外源的各种要素抑制内源的进一步发展,则可导致专业村的消失。第三种情况,专业村的内源等于外源。外源作用力为正,则促进专业村的扩大,外源作用力为负,则导致专业村消失。多个专业村的内源和外源互相作用,互相融合,匹配和谐达到均衡的状态,此时,既有新的专业村形成,也有部分专业村消失,最终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上,多个专业村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会形成多种专业村空间界面。通过案例实证研究,不仅能够客观、全面的获悉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特征,同时也是对区位理论、内源发展理论和空间界面理论的丰富和完善。(2)多尺度综合分析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机理本文通过全流域、县级尺度和典型案例区对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机理进行分析。这与以往专业村多为小样本实地调研得出的结论有着很大的不同,本文既有大样本数据(全流域和县级尺度)的统计分析,也有小样本(典型案例区)实地调研数据,两者有机的结合,能够在更大的范围上对更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概括和总结,更具有普适性的意义,同时也给广大农区想通过专业村这一途径来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在具体实施上提供良好的借鉴和指导作用。(3)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呈集聚分布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集聚分布在关中地区和黄河下游,且集聚程度随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在县级尺度上,专业村在城郊、乡镇和乡村腹地呈集聚分布。其中城郊集聚型的主导产业多样,集聚形态为环状或半环状;乡镇集聚型的主导产业多为同一主导产业或相关产业,集聚形态常为团状;乡村腹地型常是乡镇集聚型的进一步发展形态,其形态也常为团状。(4)黄河流域专业村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小坡度和向阳区;沿河流、公路和行政边界线呈带状分布,其数量和密度随着距河流、公路或行政边界线缓冲距离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区位分布影响因素由自然因素逐渐向人文因素转变。(5)乐都区专业村区位主要由内源带动,其区位有诸如地形、河流、气候和土壤等自然因素决定,在资金、优惠政策和技术等外源的刺激下,专业村迅速发展;周至县专业村区位由内源向外源转变,自然因素(地形、土壤、气候和植物资源)和人文因素(技术、政府支持和品牌等)均重要;寿光市专业村区位分布主要由外源带动,其区位主要有诸如能人带动、创新的技术、制度和文化、市场和政府支持等人文因素决定。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综合运用区位理论、空间结构理论、内源发展理论和空间界面理论分析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建构“基于内源发展的专业村空间界面”分析框架。(2)多尺度综合分析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演化机理本文通过建立黄河流域专业村综合研究数据库,进而能够对黄河流域专业村进行多尺度综合分析。既有大样本数据的统计分析,也有小样本实地调研分析,两者的有机结合,能够在更大的范围上对更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概括和总结,结论更加科学和合理。
邵雅静[7](2018)在《基于限制因子分析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研究 ——以宝鸡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耕地自身存在的限制因子是阻碍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识别影响耕地质量提升的限制因子及其分布状况,是科学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提高整治效率的基础。本文以2015年耕地质量分等为基础,以宝鸡市为研究区,在分析耕地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掌握宝鸡市耕地现状;以耕地图斑为研究单元,通过“自然等-提等潜力”模型分析主导限制因子类型及其分布特征;借助地理探测器确定限制因子对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应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划分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最终结合研究区限制因子的分布特征提出耕地质量的提升措施,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宝鸡市耕地质量限制因子共有12种,其中包括8种单因素限制型和4种组合因子限制型。宝鸡市耕地质量限制因子以单因子限制型为主,单因子限制型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94.65%,组合因子限制型占比为5.35%。单项限制因子包括土层限制、灌溉限制、有机质限制等。组合限制因子包括土层-灌溉限制、土层-侵蚀限制、有机质-坡度限制和剖面-灌溉限制。渭北黄土旱塬区的陇县、千阳县和麟游县以侵蚀限制和土层限制为主;关中渭河平原区的陈仓区、金台区和扶风县等4县3区以土层限制、灌溉限制和有机质限制为主;位于陕南秦巴中高山区的太白县和凤县以土层限制为主。高等地限制因子主要为有机质限制和土层限制;中等地限制因子主要为土层限制、灌溉限制和坡度限制;低等地限制因子主要为侵蚀限制、土层限制和坡度限制。(2)宝鸡市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处于中等水平,并且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集聚特点。宝鸡市耕地质量提升潜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提升潜力较低的耕地主要集中在水热条件好,气候温和湿润的关中渭河平原地区,包括凤翔县、陈仓区的东部以及扶风县、眉县的北部地区;提升潜力中等水平的耕地主要分布在陇县、金台区、渭滨区的北部;提升潜力较高的耕地主要分布在陇县、千阳县、麟游县、以及陈仓区的西部地区。(3)宝鸡市有334个行政村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呈“HH”型分布,可以将该区域的耕地优先划入土地整治重点区域。根据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析结果,耕地质量提升Ⅰ级区包括334个行政村,占比为19.43%;耕地质量提升潜力Ⅱ级区包括97个行政村,占比为5.64%;耕地质量提升潜力Ⅲ级区包括359个行政村,占比为20.88%;耕地质量提升潜力Ⅳ级区包括929个行政村,占比为54.04%。其中Ⅰ级区内耕地质量提升潜力较高且呈“HH”型分布,建议加大土地整治工程力度,有利于提高区域耕地质量整体水平。(4)根据限制因子的分布特征,宝鸡市耕地质量提升措施也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特点。土层限制、有机质限制和灌溉限制在全市广泛分布,共占宝鸡市耕地总面积的66.11%,因此,宝鸡市应以耕作土地厚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灌溉条件的改良为主。此外,渭北黄土旱塬区的陇县、千阳县和麟游县还应加强对土壤侵蚀的改良,陕南秦巴中高山区的太白县和凤县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小岩石露头度和地形坡度对耕地质量的影响。
韩影[8](2017)在《沈北新区非耕作生境景观异质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耕作生境是对农田生态系统当中树篱、坑塘、河流水面等自然半自然生境的统称。非耕作生境镶嵌于农田生态系统当中,关于其异质性的研究可以为农田景观合理布局和土地整治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以沈北新区的农业区为研究区,在GIS的技术支持下,对研究区景观进行分类,并分别从破碎化、多样性、镶嵌化以及距离指数四个方面建立景观异质性指体系;然后,综合应用景观指数粒度效应分析法和面积信息守恒评价法得出研究适宜的分析粒度,应用半方差函数得出研究的最佳分析幅度;最后,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法得出农田景观的异质性水平,综合运用移动窗口法和景观格局指数法得出非耕作生境景观异质性水平及空间可视化特征,并对农田景观异质性和非耕作生境景观异质性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25m大小的分析粒度、725m大小的分析幅度的基础上,得到以下研究结论:(1)在景观水平上,农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较大,多样性程度相对较高,镶嵌化程度略低,距离指数较大,异质化程度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在类型水平上,耕地为景观基底;坑塘水面、沟渠、河流水面的破碎化程度相对较高,而水库水面的破碎化程度相对较小;灌木林地和裸地的镶嵌化程度相对较好,而耕地的镶嵌度较差;灌木林地和裸地的距离指数相对较大,而水库水面的距离指数较小。(2)在景观水平上,非耕作生境的破碎化程度较大,多样性程度较高,镶嵌化程度相对较高,距离指数较大,其异质化程度处于较高水平。在类型水平上,水工建筑用地为优势非耕作生境景观类型;坑塘水面和沟渠的破碎化程度较大,而灌木林地和裸地的破碎化程度较小;灌木林地和裸地的镶嵌度较好,而水库水面的镶嵌度较差;灌木林地和裸地的距离指数较大,而内陆滩涂的距离指数较小。在空间分布上,异质性较高的非耕作生境景观类型为:沟渠、河流水面、内陆滩涂等,而灌木林地、裸地以及水库水面的景观异质性较低。(3)非耕作生境的景观异质性水平与农田景观异质性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其中,非耕作生境的破碎化程度以及多样性水平与农田景观的破碎化程度与多样性水平呈现出显着正相关关系,非耕作生境的镶嵌化程度和景观距离指数与农田景观的镶嵌化程度和景观距离指数呈相关关系。
秦梦绚[9](2016)在《拟建中国朝阳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拟建中国朝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位于辽宁省朝阳市中部,公园由上河首、四合屯、喀左、凌源四个主体园区组成,总面积2808.4平方公里,于2004年经国土资源部批准列入国家地质公园行列。朝阳是热河生物群的核心产地,赋存极为丰富而珍贵的化石,由于朝阳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内容丰富、科学价值重大,既具有国际对比意义的重要地质遗迹,又有保存完好、易于开展地学教学和科普活动的地质遗迹,从而使其拥有极高的综合价值。如今,朝阳地质公园依托其自身的优势在努力向世界地质公园迈进,它在保护重要的地质遗迹、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不利于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拟建中国朝阳世界地质公园四大园区的野外考察和资料搜集工作,对园区的地质遗迹资源和人文遗迹资源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类,并调查了遗迹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找出了朝阳地质公园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在挖掘化石时破坏了其原地埋藏、化石被严重盗挖、化石交易市场存在的不合理性等等问题。在对朝阳实地考察和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针对朝阳地质公园存在的问题,依据地质公园理论,从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主要通过落实地质公园建设的相关规划、加强地质公园专业化管理、完善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对地质公园进行保护性建设、加强与国内外地质公园的交流与合作、带动村民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取缔化石市场等方面提出对策。为从源头保护地质遗迹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朝阳资源、实现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等提供参考。
杨艳青[10](2016)在《不同地貌单元下遥感影像分类方法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使得我们在信息读取过程中变得更加方便,更加丰富。遥感影像分类就是对这些数据加以处理,并进行应用。因此,在遥感影像研究中分类方法的选择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如何对多类别图像进行识别并且满足一定的精度,则是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选用合理的分类方法有助于提高分类精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山西省洪洞县为研究区,以2014年3月21日的Landsat8 OLI遥感图像为数据源,利用最大似然法(MLC)、人工神经网络法(ANN)、支持向量机法(SVM)三种分类方法,对研究区不同地貌单元下遥感图像进行了分类,并且对分类精度进行对比分析,通过精度评价来确定适合不同地貌单元的分类方法,为今后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数据的快速获取提供借鉴。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采用最大似然法(MLC)、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支持向量机(SVM)三种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进行信息提取。研究表明,使用支持向量机(SV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进行遥感影像分类,可以有效地提高分类精度,且分类精度比最大似然法(MLC)高,其中支持向量机(SVM)分类精度高于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最大似然法(MLC),分类结果最接近实际值,能更好地区分土地利用地类。(2)不同地貌单元下,三种分类法应用于平原区和山地丘陵区,分类结果均是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法优于最大似然法(MLC)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分类法。支持向量机(SVM)对林地的分类精度为平原区较山地丘陵区低;对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分类精度则是山地丘陵区低于平原区。因此,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法可作为不同地貌单元信息提取和监测研究的优选方案。(3)不同样本单元下,使用不同分类方法,遥感影像分类结果不同。研究发现大样本单元下的遥感影像分类,支持向量机(SVM)和人工神经网络(ANN)分类法均需要更长的学习时间,而在小样本单元下只需较短的学习时间,且支持向量机法的学习时间更少,分类精度也更高。三种分类方法的遥感图像分类总体精度显示为:大样本单元较小样本单元分类精度低。(4)小样本单元下,采用改进后的人工神经网络进行土地类型的分类,可有效提高分类精度,且精度高于最大似然法(MLC)。改进后的人工神经网络分类总精度达到了93.22%以上,且Kapp系数达到了0.8674,分类结果最接近实际值,能更好地区分土地利用地类。(5)通过以上分析结果,不同地貌单元下遥感图像分类优选支持向量机(SVM)分类法。山地丘陵区的遥感影像分类:耕地优选人工神经网络法(ANN),林地和建设用地优选支持向量机法(SVM),其他建设用地优选最大似然法(MLC)。平原区的遥感影像分类:耕地和水域优选支持向量机法(SVM),林地优选最大似然法(MLC),建设用地优选人工神经网络法(ANN)。小样本单元的遥感图像使用支持向量机法(SVM),其分类精度最高,且分类时长更短。因此,可以根据不同地貌单元及不同分类方法,选择不同地类信息提取和监测研究的优选方案。
二、半干旱山地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探讨——以和林县胜利营乡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半干旱山地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探讨——以和林县胜利营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背景 |
1.1.2 呼和浩特历史文化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城市发展历史研究 |
1.3.2 国内城市发展历史研究 |
1.3.3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发展相关专题研究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区域 |
1.4.2 研究对象 |
1.4.3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元220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
2.1 春秋至秦汉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概述 |
2.2.1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年—476 年)历史城池概述 |
2.2.2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 年—221 年)历史城池概述 |
2.2.3 秦朝时期(公元前221 年—207 年)历史城池概述 |
2.2.4 汉朝时期(公元前206 年—公元220 年)历史城池概述 |
2.3 春秋至秦汉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
3.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 年—581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
3.1 魏晋南北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
3.2 北魏时期(公元386 年—534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概述 |
3.3 魏晋南北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
4.隋唐时期(公元581 年—907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
4.1 隋唐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
4.2 隋唐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概述 |
4.2.1 隋朝时期历史城池概述(公元581年—618年) |
4.2.2 唐朝时期(公元618 年—907 年)历史城池概述 |
4.3 隋唐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
5.辽金元时期(公元907 年—1368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
5.1 辽金元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
5.2 辽金元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概述 |
5.2.1 辽代时期(公元907 年—1125 年)历史城池概述 |
5.2.2 金元时期(公元1115 年—1368 年)历史城池概述 |
5.3 辽金元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
6.明清时期(公元1368 年—1911 年)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
6.1 明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
6.1.1 明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
6.1.2 明朝时期(公元1368 年—1644 年)历史城池概述 |
6.2 清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 |
6.2.1 清朝时期呼和浩特地区历史背景 |
6.2.2 清朝时期(公元1616 年—1911 年)历史城池概述 |
6.3 明清时期呼和浩特历史城池建造的特点 |
7.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特征研究 |
7.1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发展概述 |
7.1.1 城池建设多与军事防御相关 |
7.1.2 城池发展、延续与废弃分析 |
7.2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分布特征分析 |
7.3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级别与规模分析 |
7.4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位置分析 |
7.4.1 城池选址特点分析 |
7.4.2 山水地貌对城池建造的影响 |
7.5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形态分析 |
7.6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时期城池功能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呼和浩特地区各朝代疆域沿革表 |
附录B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大事件 |
附录C 古城平面图绘制主要参考资料 |
附录D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沿革图 |
附录E 呼和浩特地区古城调查一览表 |
附录F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长城分布示意图(a)/ 呼和浩特地区历史长城与城池位置分布示意图(b) |
附录G 赵国重镇云中城复原模型(推测)图 |
附录H 辽代繁华古都丰州城复原模型(推测)图 |
附录I 明代塞外商埠归化城复原模型(推测)图 |
附录J 清代驻防城绥远城复原模型(推测)图 |
致谢 |
(2)水足迹视角下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虚拟水研究进展 |
1.2.2 农业水足迹研究进展 |
1.2.3 粮食生产对地下水影响研究进展 |
1.2.4 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水资源概况 |
2.1.3 土地资源概况 |
2.1.4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区域划分 |
2.2.1 数据来源 |
2.2.2 区域划分 |
3 基于水足迹的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耗水特征分析 |
3.1 农业水足迹计算方法 |
3.2 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特征 |
3.3 作物生产水足迹的时空变化分析 |
3.3.1 降水量年际变化特征 |
3.3.2 年际变化特征 |
3.3.3 空间分布特征 |
3.3.4 空间自相关分析 |
3.4 地下水对作物生产的响应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蓝绿水视角下河南省农业水资源量分析 |
4.1 广义农业水资源量概念界定及计算方法 |
4.1.1 概念界定 |
4.1.2 计算方法 |
4.2 河南省农业水资源分析 |
4.2.1 农业水资源量总体分析 |
4.2.2 广义农业水资源量总体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5 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
5.1 河南省农业土地资源分析 |
5.2 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空间分布 |
5.3 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研究 |
5.3.1 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研究方法 |
5.3.2 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合理配置措施 |
6.1 加强降水资源利用 |
6.2 提高粮食生产用水效率 |
6.3 适度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
6.4 水土资源规划利用与保护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涉县旱作梯田土壤侵蚀与土壤元素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1 水土流失 |
1.3.2 土壤侵蚀 |
1.3.3 土壤养分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目的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概况 |
2.2 自然地理 |
2.2.1 气候条件 |
2.2.2 地形地貌 |
2.2.3 生态环境 |
2.3 农业生产 |
2.4 涉县旱作梯田系统的特征 |
2.4.1 历史演变 |
2.4.2 因地制宜的农业种植制度 |
2.4.3 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
2.4.4 独特的农作技术 |
第3章 涉县旱作梯田土壤侵蚀分析 |
3.1 研究方法 |
3.1.1 野外实验 |
3.1.2 数据来源 |
3.2 土地利用概况 |
3.3 土壤侵蚀模型 |
3.3.1 降雨因子 |
3.3.2 土壤因子 |
3.3.3 坡长与坡度因子 |
3.3.4 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 |
3.3.5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
3.4 土壤侵蚀强度研究 |
3.5 小结 |
第4章 土壤侵蚀下土壤元素特征 |
4.1 研究方法 |
4.1.1 野外调查采样 |
4.1.2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
4.1.3 数据分析 |
4.2 土壤物理性质的特征研究 |
4.2.1 梯田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特征 |
4.2.2 梯田土壤容重的变化特征 |
4.2.3 梯田土壤pH的变化特征 |
4.3 土壤化学性质的特征研究 |
4.3.1 梯田土壤有机质的变化特征 |
4.3.2 梯田土壤全氮的变化特征 |
4.3.3 梯田土壤速效性养分的变化特征 |
4.4 小结 |
第5章 涉县旱作梯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
5.1 旱作梯田的水土保持分析 |
5.1.1 土壤保持量研究 |
5.1.2 减沙效益研究 |
5.1.3 小结 |
5.2 旱作梯田的营养保持分析 |
5.2.1 土壤养分与土壤水分和容重的关系 |
5.2.2 土壤综合质量的评价 |
5.2.3 小结 |
5.3 旱作梯田的土壤侵蚀经济损失分析 |
5.3.1 土壤侵蚀经济损失的计算方法 |
5.3.2 土壤侵蚀价值损失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
5.3.3 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耕地健康评价与分区管护研究 ——以和林格尔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耕地质量评价研究进展 |
1.2.2 耕地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数据来源 |
2 耕地健康评价理论基础与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土壤肥力理论 |
2.1.3 生态系统健康理论 |
2.1.4 地理区位论 |
2.2 耕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2.2.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2.2.2 构建指标体系 |
2.2.3 评价指标说明 |
2.3 耕地健康评价方法 |
2.3.1 评价单元划分方法 |
2.3.2 权重确定方法 |
2.3.3 物元可拓模型评价法 |
2.3.4 障碍度模型分区法 |
2.4 建立耕地健康标准 |
3 研究区概况 |
3.1 自然环境特征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条件 |
3.1.4 土壤与植被 |
3.1.5 水文地质 |
3.2 社会环境特征 |
3.3 农业环境特征 |
3.3.1 农业发展条件 |
3.3.2 农业生产环境存在问题 |
4 研究区耕地利用与空间功能变化特征 |
4.1 不同尺度土地利用结构特征 |
4.1.1 县域尺度土地利用数量结构 |
4.1.2 地貌单元尺度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
4.1.3 乡域尺度土地利用空间结构 |
4.2 耕地资源现状特征 |
4.2.1 耕地资源利用特征 |
4.2.2 耕地与土壤类型关联特征 |
4.2.3 耕地景观格局分布特征 |
4.2.4 耕地基于地形因素的分布特征 |
4.3 耕地时空变化特征 |
4.3.1 耕地时序变化分析 |
4.3.2 耕地空间变化差异 |
4.4 20a耕地功能区变化特征 |
4.4.1 “三生用地”空间分类 |
4.4.2 耕地的生产功能空间变化 |
4.4.3 耕地的生产功能空间转移特征 |
4.5 耕地功能区演变的影响因素 |
4.5.1 自然因素影响 |
4.5.2 社会经济因素和比较利益的影响 |
4.5.3 政策因素影响 |
5 研究区耕地健康评价 |
5.1 确定评价单元 |
5.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5.2.1 耕地质量因子选取 |
5.2.2 耕地产能因子选取 |
5.2.3 耕地环境因子选取 |
5.2.4 指标体系构建 |
5.3 评价指标数据处理 |
5.3.1 确定评价因子性质 |
5.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3.3 建立单元赋值模型 |
5.3.4 属性数据标准化处理 |
5.4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5.4.2 模型计算及权重结果 |
5.5 基于物元可拓模型的耕地健康评价 |
5.5.1 物元可拓模型建立 |
5.5.2 耕地健康分类评价 |
5.5.3 耕地健康综合评价 |
5.6 验证耕地健康综合评价结果 |
6 研究区耕地健康分区及管护研究 |
6.1 障碍度测算 |
6.2 耕地健康评价单元限制因子组合类型划定 |
6.3 耕地健康主导限制因子重点区域划定 |
6.3.1 健康耕地主导限制因子区 |
6.3.2 亚健康耕地主导限制因子区 |
6.3.3 不健康耕地主导限制因子区 |
6.4 耕地健康分区管护措施 |
6.4.1 耕地健康分区管护原则 |
6.4.2 健康耕地分区管护措施 |
6.4.3 亚健康耕地分区管护措施 |
6.4.4 不健康耕地分区管护措施 |
7 基于健康角度的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
7.1 健康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
7.2 亚健康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
7.3 不健康耕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5)“农业—自然公园”规划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及背景 |
1.1.1 现时代规划发展亟待农林用地保护 |
1.1.2 山地城市边缘区农林用地分布特征 |
1.1.3 小规模农林用地复合服务价值体现 |
1.1.4 小规模用地蚕食动摇生态功能基础 |
1.1.5 既有保护管控效能与复合利用导向 |
1.2 农业-自然公园是保护小规模农林用地的有效途径 |
1.2.1 概念引入与适应性 |
1.2.2 公园主要用地构成 |
1.2.3 规划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重点 |
1.4 研究方法与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困境及“农业-自然公园”概念内涵 |
2.1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困境溯源 |
2.1.1 农业生产破坏 |
2.1.2 城市问题转嫁 |
2.1.3 规划管控缺失 |
2.2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破题思路 |
2.2.1 用地保护“以点带面” |
2.2.2 过程整合“顺应自然” |
2.2.3 复合功能“兼顾并蓄” |
2.2.4 规划管控“衔接适应” |
2.3 农业-自然公园规划概念内涵 |
2.3.1 规划本体认识 |
2.3.2 规划思想内涵 |
2.3.3 规划契入途径 |
2.4 本章小结 |
3 涵盖小规模农林用地的农业-自然公园相关研究及规划框架构建 |
3.1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理论基础 |
3.1.1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
3.1.2 农业多功能理论 |
3.2 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探索 |
3.2.1 系统整体保护导向 |
3.2.2 用地复合利用导向 |
3.2.3 法规政策补充护航 |
3.2.4 研究趋势及缺口 |
3.3 涵盖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的公园目标体系与规划框架构建 |
3.3.1 用地保护路径确定 |
3.3.2 公园复合目标体系 |
3.3.3 公园规划框架构筑 |
3.4 本章小结 |
4 小规模农林用地现状分布模式甄别与农业-自然公园空间体系构建 |
4.1 用地识别要点与系统功能发挥 |
4.1.1 景观模式与功能产出 |
4.1.2 系统支持型景观模式特征 |
4.1.3 公园高价值用地识别要点 |
4.2 小规模农林用地分布模式及高价值甄别 |
4.2.1 生物多样性支撑 |
4.2.2 农副产品就近供给 |
4.2.3 城郊游憩空间提供 |
4.3 自然过程空间模式甄别与关联用地保护 |
4.3.1 地表水文过程关联空间 |
4.3.2 大气循环过程关联空间 |
4.4 农业-自然公园空间体系构建及管控衔接 |
4.4.1 公园空间体系构建及组成 |
4.4.2 与既有用地管控的衔接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农林景观生态网络特征的农业-自然公园复合服务功能设定 |
5.1 景观网络构建与复合功能提升 |
5.1.1 生态系统公益性产出类型 |
5.1.2 农林网络与服务产出效能 |
5.1.3 农林景观网络构建策略 |
5.2 融合农业-自然公园的分类农林景观生态网络构建 |
5.2.1 林地自然生境网络 |
5.2.2 生态过程支撑网络 |
5.2.3 农林生产景观网络 |
5.3 三网叠合构建地区景观网络及公园空间布局衔接 |
5.3.1 地区农林景观网络构建与管控 |
5.3.2 公园空间衔接与关键区域管控 |
5.4 本章小结 |
6 农业-自然公园游憩空间组织与小规模农林用地复合利用 |
6.1 城乡空间与功能分异及公园应对策略 |
6.1.1 边缘区空间及功能分异 |
6.1.2 农业-自然公园规划对策 |
6.2 公园枢纽单元低影响建设引导 |
6.2.1 城乡环境提升型枢纽单元 |
6.2.2 田园文化体验型枢纽单元 |
6.2.3 城市活动扩展型枢纽单元 |
6.2.4 梯度沿线分段控制与衔接 |
6.3 复合绿道规划及设施布局 |
6.3.1 复合绿道系统构建 |
6.3.2 重要网络节点建设 |
6.4 公园产业组织及支撑系统 |
6.4.1 产业发展契机及策略 |
6.4.2 产业发展支撑性系统 |
6.5 本章小结 |
7 凸显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的农业-自然公园土地利用管控 |
7.1 环境影响评价与过程管控 |
7.1.1 边缘区现行环评侧重与实效 |
7.1.2 环评流程优化与评价要点 |
7.1.3 影响评价与规划过程衔接 |
7.2 城乡规划衔接与落地管控 |
7.2.1 城乡规划协调与衔接 |
7.2.2 城市增长管控与引导 |
7.2.3 边缘区用地管控落地 |
7.3 公众参与及用地保护管控 |
7.3.1 公众参与导向的管控思路 |
7.3.2 公园规划行动者网络组织 |
7.3.3 促参与的政策及空间措施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
(6)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演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专业村是农区研究的重要抓手 |
1.1.2 黄河流域农区发展学术研究薄弱 |
1.1.3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2 专业村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专业村国外研究进展及述评 |
2.1.1 欧美国家农村地区相关研究 |
2.1.2 亚非国家“一村一品”相关研究 |
2.1.3 国外专业村研究述评 |
2.2 专业村国内研究进展及述评 |
2.2.1 专业村的定义、类型及发展动因研究 |
2.2.2 专业村发展困境与对策 |
2.2.3 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及演化研究 |
2.2.4 专业村相关理论研究 |
2.3 专业村研究不足 |
3 理论分析框架 |
3.1 相关概念讨论 |
3.2 理论基础 |
3.2.1 区位理论 |
3.2.2 内源发展理论 |
3.2.3 空间结构理论 |
3.2.4 空间界面理论 |
3.3 基于内源发展的专业村空间界面理论框架 |
4 研究区域选取、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4.1 研究区域选取和简介 |
4.1.1 研究区域选取的依据 |
4.1.2 黄河流域简介 |
4.1.3 黄河流域农村发展背景 |
4.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2.1 地图数据 |
4.2.2 统计年鉴数据 |
4.2.3 专业村数据 |
4.3 研究方法 |
4.3.1 层析分析法(AHP) |
4.3.2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ESDA) |
4.3.3 最临近指数法(NNI) |
4.3.4 核密度估计分析法(KDE) |
4.3.5 多距离空间聚类分析法(Ripley’s K函数) |
4.3.6 地理探测器(Geodetector) |
5 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 |
5.1 专业村区位整体分布不均衡,局部呈集聚分布 |
5.1.1 专业村集聚分布在关中地区和黄河下游 |
5.1.2 专业村集聚分布在县域的城郊、乡镇和乡村腹地 |
5.2 专业村主要集聚在低海拔、小坡度和阳坡且呈带状分布 |
5.2.1 专业村主要分布在低海拔区 |
5.2.2 专业村主要分布在缓坡区 |
5.2.3 专业村主要分布在阳坡 |
5.2.4 专业村依托地形呈带状分布 |
5.3 专业村分布于距河流较近的两侧且呈带状格局 |
5.3.1 河流对农产品生产型专业村的影响最大 |
5.3.2 专业村依托河流呈带状分布 |
5.4 专业村分布在公路两侧且受公路等级影响呈条带分布 |
5.4.1 国道对种植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大 |
5.4.2 省道对林产品类型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弱 |
5.4.3 县道对非农产业型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弱 |
5.4.4 乡道对畜牧业产品类型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弱 |
5.4.5 专业村依托公路呈带状分布 |
5.5 专业村在行政边界线两侧分布差异大且影响有异呈带状格局 |
5.5.1 不同省级行政边界线对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差异较大 |
5.5.2 县级行政边界线对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较小 |
5.5.3 专业村依托县级行政边界线呈带状分布 |
5.6 本章小结 |
6 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空间演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
6.1 专业村空间格局的集聚程度在不断增加 |
6.1.1 专业村集聚团块由黄河下游转移到关中地区 |
6.1.2 专业村集聚形态由带状向团状转变 |
6.2 专业村在低海拔、小坡度和阳坡增长较快 |
6.2.1 专业村在低海拔区增速最快 |
6.2.2 专业村在小坡度区增长迅速 |
6.2.3 专业村在阳坡增长较多 |
6.3 河流两岸专业村的数量和密度有所增加 |
6.3.1 河流对种植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逐渐加强 |
6.3.2 专业村依托河流呈带状格局演化 |
6.4 公路两旁专业村的数量和密度有所增加 |
6.4.1 国道对种植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略有增加 |
6.4.2 省道对林产品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逐渐减小 |
6.4.3 县道对种植业专业村影响范围逐渐增加 |
6.4.4 乡道对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略有减小 |
6.4.5 专业村依托公路呈带状格局演化 |
6.5 行政边界线旁专业村的数量和密度有所增加 |
6.5.1 不同省级行政边界线对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有增有减 |
6.5.2 县级行政边界线对种植业专业村区位分布的影响逐渐增加 |
6.6 专业村区位分布空间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6.6.1 自然因素对专业村初始形成有较大影响 |
6.6.2 人文因素对专业村后续发展有较大影响 |
6.6.3 专业村区位分布影响因素逐渐由自然向人文转变 |
6.7 本章小结 |
7 案例区分析与对比 |
7.1 案例区选取原则 |
7.1.1 选取不同区位的案例区 |
7.1.2 选取专业村数量级别和变化趋势不同的案例区 |
7.1.3 选取专业村区位分布空间格局不同的案例区 |
7.2 黄河上游:青海省乐都区 |
7.2.1 乐都区区位与地理环境 |
7.2.2 乐都区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测度 |
7.2.3 乐都区专业村呈带状分布格局 |
7.2.4 乐都区专业村呈带状格局演化 |
7.2.5 乐都区专业村区位主要由内源带动 |
7.3 黄河中游:陕西省周至县 |
7.3.1 周至县区位与地理环境 |
7.3.2 周至县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测度 |
7.3.3 周至县专业村区位分布呈集聚分布格局 |
7.3.4 周至县专业村区位分布格局由城郊型向乡镇集聚型转变 |
7.3.5 周至县专业村区位由内源向外源转变 |
7.4 黄河下游:山东省寿光市 |
7.4.1 寿光市区位与地理环境 |
7.4.2 寿光市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测度 |
7.4.3 寿光市专业村区位分布呈乡村腹地集聚格局 |
7.4.4 寿光市专业村区位分布呈乡村腹地集聚格局演化 |
7.4.5 寿光市专业村区位主要由外源带动 |
7.5 对比分析与思考 |
7.6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可能的创新点 |
8.3 政策建议 |
8.4 下一步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农业局调查问卷 |
附录 B 乡镇调查问卷 |
附录 C 专业村调查问卷 |
附录 D 实地调研照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工作 |
致谢 |
(7)基于限制因子分析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研究 ——以宝鸡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3.1 耕地质量内涵 |
1.3.2 土地质量评价 |
1.3.3 土地整治分区 |
1.3.4 限制因子研究 |
1.3.5 总结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设计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2.1 系统理论 |
2.2 李比西最低因素定律 |
2.3 土地生产潜力理论 |
2.4 土壤肥力理论 |
2.5 农用地分等理论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条件 |
3.1.2 社会经济条件 |
3.2 耕地数量分布现状 |
3.2.1 分地类耕地数量分布 |
3.2.2 分县区耕地数量分布 |
3.3 耕地质量分布特征 |
3.3.1 分地类耕地质量分布特征 |
3.3.2 分县区耕地质量分布特征 |
第四章 耕地质量限制因子分析 |
4.1 限制因子识别与测算 |
4.1.1 限制因子识别 |
4.1.2 限制因子测算 |
4.2 典型县区限制因子分析 |
4.2.1 岐山县耕地质量限制因子分析 |
4.2.2 凤县耕地质量限制因子分析 |
4.2.3 陇县耕地质量限制因子分析 |
4.3 宝鸡市耕地质量限制因子分析 |
4.3.1 宝鸡市限制因子统计 |
4.3.2 分指标区耕地质量限制因子分析 |
4.3.3 分等别耕地质量限制因子分析 |
第五章 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析 |
5.1 耕地质量综合提升潜力测算 |
5.1.1 限制因子权重确定 |
5.1.2 综合提升潜力结果分析 |
5.2 潜力提升重点区域划分方法 |
5.3 乡镇级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划分 |
5.4 村级耕地质量提升潜力重点区域划分 |
5.4.1 扶风县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 |
5.4.2 麟游县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 |
5.4.3 岐山县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 |
5.5 宝鸡市耕地质量提升潜力重点区域划分 |
5.5.1 耕地质量提升Ⅰ级区 |
5.5.2 耕地质量提升Ⅱ级区 |
5.5.3 耕地质量提升Ⅲ级区 |
5.5.4 耕地质量提升Ⅳ级区 |
5.6 耕地质量提升建议与对策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表1 宝鸡市耕地质量限制因子分县区统计 |
表2 宝鸡市耕地质量限制因子分等别统计 |
表3 扶风县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 |
表4 麟游县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 |
表5 千阳县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 |
表6 渭滨区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 |
表7 岐山县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 |
表8 凤县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 |
表9 金台区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 |
表10 眉县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 |
表11 陇县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 |
表12 太白县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 |
表13 陈仓区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 |
表14 凤翔县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沈北新区非耕作生境景观异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1 农业景观异质性研究综述 |
2.2 尺度研究综述 |
2.3 移动窗口法研究综述 |
2.4 半方差函数法研究综述 |
2.5 景观格局指数法研究综述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研究区选择依据 |
3.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处理 |
3.3.3 特征尺度的判定 |
第四章 农田景观异质性分析 |
4.1 景观水平上农田景观异质性分析 |
4.2 类型水平上农田景观异质性分析 |
第五章 非耕作生境景观异质性分析 |
5.1 非耕作生境基本特征分析 |
5.2 非耕作生境景观异质性分析 |
5.2.1 非耕作生境景观水平上异质性分析 |
5.2.2 非耕作生境类型水平上异质性分析 |
5.3 非耕作生境空间异质性分析 |
5.3.1 景观空间破碎化分析 |
5.3.2 景观多样性空间分析 |
5.3.3 景观镶嵌度空间分析 |
5.3.4 景观距离空间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农田景观异质性和非耕作生境景观异质性的关系 |
6.1 非耕作生境景观破碎化与农田景观破碎化的关系 |
6.2 非耕作生境景观多样性与农田景观多样性的关系 |
6.3 非耕作生境景观镶嵌度与农田景观镶嵌度的关系 |
6.4 非耕作生境景观距离与农田景观距离的关系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拟建中国朝阳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
1.2 研究现状 |
1.2.1 地质公园研究现状 |
1.2.2 朝阳地质公园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及工作安排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工作安排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背景 |
2.1.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土壤植被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2.2 主要地质构造特征 |
2.2.3 区域构造演化 |
2.2.4 地层特征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2.3.1 人口状况 |
2.3.2 行政区划 |
2.3.3 历史沿革 |
2.3.4 产业与经济结构 |
第3章 朝阳地质公园主要资源类型 |
3.1 地质遗迹资源 |
3.1.1 地层遗迹 |
3.1.2 岩石遗迹 |
3.1.3 构造遗迹 |
3.1.4 沉积构造遗迹 |
3.1.5 古生物遗迹 |
3.1.6 地貌遗迹 |
3.2 人文遗迹 |
第4章 拟建中国朝阳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
4.1 遗迹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 |
4.1.1 对地质公园进行保护区分级 |
4.1.2 地质公园保护措施 |
4.2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5章 朝阳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 |
5.1 朝阳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 |
5.1.1 优势(Strengths) |
5.1.2 劣势(Weaknesses) |
5.1.3 机遇(Opportunities) |
5.1.4 挑战(Threats) |
5.2 朝阳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对策 |
5.2.1 落实地质公园建设的相关规划 |
5.2.2 加强朝阳地质公园专业化管理 |
5.2.3 完善地质公园信息化建设,加强科普教育 |
5.2.4 对地质公园进行保护性建设 |
5.2.5 加强公园基础设施建设 |
5.2.6 加强与国内外地质公园之间交流与合作 |
5.2.7 让当地村民加入保护当地化石资源的队伍中来 |
5.2.8 提高公园的生态环境建设 |
5.2.9 取缔化石市场 |
5.2.10 公园多元化发展 |
第6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不同地貌单元下遥感影像分类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特色、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遥感影像分类理论 |
2.1 遥感图像分类基本原理 |
2.2 最大似然法理论及特点 |
2.2.1 最大似然法理论 |
2.2.2 最大似然法的优缺点 |
2.3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特点 |
2.3.1 人工神经网络理论 |
2.3.2 人工神经网络的优缺点 |
2.4 支持向量机理论及特点 |
2.4.1 支持向量机理论 |
2.4.2 支持向量机的优缺点 |
3 研究区概况及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地理环境概述 |
3.1.3 社会经济状况 |
3.2 数据来源 |
3.2.1 影像资料 |
3.2.2 遥感影像特征分析 |
3.2.3 训练样本数据的获取 |
3.3 遥感影像数据预处理 |
3.3.1 遥感图像的融合 |
3.3.2 遥感影像的校正 |
3.3.3 遥感影像最佳波段组合 |
3.3.4 图像裁剪 |
3.4 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体系建立及信息提取 |
3.4.1 建立研究区土地利用/覆盖分类体系 |
3.4.2 土地利用遥感分类信息提取方法 |
3.5 遥感影像土地利用/覆盖监督分类 |
3.5.1 类别定义\特征判定 |
3.5.2 样本选择 |
3.5.3 分类器选择 |
4 不同地貌单元下遥感影像分类方法的比较 |
4.1 不同地貌单元下遥感影像的获取 |
4.1.1 地图数字化 |
4.1.2 不同地貌单元的遥感影像 |
4.2 不同地貌单元下遥感影像分类 |
4.2.1 样本的可分离性评价 |
4.2.2 遥感影像分类 |
4.3 小样本单元下遥感影像分类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分类结果精度评价及比较 |
5.1 分类精度评价方法及指标 |
5.2 不同地貌单元下遥感影像分类精度评价 |
5.2.1 中部冲击平原区遥感影像分类精度评价 |
5.2.2 中部冲击平原区遥感影像分类结果与分析 |
5.2.3 西部山地丘陵区遥感影像分类精度评价 |
5.2.4 西部山地丘陵区遥感影像分类结果与分析 |
5.3 小样本单元下遥感影像分类验证精度评价 |
5.3.1 甘亭镇验证区精度评价 |
5.3.2 左木乡验证区精度评价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与讨论 |
6.1.1 结论 |
6.1.2 讨论 |
6.2 本文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半干旱山地丘陵区生态农业建设探讨——以和林县胜利营乡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历史城池研究[D]. 李园园. 内蒙古科技大学, 2021
- [2]水足迹视角下河南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研究[D]. 秦娅青. 河南理工大学, 2019(08)
- [3]涉县旱作梯田土壤侵蚀与土壤元素特征研究[D]. 余婷.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3)
- [4]内蒙古农牧交错区耕地健康评价与分区管护研究 ——以和林格尔县为例[D]. 王考.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8(11)
- [5]“农业—自然公园”规划 ——山地城市边缘区小规模农林用地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D]. 汤西子. 重庆大学, 2018(09)
- [6]黄河流域专业村区位分布的空间格局及演化机理[D]. 刘晨光. 河南大学, 2018(12)
- [7]基于限制因子分析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研究 ——以宝鸡市为例[D]. 邵雅静. 长安大学, 2018(01)
- [8]沈北新区非耕作生境景观异质性研究[D]. 韩影. 沈阳农业大学, 2017(01)
- [9]拟建中国朝阳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D]. 秦梦绚.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
- [10]不同地貌单元下遥感影像分类方法的比较研究[D]. 杨艳青.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