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资源富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以延安市为例

陕北资源富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以延安市为例

论文摘要

在广泛而复杂的劳动力转移研究中,经济和社会因素一直是学者关注的核心因素,环境因素处于边缘地位。然而,现实中地理环境复杂、人文基础多样、发展水平不一,围绕人口迁移的各因素的重要性随研究对象及地方背景而改变。陕北地区人地关系复杂,受资源开发和退耕还林工程以及其他经济活动的影响,该地区人地关系变动剧烈。这种变化,一方面区使得该区域资源环境条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可能从边缘地位上升到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使得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和空间上的成功转移对社会、经济和生态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从决策与尺度的关联性入手,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相关理论进行了梳理,从条件、过程、影响三方面总结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践研究,并从地理学传统开始,分析资源、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及资源富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本论文以陕北地区为例,遵循“背景—表现—解释—政策导向”的路线,对陕北资源富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尝试将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因素纳入一个框架,利用多来源数据资料(普查资料、问卷调查、统计数据等)的分析比较,对陕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背景、特征与模式进行总结,从不同尺度上解释陕北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形成,并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陕北地区是生态脆弱区、资源富集区与贫困区的重叠,经济问题、社会问题、生态问题交织在一起,区域发展的系统性与复杂性非常突出,在这类地域系统中,不仅社会经济主要特征的形成和变化受资源、环境因素的直接影响,人类活动的职业结构和空间结构及其变化亦与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关联密切。(2)当前陕北农村劳动力转移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特征为外出劳动力规模小、外出率低、自发性强、兼业现象明显、从业质量低、本地城市吸纳能力小等。影响劳动力转移的一些现代化因素(如正规部门、教育、政府组织等)的作用尚不明显。从产业和地区流向看,陕北农村劳动力转移集中在本县地域内的传统第三产业和建筑业,从事制造业和远距离从业人员比重小。陕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殊性在于外出流向和从业结构,以及这种结构背后的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因素起到的塑造作用。(3)个人素质、家庭条件、社区状况都影响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决策。城乡收入差异和家庭经营收入在成本收益比较中影响最大;在整体的区域背景之下,初中文化程度的转移劳动力占多数,相对于资源型经济占主导的区域经济结构来说,个体人力资本不能满足产业结构转换的需要;以家庭、邻里为主的传统关系有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获取工作信息,地方政府主导的基层关系网络则是通过劳务输出、技能培训等途径促进劳动力转移,并在资源的开采过程中积极争取地方利益,起到积极作用。(4)区域结构决定了就业机会供给数量、结构和空间分布。在原有薄弱的经济基础之上,资源主导的产业结构与以农业为主的就业结构之间的偏离日益加剧,成为区域最大的结构性问题,这一结构性错位从就业岗位供给的角度决定了从农业、农村转移出的劳动力集中于区内建筑业和传统第三产业,而非现代制造业。结构化问题在空间上表现为城乡结构中城市缺少能自我持续发展的现代产业基础,吸纳能力难以提高。(5)资源环境及其变化是改变区域结构的主要动力。自然生产条件决定了农业生产条件及其空间差异,所造成的空间分隔是劳动力迁移的障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迁移的动力;生态环境治理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了巨大的推力,在一定期限内也提供了时间和经济上的保障,但其本身并不产生就业岗位;资源开采直接吸纳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数量较少,其主要作用是塑造了对劳动力转移有利有弊的经济空间。(6)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多而复杂,同一因素既可能产生直接的影响,也可能产生间接的影响,可能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也可能产生阻碍作用。在这复杂的背景之下农民做出是否转移,转移到何处的决策。作者认为,区域特征使得陕北地区农村居民个人选择受到约束,而超越个人和家庭尺度的因素主导了劳动力转移模式的形成。最后,作者比较了不同模式的适用性,提出了陕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并提出,从高端劳务输出、特色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建设入手,拓展就业空间,缓解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造成的矛盾;从减少交通、政策阻碍入手,促进要素流动、集聚,解决城乡结构矛盾,形成有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的经济中心和合理的空间经济格局;围绕农民等主体,解决个体与区域就业环境对接中的技术、信息等问题。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作者尝试从尺度出发梳理劳动力转移理论,并将个人、家庭、社区、区域不同尺度与经济、社会、环境因素相结合,构建了资源富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分析框架,发现并总结了陕北地区农村劳动力“本地化-跳跃式”转移模式及其动力机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分析框架对理解西部资源富集地区和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有借鉴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1.1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影响中国长期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
  • 1.2 "社会-生态"系统剧烈变动使得陕北可持续发展问题十分严峻
  • 1.3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陕北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
  •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本论文框架
  • 2.1 基于个人决策、成本-收益分析的迁移理论
  • 2.1.1 托达罗传统
  • 2.1.2 人力资本理论
  • 2.1.3 行为学派
  • 2.2 以家庭、社区为背景的迁移分析框架
  • 2.2.1 新迁移经济学
  • 2.2.2 社会资本理论
  • 2.2.3 "推力-拉力"理论
  • 2.3 宏观结构转变理论
  • 2.3.1 二元结构理论
  • 2.3.2 流动性转变假说
  • 2.4 迁移与环境相关性研究
  • 2.4.1 传统模型对环境因素的处理
  • 2.4.2 迁移-环境相关性的主要观点
  • 2.5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 2.5.1 流动人口特征
  • 2.5.2 决策与转移模式
  • 2.5.3 迁移带来的影响
  • 2.5.4 制度与政策因素
  • 2.6 地理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 2.6.1 地理学对劳动力问题的认识
  • 2.6.2 国内人文地理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研究
  • 2.7 总结与评价
  • 2.7.1 理论发展趋向
  • 2.7.2 研究方法
  • 2.8 本论文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案
  • 2.8.1 论文研究目标与内容
  • 2.8.2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方法
  • 第三章 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环境与人口转移
  • 3.1 地理学传统中的环境、资源与人类活动
  • 3.1.1 环境与人类活动
  • 3.1.2 资源与人类活动
  • 3.2 环境影响下的人口分布与调整
  • 3.2.1 自然地理环境与人口的分布
  • 3.2.2 环境影响下的迁移活动
  • 3.3 生态脆弱-资源资源富集地区的人口转移问题
  • 3.3.1 生态脆弱区"贫困-环境退化"恶性循环
  • 3.3.2 资源富集地区的发展困境
  • 3.3.3 生态脆弱-资源富集地区的人口转移问题
  • 第四章 陕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背景
  • 4.1 陕北地区自然基础
  • 4.1.1 陕北自然条件与资源禀赋
  • 4.1.2 陕北人地关系变动的大致历程
  • 4.1.3 地方居民行为对人地关系的影响
  • 4.2 陕北区域经济发展特征
  • 4.2.1 陕北区域经济地位快速提升
  • 4.2.2 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与居民贫困现象并存
  • 4.2.3 区域经济差异明显
  • 4.2.4 产业结构单一化明显
  • 4.3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社会背景
  • 4.3.1 人力资本积累
  • 4.3.2 社会稳定性与外来影响
  • 4.3.3 资源、环境制度的空间尺度特征
  • 4.4 资源环境变化对区域社会经济的影响
  • 4.4.1 资源开发带来的影响
  • 4.4.2 退耕还林带来的影响
  • 4.4.3 资源、环境影响的地域性与普遍性
  • 4.5 陕北农村劳动力转移所处的"活动空间"
  • 4.5.1 陕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区域背景
  • 4.5.2 行为主体的"活动空间"
  • 第五章 陕北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与模式
  • 5.1 全国及陕西省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
  • 5.1.1 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概况
  • 5.1.2 陕西农村劳动力转移概况
  • 5.2 陕北农村外出劳动力主要特征
  • 5.2.1 主要个人特征与外出率
  • 5.2.2 外出劳动力流向
  • 5.2.3 外出劳动力从业结构
  • 5.2.4 外出劳动力主要特征及榆林与延安的比较
  • 5.3 陕北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
  • 5.3.1 本地化-跳跃式转移
  • 5.3.2 转移路径
  • 5.4 延安市农村劳动力转移
  • 5.4.1 乡村从业人员结构变化
  • 5.4.2 本乡地域内劳动力转移
  • 5.4.3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总体特征
  • 5.4.4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区域差异性
  • 5.4.5 吴起县农村劳动力转移调查
  • 第六章 陕北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机制
  • 6.1 解释陕北农村劳动力转移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 6.2 传统迁移理论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解释
  • 6.2.1 成本收益分析
  • 6.2.2 人力资本分析
  • 6.2.3 社会分析
  • 6.2.4 结构转变理论
  • 6.3 区域结构偏离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6.3.1 区域结构化矛盾对地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路径
  • 6.3.2 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偏离
  • 6.3.3 城市发展与城镇就业吸纳能力
  • 6.3.4 区域差异变化
  • 6.4 环境、资源因素对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动力及约束
  • 6.4.1 自然地理环境及治理
  • 6.4.2 资源开发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 6.5 陕北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机制的综合分析
  • 6.5.1 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动力与阻力
  • 6.5.2 各种因素在空间尺度上的表现
  • 第七章 陕北农村劳动力转移评价与政策导向
  • 7.1 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
  • 7.1.1 影响及反馈作用
  • 7.1.2 经济影响
  • 7.1.3 社会影响
  • 7.1.4 对生态环境治理的影响
  • 7.2 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问题与评价
  • 7.3 区域发展战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
  • 7.3.1 农村劳动力潜力挖掘
  • 7.3.2 区域发展战略带来的约束与机遇
  • 7.3.3 转移模式比较与选择
  • 7.4 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导向
  • 7.4.1 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变化
  • 7.4.2 陕北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导向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本论文主要结论
  • 8.2 本论文创新之处
  • 8.3 讨论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陕北地区客流分析及营销工作建议[J]. 西铁科技 2012(04)
    • [2].“五四”新文化运动在陕北地区的传播研究[J]. 榆林学院学报 2020(03)
    • [3].陕北地区湖羊的舍饲技术要点[J]. 现代畜牧科技 2020(10)
    • [4].近代以来陕北婚俗之嬗变研究[J]. 职大学报 2020(04)
    • [5].陕北地区沉积相特征分析及地质情况研究[J]. 石化技术 2017(10)
    • [6].浅谈陕北地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以延安大学为例[J]. 河北企业 2015(12)
    • [7].陕北地区附加阳光间优化设计[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2)
    • [8].汉代陕北地区女娲崇拜的形成及其原因探析[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5)
    • [9].陕北地区户外运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 知音励志 2016(11)
    • [10].北宋时期陕北地区的经济发展[J]. 丝绸之路 2009(04)
    • [11].陕北 一块神奇的土地——《陕北历史文化散论》读后[J]. 榆林科技 2020(01)
    • [12].陕北地区产业结构转变动态分析[J]. 榆林学院学报 2019(05)
    • [13].陕北地区几种常见野菜中微量元素的测定[J]. 化学教学 2008(05)
    • [14].陕北地区圆锁礼俗的语言崇拜[J].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7(05)
    • [15].陕北地区山野菜资源开发利用及对策[J]. 新西部(理论版) 2016(06)
    • [16].陕北地区石油开采技术应用与现状研究[J]. 电子制作 2015(09)
    • [17].陕北地区实施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可行性研究[J]. 山西建筑 2014(14)
    • [18].试论陕北地区明长城周边环境整治对策[J]. 黑龙江史志 2014(09)
    • [19].陕北地区水土流失原因分析及治理策略[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4(07)
    • [20].陕北地区用水指标变化趋势及节水指标探讨[J]. 陕西水利 2013(04)
    • [21].特色体育旅游在陕北地区发展的优劣势分析[J].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S2)
    • [22].陕北地区气温突变及其对旱涝灾害的影响[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1(12)
    • [23].陕北地区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初探[J]. 陕西农业科学 2011(05)
    • [24].陕北地区菌草温室越冬栽培技术研究[J]. 农家参谋 2019(09)
    • [25].初论陕北地区龙山前期遗存[J]. 考古与文物 2019(04)
    • [26].陕北地区滨河景观设计探析[J]. 建材与装饰 2018(03)
    • [27].习惯法与制定法的冲突——以陕北地区的冥婚现象为视角[J]. 中国市场 2016(06)
    • [28].1644—1949年陕北地区旱灾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03)
    • [29].灾荒与近代社会变迁——以陕北地区为中心的讨论[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 [30].少震弱震区地震灾害宏观人口脆弱性评估——以陕北地区为例[J]. 河南科学 2016(11)

    标签:;  ;  ;  ;  

    陕北资源富集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以延安市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