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马炅(化隆县民族中学青海化隆810900)

【摘要】本文就信息技术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形象生动等三个方面的教学语言,达到活跃课堂气氛,感染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等进行了介绍,从而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

Informationtechnologyhighschoollanguageartsclassroom

MaGui

【Abstract】Inthispaper,informationtechnologyintheclassroomteachingteachershowtouseuser-friendly,humorous,andvividlanguageofinstructioninthreeareas,toactiveclassroomatmosphere,infection,andtoattractstudents,tostimulatestudentsinterestinlearning,inspirestudentstothinking,etc.wereintroduced,sothattheireasytoteach,studentslearnhappilyreceivedgoodteaching.

【Keywords】Informationtechnology;Classroomteaching;LanguageArts

信息技术教育新理念告诉我们:要上好一节信息技术课,即使有了好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还需要讲究教学语言,尤其要讲究语言的艺术化。课堂上,师生间通过语言来实现思想与情感的交流。其中教师语言是否准确、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吸引学生,将对同学们的思想、情感、行为以及对知识技能理解和掌握程度产生重要影响。运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增强教学亲和力,提高教育实效,又能影响和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表达能力。如此,可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风趣幽默,化解难点,学得轻松

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包含幽默的语言,能深深感染与吸引学生。当有突发事件时,或出现某些学生常犯的错误时,或者新课教学中的重难点学生难以立即接受时,还有就是学生形成的不良习惯等等状况发生时,几句幽默诙谐的话语或者形象生动的解释和比拟,就可以化解课堂上的不和谐音符,同时也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提醒学生向积极的、健康的、良好的方向发展、靠拢,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向上的课堂教学氛围。

譬如,学生来计算机室上课时就要求他们必须整理好队伍再带过来,但是有个别班级做得很不好,于是可以这样对他们说:整理队伍来计算机室,一来是为了提醒大家带好学习必备品、按时来上课;二来可以防止大家在走廊乱跑相互撞摔。但是有些同学不遵守纪律,上课来的时候,一会蹦出一个,一会蹦出一个的,跟爆米花似的。不过我们不要爆米花,要的是鱼贯而入。

再如学生来上课时,有些学生进入计算机室开机的同时喜欢猛敲键盘或拿起鼠标重摔。可以先是制止他们的错误行为,然后告诉大家:它们虽然不是人,但也是有生命的,请大家将手中的皮鞭轻轻地敲打在它的身上,做一个温柔的放羊娃如何。还有些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有些缺乏恒心和信心,就两只手在键盘上乱敲,可以这样对他说:你这是钢琴狂奏曲啊,只可惜我们的键盘比起钢琴来太弱小了,它比较喜欢轻盈的协奏曲。

有些学生家里没有计算机,还有一些学生基础比较差,对计算机的使用存有一定的恐惧心理,教师可以这样来指导他们:在计算机室里上课,你不会、你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你可以看看别人,前看看、左看看、右看看,坐在你前面几排同学的操作都可以看得见,旁边同学的操作看得更清楚了;然后你自己再凭感觉用鼠标点来点去找突破口,比如我们常常在无法解决问题的要求时就可以通过单击右键,在右键菜单中找到好多答案;如果问题还是无法解决,那你不妨问问其他同学,或者来问我,都可以。

在解决教学上的一些难点时,教师若能在语言中适当增加一点幽默感,对于调节课堂气氛,化解难点将会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富有幽默感的教师也会赢得学生喜爱与敬佩。例如,在讲授《Word文档中图片、艺术字的插入》一节课时,插入的图片与文档段落间的相对逻辑关系是一大难点。究其实质,是“独立图片层”与“图片嵌入”的区别。上机操练时,可以让学生将几组图片按两种不同要求插入不同文档段落,然后分别选中各段落,学生便会立即发现:具“独立图片层”性质的图片无法与段落一起选定,而“图片嵌入”却能与文档段落“溶为一体”;“独立图片层”的图片“借住”段落的“所在地区”;而“图片嵌入”则已“融入”段落“大家庭”,成为其“一员”。“学生听到这一比喻,个个欢笑不已,点头称是。这样,一个教学难点便在欢快的气氛中迎刃而解。

2.形象生动,加强记忆,激发情趣

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基本概念,学生常感到抽象、难懂而不愿学;如果加之教师枯燥乏味的说教式灌输,效果便可想而知。那么如何化抽象为具体、形象,变难懂为易懂呢,教师只要善于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出发来创设情境,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动手创作的兴趣,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

例如在讲授画图软件的复制部分时,上课伊始,可以这样进行导入:“同学们,孙悟空吹根毫毛能变出几十只小猴子,那我们只画一颗星,能不能变成满天星呢?”能,当然能。那么,今天老师也让大家过把变戏法瘾,我们来变变变。这一番妙语立刻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学生很快就掌握了复制的方法。再如巧设悬念,或佳作欣赏,皆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奋点。

我们在使用Windows应用软件时,都应当领会与掌握这样一个基本思想——面向对象操作,这是穿整个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条主线。但是,初学者对此往往不易理解,在实践过程中经常出现困惑。在这里,还有《Word文档中图片、艺术字的插入》一课为例,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的领会“面向对象”的思想,可以这样进行譬喻:整个Word文档是一个大“容器”,其中容纳着各种各样“对象”,有图片也有艺术字,这些“外来对象”以不同的方式与文档中的文字“友好相处”,达到美化文档的作用。不过,它们是来自于不同“加工厂”(图片处理软件,艺术字编辑器等)的“产品”。短短一席话便将“面向对象”的基本思想渗透其中。相比之下,如果单纯照本宣科学生则很难真正理解掌握这一概念。

3.通俗易懂,化难为易,牢记心中

所谓语言通俗,就是指教师要善于将教学中所涉及的学生较难理解或容易疏忽的重点与学生日常熟悉或接触较多事物相联系,以加快建立新旧知识的建构与巩固。把握授课对象,语言通俗化。

例如在讲授《计算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一节课时,可以这样来设计,首先提问学生:我们人类是怎样来处理问题的?,接着在黑板上板书“2+3=?”,我又读“2加3等于几?”,你是怎样知道的呢?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可以通过自己的耳朵、眼睛将信息输入给大脑,也可以通过自己记忆的知识,经过大脑运算,还可以通过手写出答案或用口回答。其实计算机也是这样工作的,那么计算机的耳朵、眼睛、大脑、手和口在哪呢?以此激发学生思考。经过学生思考讨论,学生进行总结:计算机是五个部分组成,可以用键盘和鼠标把信息输入到计算机里面,这两个部件就是我们说的耳朵和眼睛。大脑就是记忆运算部件,也就是我们看见的那个形状象箱子一样的东西,它叫主机。最后的运算结果就通过显示器和打印机显示出来,这就是电脑的手和口。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很容易明白,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显示器和打印机五个部分组成的。接下来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在主机内部除了有运算器外,还有一个“仓库”又叫存储器,一个“心脏”中文名字叫中央处理器,英文缩写是CPU。形象的类比,把复杂、抽象的机械原理说得通俗易懂,学生很快都明白了。

再比如,我们发现基本上所有的Windows软件都遵循这样一个普遍的操作原则:先选定,后操作。这是教学上的一个重点,但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忽视这一点,从而导致操作失误。于是课堂上,我们可以这样和学生讲:计算机所进行的任务操作,都需要我们来给它发号指令才能够完成,可是,计算机无法听懂你说的话,如果你想与计算机进行沟通,听从你的指挥,就应当非常准确明了地告诉计算机你对哪个“对象”进行操作。说到这里,可以用鼠标选定一段文档,手指指向这段文档,面对机器,说道:“喂,请移动此段文档。”学生听到这里也会哈哈大笑,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他们明白了正确选定操作对象的重要性,让“先选定,后操作”的意识印入脑海,融入实际操作中。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运用艺术化的教学语言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能够给他们多一些求知的欲望,多一些表现的机会,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同时,还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教学语言是一门教学艺术,从表面看属于教师的口才问题,实质上反映了教师的学识与修养。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修养,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既适应学科教学又适合学生的教学语言艺术。

收稿日期:2011-04-29

标签:;  ;  ;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