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和行为分析上的街道与广场空间研究

基于心理和行为分析上的街道与广场空间研究

论文摘要

街道与广场是城市生活空间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们最充分展示城市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风貌,是城市的会客厅。长期以来,受功能分区、效益与实用乃至形式主义的影响,城市街道与广场空间的真正主人——使用者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在设计中被忽视,取而代之的则是非人情、人性、人文的现实在中国城市的众多角落的大量存在。这种“功能简单划分,尺度超大,环境恶化,人车颠倒,文脉漠视,无视人的需求”等反常现象大量存在,这一切使得“满足心理和行为需求的街道与广场空间”研究有了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探讨街道和广场空间与人类心理和行为需求的关系出发,深入分析了人们在城市空间场所中有什么常见与非常见心理和行为反应,城市文化发展新时空下城市居民有什么新观念与新需求以及这些反应、观念和需求将对街道和广场空间设计与构成产生什么作用等问题。笔者通过对自己所在城市长沙的一些重要街道和广场空间的调查与解读分析,展示了人们对当代城市中的街道和广场空间的众多实在而细微的需求以及诸多不满意和不满足。在心理和行为需求的分析与调查的基础上,笔者指出了满足心理和行为需求的街道与广场空间的核心目标——安全、舒适和享受的观点。通过对哥本哈根城市改造的剖析以及笔者参与其中的啤酒广场设计的解读分析,提出设计师应该遵循“场景策划”设计手法,政府、居民与设计师联合工作则是最有效的实施方法。文章还提出“整体性、时代性和个性化”的基本设计原则。文章最后提出:1.满足心理和行为需求的街道与广场空间,是“安全”、是“舒适”、更是“享受”。2.创作能满足心理和行为需求的街道与广场空间,是在“深入分析、调查心理和行为需求与街道和广场空间的关系”后的思索与表达。3.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变迁将极大地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需求,街道与广场空间设计要体现时代性,满足人们不断发展变化的需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缘起:冷漠与热忱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对象与范围
  • 1.4 研究特点与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街道与广场空间的发展演变和理论回顾
  • 2.1 西方:视觉—场所
  • 2.2 中国:封闭—开放
  • 2.3 理论回顾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街道与广场空间中的心理和行为分析
  • 3.1 人与环境关系探讨
  • 3.1.1 环境构成
  • 3.1.2 人性需求
  • 3.1.3 互动互惠
  • 3.2 场所中的心理和行为分析
  • 3.2.1 双重舒适性
  • 3.2.2 环境感知
  • 3.2.3 人性多样性
  • 3.2.4 文化体验
  • 3.2.5 三种新观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察与案例:以故事的方式展开
  • 4.1 哥本哈根的故事
  • 4.2 五一大道的故事
  • 4.2.1 调查问卷与过程
  • 4.2.2 统计结果
  • 4.2.3 解读与分析
  • 4.3 啤酒广场的故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创作能满足心理和行为需求的街道与广场空间
  • 5.1 核心目标:安全—舒适—享受
  • 5.2 方法与手法
  • 5.2.1 设计手法:场景策划
  • 5.2.2 实施方法:三方努力
  • 5.3 设计原则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研究项目目录
  • 附录C 调查问卷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基于心理和行为分析上的街道与广场空间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