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三十多年的市场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实行的是偏重效率的制度创新,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然而,经济发展的同时,收入差距过大、就业问题等很多民生福利问题还未得到解决,新的民生福利问题如阶层分化与利益冲突、人口不完全城市化等又开始出现。究其原因,以效率导向的非均衡体制改革与发展过度注重制度创新的经济绩效,忽视了制度创新的公平导向与社会绩效,从而导致具体的政策偏离了社会主义的两大基本原则,发展了生产力,而没有实现共同富裕,并由此引发了不利于民生福利水平提升与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种种矛盾。近年来,“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界对民生福利的关注程度不断提升,党和政府也对原有发展目标重新修正,将民生福利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奋斗目标。在这一背景下,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一套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客观的民生福利评价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体察民生、保证每一个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意义重大并且非常必要的。目前学术界对民生福利内涵的界定尚存在一些争议,但民生福利包含人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共识。本文从人的生存与发展出发,将民生福利定义在人民的生活状态与生活能力上,并具有历史性与阶层性双重特征。在我国当前的历史发展阶段,民生福利中反映人的生存的部分,重要性在不断降低,反映人的发展的民生福利内容,重要性不断增加。本文将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民生福利评价的目标主体,并据此选取相关民生福利评价指标,进行民生福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了脱离指标权重确定的过度主观性,也为了避免指标权重确定方法脱离经济涵义而过度数学化、庸俗化,本文在层次分析法对构建指标权重的基础上,采用区间权重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民生福利水平进行评价。最后,本文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现代化建设中的民生福利取向和民生福利监测提出建议。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引言1.1 选题背景1.2 选题的意义1.3 研究内容1.4 研究思路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难点1.5.1 研究的创新之处1.5.2 研究中的难点问题与解决的方法第二章 中国特色民生福利评价的理论探讨2.1 民生福利概念的内涵2.2 民生福利的不同理论探讨与现实启示2.2.1 马克思的民生福利思想2.2.2 西方经济学中的民生福利思想2.2.3 国内学者的民生福利研究2.3 民生福利评价的方法与应用2.3.1 主观福利评价2.3.2 客观福利评价2.3.3 国内民生福利评价研究2.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民生福利评价的实践要求第三章 中国特色民生福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3.1 中国特色民生福利评价的基本原则3.2 中国特色民生福利评价的指标体系设计3.2.1 经济福利指数3.2.2 生活质量指数3.2.3 生活能力指数3.2.4 社会保障指数3.2.5 生活环境指数3.3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及综合评价方法3.3.1 综合评价方法3.3.2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第四章 中国特色民生福利评价的实证分析4.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方法4.1.1 数据来源4.1.2 逆向指标的处理4.1.3 数据无量纲化4.2 基于三端点区间数的区间权重计算4.3 全国各省市民生福利指数测算4.3.1 总体测算结果4.3.2 济福利指数地区比较4.3.3 生活质量指数地区比较4.3.4 生活能力指数地区比较4.3.5 社会保障指数地区比较4.3.6 生活环境指数地区比较第五章 民生福利建设与监测的政策建议5.1 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念5.2 树立“五位一体”的发展观5.3 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民生福利制度5.4 民生福利改善机制长效化、法制化5.5 建立民生福利指标统计机制,完善民生福利监测体系结论参考文献致谢个人简历、参与的科研项目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中国特色论文; 民生福利论文; 生活能力论文; 区间权重论文; 省级比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