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中喷射节流装置的理论研究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中喷射节流装置的理论研究

论文摘要

随着制冷技术应用的日益普遍化以及能源的短缺化,人们对制冷技术的节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在蒸汽压缩制冷系统中,从冷凝器出来的高压制冷剂通过节流阀后,使得这部分压力能白白损失掉了。压缩喷射制冷循环系统以结构简单、可回收一般节流装置所引起的节流损失而逐渐受到关注。射流泵是压缩喷射式制冷循环实现的关键部位。设计和运用射流泵的相关的理论依据是它的基本方程h=f(m、q、γ),是研究射流泵压力、流量和几何尺寸之间的关系,它反映了泵内能量变化及各主要部件(喷嘴、喉管、扩散管和喉管进口段)对性能的影响,其它三个方程(汽蚀、最优参数、装置性能)都和它有关。国内外学者对它的研究,一般通过两种不问的途径。第一种是根据一定数量的实验资料,利用统计数学方法,求出计算公式,这些方程结构简单,便于计算。但是它们无法阐明射流泵主要部件与性能的依从关系,而且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因此缺乏普遍的指导作用。第二种是根据射流泵的边界条件,运用流体力学基本定律导出理论方法,并通过一定数量的试验资料确定方程中流速系数(阻力系数)。在推导方程时,部分学者如丁。高斯拉(Gosline)等把管内流动简化为一元流,并对射流泵喉管进出的断面,采取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符合的假定,所以这些方程是不全面的,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们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并且这些方程表达方式各不相同,各学派理论之间互不联系。另一部分学者如B.J.希劳(Hill)利用二元流的方法,对射流泵基本性能进行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但是由于没有导出它的解析式,所以在实践运用上,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基于射流泵基本理论,打破传统设计方法,采用优化设计理念,着重对压缩喷射式制冷系统中的主要部件——射流泵进行了分析研究,建立针对液气-气射流泵内流动过程的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推导了气-液喷射器结构设计和可达工作状态数学表达式。过推导极限喷射系数方程、喷射系数方程,确立了目标函数方程式,建立了喷射泵的计算模型,确定了喷射系数优化算法,并进一步确定了主要径向尺寸、轴向尺寸及各横截面面积比计算公式。在所进行的射流泵的对比理论分析表明,采用射流泵的优化设计可以使制冷系统能耗减少量可达10%以上。表明对喷射泵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提高泵的工作效率,降低循环装置能量消耗量。这不仅为今后液气-气射流泵的设计、生产提供了理论指导,而且会带来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新型压缩喷射制冷循环
  • 1.1.3 课题的导出
  • 1.2 喷射技术发展简介
  • 1.3 喷射技术在其它领域的应用
  • 1.4 喷射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5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射流泵的基本理论及性能方程
  • 2.1 湍流射流的分类
  • 2.2 射流流动结构
  • 2.3 主要无量纲参数及系数定义
  • 2.4 射流泵基本方程
  • 2.5 基本方程的简化式
  • 2.6 射流泵的相似律
  • 2.6.1 几何相似
  • 2.6.2 运动相似
  • 2.6.3 动力相似
  • 2.7 两相流体力学概述
  • 2.7.1 液气两相流动状态
  • 2.7.2 液气两相流一维数学模型
  • 2.7.2.1 基本参数
  • 2.7.2.2 均质流模型
  • 2.7.2.3 分离流模型
  • 2.7.2.4 漂移通量模型
  • 2.7.2.5 液气流阻力
  • 第三章 计算设计射流泵的主要问题
  • 3.1 射流泵原理图
  • 3.2 射流泵的分类定义
  • 3.3 射流泵的主要损失及其效率
  • 第四章 液气-气射流泵优化设计模型
  • 4.1 液气-气射流泵分析模型的建立
  • 4.1.1 液气-气射流泵几何模型
  • 4.1.2 液气-气射流泵工作分析
  • 4.1.2.1 喷射阶段
  • 4.1.2.2 接受阶段
  • 4.1.2.3 混合阶段
  • 4.1.2.4 扩压阶段
  • 4.1.3 T-S图上液气-气射流泵的工作过程
  • 4.1.4 液气-射流泵数学模型
  • 4.1.4.1 喷嘴模型
  • 4.1.4.2 接受室模型
  • 4.1.4.3 混合室模型
  • 4.1.4.4 扩散室模型
  • 4.2 射流泵数学模型求解条件
  • 4.2.1 热力学条件与几何条件
  • 4.2.2 区域离散与定解条件
  • 4.2.2.1 区域离散
  • 4.3 液气-气射流泵结构设计模型
  • 4.3.1 工作喷嘴
  • 4.3.1.1 制冷剂在喷嘴中的流动特性
  • 4.3.1.2 制冷剂压力和流速的关系
  • 4.3.1.3 制冷剂流速和通道截面的关系
  • 4.3.1.4 喷嘴临界截面直径和出口截面的确定
  • 4.3.1.5 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对喷嘴临界截面和出口截面直径的影响
  • 4.3.2 混合室横截面面积计算
  • 4.3.3 极限喷射系数方程
  • 4.3.3.1 概述
  • 4.3.3.2 极限状态喷射系数方程
  • 4.3.4 喷射系数方程
  • 4.3.5 喷射泵几何形状选取
  • 4.3.5.1 喷射泵径向尺寸计算公式
  • 4.3.5.2 喷射泵轴向尺寸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单级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冷凝废热回收的制冷剂数值优选研究[J]. 节能 2020(01)
    • [2].蒸汽压缩制冷实验装置改造及性能测试[J].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2016(04)
    • [3].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蒸汽压缩制冷系统建模方法[J].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6(05)
    • [4].低温太阳能有机朗肯-蒸汽压缩制冷循环工质及系统优化[J]. 新能源进展 2017(05)
    • [5].内燃机尾气余热驱动有机朗肯蒸汽压缩制冷循环的研究[J]. 内燃机工程 2019(01)
    • [6].蒸汽压缩制冷系统的稳态和瞬态建模分析[J]. 低温与超导 2012(05)
    • [7].绿色环保制冷剂[J]. 技术与市场 2008(04)
    • [8].上海交大提高空调能效近一倍[J]. 浙江化工 2017(02)
    • [9].R134a和纳米油混合物的蒸汽压缩制冷系统的实验研究[J]. 家电科技 2020(03)
    • [10].飞机空调系统制冷技术现状及展望[J]. 冷藏技术 2008(01)
    • [11].超巨弹热效应可能导致更好的制冷机[J]. 物理 2020(01)
    • [12].太阳能驱动的有机朗肯-喷气增焓(带二次吸气的增效)蒸汽压缩制冷系统性能分析[J]. 新能源进展 2014(05)
    • [13].干冻磨削用低温冷风发生系统的设计[J]. 低温与超导 2010(06)
    • [14].定环境温度下冷库的氨蒸汽压缩制冷系统的火用分析[J]. 制冷 2008(04)
    • [15].小型变负荷冷却装置对高热流芯片散热的实验研究[J]. 能源工程 2019(01)
    • [16].空气源热泵热水器在民用工程中的应用[J]. 装备机械 2012(03)
    • [17].蒸发制冷系统的冷凝和蒸发过程性能分析[J]. 河池学院学报 2012(02)
    • [18].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中喷射节流装置——射流泵的优化设计分析[J]. 中国科技信息 2011(08)
    • [19].科学家提出制冷新方式[J]. 低温与特气 2019(02)
    • [20].地热驱动有机朗肯-单级压缩制冷系统的热力学分析[J]. 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15(02)
    • [21].室温磁制冷材料研究进展[J]. 磁性材料及器件 2015(04)
    • [22].船舶余热驱动的有机朗肯-蒸汽压缩空调性能分析与工质选择[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13(04)
    • [23].基于Wi-Fi技术冷库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信息技术 2014(02)
    • [24].冷库系统变工况性能的理论分析[J].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2009(01)
    • [25].新型蒸汽压缩-喷射制冷循环[J]. 浙江化工 2008(06)
    • [26].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的低温地热制冷系统热力学分析[J]. 新能源进展 2014(02)
    • [27].网络中心机房电子设备废热综合利用途径探讨[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12(09)
    • [28].高温矿井空调制冷技术概况及发展[J]. 制冷与空调 2012(01)
    • [29].可降低数据中心热管理能耗的嵌入机柜式冷却方法及其EXERGY分析[J]. 电子机械工程 2009(02)

    标签:;  ;  ;  ;  ;  

    蒸汽压缩制冷循环中喷射节流装置的理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