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国家计划的制度分析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作者: 王文寅
导师: 蒋伏心
关键词: 国家计划,制度,制度基础,不确定性,制度功能
文献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把国家计划作为一种制度,运用制度的理论和方法对之进行研究,重点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的国家计划的制度基础、制度安排和制度功能。 国家计划的实质是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最优制度安排。用来分析国家计划的制度方法,是由制度学派、新制度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共性所构成的制度分析的一般基础,其要点是:运用结构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和社会文化分析法来研究经济问题,揭示制度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制度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制度分析方法具有动态化特征、“非纯粹经济分析”的特征、集体主义特征等。 国家计划经历了这样一个演变过程:从古典市场经济的无计划到反市场的国家计划---自由市场经济引入国家计划---反市场的计划经济引入市场制度。在这一历史过程中,先后形成了计划经济的国家计划和市场经济的国家计划两种类型,二者都有自己特定的制度基础和制度安排。计划经济是一种复合制度,是国家权力、经济系统和意识形态的三位一体结构。市场经济中的国家计划是对市场机制的补充和矫正,它的变化趋势是朝着战略化和政策化的方向发展。 计划制度的基础决定计划的具体制度安排。在经济制度方面,所有制构成国家计划的利益基础,产权决定计划的规则结构,资源配置方式则是计划的运行基础。政治的民主程度是制定和实施计划的重要因素,文化即人的理性和精神对计划也有影响。国家计划的制度安排由三部分构成:计划组织,计划方案,保证计划实施的管理制度。 国家计划的实质和深厚根源在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国家计划就是一个事先消除不确定性的制度安排,以制度预设来避免事后矫正是国家计划的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克服不确定性的主体是消费者和厂商,计划要立足于提高它们应对不确定性的能力。为此,计划需要进行三项“基本建设”,即提供信息服务,进行经济预测,做好风险管理。 国家计划的宗旨在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计划的宗旨具体表现在计划的功能上。综合起来说,计划的核心功能有:实现最优经济增长、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公平与效率的均衡、促进科技进步。计划的功能又是通过计划目标和计划工具的配置实现的,包括各个子目标之间、各种计划工具之间以及目标和工具之间的协调。 中国的计划经济制度的历史根源主要是落后的“半自然经济”制度和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现实的经济根源在于中国现代经济是一种落后经济、简单经济、短缺经济和行政经济。建立计划经济制度是一个制度移植及其本土化改造的过程。中国的计划制度曾发挥过历史性的重大作用,但最终不得不让位于市场经济制度。计划制度的变迁是计划的制度基础、制度安排、具体运行机制乃至计划的意识形态的综合变迁。
论文目录:
导言
一、选题理由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四、论文的基本框架
五、论文可能的创新之点及不足
第一章 国家计划与制度分析
第一节 国家计划
一、计划概念种种
二、国家经济计划的形式和特征
三、与计划相关的概念
第二节 制度与制度分析
一、制度概念的历史考察
二、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
三、制度概念的综合
四、制度分析的含义、特点与原则
第三节 国家计划的制度分析的文献回顾
一、从马克思到邓小平
二、西方的计划理论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家计划的历史与类型
第一节 国家计划的历史
一、古典市场经济的无计划
二、反市场的国家计划
三、自由市场经济引入计划
四、中央计划经济的市场化改革
第二节 计划经济下的国家计划
一、计划经济的制度基础和制度结构
二、计划经济制度的特点
三、计划经济制度下的主体行为分析
第三节 市场经济中的国家计划
一、国家计划一般
二、国家计划是对市场机制的补充和矫正
三、国家计划的一般特点和作用
四、国家计划演变的一般趋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家计划的制度基础与制度结构
第一节 经济制度与国家计划
一、经济制度及其层次性
二、经济制度决定国家计划的性质和特点
三、国家计划的物质基础
第二节 政治法律制度与国家计划
一、国家权力是计划的政治基础
二、政治制度对国家计划的影响
三、国家计划的宪政基础
第三节 文化与国家计划
一、经济人与计划人
二、利益与风险
三、有限理性主义
四、国家行动主义
第四节 国家计划的制度结构
一、市场的制度结构
二、作为制度的国家计划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不确定性与国家计划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确定性
一、不确定性的涵义
二、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不确定性
三、不确定性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四、新制度经济学对不确定性的研究
五、本文对不确定性的看法
第二节 不确定性与市场
一、市场如何应对横向不确定性
二、市场如何应对纵向不确定性
第三节 不确定性与国家计划
一、不确定性是国家计划的深厚根源
二、不确定条件下国家计划的特点
三、国家计划消除不确定性的制度安排
第四节 信息、预测和风险管理
一、降低信息的不完全性
二、预期、预测和预警
三、宏观风险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家计划的制度功能
第一节 发展观与国家计划
一、发展观的演变
二、国家计划的演变
三、当代国家计划的战略任务
第二节 计划的功能
一、计划功能综述
二、最优经济增长
三、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
四、公平与效率
五、科技进步
第三节 计划的目标和手段
一、国家计划与发展战略
二、计划目标的确定
三、计划工具的选择
四、目标和工具的组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计划制度及其变迁
第一节 中国计划制度的起源
一、计划经济的历史根源
二、计划制度的经济根源
三、计划制度的移植及本土化
第二节 中国计划制度评说
一、非凡的成就
二、巨额的运行成本
三、计划制度的政治和伦理功能
第三节 中国计划制度的演变
一、制度基础(所有制结构)的演变
二、制度安排(计划体制)的演变
三、五年计划的演变
四、计划意识形态的变迁
第四节 中国计划制度变迁的一般模式
一、人格假设
二、制度变迁的主体
三、制度变迁的动因
四、制度变迁的目标
五、制度变迁的方式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11-14
相关论文
- [1].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与变迁研究[D]. 贾国雄.西南财经大学2010
- [2].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制度分析[D]. 黄新华.厦门大学2002
- [3].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与融合——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分析[D]. 甄志宏.吉林大学2004
- [4].制度变迁中的政府行为分析[D]. 叶勤良.复旦大学2005
- [5].新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与发展动力研究[D]. 黄建康.南京师范大学2005
- [6].当代中国财产权利研究[D]. 姚德利.南京师范大学2005
- [7].社会转型时期的价值冲突与主导价值观的确立[D]. 陈章龙.南京师范大学2005
- [8].当代中国改革的代价研究[D]. 张道全.南京师范大学2005
- [9].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制度分析[D]. 郭少新.西北大学2005
- [10].市场与政府相互替代的不同模式及其特点的比较研究[D]. 刘儒.西北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