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本论文运用西方诠释学,中国传统经典诠释方法及当代中国诠释学者的研究成果,对《伤寒论》六经内涵及诠释历史进行研究,并对方有执、柯韵伯、唐容川《伤寒论》诠释思想与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方法(1)运用傅伟勋教授“创造的诠释学”五个层面(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必谓)分析方法对《内经》、《伤寒论》六经涵义进行研究;结合中国传统经典诠释的考证、训诂及刘笑敢教授“实验室条件”,“朴素性及一致性原则”,以《内经》、《伤寒论》文本为依据探讨六经涵义。(2)采用伽达默尔的“真理”、“转化”、“变化”、“符号”、“象征”等理论对六经内涵进行哲学诠释学层面的诠释;运用西方诠释学的“前理解”、“诠释学循环”、“效果历史”、“视域及视域融合”等理论与方法对《伤寒论》六经诠释历史进行分析。(3)运用“创造的诠释学”、“反向格义”、“诠释定向”等理论与方法,对方有执、柯韵伯、唐容川的《伤寒论》诠释思想与方法进行分析与评价。结论(1)《内经》六经涵义。通过“创造的诠释学”五个层面的方法分析,指出《内经》中“六经”作为独立语词的含义是经络。后代诠释者尤其是《伤寒论》六经诠释者,将其与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名词综合代词的简称“六经”相互混淆。《内经》六经涵义包括两个层面:①作为名词具有经络含义的六经。②作为六个名词综合指代,具有代词性质的简称“六经”。太阳、阳明等语词的涵义具有诠释学的“符号”、“象征”特点,其是“感性的事物和非感性事物的重合”。(2)《伤寒论》六经涵义。《伤寒论》中,“六经”未独立出现,《伤寒论》诠释者将其指代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个名词。依据文本仅能考证其与“病”的分类划定有关,而内涵应该远远大于疾病的含义。太阳、阳明等名词的内涵消失,类似于诠释学理论所说“转化”的发生,再由“变化”过程而成为“六经”。此外,《伤寒论》继承《内经》理论的“前理解”发生动摇,使得涵义范围发生扩展。诠释学“真理”及“实践智慧”理论适合于《伤寒论》六经的诠释与探讨。(3)《伤寒论》六经诠释史特征。六经诠释伴随伤寒学发展而进行演化、推进,效果历史明显影响诠释者主体意识。历代六经诠释者大多欠缺方法论意识,客观性及自觉性较差,然而部分医家表现出原始的诠释学思想与方法,“跨文本诠释”、“融贯性诠释”有所体现。中医统编教材对于六经的诠释,存在明显主体间性特征。(4)方有执、柯韵伯的《伤寒论》诠释思想与方法。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所体现的诠释思想具有诠释学异向特征,已经显现“心理移情”、“以意逆志”等诠释方法意识,六经六部学说通过创造的诠释学方法分析,其创新性较强。柯韵伯的诠释作品《伤寒来苏集》体现了,心法为要的方法学原初意识,六经地面学说也是异向型诠释的范例,通过“创造的诠释学”的分析,其系统性优于六经六部学说。(5)唐容川《伤寒论》诠释思想与方法。唐容川前理解构成具有对抗西医解剖学冲击及王清任质疑的特征,以六气学说融贯入六经诠释之中,使六气具有形质,六经涵义扩大。另外,唐容川运用“跨文本诠释”及“反向格义”方法以西医学理论诠释三焦,并将气、津液等功能融入三焦之中,使中医形质理论更为系统。唐容川的三焦诠释定向呈现明显逆向特征。《伤寒论浅注补正》是顺向六经诠释与逆向三焦诠释共同存在的诠释著作。意义(1)探讨《内经》、《伤寒论》六经的真正涵义,为近1000年的六经诠释历史及诸多伤寒学者的六经诠释进行客观分析与评价。(2)通过西方诠释学理论与方法对六经诠释历史的分析,及整个《伤寒论》六经历史进行的梳理,呈现了诠释学独特视角的伤寒学发展史,为中医史研究提供方法范例。(3)中国传统经典诠释方法的应用,不但可以分析呈现六经的涵义,诠释者方法等问题,而且丰富了中医经典文献及中医学理论的研究方法。(4)诠释学引入《伤寒论》六经研究,对符合中医学属性的方法学进行探讨,为中医学属性研究增加诠释学视域,为诠释者及经典研究者的理论与方法提供指导。(5)诠释学与中国传统经典诠释方法在《伤寒论》六经诠释研究中的运用,也将丰富中国的诠释学研究,为中医诠释学、中国诠释学的建立作出贡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明代名医——方有执[J]. 益寿宝典 2017(21)
- [2].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的理学渊源[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20(08)
- [3].浅谈方有执对《伤寒论》的发挥[J].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05)
- [4].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证辨析[J]. 环球中医药 2016(11)
- [5].“漐习”形义考[J]. 中医药文化 2014(02)
- [6].论《伤寒论》中的“风伤卫”“寒伤营”[J]. 光明中医 2014(09)
- [7].卫强营弱探究[J]. 浙江中医杂志 2011(10)
- [8].风不独伤卫 寒不独伤营[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2(17)
- [9].张仲景《伤寒论》中有关肾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5(05)
- [10].泛新安医学初探[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