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谏诤制度作为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周首创,随着封建历朝的更迭而发展,随着专制集权的覆灭而衰亡。谏诤制度发展至唐朝走向成熟,形成了比较系统和完备的体制。尤其到贞观时期,谏诤制度被全面推向高峰,出现了名垂青史的君臣和满载史册的谏言,在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社会里,这段谏官史显得弥足珍贵。而贞观之治繁荣局面的出现,与完善的谏诤体制以及成熟的谏诤实践给予的促进是分不开的。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多方角度深入挖掘谏诤制度在唐贞观时期发展成熟的原因。首先,贞观前期谏诤制度的发展为此时谏诤制度的建设和实践奠定了历史基础。其次从隋朝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一方面隋炀帝拒谏饰非、短命而亡,唐太宗深刻意识到纳谏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隋朝两代皇帝在建章立制上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唐制的完善奠定了基础。再次对唐太宗的个人作用进行了研究。正是唐太宗虚心纳谏,广开言路,为谏诤制度的运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才使谏诤制度得到本义上的回归,反过来也在其治国理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对贞观谏臣进行了分析。由于唐太宗能够招贤纳士,选贤任能,以及严格的谏官选任制度,这个时期的谏臣都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卓越的才能,在开放的谏诤环境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责,对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由于谏诤制度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制度设计,因此无法摆脱阶级的局限性。然而,作为我国古代政治史中的一笔珍贵财富,合理吸收贞观时期谏诤制度的精华,借鉴其合理之处,对我国现代行政管理体制建设和运行都具有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