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低酸度酒精阳性乳与乳腺上皮细胞结构关系的研究

奶牛低酸度酒精阳性乳与乳腺上皮细胞结构关系的研究

论文摘要

为了进一步研究酒精阳性乳的发病机理,本研究从乳腺上皮细胞自由基代谢、膜组分改变和形态学变化的角度对酒精阳性乳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探讨。检测了酒精阳性乳患牛乳腺上皮细胞自由基含量及相应抗氧化指标的变化。同时提取乳腺上皮细胞膜,检测了乳腺上皮细胞膜磷脂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并对膜蛋白进行了SDS-PAGE电泳,蛋白质凝胶成像系统对电泳条带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对膜蛋白中具有重要功能的ATP酶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并取乳腺组织进行了常规病理切片和超微切片的观察。在调查酒精阳性乳发病原因和本实验室已有试验的基础上,自配复合药物“酸乳净”。把试验牛分为3组,一组作为阴性对照,另一组按照1包每头每天,连续5天投药作为治疗组,预防试验组在治疗组的基础上继续按1/4剂量投药,连续10天,检测其对产奶量和对酒精阳性乳的治疗作用。试验结果表明:1.已有的许多研究虽然表明酒精阳性乳是一种全身疾病的局部反应,但多数的研究只检测了其血液学指标的变化。本试验对比了阳性牛和阴性牛乳腺组织自由基及抗氧化指标的变化,表明阳性牛活性氧(ROS)含量、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显著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略微降低,但与正常牛的差异不显著。乳腺组织自由基的增加是引起酒精阳性乳的启动因子,而抗氧化能力下降是引起发病的因素之一。2.乳腺上皮细胞膜SDS-PAGE电泳分离出5条主条带,与对照组相比,阳性牛蛋白Ⅰ带的相对百分含量显著升高,而蛋白Ⅱ和蛋白Ⅳ的相对百分含量显著降低,膜蛋白发生交联形成高聚物(HMP),乳腺上皮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PS)、磷脂酰乙醇胺(PE)的相对百分含量明显下降。这是由于过多的自由基攻击生物膜系统,使乳腺组织细胞膜中膜蛋白组分、磷脂组分发生改变。3.自由基攻击膜蛋白使膜上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功能下降,特别是与能量和离子代谢有重要关系的ATP酶活性降低,同时磷脂组分的改变也使依赖膜脂而存在活性的ATP酶活性改变。4.细胞膜膜组分的改变造成细胞形态和功能的变化,表现为细胞发生肿胀、水泡变性,线粒体肿胀、嵴减少,内质网囊泡化,膜缺损、膜上微绒毛减少。说明酒精阳性乳由于乳腺上皮细胞膜膜组分及形态学的改变使细胞膜流动性和可变形性下降、通透性升高,乳汁分泌功能异常而分泌异常乳。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和预防试验组在投药后5天时,产奶量和抗氧化性能有较大提高,但15天时治疗组发生反弹,预防试验组性能继续提高,25天后治疗组和预防试验组都发生反弹,但预防试验组的性能较治疗前高,说明该药物可以用来预防治疗酒精阳性乳,但需要一定的剂量在饲料中维持较长时间添加。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引言
  • 1. 酒精阳性乳概况
  • 1.1 酒精阳性乳定义及发病情况
  • 1.2 酒精阳性乳的营养价值
  • 1.3 酒精阳性乳与隐性乳房炎乳的区别
  • 1.4 酒精阳性乳的化学实质
  • 1.5 酒精阳性乳产生机制研究进展
  • 2. 生物膜的结构及功能
  • 2.1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
  • 2.2 二价离子对膜构成及功能的影响
  • 2.3 膜脂和膜蛋白的相互作用
  • 2.4 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膜蛋白-ATP 酶
  • 3. 自由基
  • 3.1 自由基的产生途径以及清除机制
  • 3.2 自由基在生物体内的清除
  • 3.3 自由基及活性氧对生物分子的损伤
  • 试验一 奶牛低酸度酒精阳性乳乳腺组织抗氧化功能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乳腺组织自由基及代谢产物测定结果
  • 2.2 乳腺组织抗氧化指标测定结果
  • 3. 讨论
  • 试验二 奶牛低酸度酒精阳性乳乳腺上皮细胞膜组分的改变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酒精阳性乳乳腺上皮细胞膜膜蛋白电泳图谱
  • 2.2 乳腺上皮细胞膜膜蛋白各组分相对百分含量
  • 2.3 乳腺上皮细胞膜膜磷脂薄层层析图谱
  • 2.4 乳腺上皮细胞膜膜磷脂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测定结果
  • 3. 讨论
  • 3.1 酒精阳性乳膜蛋白改变及其与自由基的关系
  • 3.2 酒精阳性乳膜磷脂组分的改变
  • 试验三 低酸度酒精阳性乳乳腺上皮细胞 A T P 酶活性的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2.ATP 酶活性测定结果
  • 3. 讨论
  • 3.1 酒精阳性乳与 ATP 酶的关系
  • 3.2 细胞膜组分的改变对 ATP 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阳性乳的关系
  • 试验四 低酸度酒精阳性乳乳腺上皮组织病理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常规病理组织学观察
  • 2.2 超微结构观察
  • 3. 讨论
  • 3.1 酒精阳性乳乳腺上皮细胞的形态学变化
  • 3.2 脂质过氧化对线粒体的损伤
  • 3.3 ATP 酶与细胞损伤的关系
  • 试验五 复合药物“酸乳净”对酒精阳性乳患牛的治疗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2. 试验结果
  • 2.1 牛乳稳定性的变化
  • 2.2 产奶量的变化
  • 2.3 乳清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 3. 讨论
  • 3.1 “酸乳净”对牛奶的稳定性影响
  • 3.2 “酸乳净”对产奶量的影响
  • 3.3 “酸乳净”引起乳清中抗氧化指标的变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图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层粘连蛋白调控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合成途径研究[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20(06)
    • [2].氢化可的松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肪合成的影响[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7(09)
    • [3].基质金属蛋白酶-9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泌乳的影响[J]. 中国乳品工业 2019(11)
    • [4].苜蓿黄酮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乳脂和乳糖合成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 2017(01)
    • [5].油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内甘油三酯含量和乳脂肪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 2017(07)
    • [6].牛奶中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J]. 生物技术通报 2013(03)
    • [7].金黄色葡萄球菌诱导牛原代乳腺上皮细胞的凋亡[J]. 中国农业科学 2013(15)
    • [8].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2(07)
    • [9].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10(04)
    • [10].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研究进展[J]. 生命科学仪器 2008(09)
    • [11].乳腺上皮细胞的研究及应用[J]. 中国牧业通讯 2008(21)
    • [12].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促进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蛋白合成及其机制[J].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7(02)
    • [13].金黄葡萄球菌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E钙黏蛋白表达的影响[J]. 中国兽医学报 2016(08)
    • [14].牛白细胞介素-17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牛乳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01)
    • [15].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基因转染条件的优化[J]. 畜牧兽医学报 2012(01)
    • [16].牛乳腺上皮细胞研究进展[J].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8(05)
    • [17].低水平葡萄糖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促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19(05)
    • [18].脂肪酸结合蛋白5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合成的影响[J]. 中国畜牧兽医 2017(04)
    • [19].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培养与鉴定[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4(01)
    • [20].动物乳腺上皮细胞培养研究进展[J]. 饲料博览 2013(05)
    • [21].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克隆与特性分析[J]. 中国兽医学报 2012(04)
    • [22].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三维培养的形态观察[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Z1)
    • [23].奶山羊乳房炎乳腺上皮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9(05)
    • [24].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三维培养的形态观察[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4)
    • [25].水牛乳汁中乳腺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J]. 中国畜牧兽医 2017(11)
    • [26].辛酸盐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脂肪酸摄取、转运和活化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J]. 饲料工业 2015(13)
    • [27].不同培养模式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形态及酪蛋白表达的差异[J]. 动物营养学报 2015(07)
    • [28].蛋氨酸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亚细胞器蛋白质组学影响[J]. 畜牧与兽医 2012(S1)
    • [29].消化酶及胎牛血清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培养的影响[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Z1)
    • [30].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J]. 安徽农业科学 2009(06)

    标签:;  ;  ;  

    奶牛低酸度酒精阳性乳与乳腺上皮细胞结构关系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