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活动的增加,我国陆架边缘海尤其是黄东海海洋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海洋生态环境失衡,发生大面积赤潮等一系列问题。本文根据2006年夏季(6月28日~7月15日)和2007年冬季(1月22日~2月13日)对黄东海海域现场调查资料,围绕水文、化学等要素的分布情况探讨了黄东海海域叶绿素a和溶解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浮游植物固碳作用对溶解有机碳分布的影响状况,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整个调查海域,夏季叶绿素a的含量变化较大(0.01~13.81μg/L),其大面分布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降低的趋势。受长江冲淡水和上升流的影响,叶绿素a的高值区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和闽浙沿岸附近,黑潮区流域叶绿素a的含量最低。在各断面分布上,叶绿素a呈现明显的层化现象,高值区出现在近岸真光层以浅的海域。冬季叶绿素a浓度整体较低,变化范围较小。从平面分布上看,冬季叶绿素a的高值区域比夏季明显南移,主要分布在28°N以南海域。在断面上,冬季水体垂直涡动强烈,叶绿素a分布比较均匀。影响黄东海海域叶绿素a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营养盐、光照、温度等,这几个要素在不同季节、不同断面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其中影响夏季S03断面表层、S07、S08、S10断面陆坡区叶绿素a分布的主要因素是营养盐,浊度(光照条件)对S04断面、S05断面近岸叶绿素a分布的影响较大,而温度是影响冬季叶绿素a分布的主要因素。夏季由于长江冲淡水向东北方向偏转与南黄海水混合,以及南黄海本底DOC的浓度较高等原因,DOC在整个调查海域呈现北高南低的特征。在各断面上,夏季DOC高值区基本上出现在50m以浅的海域,DOC分布呈现明显的层化现象,从表层到底层含量变化较大。冬季溶解有机碳的大面分布比较均匀,只在南部出现一稍高海域。在断面上,冬季DOC高值区多出现在沿岸,由于垂直混合作用,DOC随着深度的增加一般没有明显的变化。夏季由于近岸陆源的输入及近岸浮游植物量较多分解释放放的DOC较多,DOC的浓度尤其是在较浅的海域高于冬季,随着深度的加深这种浓度的差别减小。夏季东海近海海域浮游植物固碳强度的分布呈现近岸高外海低的趋势,冬季则呈现南部高北部低的特征。夏季东海近海海域浮游植物固碳强度明显高于其它东中国海域,而冬季稍低于整个东海海域,这与东海海域所处的海域位置及受到的流系特点有关。浮游植物现场生产对DOC分布的影响状况方面,叶绿素a和DOC断面分布相似的海域仅出现在远海。远海海域远离近岸,水体相对稳定,溶解有机碳的含量主要来自浮游植物的现场生产作用。从所有断面上看,叶绿素a的高值区处,虽然不是DOC的高值区,但DOC的浓度一般相对较高,说明在整个海域,浮游植物现场生产对DOC分布都有重要作用,但由于各断面不同程度的受到水动力作用,使DOC与叶绿素a的分布特征有一定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