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00nmCO2点阵激光对豚鼠光老化皮肤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

10600nmCO2点阵激光对豚鼠光老化皮肤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10600nm CO2点阵激光治疗豚鼠光老化皮肤的作用机制,以及不同密度治疗作用下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健康雌性白化豚鼠24只,体重180-250g。随机分为两组,即空白对照组12只和光老化实验模型组12只。两组均用剃须刀在豚鼠背部剃除毛发形成一个8cm×10cm裸露区域,光老化模型组用UVA和UVB紫外灯并列置于豚鼠背部裸露皮肤区正上方35cm处,每天照射2小时,共照射60天。制造豚鼠光老化皮肤模型成功后,将每个光老化模型组豚鼠背部的裸露皮肤随机分4个区域:A区即自然对照区,B区即高密度治疗区,C区即中密度治疗区,D区即低密度治疗区。A区不做任何处理,待其自然恢复。B区用点阵激光高治疗密度(即光点之间间距为400um)治疗,C区用点阵激光中治疗密度(即光点之间间距为800um)治疗,D区用点阵激光低治疗密度(即光点之间间距为1200um)治疗,共同治疗参数为:能量20mJ,程度2,图形为方形:10mmx10mm。激光治疗术后进行大体观察及病理切片(术后7天, 30天),观察豚鼠皮肤大体外观肉眼变化及进行组织学检查(用HE染色、Masson染色、VictoriaBlue染色)来计算成纤维细胞数目、测量真皮浅层厚度的变化、观察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密度的变化。结果术后7天病理切片发现B、C、D各激光治疗区的成纤维细胞数目较A区均有明显增多(P<0.05),B、C区较D区成纤维细胞增多更为明显(P<0.05),但B与C区间成纤维细胞数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天,B、C、D区真皮层厚度均有增厚,B、C区较D区明显(P<0.05),但B与C区间真皮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天,B、C、D区胶原密度增加,B、C区较D区明显(P<0.05),B与C区间胶原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A、B、C、D区弹性纤维密度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CO2点阵激光治疗豚鼠光老化皮肤后,能改善豚鼠皮肤组织结构:使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胶原纤维含量增加排列紧密,同时豚鼠皮肤真皮层增厚。激光治疗对弹性纤维的密度改变影响不大,但是可以使弹性纤维排列有序。不同的治疗密度对豚鼠光老化皮肤组织结构的改善不一样,高、中治疗密度可以刺激生成更多的成纤维细胞,使胶原密度增加、真皮层增厚。应用高、中密度治疗时治疗效果比低密度好,但高、中密度治疗区治疗效果没有显著差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文中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10600nmCO2点阵激光对豚鼠光老化皮肤治疗作用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