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清雅逸动的写意山水花鸟和神韵与空灵的笔墨精神成就了中国绘画独特的世界地位,但这决不是中国传统绘画和绘画精神的全部。如果打破文人卷轴画观念,我们会发现真正的中国传统绘画是一个外延非常宽的概念,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其中存留至今的佛教石窟壁画就代表了中国传统绘画很重要的一个方向。炳灵寺和麦积山石窟是除了敦煌之外留存壁画最为集中且数量较多的两个石窟。这两处石窟保留了从五世纪初的西秦到明代十几个世纪的壁画艺术。这些壁画中凝聚了很多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在这些壁画中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单一的笔墨神韵,而是丰富的色彩,独特有力的造型,风格迥异,场面宏大的画面及磅礴的气势和活力。它们具有超越时空、宗教内容的一种自身所具有的色彩、造型及构成等形式美感。通常认为色彩与中国绘画无关,而实际上在唐以前的中国绘画中色彩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已取得的辉煌的成就。早在魏晋的石窟壁画可以看出,那时色彩已经被作为一种主要的表达手段来运用,特别强调注重色彩本身固有的美和色彩之间相互组合的表现力。当时的画师已经明白色彩的本质不是量而是选择和关系的问题。另外墨在色彩中的重要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和重视。正是这些形成了中国传统绘画中关于色彩的基本观念。在形象造型和画面构成上并非完全追求视觉物象的外在真实和画面叙事情节的完整和顺序,而是注重物象内在的结构态势强调画面整体构成的节奏、韵律等形式美感。另外这些优秀的壁画都体现着一种强烈的力量和运动感而富有活力。然而纵观两窟壁画,这些优秀的绘画品质在唐以后便消失了,壁画整体上走向衰落。炳灵寺明代壁画除了线条就只有线条了,整个画面显得呆板僵化,毫无生气。今天从绘画实践者的角度重新审视研究这些优秀的石窟壁画,无论对现在的中国画自身还是中国的油画发展都肯定会有重要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