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主要实施以导师制为主的教育培养模式,因此,研究生导师在整个研究生教育体系中有着十分独特的重要地位。本文试图在教育学和伦理学理论的指导下,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实际,主要从导师的角度,探讨导师与研究生之师生关系的伦理基础,以及研究生导师的应具备的职业伦理素养。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的方法,通过对已有理论成果的梳理和综述,分析了研究生导师的工作性质、特征和作用,论证了导师将“研究者”与“教育者”身份统一于一身的角色特征,阐述了导师与研究生之师生关系的特点,即身份上的师生关系、科研上的合作关系、教学上的相长关系和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以苏南某高校作为个案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访谈等调查方法,围绕当前导师与研究生的交流频率、对导师的满意度、喜欢/反感的导师类型和指导类型等问题,对部分在学的研究生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分析了当前导师与研究生师生关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论文探讨了研究生导师在科研伦理和教育伦理两方面应具备的职业伦理素养,揭示了这两种伦理素养在导师作为一个整体角色中的内在的一致性,并从“生产”与“再生产”的关系方面论述了这种一致性的基础。根据以上理论分析,针对当前我国导师与研究生师生关系中存在问题的实际,论文最后提出了提高研究生导师职业伦理素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政策性建议:(一)加强研究生导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二)完善研究生导师遴选制度;(三)废止数量化科研评价办法,建立正确的研究生导师评价标准和机制;(四)制订研究生导师的工作规范,转变导师的研究生指导方式;(五)严格控制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的招生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