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前言Th1/Th2型免疫应答失衡是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免疫学改变。Th2型免疫应答的增强及Th1型免疫应答的减弱,是导致嗜酸性粒细胞增殖、活化和气道浸润,造成慢性气道炎症反应的主要原因。因此调节Th1/Th2型免疫应答的平衡成为目前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治疗研究的重点之一。白细胞介素18(IL-18)是新近发现的由活化巨噬细胞产生的强有力的γ干扰素诱导因子。研究认为它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对哮喘气道炎症中的嗜酸性粒细胞也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使用IL-18基因敲除鼠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Kodama等发现IL-18对气道黏膜免疫的诱导和维持具有调节作用。IL-18基因缺陷鼠肺嗜酸性粒细胞数量明显高于正常鼠,提示IL-18在抑制呼吸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方面具有作用。Linpei等也通过比较哮喘患者、肉样瘤病患者及健康人之间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IL-18的水平,发现低水平的IL-18可能与哮喘的气道炎症的发生有关。然而,Kumano等的研究则认为IL-18在诱导嗜酸性粒细胞向呼吸道器官的募集中起促进作用,且IL-18的水平与嗜酸性粒细胞募集呈正相关,即IL-18可能促进和加重哮喘的气道炎症。由此,IL-18是否参与支气管哮喘中嗜酸性粒细胞向肺内的募集目前尚无定论。白细胞介素18结合蛋白(IL-18BP)是新发现的一种糖蛋白,系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IL-18BP与IL-18结合后可抑制IL-18的生物学活性。故本文使用卵清蛋白(OVA)诱发的小鼠哮喘模型,采用体内注入IL-18BP的方法阻断IL-18的生物学活性,从而探讨IL-18对嗜酸性粒细胞肺内募集的作用,从另一角度揭示IL-18在哮喘发病中的作用机理。实验材料与方法6周龄清洁级雌性BALB/C小鼠24匹,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匹鼠。A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OVA-哮喘组;C组:IL-18BP处理组。试验开始第1天及第8天,B组,C组小鼠分别经腹膜注射0.1ml含OVA 10μg与Al(OH)3 20μg的生理盐水混悬液,A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试验第21天,B组,C组小鼠吸入雾化的含5%OVA的生理盐水20分钟,连续6天至小鼠出现哮喘症状。A组吸入雾化的生理盐水。C组小鼠于激发前经腹膜注射IL-18BP(5gg/鼠)。于末次激发后24小时,三组小鼠颈动脉取血,收集血清,ELISA法测定外周血IL-18含量。同时收集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做细胞涂片并计数白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试验结果IL-18BP处理组外周血中IL-18水平明显下降,与哮喘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哮喘组及IL-18BP处理组BALF中白细胞数量及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但二组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讨论小鼠哮喘模型是用于研究人类支气管哮喘的主要工具。本文模型的建立主要参照刘春涛等人的方法并略加改进。IL-18BP处理组外周血中IL-18水平明显低于哮喘组,但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说明IL-18BP对OVA诱导的IL-18的产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本实验中,哮喘小鼠肺内嗜酸粒细胞聚集没有因给予IL-18BP而减少。其原因可能为:①IL-18BP未能完全抑制小鼠体内IL-18的活性。②卵清蛋白诱导Th2型细胞因子IL-4,IL-5,IL-13等的产生,这些细胞因子对哮喘鼠嗜酸性粒细胞肺内募集起促进作用。③IL-18对嗜酸性粒细胞募集的影响小于IL-4,IL-5,IL-13等细胞因子的作用。结论IL-18可能参与OVA诱导的哮喘鼠肺内嗜酸性粒细胞的募集。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儿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与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表达水平分析[J]. 实用医技杂志 2019(11)
- [2].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17与急性心肌梗死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0(01)
- [3].基于细胞焦亡理论研究白细胞介素-1β与白细胞介素-18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020(05)
- [4].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诊断肺外结核临床价值[J]. 临床军医杂志 2020(01)
- [5].白细胞介素-17基因多态性与牙周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性研究进展[J]. 新乡医学院学报 2020(05)
- [6].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白细胞介素-17和白细胞介素-23在狼疮性肾炎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0(17)
- [7].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影响[J]. 海峡药学 2017(05)
- [8].白细胞介素6与恶性肿瘤关系的研究近况[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19)
- [9].白细胞介素-2对鼻咽癌化疗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 海峡药学 2015(07)
- [10].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87)
- [11].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18检测在人巨细胞病毒感染儿童中的临床价值[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20(12)
- [12].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效果观察[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11)
- [13].白细胞介素-18在临床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 中国医药指南 2018(15)
- [14].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7的表达[J]. 江苏科技信息 2016(35)
- [15].白细胞介素17及23在慢性放射性肠炎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7(15)
- [16].白细胞介素-17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05)
- [17].白细胞介素-6和白细胞介素-8在早期监测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意义[J]. 中国妇幼保健 2015(01)
- [18].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33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5(17)
- [19].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1β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价值[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29)
- [20].骨关节炎疾病中白细胞介素17协同肿瘤坏死因子α调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24)
- [21].白细胞介素3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J]. 中国医药科学 2012(23)
- [22].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中白细胞介素-6水平及临床意义[J]. 现代预防医学 2011(16)
- [23].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造血前体细胞增殖与白细胞介素15的影响[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0(45)
- [24].白细胞介素-2对治疗HIV-AIDS无效[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09(20)
- [25].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评分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0比值动态变化的关系[J]. 中国循环杂志 2009(05)
- [26].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6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J]. 四川医学 2008(10)
- [27].白细胞介素-37与病毒感染性疾病[J]. 宁夏医学杂志 2019(12)
- [28].白细胞介素-17C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价值[J].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 2020(01)
- [29].检测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6在尖锐湿疣诊治中的意义[J]. 皮肤病与性病 2020(03)
- [30].白细胞介素-24基因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患者中的效果[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7(29)
标签:白细胞介素论文; 哮喘论文; 嗜酸性粒细胞论文; 白细胞介素结合蛋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