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语文设科百年以来,语文知识从无到有,从零散到系统,从淡化到重构。关于语文知识的讨论始终没有停息。受二元论思维的影响,对于学校语文知识的追问,最常见的一种形态就是,要不要语文知识?语文是学习知识的还是培养能力的?语文教学是语感教学的,还是语识教学?等等。这种非此即彼的研究范式,最终没能解决“为什么要有这些语文知识”的难题。研究语文知识的“源头”问题——知识从哪里来,必须要进行语文知识生产方式的研究。本研究选择文献研究、个案研究、历史描述与演绎推理的方法对已纳到语文课程与教学中的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剖析,以期建立语文知识生产的分析框架,为以后语文知识的生产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学校语文知识生产就是生产者对于相关母语知识的选择、创生(重组),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过程。知识生产方式就是研究知识生产的途径、过程与方式方法。知识生产包含四个基本因素:知识生产者,生产过程,生产的产品(即知识)和知识的传播。由于知识生产是一种社会生产,其中必然会受到社会因素的干扰与制约。为了维系知识生产的运行,知识生产还需要一套辅助机制。这些辅助机制是:动力机制、审议机制和反馈机制。论文按照语文知识生产的各个要素分章进行研究。各部分研究的主要结论是:一、语文知识生产者1、知识生产者是知识生产的主体,是知识生产的直接作用力。知识生产者的世界观、知识观都会影响甚至决定知识生产的结果。语文知识的生产者主要有学科专家、语文课程专家、教师和其他人员。目前,学科专家和语文课程专家是语文知识的主要生产者。2、《外国小说欣赏》的个案研究发现,从学术知识到学校知识之间,还需要编写者根据学习者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加工”。纳入到语文课程中的知识是对学术知识的一种“借用”和“转换”,并且要在此基础上积极“吸纳”与“借鉴”其他的相关研究。从学术专著到学校教材必须经过:精选与简化、通俗与晓畅、过渡与衔接、表达与呈现四个环节。3、上海教育版高中《语文》实验教材知识生产方式的研究发现,其新奇的术语,全新的知识内容和知识呈现方式,使得本套教材具有反学科的特征。学科知识体系的发展是在学科的知识生产与反学科的知识生产的矛盾冲突中前进。二、语文知识生产过程1、知识的生产过程是知识的选择与组织的过程。语文知识生产过程主要表现为:传统知识的继承;学术知识的选择;国外知识的借鉴;经验知识的总结和缄默知识的显现等。2、语言知识生产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生产过程。《马氏文通》和《新著国语语文法》属于典型的借鉴式知识生产;《暂拟汉语语法系统》的知识生产过程表现为多主体审议的生产;《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的知识生产过程既有学术知识的转换,也有传统语法知识的继承,还有多主体讨论与审议,表现为统合型的知识生产。3、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时期的文学知识生产,主要是借鉴前苏联的文学教学模式,诞生了“《红领巾》教学法”等文学教学知识,这些知识由于过多地照搬他人的经验,没能做相应的加工、改造,知识的实用性受到怀疑。4、文体知识生产过程是一个不断被改变和重塑的过程,从“二大文体”,到“四大文体”,一直到“三大文体”的定型,学校语文知识生产过程表现为一种压缩与减化,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文体概念界限的模糊。5、“删节版”教材编写体现了对于原作的一种取舍,这种取舍隐含着对编者意图与作者意图之间的冲突,知识生产要兼顾学生与原作之间的关系。6、识字教学理论在字量与字种、字频与复现、构字与构词能力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识字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和识字教材编写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理论研究的实践转换还有大量的工作未做。知识转化体现为一种知识生产。三、语文知识生产的动力机制1、知识生产的动力机制是一套维系知识生产运作与发展的体制、制度。促进语文学科知识生产的动力有两种力量。一种力量直接来自于学科内部,通过学科内部知识的积淀和继承;一种动力来自于学科外部的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社会变迁,相关学科发展等。2、学科内部的动力研究,选取教材的个案分析发现,教材知识生产的内部动力有如下特征:传统教材知识的继承与更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与导向;教材编写者知识的转化与应用;相关学科知识的吸纳与借鉴。3、口语交际取代听说能力由学科外部引发,学科知识的生产与变革要符合其本身的发展规律,促进知识生产与变革的主要力量应该符合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与运行轨迹。外部的力量只能作为知识生产的一种推动力而不是决定力量。四、语文知识的呈现1、知识呈现就是对知识生产结果的表征方式。知识生产者通过一定的生产过程,生产出的知识内容,要通过一定的渠道与途径表现出来。学校语文知识呈现的常见途径有教材、教学参考书等。2、教材中语文知识与课文之间存在分离关系、游离关系、交汇关系和蕴含关系。教材的知识编排上有:系统式呈现和随文式呈现;明晰式呈现和潜藏式呈现;螺旋式呈现和阶梯式呈现。2、对四个版本教学参考书的知识呈现研究发现,大部分呈现是“要教什么”的知识。而对于“为什么要教这些”和“怎样教这些内容”的相关知识很少。3、两个时间跨度超过80年教案的比较发现:除了概念、术语的变化外,语文知识的内容变化不大,教学知识有明显的差异。语文课程在体现其规律性的背后,也反映了语文知识生产并不理想。五、知识的传播与审议1、知识的传播是知识被接受的前提,知识通过各种媒介的传播使得个人知识变成公共知识,并在更为广阔的领域里被人们接受和使用。传播的过程也是知识生产的过程,传播的路径自然会影响到知识的生产。2、知识的审议机制是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对现有知识和将要生产的知识其合理性与合法性进行审议。只有符合知识审议条件的知识才能在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建立起多主体、多视角的知识审议机制才能保证知识生产健康、良性地发展。3、语文学科知识审议的人员应该有:学术界的学科专家、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的专家、教师和学生,他们应该共同组成知识生产的主体。在这个组织中,知识的生产不是单向度的生产、传播,而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学术专家的学术知识、课程专家的教学知识、教师的实践知识和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体验一起生成语文知识。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导论一、研究的缘起(一) 新课程引发的关于语文知识的争论(二) 关于语文知识系统性与科学性的质疑(三) 缄默知识理论及新的知识观的形成二、研究问题聚焦三、研究方法的选择(一) 文献研究(二) 个案研究(三) 历史描述与演绎推理第一章 语文知识生产的本体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一、知识与知识观(一) 对于知识的不同理解(二) 关于知识观二、学校语文知识三、语文知识生产方式(一) 知识生产方式要素辨析(二) 学校语文知识生产方式(三) 学校语文知识生产的特征分析第二节 为什么要研究语文知识生产方式一、课程表现为知识的选择与呈现二、被忽视的两个向度三、关于语文学的论争(一) 语文学:语文本体的追问(二) 学术语文学与学校语文学之争第三节 研究的文献综述一、语文知识的建构历程二、围绕语文知识问题展开的争论(一) 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二) 知识与能力的关系(三) 语文知识与科学化(四) 知识教学与语感培养(五) 近两年关于知识的论争三、知识的重构与实践第二章 语文知识生产者第一节 语文知识生产者概述第二节 学术专家及其知识生产方式——曹文轩《外国小说欣赏》的个案分析一、《外国小说欣赏》生产的语文知识二、教材知识与学术知识之间的关联性分析(一) 教材内容对学术成果的借用(二) 教材内容对学术研究的转化(三) 教材内容对相关研究的吸纳与借鉴三、相关知识的实用性分析举例(一) 人物命运的重复(二) 作品结构的重复(三) 语言的重复(四) 肖像的重复(五) 意象的重复四、学术专家知识生产生产方式及其反思(一) 精选与简化(二) 通俗与晓畅(三) 过渡与衔接(四) 转化与呈现第三节 从反学科话语看语文知识生产——上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知识生产一、反学科知识话语及其知识生产方式(一) 反学科知识话语(二) 反学科知识话语的知识生产方式二、教材所体现的反学科知识话语及其语文知识生产方式(一) 术语的更新(二) 知识内容的更新(三) 知识呈现的更新第三章 语文知识生产过程及生产方式第一节 汉语知识生产方式一、借鉴式语法知识生产二、多主题审议的语法知识生产三、综合式语法知识生产四、语法知识生产方式及其反思第二节 文学知识生产方式——以1956年汉语、文学分科的背景分析一、汉语、文学分科的背景分析二、汉语、文学分科的部署与进展三、《红领巾》教学及其文学教学知识生产四、分科教学时期文学知识的呈现五、汉语文学分科时期文学知识生产方式及其思考(一) 汉语文学分科时期的文学知识生产:拿来与借鉴(二) 汉语、文学分科的反思第三节 文体知识的演变及其生产方式一、古代文体知识及其演变二、近代文体知识及其在学校的演变(一) 教学文体初创时期(二) 四大文体定型时期(三) 四大文体分类的特点及其影响(四) “应用文”文体研究三、1949 年后对文体的分类(一) 汉语文学分科前的文体分类(二) 汉语、文学分科后的文体演变第四节 教材删节与知识生产一、教材的编选体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和意识形态二、教材编选体现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三、教材编选追求某一局部的完整性第五节 知识转化与知识生产一、识字教学的现状(一) 识字方法多样化(二) 识字教材编写的无序化(三) 识字教学研究的差异化二、与识字教学已有的相关理论研究(一) 关于汉字字种、字量和等级字表的研究(二) 汉字字频研究与复现研究(三) 构字与构词能力的研究三、三套教材低年级用字情况分析(一) 三套教材低年级教材字量比较(二) 三套教材低年级教材字种比较(三) 三套教材总字种、共用字种比较四、比较与分析五、反思与建议第四章 语文知识生产的动力机制第一节 学科内部的发展与知识的积淀与更新——以《纪念刘和珍君》为例一、什么是教材的助读文字二、注释系统的传承(一) 该不该注的问题(二) 知识的继承性(三) 知识的更新性三、练习系统的演变(一) 初创期(1949-1955)(二) 沉寂期(1958-1963)(三) 成熟期(1981-1987)(四) 发展期(2004 以后)四、教材积淀与知识内部生产的动力机制第二节 学科外部机制引发的知识变革与发展——以口语交际能力研究为例一、口语交际能力概说(一) 口语交际能力提出的背景分析(二) 什么是口语交际二、理念掩映下空洞的知识(一) 口语交际课程的缺失(二) 口语交际知识的陈旧(三) 口语交际内容的浅化三、理念转变为现实的思考(一) 口语交际知识与听说知识的关联性分析(二) 口语交际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四、学科外部力量及其语文知识生产的动力机制(一) 外部力量是一种推动力而不是决定力(二) 外部力量需要借助内部力量才能发挥作用第五章 语文知识的呈现方式第一节 教材中的知识呈现方式一、语文知识在教材中呈现方式(一) 1956 年汉语、文学分科时期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二) 1960 年版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三) 1963 年版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四) 1963 年版上海教育出版社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五) 1978 年版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六) 总结与反思二、语文教材知识的编排方式(一) 系统式呈现和随文式呈现(二) 明晰式呈现和潜藏式呈现(三) 螺旋式呈现和阶梯式呈现第二节 教学参考书中知识呈现的对比分析一、编写体例的比较二、教学目标比较三、课文理解比较四、教学建议的比较五、参考资料的比较六、教学参考书知识呈现的反思与思考(一) 教学参考书的定位是参考(二) 教学参考书知识的呈现(三) 教学参考书的使用对象是教师(四) 对于教参编写者的思考第三节 教案中知识的呈现一、案例选择说明二、比较与分析(一) 设计流程比较(二) 教学目标比较(三) 教学内容比较(四) 教学途径比较(五) 知识内容的比较三、反思与总结第六章 语文知识的传播与审议第一节 知识传播与知识生产一、媒介与知识生产(一) 媒介与课程知识的传播(二) 媒介与教学知识的传播(三) 媒介与评价知识的传播二、知识传播与媒体暴力三、知识传播过程及其反思(一) 知识的直接传播与间接传播(二) 关注知识传播中的沉默者,唤醒教师个体知识第二节 知识的审议一、知识需要审议二、知识由谁来审议三、审议中的权力与分配四、知识审议的原则(一) 知识审议要关联人的视角(二) 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学生的心理顺序的结合(三) 知识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结语参考文献附录一:民国十年国语案例附录二:瞿卫华老师设计的教案附录三:1949 年前语文教材中有关知识的内容附录四:1949 年后语文教材中有关知识的内容后记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语文知识论文; 语文知识生产论文; 生产方式论文; 生产过程论文; 知识呈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