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蛋白蛋白论文-韦钦钦,朱传凤,马超,傅生芳,高雪军

核蛋白蛋白论文-韦钦钦,朱传凤,马超,傅生芳,高雪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核蛋白蛋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核蛋白,磷蛋白,M2-1蛋白

核蛋白蛋白论文文献综述

韦钦钦,朱传凤,马超,傅生芳,高雪军[1](2019)在《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核蛋白、磷蛋白和M2-1蛋白的表达及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含有人呼吸道合胞病毒(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hRSV)核蛋白(nucleoprotein,N)、磷蛋白(phosphoprotein,P)和转录延长/终止抑制因子(transcription elongation/antitermination factor M2-1,M2-1)蛋白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并转染BSR T7/5细胞,鉴定蛋白的表达。方法根据hRSV兰州株(LZ01/09)的N、P和M2-1基因序列设计3对特异性引物,以pcDNA-N、pcDNA-P和pcDNA-M2-1质粒为模板,PCR扩增N、P和M2-1基因片段,与pGEM-T载体连接,构建亚克隆载体;再通过体外酶切连接将内部核糖体进入位点(internal ribosome entry site,IRES)序列克隆至p RSV7载体T7启动子表达盒基因的上游,构建基本表达载体p7IK;通过酶切连接构建表达载体p7IK-N、p7IK-P和p7IK-M2-1,转染BSR T7/5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鉴定蛋白的表达。结果亚克隆载体、基本表达载体和表达载体经酶切及测序验证均构建正确;Western blot可检测到N、P和M2-1蛋白的特异性条带。结论成功构建了含有N、P和M2-1编码基因的表达载体,经BSR T7/5细胞鉴定3种蛋白成功表达,为进一步应用反向遗传学技术拯救RSV及研发RSV减毒活疫苗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吕国华,Ashutosh,Kumar,黄云,杨雪松,David,Eeliezer[2](2019)在《帕金森病致病蛋白小鼠a-突触核蛋白结构的分子-分子相互作用界面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a-突触核蛋白(a-synuclein,a-Syn)是一种位于神经突触前末端,由14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它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和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是路易小体的主要成分。其中,a-Syn淀粉样纤维的结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小鼠的a-Syn与人类的a-Syn,在一级结构序列上只有7个残基不一样,但小鼠a-Syn的纤维(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9-08-18)

邹昱[3](2019)在《儿茶酚胺影响β—淀粉样蛋白和α—突触核蛋白聚集的分子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两种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影响着数千万人,它们的发病分别与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Aβ)和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的聚集密切相关。寻找能够抑制蛋白聚集的抑制剂是目前AD和PD治疗领域最活跃的研究方向之一,有效的抑制剂在药物研发方面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近年来,多种实验(体外实验和体内实验)表明,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能够减缓Aβ和αS纤维化动力学进程,抑制αS和Aβ的聚集,降低聚集体毒性。然而儿茶酚胺抑制αS和Aβ聚集、破坏αS和Aβ类纤维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晰。在本文中,我们研究了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对Aβ和αS聚集体结构和聚集动力学的影响,对比不同浓度下儿茶酚胺抑制Aβ和αS聚集的分子机制,为AD和PD的药物设计提供了有用的线索。同时,由于运动作为一种应激,能够影响儿茶酚胺的分泌,而运动作为一种现代社会公认的促进健康的方式,已经证实能够通过减少Aβ和αS聚集体的生成、促进聚集体清除、抑制其神经毒性等预防AD和PD,延缓其发病进程。因此,本文的研究也为进一步揭示运动预防、缓解AD和PD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和增强采样的副本交换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叁种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opamine,DA)、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和肾上腺素(Epinephrine,EP)对全长/关键片段Aβ和αS蛋白聚集的影响。所有的模拟和分析均使用GROMACS软件以及自己编写的程序,蛋白力场使用AMBER力场,小分子力场使用GAFF力场。研究结果:(1)NE极大地降低了Aβ_(1-42)二聚体链间β-sheet和长β-strand的含量,抑制了β-haipin结构的形成。NE与Aβ二聚体的结合减少了链间的平均接触面积和主链间氢键的数目。NE和Aβ_(1-42)二聚体有五个主要的结合位点,其中位于核心疏水区域的K16LVFFA21位点和C端区域的31IIGLMV36疏水位点是两个最重要的结合位点。NE与疏水氨基酸I41、I31和L17以及芳香族氨基酸Y10、F4和F20有着较低的结合能,主要与带负电的氨基酸(E11、E22、D7、E3、D23和D1)形成氢键,与氨基酸R5之间存在着阳离子-π作用。NE降低了Aβ类纤维的β-sheet含量,减少了Aβ类纤维的氢键数目,与氨基酸D1、A2、D23以及A42形成氢键。(2)随着寡聚体尺寸(二聚体到五聚体)的增加,αS_(44-96)(希腊钥匙状核心区域)的Cα-均方根差不断减小,β-sheet几率不断增加。DA/NE均能降低αS_(44-96)叁聚体和四聚体的β-sheet几率,NE降低幅度更大。与DA相比,NE形成了更多的主链氢键。未加小分子的叁聚体中,半数E46-K80盐桥未受到影响,在四聚体中,大部分盐桥被保存下来,在加入DA/NE后,E46与K80距离变大,距离分布变宽。DA/NE结合αS寡聚体有叁个主要的结合位点,其中,两个结合位点非常相似:氨基酸57-70和81-83,不同的位点位于N端区域(氨基酸45-52),DA更倾向于结合在该区域。DA/NE破坏αS存在两种破坏模式,其中结合在αS寡聚体turn区域破坏相邻β-sheet结构是最主要的破坏模式。(3)DA和NE均能有效降低Aβ_(1-40)叁聚体的β-sheet几率,且随着浓度的升高,β-sheet几率在不断降低,EP在叁个浓度下对Aβ三聚体β-sheet结构的影响较小。DA破坏Aβ三聚体β-sheet区域主要集中于N端2-10和C端32-37,NE主要降低N端氨基酸1-10和C端34-38的β-sheet几率。DA和NE能够减少Aβ三聚体氢键数目,EP对Aβ三聚体氢键形成无影响。不同浓度下DA分别与氨基酸D7、F20和H14有着最高的接触概率,氨基酸H13、G9和K28在叁个不同的浓度下与NE有着最高的结合概率,F4、H14和M35在叁个体系中分别和EP有着最高的结合概率。(4)DA、NE和EP均能降低αS_(68-78)(NACore)六聚体β-sheet几率,且随着浓度的增加,β-sheet几率逐渐减少,NE的破坏效果强于DA和EP。具体到氨基酸来看,在所有体系中,αS聚集关键氨基酸A76和V77的β-sheet几率有着较大幅度的减少。加入不同浓度的叁个小分子后,六聚体的溶剂可及表面积均有所增加,链间接触数目减少。对小分子和蛋白间的接触概率进行分析发现,DA主要与G73、V77和A78叁个氨基酸有着重要接触,NE主要与氨基酸T72、A76、V77和A78有着较高的接触概率,EP结合位点较为分散,叁个小分子均与氨基酸V77和A78有着较高的接触。研究结论:(1)作为第一篇研究NE抑制全长Aβ_(1-42)聚集的模拟工作,我们发现NE能够很好地抑制Aβ_(1-42)二聚体β-sheet和β-haipin结构的形成,使Aβ二聚体变得更加无序,同时富含coil结构。NE通过结合两个Aβ聚集关键区域(核心疏水区域和C端疏水区域)来有效地抑制Aβ纤维化。疏水作用、芳香堆积作用、氢键作用和阳离子-π作用协同驱动了NE的结合。同时,NE可以与Aβ类纤维的氨基酸形成氢键来破坏Aβ类纤维的稳定。(2)对于αS_(44-96)纤维形成而言,叁聚体是关键核,四聚体是最小稳定核。当DA/NE吸附到αS叁聚体和四聚体时,它们通过强烈破坏β-sheet结构和链间E46-K80盐桥来影响αS类纤维的稳定,且NE的破坏效果要强于DA。对于DA/NE而言,两个相同的结合位点被识别出来:氨基酸57-70和81-83。一个不同的位点同样被发现,位点位于N端区域氨基酸45-52。DA/NE与αS的结合主要由疏水作用和静电作用驱使。DA/NE破坏αS主要存在两种破坏模式,其中,结合在αS寡聚体turn区域破坏相邻β-sheet结构是最主要的破坏模式。(3)DA和NE均能通过降低N端和C端氨基酸β-sheet几率来破坏Aβ_(1-40)叁聚体β-sheet结构,且随着DA和NE浓度的升高,β-sheet几率在不断降低,而EP对Aβ三聚体β-sheet结构的影响较小。在叁个小分子中,DA对Aβ三聚体β-sheet结构有着最好的破坏效果。DA和NE能够阻止主链氢键的形成,诱导Aβ三聚体形成无序的构象,从而影响聚集体的稳定性。DA能够结合在N端氨基酸6-14、核心疏水区域19-20和C端氨基酸38-40上,主要由静电作用和芳香堆积作用驱使;NE主要结合在N端氨基酸4-11、核心疏水区域20-25和C端氨基酸38-40上,而EP结合N端氨基酸3-11和14-16、核心疏水区域17-20以及C端氨基酸32-40上,芳香堆积作用和疏水作用共同作用于EP与蛋白的结合。(4)DA、NE和EP均能通过降低αS_(68-78)(NACore)六聚体β-sheet几率来破坏蛋白的β-sheet结构,NE的破坏效果强于DA和EP。叁个小分子与NACore六聚体的相互作用能够阻止NACore六聚体主链上氢键的形成,增加六聚体溶剂可及表面积,减少链间接触数目,从而破坏NACore六聚体的稳定。结合概率分析表明疏水作用主要驱使着小分子与蛋白的相互作用,疏水氨基酸V77和A78在两者结合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上海体育学院》期刊2019-06-18)

练勇伶[4](2019)在《甲基苯丙胺引起的神经毒性中α-突触核蛋白与Tau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俗称安非他明类兴奋剂,对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作用,冰毒滥用者更容易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出现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等神经退行性症状的风险较高。正常的可溶性蛋白异常堆积成不可溶性的沉积体是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典型病理特征。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异常聚集并积累形成路易小体是帕金森病的一个特异性标志。查询资料显示,α-syn是一种由SNCA基因编码、共14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正常状态下,α-syn在不折迭的单体形式和折迭形成的聚合物形式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它存在于神经元突触前和核周区域,是神经递质传递所需的突触囊泡的构成成分,参与突触的信息传递。许多因素推动α-syn的溶解度降低从而增加其毒性作用,如SNCA基因突变、α-syn翻译后修饰、线粒体氧化应激和蛋白质降解功能障碍等。这些因素导致病态增加的α-syn异常折迭、聚集形成不可溶性的寡聚体、低聚物、原纤维及纤维,随后沉积成路易小体,最终导致神经细胞的死亡。脑内微管相关蛋白Tau过度磷酸化积聚成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常见特征。Tau蛋白是一种全长440个氨基酸的蛋白质,由MAPT基因编码,调控微管的组装及其稳定性。文献报道有几个因素参与了Tau蛋白的异常聚集过程,但人们普遍认为过度磷酸化在介导Tau蛋白异常聚集中起了关键作用。Tau蛋白异常磷酸化可使Tau蛋白进一步低聚化,形成寡聚体,继续积聚最终会形成成对螺旋原纤丝(Paired helical fibrils,PHFs)甚至产生神经纤维缠结。近期研究表明,Tau蛋白寡聚体内在化显着促进了神经纤维缠结的发生发展,导致神经细胞活力下降,最终引起神经元死亡,导致退行性病变的症状产生。虽然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症有不同的特点,但大量阿尔兹海默症病例被发现有路易小体的存在,而阿尔兹海默症相关病理变化,尤其是神经纤维缠结,在帕金森病患者的大脑中也较为常见。更重要的是,国内外关于帕金森病及阿尔兹海默症研究表明,α-syn和Tau蛋白具有相互作用,可以促进彼此的异常磷酸化、聚合和积累。α-syn和Tau蛋白直接接触、相互结合,可以相互诱导病理α-syn、Tau蛋白过度表达、聚合,形成原纤维。此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是Tau磷酸化的重要激酶,有研究表明α-syn可以通过促进GSK-3β调节Tau蛋白丝氨酸396位点的磷酸化来间接调节磷酸化Tau蛋白(pSer396 Tau)的表达。同时,Tau蛋白的过表达影响了α-syn聚合模式,减少了聚合体的数量但增加聚集体的大小和毒性。因此,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症有着一定的共同致病机理,α-syn和Tau蛋白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可以促进彼此的表达及积聚。在科室前期研究中,我们已经证明了METH会促进α-syn和Tau蛋白的过表达以及pSer396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METH会导致类似帕金森病和阿尔兹海默症的病变,α-syn和Tau蛋白聚集现象也会在同一个模型中,所以,根据前期结果,我们提出假设:METH作用后,α-syn和Tau蛋白相互作用,促进彼此过表达,并增加了彼此的神经毒性作用。因此,本研究试验中,我们旨在探究METH作用后,α-syn是否影响Tau蛋白的表达以及磷酸化,同时Tau蛋白能否促进α-syn的过表达和积聚。目的:在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中,α-syn和Tau蛋白是突出存在的并有共定位现象,而类似的神经毒性在甲基苯丙胺滥用者体内也有被发现。METH作用后,α-syn和Tau蛋白有共定位现象,而共定位的意义在于两蛋白间具有相互作用,所以,在本研究中,我们设计了严密的实验,主要是用于探讨α-syn和Tau蛋白在METH滥用模型中是否具有同样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可以针对α-syn和Tau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异常表达的恶性循环的病理机制,为METH滥用者和神经退行样变的病人提供潜在的靶向治疗方法。方法:1.METH吸食致死者纹状体标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南方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案例中选取有METH长期吸入史、死因鉴定为METH中毒致死的人体标本为实验组,无METH吸入史及其他毒品吸入史、死因鉴定为交通事故的人体标本为对照组,其基底节区(纹状体)做α-syn和pSer396 Tau蛋白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2.METH亚急性中毒动物模型的建立本研究用C57 BL/6J小鼠建立METH体外亚急性中毒模型(15mg/kg,每隔12 h一针,共8针)。此亚急性中毒模型模拟了人体滥用METH后的中毒剂量及相近的血药浓度。20只野生型小鼠被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和METH亚急性中毒组(n= 10/组)。最后一次注射METH 2 h后麻醉、断颈、取出脑组织,并进行前额叶(E)、中脑(Z)、海马(H)、纹状体(W)四大脑区分区并4%多聚甲醛固定或提取组织蛋白;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α-syn,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等指标表达情况。3.METH中毒细胞模型的建立为了进一步确认在动物体内实验的结果,培养成熟的SH-SY5Y细胞给予不同浓度(0,0.5,1.0,1.5,2.0,2.5mmol/L)的METH处理24h,或暴露于2.0mmol/L的METH不同持续时间(0,2,4,8,12,24h);培养成熟的C57胎鼠原代培养神经元接受不同浓度(0,0.2,0.4,0.6,0.8,l.Ommol/L)的METH处理24h,或暴露于l.Ommol/L的METH不同持续时间(0,2,4,8,12,24,36,48h);收集细胞进行以下各项实验:(1)Western Blot法检测α-syn,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等指标变化趋势。(2)免疫荧光法检测α-syn,pSer396Tau和总Tau蛋白的表达变化,并采用倒置共聚焦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α-syn,pSer396Tau和总Tau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共定位现象。(3)免疫共沉淀(CO-IP)方法检测α-syn与pSer396Tau的相互作用关系。4.探究α-syn在METH诱导的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异常表达及其神经毒性中的作用(1)将40只6周龄雄性C57小鼠随机分成4组(n=10只/组):①野生型对照组(Ctrl组);②SNCA敲基因组(SNCA-/-组);③野生型+METH组(METH组);④SNCA敲基因+METH组(SNCA-/-+METH组)。对③野生型+METH组和④SNCA敲基因+METH组给予腹腔注射METH以建立体外亚急性中毒模型(15mg/kg,每隔12 h一针,共8针)。作为对照,对①野生型对照组和②SNCA敲基因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最后一次注射METH 2 h后麻醉、断颈、取出脑组织,并进行前额叶(E)、中脑(Z)、海马(H)、纹状体(W)四大脑区分区并4%多聚甲醛固定或提取组织蛋白;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α-syn蛋白敲除效率及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等指标表达变化情况。(2)针对SNCA基因设计并合成小干扰片段siRNA,采用Lipofectamin3000瞬时转染技术处理SH-SY5Y细胞及C57胎鼠原代培养神经元,实验分为siRNA-NC组、siRNA-SNCA组、siRNA-NC+METH组和siRNA-SNCA+METH组。根据前期浓度及时间实验,siRNA-NC+METH组和siRNA-SNCA+METH组给予对应的METH处理:SH-SY5Y细胞(2.0mmol/L,8h);C57胎鼠原代培养神经元(l.Ommol/L,24h)。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方法检测α-syn蛋白敲低效率及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等指标表达变化情况。5.探究Tau蛋白在METH诱导的α-syn蛋白异常表达及其神经毒性中的作用将40只6周龄雄性C57小鼠随机分成4组(n=10只/组):①野生型对照组(Ctrl组);②MAPT敲基因组(MAPT-/-组);③野生型+METH组(METH组);④MAPT敲基因+METH组(MAPT-/-+METH组)。对③野生型+METH组和④MAPT敲基因+METH组给予腹腔注射METH以建立体外亚急性中毒模型(15mg/kg,每隔12 h一针,共8针)。作为对照,对①野生型对照组和②MAPT敲基因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最后一次注射METH 2 h后麻醉、断颈、取出脑组织,并进行前额叶(E)、中脑(Z)、海马(H)、纹状体(W)四大脑区分区并4%多聚甲醛固定或提取组织蛋白;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总Tau蛋白敲除效率及pSer396 Tau和α-syn蛋白等指标表达变化情况。6.初步探讨P-GSK-3β在α-syn调节Tau蛋白表达及磷酸化中的作用(1)免疫共沉淀(CO-IP)方法检测SH-SY5Y细胞及C57胎鼠原代培养神经元中α-syn与P-GSK-3β的相互作用关系。(2)针对α-syn基因设计并合成siRNA,采用Lipofectamin3000瞬时转染技术处理SH-SY5Y细胞及C57胎鼠原代培养神经元,实验分为NC组、siRNAl组、METH组和siRNAl+METH组。Western Blot检测GSK-3β及P-GSK-3β等指标表达情况。结果:1.METH吸食致死者纹状体标本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α-syn与pSer396 Tau蛋白表达显着增加,此两异常表达的蛋白共同存在同一脑区中。2.体内外实验中,METH作用后,α-syn,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的表达显着增加本研究用C57小鼠建立METH体外亚急性中毒模型(15mg/kg,每隔12 h一针,共8针)。此METH亚急性中毒模型模拟了人体滥用冰毒后的中毒剂量及相近的血药浓度。20只野生型小鼠被随机分为2组: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和亚急性中毒组(n= 10/组)。蛋白免疫印迹分析显示,METH作用后,四个脑区的α-syn,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的表达均显着增加(P<0.05)。众所周知,中脑黑质是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聚集的区域,纹状体区则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轴突投射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中脑和纹状体进行检测,α-syn,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的过表达结果与蛋白免疫印迹结果相同。为了进一步确认在体内实验的结果,SH-SY5Y细胞给予不同浓度(0,0.5,1.0,1.5,2.0,2.5mmol/L)的METH处理24h,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免疫共沉淀及双色免疫荧光法是用来衡量α-syn,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的表达。目前的结果表明,α-syn,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的表达呈METH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为评估时间对α-syn,pSer396Tau和总Tau蛋白表达的影响,分组使SH-SY5Y细胞暴露于2.0mmol/L的METH不同持续时间(0,2,4,8,12,24h)。根据蛋白免疫印迹分析可得,METH作用后,α-syn,pSer396Tau和总Tau蛋白的表达均呈升高趋势(P<0.05)。与空白组相比,METH处理后α-syn,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的表达于2.0 mmol/L、8 h显着增加了8.39倍、2.34倍和3.32倍(P<0.05)。此外,免疫荧光染色结果表明,在2.0mmol/L、8h的METH处理条件下α-syn、pSer396Tau表达显着增加,并存在共定位现象。CO-IP的相互作用结果也证实了α-syn与pSer396 Tau蛋白共定位现象。在原代培养的神经元中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C57胎鼠原代培养神经元接受不同浓度(0,0.2,0.4,0.6,0.8,1.0mmol/L)的METH处理24h,或暴露于1.0mmol/L 的 METH 不同持续时间(0,2,4,8,12,24,36,48h),以验证METH是否影响α-syn,pSer396Tau和总Tau蛋白的表达。蛋白免疫印迹分析表明,1.0 mmol/L、24 h METH处理组比空白对照组α-syn,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的表达显着增加了2.06倍,1.62倍和1.61倍(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与这些结果一致,在原代培养神经元中,METH处理后α-syn、pSer396 Tau亦存在共定位现象。CO-IP的相互作用结果也证实了α-syn与pSer396 Tau蛋白共定位现象。3.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α-syn影响pSer396 Tau和总Tau的表达前述体内外实验已经表明,METH可以诱发α-syn,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过表达。接下来本研究探讨α-syn是否影响pSer396Tau和总Tau蛋白的表达,进一步评估α-syn在METH诱导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过表达中的作用。首先,本研究检测了SNCA基因敲除小鼠的前额叶皮层、中脑、海马和纹状体四个脑区中α-syn,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样,免疫印迹分析表明,SNCA基因敲除显着降低METH作用后α-syn的过表达水平,相应的四个脑区中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的表达也随之下降至正常水平(P<0.05)。中脑和纹状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是用来辅助检测α-syn,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的表达变化,结果与蛋白印迹法结果相同。为进一步确认α-syn体内敲除效果,本研究分别用针对SNCA基因的siRNA来减少SH-SY5Y细胞及C57胎鼠原代培养神经元中α-syn的表达。免疫印迹分析表明,METH作用后α-syn表达显着增加,然后siRNA预处理后,siRNA分别减少α-syn的表达~41%、~25%(P<0.05)。同时检测了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的表达,发现METH作用后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单独siRNA处理组影响较小。更重要的是,siRNA预处理后明显减少METH诱导的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过表达,SH-SY5Y细胞和原代培养神经元中两蛋白表达均分别下降~50%、~47%(P<0.05)。双色免疫荧光染色中也观察到类似的结果。4.MAPT基因敲除小鼠实验表明Tau蛋白调节α-syn的表达大量的研究报道,α-syn和Tau蛋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前期研究结果亦表明沉默α-syn的表达可以减轻体内外METH诱导的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过表达。为确定沉默Tau蛋白的表达是否也可以减轻METH诱导的α-syn过表达,我们使用MAPT基因敲除小鼠来检测前额叶皮层、中脑、海马和纹状体中α-syn的表达情况。同样,免疫印迹分析表明,METH作用后显着增加α-syn,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水平(P<0.05)。然而,MAPT基因敲除显着减少α-syn,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的表达(P<0.05)。此外,中脑和纹状体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一步检测α-syn,pSer396Tau和总Tau蛋白的表达变化。这些结果表明,小鼠体内敲除MAPT基因可以有效地抑制METH诱导的α-syn过表达。5.初步探讨P-GSK-3β在α-syn调节Tau蛋白表达及磷酸化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共沉淀(CO-IP)方法验证了SH-SY5Y细胞及C57胎鼠原代培养神经元中α-syn与P-GSK-3β具有相互作用关系;采用前述已鉴定有α-syn沉默效果的siRNA片段,SH-SY5Y细胞及C57胎鼠原代培养神经元中GSK-3β及P-GSK-3β在METH作用后显着增加,但siRNA预处理后明显减少METH诱导的GSK-3β及P-GSK-3β蛋白过表达(P<0.05)。证明了P-GSK-3β参与α-syn调节Tau蛋白表达及磷酸化中的作用。结论:(1)METH吸食致死者纹状体标本中α-syn与pSer396 Tau蛋白表达显着增加,此两异常表达的蛋白共同存在同一脑区中;(2)体内外实验中,METH作用后,α-syn、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表达显着增加;(3)体内外实验中,下调α-syn的表达可以减少METH诱导的pSer396 Tau和总Tau蛋白过表达及积累;(4)敲除MAPT基因可以减少METH诱导的α-syn过表达及积累;(5)沉默α-syn表达可以减少METH诱导的GSK-3β及P-GSK-3β蛋白过表达。上述结果表明,METH作用下,在神经细胞中神经退行性病变相关蛋白质α-syn和Tau蛋白存在正反馈机制,相互促进过表达和积累,而P-GSK-3β蛋白在此过程发挥了一定的重要作用;采取针对SNCA或MAPT的基因沉默技术能有效缓解METH诱导的α-syn和Tau蛋白的过表达,打破正反馈机制,减少异常α-syn和Tau蛋白的积累,以此减少神经细胞的毒性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期刊2019-04-27)

陈艇,程琼,周瑞玲[5](2018)在《帕金森病非痴呆与帕金森病痴呆患者血浆α-突触核蛋白、tau蛋白水平比较及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非痴呆与帕金森病痴呆(PDdementia, PDD)患者血浆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tau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与患者认知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并确诊为PD非痴呆患者和PDD患者分为PD非痴呆组与PDD组,每组各3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人α-突触核蛋白、tau蛋白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试剂盒检测3组血浆α-突触核蛋白、tau蛋白表达水平。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 MMSE)评估3组认知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别探讨血浆α-突触核蛋白、tau蛋白水平与年龄、MMSE总分的相关性。结果 PD非痴呆组与对照组在MMSE总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非痴呆组与PDD组的MMSE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浆α-突触核蛋白、tau蛋白水平最低,PDD组血浆α-突触核蛋白水平(2.03±0.51)pg/ml显着高于PD非痴呆组(0.97±0.2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DD组血浆tau蛋白水平(93.54±16.72)ng/L略高于PD非痴呆组(89.91±10.03)ng/L,但两者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0.319)。相关分析显示,血浆α-突触核蛋白、tau蛋白水平与年龄无显着相关性(分别是r=0.054,P=0.631;r=0.028,P=0.806)。血浆α-突触核蛋白水平与MMSE总分存在着负相关(r=-0.739,P<0.001),未发现血浆tau蛋白水平与MMSE总分存在显着相关(r=-0.214,P=0.056)。结论 PD患者血浆α-突触核蛋白水平升高可能作为PD进展为PDD的预测因子。(本文来源于《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吕玲,段瑛[6](2018)在《宫颈病变病理组织中Ki-67核蛋白及P16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宫颈病变组织中Ki-67核蛋白及P16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某叁甲医院病理科120份宫颈病变组织样本,根据病变程度分为LSIL组40例,HSIL组40例,鳞状细胞癌组40例,另选70例正常宫颈组织为对照组,对各组Ki-67核蛋白及P16蛋白表达进行比较,观察Ki-67核蛋白及P16蛋白在不同宫颈病变组病理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宫颈病变组的Ki-67核蛋白及P16蛋白阳性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经相关性分析显示,Ki-67核蛋白与P16蛋白阳性表达与宫颈病变呈正相关性(r=0.562、0.643,P<0.05)。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宫颈相应组织中Ki-67核蛋白与P16蛋白阳性率也增高。(本文来源于《健康之路》期刊2018年08期)

彭伟,张立娟,张倩,王康锋,李思毅[7](2018)在《天麻钩藤饮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α-突触核蛋白含量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天麻钩藤饮治疗帕金森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6-羟基多巴胺注射法建立帕金森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高、低剂量组,另设假手术组,每组10只。中药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天麻钩藤饮11.88、47.52 g/(kg·d)灌胃,西药组予多巴丝肼片75 mg/(kg·d)灌胃,模型组、假手术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共干预8周。治疗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纹状体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纹状体中α-突触核蛋白含量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表达情况。结果假手术组中纹状体神经元细胞密集,形态正常;模型组神经元的损伤较为严重,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中药高、低剂量组和西药组纹状体细胞形态与模型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纹状体内α-突触核蛋白灰度值下降,Beclin1、LC3B灰度值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和西药组α-突触核蛋白灰度值升高,中药高、低剂量组和西药组Beclin1和LC3B灰度值降低(P<0.05)。与西药组比较,中药高剂量组α-突触核蛋白灰度值升高,Beclin1灰度值降低(P<0.05)。结论天麻钩藤饮可能通过上调纹状体神经细胞自噬活性,清除过量α-突触核蛋白,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14期)

苏鹭芬,陈燕美,蔡优生,娄安辉,叶钦勇[8](2018)在《唾液α-突触核蛋白和DJ-1蛋白水平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唾液α-突触核蛋白和DJ-1蛋白水平在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临床确诊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27例,健康对照组27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采用HohnYahr分期、帕金森病统一评定量表(UPDRS)-Ⅱ/Ⅲ、嗅觉得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 CA)、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进行病情评估。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方法定量测定唾液中α-突触核蛋白和DJ-1蛋白含量,所得数据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差异分析,并分析与年龄、性别、病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PD组的α-突触核蛋白浓度(1269.02±16.09 pg/m L)和DJ-1浓度(6.07±3.23 ng/m 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α-突触核蛋白浓度(1350.51±25.79 pg/m L)和DJ-1浓度(8.43±4.33 ng/m L),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0、0.027)。对于区别PD和正常对照组,α-突触核蛋白和DJ-1蛋白水平的敏感度分别为55.56%、77.8%,特异度分别为89.19%、55.6%。PD患者的年龄、性别、UPDRS-Ⅱ/Ⅲ评分、Hohn-Yahr分期、嗅觉得分、MMSE评分、Mo CA评分与唾液中α-突触核蛋白、DJ-1蛋白浓度均无显着相关(P>0.05)。结论检测唾液α-突触核蛋白和DJ-1蛋白水平可能是PD的一种辅助诊断手段。(本文来源于《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期刊2018年01期)

汤镇维,熊鲲[9](2017)在《热休克蛋白调控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具有病因不明、治疗困难的特点。由于不能对该疾病的病理过程进行详尽地解释,现今治疗措施也大多只能对疾病症状进行缓解,却不能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可溶性蛋白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最初于1988年在神经突触中被发现~([1]),但其生理功能并不明确。研究表明,α-突触(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杂志》期刊2017年06期)

陈敏,于文娇,李昕,杨巍巍,李旭冉[10](2017)在《α-突触核蛋白通过上调内吞蛋白Rab5B促进海马神经元膜表面NMDA受体内在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对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 receptors,NMDA)受体的调控及机制。方法在原代海马神经元,通过细胞外添加基因重组α-Syn和基因过表达α-Syn方法实现细胞内α-Syn含量增高,基因敲减技术抑制Rab5B,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NMDA受体NR1亚单位和Rab5B表达。结果神经元内α-Syn含量增高可以使Rab5B表达上调,并降低膜表面NR1的水平;抑制Rab5B表达可有效反转α-Syn所致的膜表面NR1水平下降。结论α-Syn通过上调Rab5B促进NMDA受体的内在化。(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核蛋白蛋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a-突触核蛋白(a-synuclein,a-Syn)是一种位于神经突触前末端,由14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它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和功能障碍密切相关,是路易小体的主要成分。其中,a-Syn淀粉样纤维的结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们广泛关注的热点和重点。小鼠的a-Syn与人类的a-Syn,在一级结构序列上只有7个残基不一样,但小鼠a-Syn的纤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核蛋白蛋白论文参考文献

[1].韦钦钦,朱传凤,马超,傅生芳,高雪军.人呼吸道合胞病毒核蛋白、磷蛋白和M2-1蛋白的表达及鉴定[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9

[2].吕国华,Ashutosh,Kumar,黄云,杨雪松,David,Eeliezer.帕金森病致病蛋白小鼠a-突触核蛋白结构的分子-分子相互作用界面研究[C].中国解剖学会2019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9

[3].邹昱.儿茶酚胺影响β—淀粉样蛋白和α—突触核蛋白聚集的分子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9

[4].练勇伶.甲基苯丙胺引起的神经毒性中α-突触核蛋白与Tau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9

[5].陈艇,程琼,周瑞玲.帕金森病非痴呆与帕金森病痴呆患者血浆α-突触核蛋白、tau蛋白水平比较及临床意义[J].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2018

[6].吕玲,段瑛.宫颈病变病理组织中Ki-67核蛋白及P16蛋白表达及其相关性分析[J].健康之路.2018

[7].彭伟,张立娟,张倩,王康锋,李思毅.天麻钩藤饮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纹状体α-突触核蛋白含量及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B表达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8

[8].苏鹭芬,陈燕美,蔡优生,娄安辉,叶钦勇.唾液α-突触核蛋白和DJ-1蛋白水平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8

[9].汤镇维,熊鲲.热休克蛋白调控α-突触核蛋白在帕金森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解剖学杂志.2017

[10].陈敏,于文娇,李昕,杨巍巍,李旭冉.α-突触核蛋白通过上调内吞蛋白Rab5B促进海马神经元膜表面NMDA受体内在化[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7

标签:;  ;  ;  ;  

核蛋白蛋白论文-韦钦钦,朱传凤,马超,傅生芳,高雪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