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 Snell)雌虫性信息素的分泌腺体和释放机制的研究——Ⅰ.大袋蛾性信息素释放部位(论文文献综述)
吴梦雅[1](2020)在《二烯丙基三硫醚对麦蛾精子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麦蛾Sitotroga cereallela(Olivier)是中国三大储粮害虫(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麦蛾S.cereallela和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之一,其危害性非常大。前期研究我们发现大蒜精油主要活性物质——二烯丙基三硫醚(DAT)在不影响雌雄虫交配行为的前提下(LC10=0.01μL/L),可有效抑制麦蛾产卵,但其调控机制还未知。因此,本论文以麦蛾雄虫为研究对象,通过广口瓶密闭熏蒸法,利用DAT(LC10=0.01μL/L)熏蒸处理雄蛾,观察雄性麦蛾的精包形态和精子质量等;检测并分析了该浓度处理后的雄虫转录组数据,同时,根据差异表达基因的结果,检测了脂类代谢中脂滴、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含量等指标。主要结果如下:1、DAT处理对雄性麦蛾精子质量的影响DAT处理的雄虫通过交配转移到处女雌虫体内的精包明显小于CK雄虫,和CK组相比有效精包率和精包直径均显着下降,精包切片结果亦显示精子束明显减少。同时对处理后的雄虫双射精管及转移到雌虫体内精包中的精子质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两者中的精子数量和精子活力均显着降低,精子形态无显着差异,但双射精管中的精子长度显着长于精包中的精子。同时,精包中精子数量的动态变化结果亦表明DAT处理后精包中的无核和有核精子数量在任何时间段均显着少于CK组,且其中的精子在交配后较早地被雌虫利用完。交配后的雄虫双射精管中的精子量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地恢复,但DAT组的精子总数一直多于CK组;并且,DAT组和CK组的有核精子数交配一次后均比未交配前显着减少。2、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DAT处理雄虫后的转录组结果表明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蛋白质分解代谢、调节DNA/RNA代谢过程、昼夜节律通路、脂肪酸生物合成通路和MAPK信号通路等。对TGL、HSL、TIM、CRY进行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TGL和HSL在雄虫幼虫、成虫、生殖系统(附腺和精巢)以及成虫脂肪体中均有表达,但在成虫脂肪体中相对高表达。而经DAT处理后,TGL和HSL表达量显着升高(2-4倍),该结果揭示了这两种基因在脂代谢通路上可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结果还表明具有生物钟调节功能的TIM和CRY,不仅在麦蛾生长发育各个阶段均有表达,它们还在雄虫头部、精巢和附腺中均表达,暗示其可能在头部和生殖系统中有生物钟调控网络,调控昆虫的生长发育。另外,我们还检测了在脂代谢过程中的几个重要指标(脂滴,三酰甘油和胆固醇),结果表明DAT可加速脂代谢过程:脂肪体中的脂滴明显比对照组空瘪,三酰甘油含量也显着下降,但是胆固醇含量无明显变化。总之,DAT通过加速雄虫脂代谢速率,扰乱生物钟系统从而降低麦蛾雄虫双射精管中精子的质量,影响雄虫在交配过程中输送到雌虫体内的交配内容物,降低了精包中的精子质量,最终导致麦蛾生殖力下降。以上研究结果为研究二烯丙基三硫醚抑制雄性麦蛾生殖调控的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朱姝颖[2](2020)在《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生物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核桃举肢蛾(Atrijuglans hetaohei Yang)(Lepidoptera:Atrijuglan)是一种危害核桃果实的专性蛀果害虫,其幼虫蛀果危害性大,田间防治困难,利用性信息素引诱剂监控其成虫发生时期是提高其田间防治效果的重要措施。目前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合成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对核桃举肢蛾(A.hetaohei)雌性成虫信息素腺体转录组进行测序,一共获得了8大类共92条与性信息素合成和转运相关的候选基因。在此基础上,通过RT-PCR和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测定了这些候选基因在m RNA水平上的组织表达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核桃举肢蛾信息素腺体转录组Unigene数据库构建与分析借助Illumina Hi Seq(TM)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核桃举肢蛾信息素腺体进行测序和Trinity拼接,共获得68,697个Unigene,其中24,251个Unigene能够注释到NCBI非冗余(nr)蛋白质数据库(E-value<10-5)。核桃举肢蛾的注释基因与脐橙螟(Amyelois transitella)序列的同源性高达22%,与家蚕(Bombyx mori)的序列同源性为10%。通过GO分类,其中9,780个Unigene(35.75%)被注释,分别归类为细胞组分(cellular component)(12,416个Unigene)、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12,071个Unigene)和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19,315个Unigene)三个不同的亚类。测序结果为核桃举肢蛾相关代谢途径及基因功能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2. 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的鉴定与表达研究基于核桃举肢蛾腹部末端转录组数据,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共筛选鉴定了92条信息素合成和转运的相关基因,包括脂肪酸合成酶(13个)、脱饱和酶(15个)、脂肪酰基辅酶A还原酶(23个)、乙酰转移酶(18个)、醇氧化酶(9个)、乙酰辅酶A羧化酶(1个)、气味结合蛋白(6个)和化学感受蛋白(7个)共8大类,利用RT-q PCR技术分别对核桃举肢蛾性信息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在同一性别成虫的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RT-q PCR结果显示,一些候选基因在雌雄成虫中存在性别及组织表达差异。其中7个去饱和酶基因(Ahet Des)和8个脂肪酰基还原酶基因(Ahet FAR)表现出雌性性信息素腺(PG)的偏倚或特异性表达;5个去饱和酶基因(Ahet Des)和10个脂肪酰基还原酶基因(Ahet FAR)在雄性生殖器中表现出偏倚或特异性表达。系统发育分析表明,饱和酶中的Ahet Des1、Ahet Des2、Ahet Des3、Ahet Des5、Ahet Des10、Ahet Des13和Ahet Des14和脂肪酰基还原酶中的Ahet FAR5与其他鳞翅目蛾类物种已知的信息素合成相关基因聚在一枝。本研究通过对核桃举肢蛾雌蛾腹部末端组织(含性腺)、雄蛾生殖器分别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出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生物合成与转运的相关基因,获取其序列信息;明确了核桃举肢蛾相关候选基因及其在雌雄成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系统发育初步确认了合成与转运过程中的关键基因,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举肢蛾性信息素合成相关基因的功能,探索其性信息素合成的分子机制,阐明其性信息素生物合成途径提供理论依据。
王佳同[3](2019)在《美国白蛾性信息素成分与合成通路相关基因鉴定研究》文中指出美国白蛾Hyphantria cunea(Drury),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被我国列入首批外来入侵物种,对我国农林业造成了严重危害。本研究对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合成通路基因进行探究,为日后开发以基因为靶标的绿色防控药剂奠定理论基础。本研究以美国白蛾基因组数据为基础,对美国白蛾12个不同龄期不同组织的样本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基因表达模式与同源性分析,筛选出与性信息素合成通路相关的候选基因;对美国白蛾性腺挥发物进行成分含量测定。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美国白蛾12个样本转录组数据进行整合,共获得unigene15347条。差异基因富集分析结果表明,性腺中的基因主要具有参与生物学途径的功能,如代谢反应等,参与信号传导过程的基因较少,不具有参与繁殖过程的功能的基因。2.通过对性腺转录组注释结果进行筛选,共获得可能参与性信息素合成通路的基因122条。对所有样本中具有性信息素合成功能的候选基因进行表达水平模式分析,筛选在合成器官及个体样本中表达量较高的基因,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共获得候选基因15条。对在表达模式分析中表达水平差异不明显的PBAN与PBANr进行同源性分析。发现美国白蛾PBAN保守性不强,与参考物种PBAN基因没有明显的聚类现象,但在PBANr的系统发育树中,近缘物种有明显的聚类现象,参考的外群物种单独聚为一支,说明PBANr基因保守性强且与种间亲缘关系有关。美国白蛾PBANr基因与夜蛾科昆虫的PBANr基因聚在一起,说明美国白蛾与夜蛾科昆虫同源性较强。3.对美国白蛾性腺挥发物通过GC-MS测定其成分及含量,共测得17种成分,检测结果中具有芳香气味的化学物质占较大比例,推测昆虫在取食后将以食物为原料代谢或保留出具有香味的物质用以传递种内化学信号。本研究不仅可以丰富物种基因库,为开发以基因为靶标的美国白蛾生物防治的新方法奠定理论基础;通过性信息素合成通路的关键基因的同源性分析,确定美国白蛾与其他物种的亲缘关系;通过对美国白蛾性腺挥发物的测定,对美国白蛾化学通讯方式进行了补充。
蔡艳[4](2018)在《长足大竹象发育转录组文库分析及成虫觅偶行为定向信息物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长足大竹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 Guerin-Meneville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钻蛀性林业害虫,成虫以管状喙啄入笋箨内啄食笋肉补充营养,而幼虫则在笋组织内取食笋肉。危害多种丛生竹类,严重影响竹类产业发展。在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的新背景下,迫切需要开展如何利用长足大竹象觅偶行为对其进行绿色生态防治。本研究基于长足大竹象成虫觅偶定向行为,以长足大竹象各虫态为研究对象,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ometry,GC-MS)、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 responses,EAG)反应、Y型嗅觉仪(Y-tube olfactometer)生物测定及转录组(Illumina HiSeq)测序等方法,构建了长足大竹象发育转录组文库,分析各虫态的基因表达差异,系统研究了长足大竹象觅偶定向信息物质、以及植物挥发物质对其增效作用,进而推进开发利用性引诱剂诱杀(捕)成虫,实现该虫无公害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的途径。主要结果如下:(1)长足大竹象发育转录组(卵、幼虫、蛹、雌虫、雄虫)大约有16480万条信息片段,注释为108854条Transcript序列,分别被装配在卵、幼虫、蛹、雌性、雄性和合并的24338,21597,24798,21886,24642,83115条Unigene序列中。转录Unigene在NR数据库注释21058条,NT数据库注释5890条,KO数据库注释8063条,SwissProt数据库注释14748条,PFAM数据库17105注释条,GO数据库注释17213条,KOG数据库注释10672条。Unigenes表达水平分析还表明:长足大竹象不同虫态功能基因表达存在显着差异。(2)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长足大竹象雌雄成虫虫粪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雌虫虫粪挥发性成分包括萜烯类、烷烃类、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酚类7类26种挥发性成分;雄虫虫粪含萜烯类、烷烃类、醇类、酯类、酚类5类18种挥发性成分;初步推测,雌虫虫粪含有信息化合物成分。(3)采用GC-MS和EAG反应技术,分析了长足大竹象成虫体表挥发物的日节律变化及成虫对不同时段挥发物的EAG反应和嗅觉生测试验,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雌虫体表节律性挥发物质有17种;雄虫体表节律性挥发物质有15种;10:00-12:00时间段雌虫节律性挥发物提取液对未交配雄虫的引诱率最高(P<0.05),与其的EAG反应结果一致,同时发现雄虫体表挥发物可能存在一些信息化合物质,且主要分泌时间段也为10:00-12:00。(4)利用触角电位仪和Y型嗅觉仪对15种长足大竹象成虫体表挥发性成分进行电生理和行为反应测定。结果表明,长足大竹象雌雄成虫对不同虫体挥发性成分反应灵敏度不同,雄虫对邻苯二甲酸二丁酯EAG反应最强,雌成虫对苯并噻唑EAG反应最强,雄虫的EAG反应普遍高于雌虫,苯并噻唑在100μg/μL、200μg/μL,右旋萜二烯、苯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在100μg/μL浓度时,雄虫与雌虫对化合物的EAG反应呈现显着差异(P<0.05)。此外,成虫对同种化合物的不同浓度的EAG反应不同,樟脑最强EAG反应浓度为200μg/μL,角鲨烯最强EAG反应浓度在1μg/μL,其余13种化合物的最强EAG反应浓度为100μg/μL。行为生测中,发现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苯酚、苯并噻唑对未交配雄虫、雌虫的引诱作用较好,且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对雄虫的引诱作用有显着差异(P<0.05)。(5)将100μg/μL浓度的单质虫体挥发物(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苯酚、2-壬酮)、标准品化合物混合物(苯酚:己酸乙酯:2-壬酮:壬醛:十五酸甲酯=17:19:8:26:28)中按照不同比例(9:1,7:3,5:5,3:7)添加三种植物挥发物(芳樟醇、吲哚、苯甲醛)进行EAG反应测定和Y型嗅觉仪生测表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苯甲醛=5:5、混合物∶苯甲醛=5:5对雄虫的引诱效果最好(P<0.05)。苯甲醛能较好提高虫体混合物、虫体单质化合物对雄虫的引诱能力,而芳樟醇和吲哚的增效作用较差。本研究明确了长足大竹象不同虫态转录组文库,提取和分析雌雄虫虫粪成分和虫体挥发物日节律物质变化情况,发现了雌雄虫信息素释放的日高峰时段,初步推测邻苯二甲酸二丁酯、苯酚等挥发物为信息化合物质,苯甲醛可能对雄虫觅偶有增效作用。
吕云彤,张琪慧,苑冉,曹传旺[5](2018)在《中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呈频发重发态势,严重危害林业生态安全。化学防治是目前森林害虫综合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措施之一。本文基于我国森林害虫发生特点,详实阐述森林害虫化学防治中烟雾防治、注干防治、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和行为化学防治的作用、应用技术和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化学防治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森林害虫化学防治未来发展方向,为我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罗宗秀[6](2017)在《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鉴定及相关化学生态学研究》文中认为茶树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灰茶尺蠖和茶尺蠖作为我国茶区最重要且形态极为相似的两种尺蠖近缘种,以啃食嫩叶为生,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给茶叶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性信息素防控技术是防治蛾类害虫的理想方式,因此本论文对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进行鉴定,并对性信息素应用技术和种间求偶通讯的隔离机制等相关化学生态学问题进行了研究。1.利用分子鉴定技术对我国不同茶区的灰茶尺蠖/茶尺蠖样品进行准确鉴定,基本明确江苏无锡和苏州地区为茶尺蠖种群分布区域;苏浙皖交界的镇江、宣城和杭州地区是茶尺蠖和灰茶尺蠖种群的混发区;除了以上几个地区外,我国茶区的其它样品采集区域均为灰茶尺蠖种群分布区域。2.对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羽化雌雄比例、求偶节律和行为、交配时间及持续时间等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明确了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的最佳提取时间和性信息素生物活性测定的最佳时期。3.通过GC-EAD和GC-MS分析,鉴定出灰茶尺蠖的性信息素成分为顺-3,6,9-十八碳三烯(Z3,Z6,Z9-18:H)和顺-3,9-环氧-6,7-十八碳二烯(Z3,epo6,Z9-18:H)。定量分析结果显示,Z3,Z6,Z9-18:H和Z3,epo6,Z9-18:H两种物质在灰茶尺蠖性腺中的含量为6.45±0.63 ng/头和4.58±0.53 ng/头。田间诱捕试验显示,两种性信息素化合物以4:6的比例,总剂量为1mg的诱芯对雄蛾具有更好的吸引作用。系统研究发现在船型诱捕器、异戊二烯橡胶塞缓释载体、25cm的诱捕器高度和15m的诱捕器间距等参数设置下,性信息素的引诱效果的最好,是灰茶尺蠖性信息素使用的最佳组合。4.通过GC-EAD和GC-MS分析,鉴定出茶尺蠖的性信息素成分为Z3,Z6,Z9-18:H、Z3,epo6,Z9-18:H和顺-3,9-环氧-6,7-十九碳二烯(Z3,epo6,Z9-19:H)。定量分析结果显示,Z3,Z6,Z9-18:H、Z3,epo6,Z9-18:H和Z3,epo6,Z9-19:H这三种物质在茶尺蠖性腺中的含量分别为0.64±0.06 ng/头、10.55±1.17ng/头和1.93±0.28 ng/头。田间诱捕试验表明,Z3,Z6,Z9-18:H、Z3,epo6,Z9-18:H和Z3,epo6,Z9-19:H以4:4:2的比例混合,总剂量为1 mg时,加入到橡胶塞为缓释载体制作成诱芯,对茶尺蠖有强烈的引诱力。5.EAG测试发现灰茶尺蠖对Z3,Z6,Z9-18:H和Z3,epo6,Z9-18:H的EAG反应值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性;而茶尺蠖对Z3,Z6,Z9-18:H、Z3,epo6,Z9-18:H和Z3,epo6,Z9-19:H的EAG反应值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性。风洞实验表明,Z3,Z6,Z9-18:H和Z3,epo6,Z9-18:H两种成分的味源强烈吸引灰茶尺蠖雄虫,而Z3,Z6,Z9-18:H、Z3,epo6,Z9-18:H和Z3,epo6,Z9-19:H三种成分的味源对灰茶尺蠖吸引力下降,对茶尺蠖的吸引力大大增加。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求偶化学通讯种间隔离的机制。本论文完成了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成分的鉴定,并分别获得对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具有引诱活性的配方,研究结果对开发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的应用技术以及揭示茶树蛾类近缘种性信息素求偶通讯机制均具有重要意义。
张媛媛[7](2017)在《柚木野螟生物学与信息化学物质初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柚木野螟(Eutectona machaeralis Walker)属鳞翅目(Lepidoptera),螟蛾科(Pyralidae),是柚木(Tectona grandis)的一种主要食叶害虫。此虫结网为害,世代重叠,大发生时柚木野螟可以将柚木的整片叶肉吃光而仅剩叶脉,目前对其防治仍缺乏有效的方法。本文首先观察了柚木野螟的发育、成虫的羽化交尾等生殖生物学特性,然后利用气相色谱(GC)、动态顶空吸附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触角电位仪(EAG)、气相色谱-触角电位仪(GC-EAD)和林间试验等技术和方法,对柚木野螟性信息素与植物源引诱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旨在探明柚木野螟性信息素与植物源引诱剂的组分,及最有引诱效果的性信息素和植物源的配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成虫的求偶﹑交配行为均发生在暗期,呈现双峰型的节律性。雌蛾在羽化1日龄以后开始求偶,2日龄表现最为强烈,36日龄逐渐减弱。雌虫的求偶高峰期为暗期处理23h和78h。成虫在暗期24h开始交配,交配高峰在暗期79h。交配持续时间约45105min。雄蛾对性腺提取物的触角电位反应也有一定的节律性:雄蛾对1日龄雌蛾性腺提取物开始有电生理反应,对2日龄暗期7h性腺提取物反应最为强烈。柚木野螟性信息素含四种成份:反-11-十四碳烯乙酸酯E11-14:AC(A)、顺-8-十二碳烯醇Z8-12:OH(B)、顺-11-十四碳烯乙酸酯Z11-14:AC(C)和顺-8-十二碳烯乙酸酯Z8-12:AC(D)。林间诱虫试验结果表明,A:B:C:D混合物比例在5:3:1:1和3:3:2:2均有显着的诱虫效果。柚木释放17种化合物,分为萜烯类、醛类、烷烃类、酰胺类和酯类。其中能引起已交配雌蛾触角电生理反应的活性物质分别是(1R)-(+)-α蒎烯(6.278min)、β-蒎烯(6.957min)、癸醛(10.557min)和1,2-环戊二醇(11.316min)。经林间诱虫试验发现,3种单体以及按比例混合abcd(40:2:2:1)制作的引诱剂有一定的诱捕效果,但效果不佳,仍需进一步通过林间试验验证。
许炜明[8](2017)在《黄板与拟性信息化合物对柑橘木虱的诱集反应及其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 Kuwayama)属半翅目Hemiptera木虱科Psyllidae,是自然界中传播柑橘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最主要的媒介昆虫之一。因此,控制柑橘木虱是防控柑橘黄龙病蔓延的最关键因子。为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本文重点研究了基于黄板和昆虫性信息素的柑橘木虱联合防控新技术,通过对黄板的高度、朝向以及粘剂类型进行不同处理,探究黄板不同悬挂方式是否影响柑橘木虱诱集量;采用溶剂浸提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鉴定成虫浸提物的组成成分,进一步对定性化合物进行室内行为测定和田间诱集测定,旨在分析柑橘木虱成虫浸提物对其雌雄虫选择行为的影响,为探明黄板结合昆虫性信息素联合防治柑橘木虱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设置黄板不同的悬挂高度、朝向及粘剂类型,观察统计诱集柑橘木虱数量的差异。结果显示,悬挂黄板的高度及粘剂类型对诱集柑橘木虱数量有显着影响,悬挂朝向无影响。悬挂高度为黄板上部边缘与寄主植株顶部齐平诱集效果最佳,表面粘剂采用胶粘剂诱集效果最佳。2.室内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柑橘木虱成虫浸提物对其雌雄虫引诱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雄虫浸提物对柑橘木虱雌雄成虫的引诱行为均无显着影响,雌虫浸提物对柑橘木虱雄成虫的引诱行为有显着影响,对柑橘木虱雄虫有明显引诱的作用;田间采用黄板结合成虫浸提物测定其对诱集柑橘木虱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板结合雌、雄虫浸提物对诱集柑橘木虱的总量均无显着影响。而诱集的柑橘木虱性别比率有显着差异,黄板结合雌虫浸提物,诱集雄柑橘木虱的数量显着高于柑橘木虱雌虫的数量;黄板结合雄虫浸提物,诱集柑橘木虱雌、雄虫的数量无显着影响。3.利用溶剂浸提法收集柑橘木虱表皮化合物,并运用GC-MS对其成分进行初步分析和鉴定。结果表明,柑橘木虱雌、雄虫的浸提物共鉴定出59种化合物,雄虫浸提物中含有43种化合物,雌虫浸提物中含有44种化合物。相对含量较高的化合物有组分A、组分B、组分C、组分D、组分E。其中组分A、组分B和组分C在雌虫浸提物中的含量显着多于雄虫浸提物中的含量,因此,定性这三种化合物为柑橘木虱的拟性信息化合物。4.室内采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不同浓度剂量的组分A溶于100μL正己烷中对雌、雄柑橘木虱的选择行为影响,结果表明,浓度剂量为10μg的混合组分A对雄柑橘木虱有引诱作用,0.1μg和1μg剂量的混合组分A对雌、雄柑橘木虱的选择行为无显着影响。田间采用黄板结合不同浓度剂量的混合组分A,测定各不同处理组合对柑橘木虱诱集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板结合不同浓度剂量的混合组分A对柑橘木虱诱集的总量无显着影响。但对诱集的柑橘木虱雌雄成虫比率有显着差异,黄板结合10μg的混合组分A,诱集的柑橘木虱雄虫数量显着高于雌虫数量;黄板结合0.1μg和1μg剂量的混合组分A,诱集的雌、雄柑橘木虱数量无显着影响。
杜凯名[9](2016)在《油松毛虫性引诱剂林间应用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油松毛虫(Dendrolimus tabulaeformis Tsai et Liu)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枯叶蛾科Lasiocampidae松毛虫属Dendrolimus。主要分布在华北、山东、辽宁、陕西等地,在我国危害油松、黑松、马尾松等多种松树。以幼虫取食松针,大发生时可将针叶取食殆尽。性引诱剂作为油松毛虫诱杀防治和测报的有效手段,其林间应用技术参数还有待完善;此外,如何通过性引诱剂诱捕量来评估林间虫口密度一直以来都是信息素应用中的瓶颈。基于此,本文开展了油松毛虫性引诱剂林间应用技术研究,筛选使用过程中各个指标的最佳参数及寄主油松挥发物对性引诱剂增效的主要组分;其次,结合地面人工虫口密度和失叶率的调查,分析诱捕量和虫口密度及失叶率三者间的相关性,构建耦合模型,将害虫监测从定性上升到定量,同时由于失叶率指标的引入,也为下一步和空中遥感数据进一步耦合奠定基础。主要结果如下:1.林间性引诱剂应用技术参数研究中,黑色诱捕器诱蛾效果最好,并且显着高于橙色;诱捕器悬挂高度距地面1.7m诱集效果好于0.5m,2m两个处理;采用船型诱捕器的诱蛾数量要显着高于多功能筒形及三角形诱捕器;阳坡诱捕到的虫口数多于阴坡,在以上诱捕器的设置中,诱捕器间距至少30m;诱芯时保存在4℃冷藏室中,其残效期高于15℃、20℃和25℃三个处理。因此,使用诱捕器及诱芯时要考虑上述不同参数的优化配置。2.寄主油松挥发物对性引诱剂的协同增效研究中,油松毛虫对寄主油松挥发物质的触角电位反应,测定结果表明:癸醛Decanal、壬醛Nonanal、柠檬烯Limonene、炭烯Camphene、石竹烯Caryophyllene、蒎烯R-α-pinene可以引发油松毛虫较强的触角电位反应,雌雄触角对上述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差异不明显;但对于壬醛Nonanal,雄虫的EAG反应强于雌虫;在林间试验中将这六种物质混合后对油松毛虫雄虫有较强的引诱作用;在林间利用船型诱捕器研究发现上述寄主挥发物混合物对性引诱剂具有增效作用。3.林间虫口密度、诱捕量、失叶率的耦合模型研究中,幼虫低虫口密度(低于80头/株),成虫诱捕量与幼虫虫口密度有较明显的相关性,可利用模拟的二次方函数y1=-0.06x12+6.174x1-85.753,其判定系数R2为0.987;高虫口密度时(80头/株<虫口≤129头/株)采用函数y2=0.076x22-3.111x2+109.844进行拟合,其判定系数R2为0.901;极高虫口密度时(>129头/株),诱捕量呈线性递减,利用线性函数y3=-1.795x3+214.060进行模拟估计,其判定系数R2为0.902。其次,失叶率与幼虫虫口密度的耦合研究发现,失叶率在一定范围内(<74%),虫口密度随失叶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当失叶率高于74%时,虫口密度反而下降,二者之间呈二次方函数关系y=-794.937x2+1188.218x-308.626,其判定系数R2为0.729。最后,油松失叶率与成虫诱捕量的耦合研究发现,诱捕量随着失叶率的增大而增大,但当失叶率高于72%, 诱捕量出现下降, 二者间可以按照y=-189.035x2+272.374x-53.474进行模拟估计,其判定系数R2为0.913。
刘怡[10](2016)在《黑肾卷裙夜蛾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研究》文中提出黑肾卷裙夜蛾(Plecoptera oculata Moore),是一种食叶性害虫,寄主为南方珍贵阔叶树种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 T.Chen),并对南岭黄檀(Dalbergia balansae Prain)、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 Willd)、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Lour.)Merr)、藤黄檀(Dallergia hancai Benth)也有一定危害。因为该种害虫随着近年降香黄檀成林引种而出现的一种害虫,所以国内外暂时还没有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野外调查、室内饲养观察,总结与分析了黑肾卷裙夜蛾的形态、生物学特性等问题;并通过不同黑肾卷裙夜蛾室内药效测定试验,筛选出合理的可供应用的药剂,并确定浓度,为林业生产提供参考;然后通过视显微镜观察与电镜技术对黑肾卷裙夜蛾触角感器以及性腺体进行观察,确定该虫雌雄特征与触角感器分布、性腺体结构,为性信息素研究提供基础。主要结果如下:黑肾卷裙夜蛾幼虫共6龄:1龄幼虫为黄绿色,体表各节有多个黑色毛点,头壳宽度为0.29mm±0.03mm;2龄幼虫体色更趋近绿色,毛点不再清晰,头壳宽度为0.56mm±0.10mm;3龄幼虫为淡绿色,体表出现8条白色纵纹,分布于背线、亚背线、气门上线位置,头壳宽度为1.00 mm±0.15mm;4龄幼虫为淡绿色,体表白色纵纹更加明显,体表略显白色,已经完全没有毛点痕迹,头壳宽度为1.52 mm±0.23mm;5龄幼虫为淡绿色,体表纵纹略显淡黄色,头壳宽度为1.98 mm±0.22mm;6龄幼虫为白绿色,有白色纵纹,头壳宽度为2.32 mm±0.24mm。雌雄蛹区分特征:雌蛹的第8腹节腹面有一纵裂,连接第7和9腹节,裂缝两侧有突起,裂缝最下端为产卵孔。雌蛹腹部第8、9和10节分节不明显。雄蛹第8腹节没有纵裂,而在第9腹节有纵裂,裂缝为生殖孔,裂缝两边均有瘤状突起,而腹部第8、9和10节分节明显。雄成虫腹部末端呈圆筒状;雌成虫腹部末端圆钳状。黑肾卷裙夜蛾成虫共有触角感器6种,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珊瑚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数目最多,分为3类,雄虫2类雌虫1类;刺形感器、腔锥形感器、耳形感器、B?hm氏鬃毛感器雌雄没有差别。珊瑚形感器只发现在雄虫。在培养温度为25℃±1℃,相对湿度75%±5%,光周期:14L︰10D条件下,黑肾卷裙夜蛾世代历期为41.64d±1.59d,其中卵、幼虫和蛹的历期分别为7.53d±0.40d、18.42d±0.41d和8.68d±0.58d,成虫寿命为7.02d±0.78d。黑肾卷裙夜蛾世代存活率为61.37%±0.80%,在幼虫期,各龄期成活率为:1龄91.23%±1.31%、2龄92.31%±0.76%、3龄90.67%±0.83%、4龄89.44%±0.53%、5龄90.02±1.12%、6龄88.47%±0.65%。越冬代约为120 d,该虫在广东地区1年发生78代,具世代重叠现象。对黑肾卷裙夜蛾的生活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幼虫孵化全天均可发生,以下午傍晚居多。1龄幼虫只取食叶片叶肉部分,而2龄及以上虫龄的幼虫取食全叶,当叶片被食光后,幼虫会取食树枝的嫩皮。老熟幼虫入土化蛹。成虫羽化期一般持续6d7d,在第2天出现高峰初期,高峰期雄虫大量羽化。成虫在羽化后23日交尾,交配发生在22:00—04:00,高峰在02:00—04:00。交尾时间持续88min±16min(交尾最长时间可达120 min)。成虫交尾结束512 h后产卵,在同一分支上产卵34枚,多为散产。各药剂对于黑肾卷裙夜蛾防治效果较好的为: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0.18%阿维菌素·110亿活芽孢/g苏云金杆菌粉剂、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25%灭幼脲3号增强粉剂、200亿活孢子/g绿僵菌。并且10%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5000倍,0.18%阿维菌素·110亿活芽孢/g苏云金杆菌粉剂3000倍,8000IU/μL苏云金杆菌悬浮剂800倍,200亿活孢子/g绿僵菌5000倍,25%灭幼脲3号增强粉剂50倍杀虫效果对于浓度变化没有明显影响,可以作为应用中的配药参照。
二、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 Snell)雌虫性信息素的分泌腺体和释放机制的研究——Ⅰ.大袋蛾性信息素释放部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 Snell)雌虫性信息素的分泌腺体和释放机制的研究——Ⅰ.大袋蛾性信息素释放部位(论文提纲范文)
(1)二烯丙基三硫醚对麦蛾精子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麦蛾 |
1.1 麦蛾的危害 |
1.2 麦蛾的防治 |
1.2.1 物理防治 |
1.2.2 化学防治 |
1.2.3 生物防治 |
2 植物精油 |
2.1 植物精油的杀虫活性 |
2.2 大蒜对生殖的影响 |
3 鳞翅目昆虫精包 |
3.1 精包的形成 |
3.2 精包的结构和功能 |
4 鳞翅目昆虫的精子 |
4.1 精子的形态 |
4.2 精子的发生 |
4.3 精子的功能 |
5 节律钟控系统对精子的调控 |
6 脂类对昆虫生殖的影响 |
7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二烯丙基三硫醚处理对麦蛾雄虫生殖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仪器设备及主要试剂 |
1.2.1 仪器设备 |
1.2.2 主要试剂 |
1.3 实验方法 |
1.3.1 试虫处理 |
1.3.2 精包形态观察 |
1.3.3 Hayes缓冲溶液的配置 |
1.3.4 荧光染色液的配置 |
1.3.5 精包内精子形态观察和数量统计 |
1.3.6 精包内精子活性统计 |
1.3.7 交配后不同时间精包中精子数量统计 |
1.3.8 双射精管内精子形态和数量统计 |
1.3.9 双射精管中精子活性统计 |
1.3.10 交配后不同时间双射精管中精子数量统计 |
1.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二烯丙基三硫醚对麦蛾精包形态的影响 |
2.2 二烯丙基三硫醚对麦蛾精包中精子质量的影响 |
2.2.1 精包中的精子形态 |
2.2.2 精包中的精子活性 |
2.3 麦蛾精包内精子数量的动态变化 |
2.4 二烯丙基三硫醚对麦蛾双射精管中精子质量的影响 |
2.4.1 交配前雄虫双射精管中精子数量 |
2.4.2 雄虫双射精管中精子形态 |
2.4.3 交配前雄虫双射精管中精子活力 |
2.5 交配后双射精管中精子数量的动态变化 |
3 总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转录组数据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昆虫 |
1.2 实验方法 |
1.2.1 转录组测序样本采集 |
1.2.2 总RNA的提取 |
1.2.3 RNA样品检测 |
1.2.4 RNA文库构建及质量检测 |
1.2.5 测序策略 |
1.2.6 测序数据质量控制 |
1.2.7 转录组测序数据组装 |
1.2.8 Unigenes功能注释 |
1.2.9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1.2.10 定量PCR检测差异基因 |
1.2.11 引物特异性检测 |
1.2.12 q RT-PCR检测基因表达量 |
1.2.13 脂肪体形态观察 |
1.2.14 三酰甘油和胆固醇含量测定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测序数据质控结果 |
2.2 测序数据组装 |
2.2.1 组装结果 |
2.2.2 测序数据与组装结果的比对统计 |
2.3 Unigene功能注释 |
2.3.1 NR数据库功能注释 |
2.3.2 GO和 KEGG数据库功能注释 |
2.4 差异基因表达及富集分析 |
2.5 转录组测序结果验证 |
2.6 靶标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2.7 二烯丙基三硫醚对麦蛾雄虫脂滴及脂类含量的影响 |
3 总结与讨论 |
总结与展望 |
1 全文总结 |
2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
3 进一步研究建议 |
4 本研究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表1 麦蛾基因定量表达引物 |
致谢 |
(2)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生物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核桃举肢蛾研究概述 |
1.1.1 核桃举肢蛾形态特征 |
1.1.2 核桃举肢蛾分布与危害 |
1.1.3 核桃举肢蛾生活史及习性 |
1.1.4 核桃举肢蛾防治 |
1.2 转录组测序技术与荧光定量PCR概述 |
1.2.1 转录组及其测序技术 |
1.2.2 荧光定量PCR概述 |
1.3 鳞翅目昆虫性信息素的生物学研究 |
1.3.1 鳞翅目昆虫信息素 |
1.3.2 雌雄相关鳞翅目昆虫的信息素腺体 |
1.3.3 鳞翅目昆虫信息素组分 |
1.3.4 鳞翅目昆虫TypeI信息素的体内合成 |
1.3.5 鳞翅目昆虫信息素的应用 |
1.3.6 核桃举肢蛾昆虫信息素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核桃举肢蛾信息素腺体转录组测序 |
2.1.1 供试昆虫及处理 |
2.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1.3 总RNA提取 |
2.1.4 cDNA文库构建及Illumina测序 |
2.1.5 测序数据及其数量控制 |
2.1.6 转录组测序数据组装 |
2.1.7 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8 Unigene表达丰度分析 |
2.2 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的鉴定与表达 |
2.2.1 试虫及试虫组织采集 |
2.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3 昆虫各组织总RNA提取及第一链cDNA的合成 |
2.2.4 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的查找 |
2.2.5 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引物的设计及验证 |
2.2.6 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荧光定量PCR的验证 |
2.2.7 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系统发育分析 |
2.2.8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核桃举肢蛾信息素腺体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1.1 Illumina测序和de novo组装 |
3.1.2 转录组Unigene的同源性比对 |
3.1.3 Unigene的 KOG注释结果 |
3.1.4 预测蛋白的功能注释 |
3.1.5 基因聚类分析 |
3.1.6 各样本表达丰度分析 |
3.1.7 性信息素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表达丰度分析 |
3.2 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
3.2.1 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合成和转运相关基因的鉴定 |
3.2.2 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各组织表达谱分析 |
3.2.3 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系统进化分析 |
3.3 讨论 |
3.3.1 核桃举肢蛾信息素腺体转录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3.2 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的鉴定与表达研究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研究总结 |
4.2 论文创新点 |
4.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美国白蛾性信息素成分与合成通路相关基因鉴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昆虫性信息素的概念 |
1.2 鳞翅目性信息素的成分 |
1.3 性信息素的应用 |
1.4 鳞翅目性信息素的合成通路 |
1.5 美国白蛾性信息素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美国白蛾不同组织及虫期的基因功能注释 |
2.1 实验材料 |
2.1.1 供试昆虫 |
2.1.2 仪器与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RNA提取的前期准备 |
2.2.2 样本的采集 |
2.2.3 RNA的提取 |
2.2.4 实验室初检 |
2.2.5 上机前样品检测 |
2.2.6 文库构建 |
2.2.7 文库质控 |
2.2.8 上机测序 |
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2.3.1 测序碱基质量值 |
2.3.2 测序碱基质量分布 |
2.3.3 测序质量控制 |
2.3.4 测序数据产出统计 |
2.3.5 数据组装 |
2.4 实验结果 |
2.4.1 RNA提取结果 |
2.4.2 转录组组装结果分析 |
2.4.3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2.4.4 美国白蛾12 个组织样本测序数据功能注释 |
2.5 讨论 |
第三章 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合成通路基因鉴定 |
3.1 实验方法 |
3.2 实验结果 |
3.3 讨论 |
第四章 美国白蛾性信息素合成通路基因表达模式与同源性分析 |
4.1 实验方法 |
4.1.1 候选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4.1.2 候选基因同源性分析 |
4.2 实验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美国白蛾性腺挥发物成分及含量的测定 |
5.1 实验方法 |
5.2 实验结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6.1 创新之处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4)长足大竹象发育转录组文库分析及成虫觅偶行为定向信息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长足大竹象研究现状 |
1.2.1 危害情况 |
1.2.2 防治措施 |
1.3 昆虫转录组研究进展 |
1.3.1 昆虫转录组学应用 |
1.3.2 鞘翅目转录组研究概况 |
1.4 昆虫信息素研究进展 |
1.4.1 昆虫性信息素 |
1.4.2 昆虫聚集信息素与抗聚集信息素(驱避信息素) |
1.4.3 鞘翅目象甲科昆虫信息素研究概况 |
1.4.4 昆虫信息素在害虫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
1.5 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与昆虫信息素的协同作用 |
1.5.1 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 |
1.5.2 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
1.5.3 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与昆虫信息素的协同作用 |
1.6 研究目的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长足大竹象发育转录组文库构建与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转录组基本情况 |
2.2.2 转录组分类情况 |
2.2.3 基因表达水平 |
2.2.4 转录组数据的验证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长足大竹象成虫虫粪挥发性成分分析 |
3.1 材料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样品前处理 |
3.2.2 挥发性成分分析 |
3.2.3 GC-MS分析条件 |
3.3 数据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雌雄成虫虫粪挥发性成分种类 |
3.4.2 雌成虫虫粪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 |
3.4.3 雄成虫虫粪挥发性成分及相对含量 |
3.4.4 雌雄成虫虫粪相同挥发性成分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长足大竹象体表挥发物成分释放日节律及其对成虫的EAG和行为活性 |
4.1 材料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剂及仪器 |
4.2 方法 |
4.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4.4 结果分析 |
4.4.1 长足大竹象雌虫挥发物成分 |
4.4.2 长足大竹象雌虫挥发物日节律变化趋势 |
4.4.3 长足大竹象雄虫虫体挥发物成分 |
4.4.4 长足大竹象雄虫挥发物日节律变化趋势 |
4.4.5 长足大竹象成虫对不同时间段虫体挥发物的EAG反应 |
4.4.6 长足大竹象成虫对不同时间段虫体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长足大竹象对虫体挥发物主要成分的触角电生理和行为反应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试剂 |
5.1.3 方法 |
5.2 数据分析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长足大竹象成虫对15种化合物的EAG反应 |
5.3.2 长足大竹象成虫对15种化合物的行为反应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寄主植物挥发物对长足大竹象虫体挥发物质的增效作用 |
6.1 材料 |
6.1.1 试验材料 |
6.1.2 试验试剂 |
6.2 方法 |
6.3 数据分析 |
6.4 结果与分析 |
6.4.1 对不同浓度植物气味化合物的EAG反应 |
6.4.2 植物气味化合物与单一虫体挥发物组合的EAG反应 |
6.4.3 植物气味化合物和混合虫体挥发物组合的EAG反应 |
6.4.4 植物气味化合物与成虫具有导向作用虫体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
6.5 讨论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特色与主要创新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中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化学防治在森林害虫综合治理中的现状 |
2 我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技术 |
2.1 烟雾防治 |
2.2 注干防治 |
2.3 昆虫生长调节剂防治 |
2.4 行为化学防治 |
3 展望和对策 |
(6)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鉴定及相关化学生态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鳞翅目性信息素特点 |
1.2 鳞翅目性信息素研究方法 |
1.2.1 性信息素提取方法 |
1.2.2 性信息素活性测定方法 |
1.2.3 性信息素鉴定方法 |
1.3 鳞翅目性信息素应用研究 |
1.3.1 虫情监测 |
1.3.2 交配迷向法 |
1.3.3 大量诱杀法 |
1.4 茶树害虫性信息素研究进展 |
1.4.1 茶树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鉴定 |
1.4.2 性信息素微量成分的作用 |
1.4.3 茶树害虫性信息素的手性结构与生物活性 |
1.4.4 茶树昆虫的性信息素多态性 |
1.4.5 性信息素的抗性问题 |
1.4.6 茶树害虫性信息素生物合成的调节机制 |
1.4.7 性信息素的其他生态学功能—利它素 |
1.5 研究思路 |
1.5.1 立题背景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种群的地理分布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虫源 |
2.1.2 主要仪器与材料 |
2.1.3 试验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2.2.2 我国茶区灰茶尺蠖和茶尺蠖地理分布结果 |
2.3 讨论 |
第三章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求偶交配行为的生物学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虫源 |
3.1.2 主要仪器与材料 |
3.1.3 试验方法 |
3.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雌雄比例统计 |
3.2.2 求偶节律 |
3.2.3 交配时间及持续时长 |
3.3 讨论 |
第四章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的提取、鉴定与应用技术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虫源 |
4.1.2 主要仪器与材料 |
4.1.3 试验方法 |
4.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活性物质筛选 |
4.2.2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活性物质鉴定 |
4.2.3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的定量分析 |
4.2.4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田间诱捕效果 |
4.2.5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适用诱捕器的筛选 |
4.2.6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缓释载体的筛选 |
4.2.7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器适用高度试验 |
4.2.8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诱捕器适用密度试验 |
4.3 讨论 |
第五章 茶尺蠖性信息素的提取与结构鉴定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虫源 |
5.1.2 主要仪器与材料 |
5.1.3 试验方法 |
5.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茶尺蠖性信息素活性物质筛选 |
5.2.2 茶尺蠖性信息素活性物质鉴定 |
5.2.3 茶尺蠖性信息素的定量分析 |
5.2.4 茶尺蠖性信息素田间诱捕效果 |
5.3 讨论 |
第六章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求偶通讯的种间隔离机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虫源 |
6.1.2 主要仪器与材料 |
6.1.3 试验方法 |
6.1.4 统计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EAG测试 |
6.2.2 风洞测试 |
6.3 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1.1 我国茶区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种群的地理分布 |
7.1.2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求偶交配行为特征 |
7.1.3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成分鉴定 |
7.1.4 茶尺蠖性信息素成分鉴定 |
7.1.5 灰茶尺蠖性信息素的田间应用技术 |
7.1.6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求偶通讯种间隔离的化学生态机制 |
7.2 讨论 |
7.2.1 我国茶区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种群分布的变化 |
7.2.2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成分鉴定 |
7.2.3 性信息素的应用技术 |
7.2.4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求偶通讯种间隔离的化学生态机制 |
7.3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7.3.1 我国茶区灰茶尺蠖和茶尺蠖种群分布变化的原因 |
7.3.2 性信息素微量成分的筛选及性信息素手性立体结构的鉴定 |
7.3.3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生物合成机理研究 |
7.3.4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的应用技术 |
7.3.5 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求偶通讯的种间隔离机制 |
7.4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基本信息 |
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专利 |
(7)柚木野螟生物学与信息化学物质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昆虫性信息素研究概况 |
1.2 昆虫性信息素生物学 |
1.2.1 昆虫求偶与性信息素释放 |
1.2.2 昆虫性信息素释放部位与形态 |
1.2.3 昆虫对性信息素的行为反应 |
1.2.4 昆虫性信息素的生物合成与调控 |
1.3 昆虫性信息素活性化合物研究 |
1.3.1 昆虫性信息素的提取分离 |
1.3.2 昆虫性信息素的结构鉴定 |
1.3.3 昆虫性信息素的化学合成 |
1.3.4 昆虫性信息素的生物测定 |
1.4 昆虫性信息素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应用 |
1.4.1 虫情监测 |
1.4.2 害虫防治 |
1.4.3 虫情检疫 |
1.5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研究 |
1.5.1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概述 |
1.5.2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对昆虫行为的影响 |
1.6 柚木野螟国内外研究进展 |
1.6.1 柚木野螟的分布 |
1.6.2 柚木野螟的生物学特性 |
1.6.3 柚木野螟的为害特性 |
1.6.4 柚木野螟的防治 |
1.7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仪器、试剂及其他耗材 |
2.3 供试虫源 |
2.4 供试植物 |
2.5 试验方法 |
2.5.1 柚木野螟形态特征及生物学观察 |
2.5.2 柚木野螟生殖生物学观察 |
2.5.3 柚木野螟雌蛾生殖系统的发育及其解剖 |
2.5.4 柚木野螟性信息素研究 |
2.5.5 柚木野螟寄主植物引诱剂的研究 |
2.5.6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柚木野螟形态特征与生活习性 |
3.1.1 柚木野螟形态特征观察 |
3.1.2 柚木野螟成虫寿命 |
3.1.3 柚木野螟幼虫逃跑行为 |
3.1.4 柚木野螟幼虫体长和头壳宽度 |
3.2 柚木野螟成虫生物学 |
3.2.1 成虫羽化节律 |
3.2.2 雌蛾求偶规律 |
3.2.3 交尾行为 |
3.3 柚木野螟雌性腺形态特征与卵巢发育 |
3.3.1 雌蛾性腺的形态特征 |
3.3.2 雌蛾卵巢的发育 |
3.4 柚木野螟性信息素 |
3.4.1 柚木野螟雄蛾对性信息素粗提物的电生理反应 |
3.4.2 雄蛾对性腺提取物的风洞试验 |
3.4.3 柚木野螟性信息素活性组分 |
3.4.4 柚木野螟性信息素提取物的成分 |
3.4.5 柚木野螟性引诱剂在林间的诱捕效果 |
3.5 植物挥发物 |
3.5.1 柚木挥发物引发柚木野螟触角电生理反应的活性物质 |
4 结论与讨论 |
4.1 柚木野螟形态特征及相关生物学 |
4.2 柚木野螟的生殖生物学 |
4.3 柚木野螟雄蛾对信息素粗提物电生理反应 |
4.4 柚木野螟性信息素活性组分 |
4.5 植物源引诱剂 |
4.6 柚木野螟研究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 |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8)黄板与拟性信息化合物对柑橘木虱的诱集反应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柑橘木虱的研究现状 |
1.1.1 柑橘木虱的生物学特性 |
1.1.2 柑橘木虱的发生与危害 |
1.1.3 柑橘木虱的防治 |
1.2 昆虫的趋色性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应用 |
1.2.1 昆虫的趋色性 |
1.2.2 有色粘虫板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应用 |
1.3 昆虫性信息素研究进展 |
1.3.1 昆虫性信息素 |
1.3.2 昆虫性信息素生物学 |
1.3.3 昆虫性信息素化学成分确定 |
1.3.4 昆虫性信息素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应用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2 黄板悬挂方式及粘剂类型对柑橘木虱诱集效果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虫源 |
2.1.2 寄主植物 |
2.1.3 器材与工具 |
2.1.4 前期准备及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方法 |
2.2.1 黄板不同悬挂高度对柑橘木虱诱集效果的影响 |
2.2.2 黄板不同悬挂朝向对柑橘木虱诱集效果的影响 |
2.2.3 黄板表面不同粘剂类型对柑橘木虱诱集效果的影响 |
2.2.4 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黄板不同悬挂高度对柑橘木虱诱集效果的影响 |
2.3.2 黄板不同悬挂悬挂朝向对柑橘木虱诱集效果的影响 |
2.3.3 黄板表面不同粘剂类型对柑橘木虱诱集效果的影响 |
2.4 小结 |
3 黄板与成虫浸提物对柑橘木虱诱集效果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虫源及寄主植物 |
3.1.2 仪器设备 |
3.2 试验方法 |
3.2.1“Y”型嗅觉仪的组装 |
3.2.2 柑橘木虱成虫浸提物的提取 |
3.2.3 柑橘木虱对成虫浸提物的行为测定 |
3.2.4 田间黄板与成虫浸提物对柑橘木虱诱集效果的影响 |
3.2.5 数据处理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成虫浸提物对柑橘木虱成虫选择行为的影响 |
3.3.2 不同气味源对雄性柑橘木虱选择行为的影响 |
3.3.3 田间黄板与成虫浸提物对柑橘木虱诱集效果的影响 |
3.4 小结 |
4 柑橘木虱拟性信息化合物的提取与鉴定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供试虫源 |
4.1.2 试剂及仪器设备 |
4.2 试验方法 |
4.2.1 柑橘木虱拟性信息化合物的提取 |
4.2.2 柑橘木虱拟性信息化合物GC-MS的鉴定分析 |
4.2.3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5 田间黄板与拟性信息化合物对柑橘木虱诱集效果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 |
5.1.1 供试虫源及寄主植物 |
5.1.2 材料及试剂 |
5.2 试验方法 |
5.2.1 柑橘木虱对拟性信息化合物的选择行为测定 |
5.2.2 田间黄板与拟性信息化合对柑橘木虱诱集效果的影响 |
5.2.3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柑橘木虱对拟性信息化合物的选择行为测定 |
5.3.2 田间黄板与拟性信息化合物对柑橘木虱诱集效果的影响 |
5.4 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黄板诱集柑橘木虱的最佳悬挂方式及粘剂类型 |
6.1.2 黄板与成虫浸提物联用对诱集柑橘木虱的影响 |
6.1.3 柑橘木虱拟性信息化合物的提取与鉴定分析 |
6.1.4 田间黄板与拟性信息化合物对柑橘木虱诱集效果的影响 |
6.2 讨论 |
6.2.1 黄板诱集柑橘木虱的最佳方式及粘剂类型 |
6.2.2 黄板与成虫浸提物对柑橘木虱诱集效果的影响 |
6.2.3 柑橘木虱拟性信息化合物的提取与鉴定分析 |
6.2.4 田间黄板与拟性信息化合物对柑橘木虱诱集效果的影响 |
6.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发表文章 |
(9)油松毛虫性引诱剂林间应用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松毛虫的相关研究现状 |
1.1.1 松毛虫的种类 |
1.1.2 松毛虫的危害特点 |
1.1.3 松毛虫的防治方法 |
1.1.4 油松毛虫的相关研究 |
1.2 松毛虫性信息素的研究进展 |
1.2.1 松毛虫性信息素的生物学及提取技术 |
1.2.2 松毛虫性信息素化学 |
1.2.3 油松毛虫的相关研究 |
1.3 性信息素技术在害虫监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
1.3.1 其他昆虫上的研究 |
1.3.2 油松毛虫的相关研究 |
1.4 寄主植物挥发物对昆虫性信息素的增效作用 |
1.4.1 寄主植物挥发物的种类与特征 |
1.4.2 植物挥发性物质对昆虫性信息素增强作用 |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出发点 |
1.6 研究的总体思路与主要内容 |
2 基于油松毛虫性引诱剂的不同林间应用技术的优化 |
2.1 标准地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不同颜色的诱捕器 |
2.3.2 不同悬挂高度的诱捕器 |
2.3.3 不同诱捕器类型 |
2.3.4 诱芯在不同温度下的残效量 |
2.3.5 阴坡与阳坡 |
2.3.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不同颜色诱捕器的诱蛾效果比较 |
2.4.2 诱捕器不同悬挂高度的诱蛾效果比较 |
2.4.3 不同诱捕器类型的诱蛾效果比较 |
2.4.4 诱芯在不同温度下的残效量 |
2.4.5 阴坡阳坡的诱蛾效果比较 |
2.5 小结与讨论 |
3 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对油松毛虫性引诱剂诱蛾效果的增效 |
3.1 试验材料 |
3.1.1 寄主植物挥发物采集 |
3.1.2 触角电位反应和林间实验 |
3.2 试验方法 |
3.2.1 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的动态顶空采集 |
3.2.2 触角电位反应方法 |
3.2.3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的GC-MS测定 |
3.3.2 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的种类成分和相对含量 |
3.3.3 雌、雄成虫触角对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的EAG反应 |
3.3.4 油松毛虫对寄主植物挥发物标样的浓度梯度触角电位的测量(EAG) |
3.3.5 一定配比的五元及六元组分混配的寄主植物挥发物标样的EAG反应 |
3.3.6 几组寄主植物挥发物的混配配方与油松毛虫性引诱剂的协同作用 |
3.4 小结与讨论 |
4 油松毛虫性引诱剂林间监测的耦合模型 |
4.1 试验地概况 |
4.2 试验材料 |
4.2.1 供试诱芯 |
4.2.2 供试诱捕器 |
4.3 试验方法 |
4.3.1 林间虫口密度的调查 |
4.3.2 油松失叶率调查 |
4.3.3 相关性数据耦合方法 |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4.1 油松毛虫发生期的监测效果 |
4.4.2 油松毛虫林间虫口密度与成虫诱捕量的相关性研究 |
4.4.3 油松毛虫林间虫口密度与失叶率的相关性研究 |
4.4.4 油松毛虫成虫诱捕量与油松失叶率的相关性研究 |
4.5 小结与讨论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基于油松毛虫性引诱剂的不同林间应用技术 |
5.2.2 寄主植物挥发性物质对油松毛虫性引诱剂诱蛾效果的增效 |
5.2.3 汕松毛虫性引诱剂林间监测的耦合模型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1 |
导师简介2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黑肾卷裙夜蛾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虫源 |
2.2 室内饲养 |
2.3 试验方法 |
2.3.1 形态特征观察 |
2.3.2 生物学特性观察 |
2.3.3 室内药效测定试验 |
2.4 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各虫态形态特征 |
3.2 幼虫头宽和体长生长规律 |
3.3 雌雄鉴别及生殖器超微结构 |
3.3.1 蛹形态特征 |
3.3.2 雌雄成虫外部形态特征及其超微结构 |
3.4 触角感受器结构观察 |
3.4.1 触角的形态 |
3.4.2 触角感器的类型 |
3.5 生物学特性 |
3.5.1 生活史 |
3.5.2 生活习性 |
3.6 黑肾卷裙夜蛾幼虫室内药效药剂筛选试验 |
4 结论与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附录B: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其他论文 |
四、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 Snell)雌虫性信息素的分泌腺体和释放机制的研究——Ⅰ.大袋蛾性信息素释放部位(论文参考文献)
- [1]二烯丙基三硫醚对麦蛾精子质量的影响[D]. 吴梦雅.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2]核桃举肢蛾性信息素生物合成与转运相关基因分析[D]. 朱姝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3]美国白蛾性信息素成分与合成通路相关基因鉴定研究[D]. 王佳同.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4]长足大竹象发育转录组文库分析及成虫觅偶行为定向信息物质研究[D]. 蔡艳.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2)
- [5]中国森林害虫化学防治研究进展[J]. 吕云彤,张琪慧,苑冉,曹传旺. 环境昆虫学报, 2018(03)
- [6]灰茶尺蠖和茶尺蠖性信息素鉴定及相关化学生态学研究[D]. 罗宗秀.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7(12)
- [7]柚木野螟生物学与信息化学物质初步研究[D]. 张媛媛.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8]黄板与拟性信息化合物对柑橘木虱的诱集反应及其应用[D]. 许炜明. 华南农业大学, 2017(08)
- [9]油松毛虫性引诱剂林间应用技术研究[D]. 杜凯名. 北京林业大学, 2016(12)
- [10]黑肾卷裙夜蛾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研究[D]. 刘怡. 华南农业大学,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