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岩黄耆属(Hedysarum L.)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

中国岩黄耆属(Hedysarum L.)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

论文题目: 中国岩黄耆属(Hedysarum L.)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植物学

作者: 唐宏亮

导师: 贺学礼

关键词: 岩黄耆属,花粉形态,种皮纹饰,系统发育,植物区系

文献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岩黄耆属(Hedysarum)隶属豆科Leguminos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岩黄耆族Hedysareae DC,全世界约有150余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的欧洲、亚洲、北美和北非。中国植物志第42卷第2分册记载,我国有42种10变种1亚种,归为4组,即Sect.Obscura,Sect.Multicaulia,Sect.Subacaulia和Sect.Fruticosa,主要分布于内陆干旱和高寒地区及中国喜马拉雅高寒山地。该属植物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绝大多数种类为牲畜所喜食,一些种类可入药,少数种类被栽培作为观赏植物,另有一部分种类是重要的蜜源植物,在我国荒漠化、半荒漠化地区,半灌木种类皆为重要的固沙植物。 早在Carolus Linnaeus时代就开始了该属的研究,随后Fetschenko,Choi,Ohashi,徐朗然和赵一之等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系统深入研究,即便如此,仍存在许多问题,根据研究现实,我们有重点地对其中一些做了探索,现分述如下: 1.根据文献记载、标本考证及野外工作,对Hedysarum大多种类从文献引证、地理分布、鉴别特征、生态特性、染色体、模式标本及馆藏单位进行了再次查证,确知我国目前有44种13变种1亚种1变型,主要分布于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藏、陕西、云南、四川西北部以及河北北部的高山、草原、荒漠,个别种延伸至东北西部和湖北竹山等地。 2.利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对该属植物的花粉作了系统观测。结果显示,花粉为长球形,大多具3沟,少数为3拟孔沟,沟长达两极,极面观三裂圆形,赤道面观长球形,沟膜外突或不外突,极轴长15.6~30.25μm,赤道轴长9.0~19.5μm,极轴/赤道轴为1.28~1.85,大小为(18.03μm~27.55μm)22.16μm×14.32μm(12.13μm~18.76μm),表面具穿孔状、网穴状、拟网状和网状纹饰。花粉的大小、沟膜和外壁纹饰变异较大,这种变异与该属植物的生态地理分布有关。同时,结果显示岩黄耆属与藏豆属较驴食草属更为近缘,但对其系统位置及亲缘关系的确立,还需要更多的资料和证据。 3.以翼瓣变异的连续和间断交替为切入点,结合其它性状的相关变异,对岩黄耆属的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岩黄耆属可能是由一类中生的原始灌木类群,经过第三纪以来的环境分异变化,逐渐分化形成现今的格局和式样,这种演化过程揭示出生存环境中水热条件的剧烈变化是植物演化的主要动力。根据这种演化思想及翼瓣特征的变异式样,将多茎组与短茎组合并,以短翼岩黄耆和贺兰山岩黄耆为基础建立一个新组,木本组和扁荚组保持不变。由于分类观点不同,材料有限,对于提出的假设有待进一步证实。 4.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18个种类的种皮纹饰特征。结果表明,该属植物种皮纹饰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 分类系统

1.1.2 经典分类研究

1.1.2.1 习性

1.1.2.2 叶

1.1.2.3 花冠

1.1.2.4 荚果

1.1.2.5 种子

1.1.3 染色体研究

1.1.4 解剖学研究

1.1.5 植物化学分类研究

1.1.6 微形态研究

1.1.6.1 叶片微形态

1.1.6.2 花粉形态

1.1.7 系统发育关系

1.1.8 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岩黄耆属分类上的应用

1.1.9 区系生态地理研究

1.2 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2.1 饲用价值

1.2.2 药用价值

1.2.3 防风固沙,水土保持

1.2.4 观赏价值

1.2.5 蜜源植物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 中国岩黄耆属(Hedysarum L.)植物资源状况

2.1 岩黄耆属植物形态特征

2.2 种的描述及文献引证

第三章 中国岩黄耆属(Hedysarum L.)植物的花粉形态

3.1 材料和方法

3.2 观察结果

3.3 讨论

3.3.1 花粉之间的相似性

3.3.2 花粉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

3.3.3 岩黄耆属于近缘属的关系

图版Ⅰ 岩黄耆属植物的花粉形态

第四章 翼瓣特征在岩黄耆属(Hedysarum L.)植物系统演化上的意义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中国岩黄耆属(Hedysarum L.)植物种皮纹饰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5.1 材料和方法

5.2 观察结果

5.2.1 粗糙型

5.2.2 光滑型

5.3 讨论

5.3.1 种皮纹饰类型的多样性

5.3.2 种皮纹饰的系统学意义

图版Ⅱ 岩黄耆属植物种皮纹饰

第六章 中国岩黄耆属(Hedysarum L.)植物区系生态地理分布研究

6.1 属的分布

6.2 组和种的分布及分析

6.3 生态适应和系统发育关系

6.4 化石资料

6.5 古地理、古环境背景

6.6 中国岩黄耆属植物区系发生及其扩散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发布时间: 2007-04-05

相关论文

  • [1].河南胡枝子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D]. 李纪红.河南农业大学2006
  • [2].中国帕米尔高原合瓣花类(除菊科)植物研究[D]. 徐海燕.石河子大学2007
  • [3].八角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D]. 李超.河北师范大学2005
  • [4].内蒙古胡枝子属(Lespedeza Michx.)植物的分类学研究[D]. 红霞.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
  • [5].五味子属植物分类学研究[D]. 杨志荣.河北师范大学2003
  • [6].南五味子属植物分类学研究[D]. 毕海燕.河北师范大学2003
  • [7].安徽珍珠菜属植物的系统学研究[D]. 邵剑文.安徽师范大学2003
  • [8].中国石蒜属植物系统学研究[D]. 秦卫华.安徽师范大学2004
  • [9].内蒙古黄芪属(Astragalus L.)植物的分类学研究[D]. 马建军.内蒙古师范大学2004
  • [10].用结构学方法对中国北方鸢尾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D]. 孙明洲.东北师范大学2004

标签:;  ;  ;  ;  ;  

中国岩黄耆属(Hedysarum L.)植物系统分类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