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作为中国电影的一面旗帜,张艺谋对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最大的贡献就在于其对色彩的极致应用与运用思维。然而,张艺谋电影最为业内外批判的也是他对色彩营造的视觉美感的注重大于内容。对此,本研究将色彩和意象融合提出色彩意象理论来研究张艺谋电影的色彩运用与思想表达的关系,挖掘出张艺谋电影色彩运用的独特之处与遗憾,为张艺谋电影研究提供一个客观的新视角。本研究首先阐述了张艺谋及其电影的思想、文化及电影语言(尤其色彩语言)和色彩意象理论的研究现状(导论);提出色彩意象理论和电影色彩意象概念,系统阐述两者的构成要素与形成机制(第一章);在此基础上对张艺谋电影色彩意象的建构及其义理进行细致的探讨,采用系统的作品分析法按“色”、“象”、“意”的指标对张艺谋从1984年到2009年的16部代表作品进行全面分析,从不同角度进行归类解析张艺谋电影色彩意象的加工生成及其意义(第二章);分析张艺谋电影色彩意象的典型特征,探讨张艺谋导演的思想境界和审美遗憾(第三章);通过与国内外其他著名导演的电影色彩意象进行类比分析,印证了色彩意象理论的普遍适用性。色彩在电影中与导演的主观意识加工生成使得色彩意象极具个性化特色,但同时又具共性(第四章);对张艺谋色彩意象的价值进行详细阐述,主要从对观众审美心理、其他导演电影创作、电影镜语及其他的影响三方面展开,这是色彩意象形成过程及其结果的现实效果体现(第五章);总结了张艺谋电影色彩意象的独特性和遗憾,指出张艺谋电影的真正问题不是形式大于内容,而是力图促使艺术性与商业性完美的结合。寄望中国电影能真正做到“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能对大众审美趣味之提高发挥积极作用(结语)。本研究创新之处:为色彩在艺术上运用研究上阐发一种新的可能,挖掘既有的艺术作品中色彩意象发生的机制,特别是色彩在电影中的运用;首次从美学上系统阐述色彩意象理论和电影色彩意象理论的构成要素与形成机制,首次采用系统的作品分析法从色彩意象角度全面解析张艺谋电影,为张艺谋电影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研究视角,有益于大众电影审美教育及其他电影导演的色彩创作,也有利于审美心理与电影美学的进一步结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