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家蚕茧的荧光色与性别有关,采用荧光选茧,定向培育等育种手段,已成功育成依据蚕茧荧光色可判别性别的荧光茧色性连锁中国系统蚕品种“荧限8417”、“荧光”和日本系统蚕品种“春玉”。组配的一代杂交组合“荧光×春玉”通过国家特殊蚕品种审定,这在国内外尚属首次。但,其性连锁遗传机理及雌雄间荧光色素代谢差异等,目前均尚不清楚。解明其遗传机理及雌雄荧光色素代谢差异,对丰富家蚕遗传学及荧光色素代谢理论、指导家蚕荧光茧色性连锁育种实践等,均有重大的学术和实用价值。本研究对蚕茧荧光色的特征特性,重点对荧光茧色性连锁蚕品种荧光色素的来源、雌雄代谢差异、遗传机理及分子标记等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资源蚕品种蚕茧的荧光色可分为“黄白荧光茧色型”、“兰紫荧光茧色型”和“混合荧光茧色型”三大荧光茧色类型;同一品种的蚕茧荧光色,有明显的雄性偏黄白,雌性偏兰紫的趋向性;同品种高温干燥条件下上蔟,多营黄白荧光色茧,而在高温多湿条件下上蔟,则多营兰紫荧光色茧;黄白荧光色茧的丝胶的水溶性快于兰紫荧光色茧的水溶性;选雌性荧光兰色茧个体与雄性荧光黄色茧个体杂交,经历代选育,可育成荧光茧色性连锁蚕品种。2.从5龄起蚕或3日后开始用70%乙醇浸提过的桑叶粉和未经处理的桑叶粉配制的人工饲料饲育荧光茧色性连锁蚕品种,结果:饲以未经处理的桑叶粉配制的人工饲料所营的蚕茧紫外线下可判别雌雄;而饲以70%乙醇浸提过的桑叶粉配制的人工饲料所营蚕茧雌雄均为均匀的紫荧光色,利用蚕茧的荧光色已无法分辨雌雄。这一方面说明雌雄蚕茧荧光色差异的荧光色素基础物质来源于桑叶醇溶性物质;另一方面证明了雌雄荧光色的差别产生在5龄3日后;同时,也证明了荧光黄色素决定该类品种雌雄蚕茧荧光色的差异,为此将其作为荧光主色素研究。3.纸上色层分析和HPLC分析结果都证明,构成蚕茧荧光色的色素种类,雌雄间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造成雌雄荧光茧色不同的原因主要是荧光黄色素的含量不同,是荧光色素量的差别,并非质的差别;雌雄中部丝腺相互移植的结果证实了中部丝腺的荧光色素直接来源于血液,中部丝腺对荧光色素无选择吸收、透过功能。4.蚕茧中除具有中部丝腺由来的荧光色素外,还有一种Rf值为0.77的紫荧光色素,血液和中部丝腺均未检出,说明蚕在吐丝营茧过程中荧光物质有新的变化,这也许是家蚕荧光茧色易受蔟中条件影响而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5.在荧光茧色可判断性别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荧光黄色素,雌雄出现显著差异是在5龄4日后。表现为: 4日后,随日龄的增加,与血液、中部丝腺、蚕茧雌性呈紫荧光色,雄性呈黄荧光色相反,雌性中肠的荧光黄色不断加深,5日后呈鲜艳的明黄色直至熟蚕,而雄性整个5龄期中肠的主要部分都呈褐色。说明雄性的荧光黄色素在中肠的形成、透过、释放到血液等过程都能顺利的进行,而雌性中肠虽能形成荧光黄色素,但不能顺利透过释放到血液中去,而是沉积于中肠内。可见,荧光黄色素不能顺利透过雌性中肠,导致雌性血液中荧光黄色物质总量减少,是雌雄荧光茧色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因而,从理论上对雌茧荧光紫色、雄茧荧光黄色的荧光茧色性连锁现象和同一品种的蚕茧荧光色雌性偏兰紫雄性偏黄白现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6.该类荧光色素对中浓度醇类溶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而对高浓度的醇溶剂溶解性较差。HPLC分析结果可见,以甲醇为流动相,他们早早被洗脱下来,吸收峰出现时间较早。说明这些成分的极性高,亲水性强。对荧光黄色素进行分离、纯化并做质谱分析,得该色素的分子量为453,分析其可能是含有一个5碳糖基的黄酮类色素。7.杂交遗传研究证明,对荧光茧色判断性别起绝对作用的荧光黄色素,为数量性状遗传,由多对基因控制,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主要存在于常染色体上;造成荧光茧色性连锁蚕品种雌雄荧光茧色不同的原因,是雄性蚕茧中的荧光黄色素显著多于雌茧。而这种差别是由于与雄性相比雌性中肠不能有效地透过该种色素,而是富集于中肠中。富集的原因有两种可能,一是缺少转运载体,二是与某种物质结合后,无法透过中肠。因雄性不存在这个问题,所以不论哪种原因都与决定雌性的W染色体有关,是由于存在于W染色体上的某种基因作用的结果。因此,虽表现差异在雄性,但根本原因在雌性,所以荧光茧色性连锁的遗传应属限性遗传类型。8.经大量分子标记引物的筛选,筛选出的ISSR-11引物的扩增条带,在大小为1541bp位点,“荧光”、“春玉”两个具有荧光茧色性连锁特性的蚕品种,雄性都扩增出一条特异性条带,而雌性在相同位点的特异性条带极浅。前面的研究已经证明了,造成荧光茧色性连锁蚕品种雌雄蚕茧荧光色不同的主要原因,是雌雄荧光黄色素的含量不同(雄性多,雌性少),ISSR-11引物雌雄扩增条带的差异,能合理解析荧光茧色性连锁的特性,可作荧光茧色性连锁类特殊蚕品种雌雄之间差异的ISSR标记。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禾野荧光》[J]. 大众文艺 2018(05)
- [2].荧光蝶[J]. 中华手工 2015(07)
- [3].《灵魂的荧光》[J]. 中国美术研究 2018(01)
- [4].荧光闪闪[J]. 红蜻蜓 2013(Z2)
- [5].荧光消减剂[J]. 天津造纸 2018(04)
- [6].用荧光雄鼠成功繁殖荧光鼠[J].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2012(01)
- [7].护照证件中紫外荧光图文的鉴别方法[J]. 警察技术 2010(06)
- [8].水溶性荧光碳点的制备及其在大肠杆菌中成像[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6(12)
- [9].狂爱荧光 让盛夏缤纷绚烂[J]. 医学美学美容(蜜·Me) 2012(07)
- [10].荧光派对[J]. 中学生 2011(10)
- [11].亮眼!彩色还不够——最潮力量系荧光色登场[J]. 医学美学美容 2008(10)
- [12].不同种类桑叶、人工饲料对家蚕荧光茧色的影响[J]. 江苏农业科学 2011(04)
- [13].力致荧光响应聚合物的研究进展[J]. 化工时刊 2019(08)
- [14].树枝状大分子在荧光生物成像中的研究进展[J]. 高分子通报 2016(09)
- [15].酚酞片中荧光母素的限量检查方法研究[J]. 海峡药学 2013(12)
- [16].荧光动物何其多[J]. 百科知识 2009(21)
- [17].荧光碳点的制备及银离子辅助的点亮型识别青霉胺[J]. 无机化学学报 2020(11)
- [18].天然及处理翡翠的拉曼光谱荧光背景研究[J]. 广东化工 2013(10)
- [19].铜矿石中低含量锌的X荧光精确分析研究[J]. 江西科学 2017(03)
- [20].一种用于溶液荧光测试的简易除水除氧装置[J]. 分析仪器 2012(01)
- [21].基于氮掺杂碳点的荧光增强简便、快速而准确地检测环丙沙星[J]. 应用化学 2020(07)
- [22].“探秘生活中常见荧光物质与荧光现象”活动案例[J]. 化学教学 2014(02)
- [23].柠檬酸修饰荧光碳点的合成及对中草药总黄酮的检测[J].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17(09)
- [24].神奇的荧光花[J]. 大自然探索 2015(05)
- [25].金属离子响应型荧光传感分子的设计原理及研究进展[J]. 有机化学 2014(07)
- [26].荧光色何去何从?[J]. 纺织服装周刊 2013(18)
- [27].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抗核抗体特殊荧光模型分析及诊断价值[J]. 临床检验杂志 2010(02)
- [28].荧光碳点的制备与性质研究[J]. 石化技术 2018(10)
- [29].赖氨酸本质荧光现象初探[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5(01)
- [30].科学家设计出最新荧光自行车[J]. 硅谷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