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人类对时间的认知是无限的,从过去,经过现在直至未来。从时间全程角度探讨人类时间认知是否具有统一加工机制,一直是研究者努力的方向。Michon等和Bree等研究发现人类时间认知具有分段性,即对不同持续时间的表征是不同的;黄希庭等提出的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range-synthesis model of time cognition)从宏观视角指明了人类过去心理时间与未来心理时间均存在分段性,但“分段”特点是否适用于视觉短时距加工机制仍有待揭示。尽管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过一些探讨,但颇有争议。因此,从“分段”角度探讨视觉短时距加工机制将是目前值得时间心理学研究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主要探讨了视觉短时距加工机制的分段性和分段临界点问题。实验1-5采用双任务范式,操纵非时间加工任务(时序判断和记忆搜索)负荷以考察不同长度视时距加工的负荷效应,预期存在某一时间分段临界点,分段临界点以下视时距加工可能不受认知资源影响,分段临界点以上视时距加工可能受认知资源影响;实验6-8采用ERP技术记录并分析了不同长度视时距加工诱发的CNV成分,预期分段临界点以下与临界点以上的CNV特征可能存在差异;实验1-5与实验6-8采用了不同研究途径,每一种途径操纵的自变量、控制的额外变量以及因变量指标均存在差异,因此预期两种途径下的视觉短时距加工机制的分段临界点可能会不同。在本研究条件下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实验1以时序判断为非时间加工任务,操纵编码阶段的认知负荷量,发现4秒以下视时距加工不受认知负荷影响,而5秒以上视时距加工受认知负荷影响,这证实了视觉短时距加工机制具有分段的特点。2.实验2以时序判断为非时间加工任务,操纵编码阶段认知负荷量,发现3秒以下视时距加工不受认知负荷影响,而4秒以上视时距加工受认知负荷影响,这同样证实了视觉短时距加工机制具有分段的特点。3.实验3以记忆搜索为非时间加工任务,操纵编码阶段认知负荷量,发现3秒以下视时距加工不受认知负荷影响,而4秒以上视时距加工受认知负荷影响,这支持了实验1-2的结论,即视觉短时距加工机制具有分段的特点。4.实验4以记忆搜索为非时间加工任务,操纵提取阶段认知负荷量,发现3秒以下视时距加工不受认知负荷影响,而4秒以上视时距加工受认知负荷影响。这支持了实验1-3的结论,且表明了3-4秒可能足视觉短时距加工机制的分段临界点。5.实验5以记忆搜索为非时间加工任务,操纵编码阶段认知负荷量,发现200毫秒和1000毫秒视时距加工均不受认知负荷影响。这支持了实验4的结论,即3-4秒可能是视觉短时距加工的分段临界点。6.实验6发现不管是靶时距呈现阶段还是时距比较阶段,时距主效应不显著,且与电极点,时窗之间无交互作用。这没有支持实验4的结论,即3-4秒可能不是视觉短时距加工机制分段临界点。7.实验7发现450毫秒和1300毫秒视时距编码诱发CNV平均波幅时距主效应显著,且与前后位置因素有交互作用,这与实验6结论兼容,且支持了1秒为视觉短时距加工机制的分段临界点的观点。8.实验8以CNV波幅峰、CNV负性翻转至基线时间及左、右侧额区在视时距判断过程的激活模式为指标,结果表明为1秒是视觉短时距加工机制分段临界点提供了新证据。9.视觉短时距加工机制分段临界点受实验情境和研究途径等多种因素影响。10.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时间认知分段性假设。本研究以视时距信息加工为考察对象,旨在探索视觉短时距(6秒以内)加工机制的特点。这是基于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进行的一种延伸,创造性地将分段思想移植至视觉短时距加工机制的探讨。同时采用双任务范式,选取覆盖所有可能分段临界点的时距范畴,相继以时序判断、记忆搜索为非时间加工任务,系统地对分段性问题和分段临界点问题进行了探究;另外,在国内首先系统地采用ERP技术探讨了视觉短时距加工机制分段性问题。本研究发现视觉短时距加工机制存在分段性,且分段临界点受实验情境和研究途径等多种因素影响。这不但拓展了“分段”思想的应用范围,而且丰富了时间心理学理论体系,为进一步研究提出了新课题。最后在指出本研究内容、方法等方面不足的基础上给出了今后进一步改进的方向。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基于罚函数的平均风速统计时距划分方法[J]. 建筑结构学报 2020(02)
- [2].有年夏天,他们去看海[J]. 文苑 2017(06)
- [3].平均时距对良态风气候地区极值风速的影响研究[J]. 工程力学 2020(04)
- [4].红灯信号渐消方式对时距估计和情绪体验的影响[J]. 包装工程 2017(24)
- [5].1s范围视听时距认知的分段性研究[J]. 心理科学 2017(02)
- [6].短时距估计中的心理影响因素[J]. 心理科学 2013(05)
- [7].出租车行业“时距并计”计价方式的非合理性[J]. 河北交通科技 2008(03)
- [8].基于动态不等时距的边坡位移灰色预测模型分析[J]. 煤炭技术 2018(09)
- [9].老年人回溯式时距估计的特点[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14)
- [10].时距加工的记忆负荷效应[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2(01)
- [11].含有最大时距的搭接网络计算方法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 2012(04)
- [12].行人穿越机动车流临界时距影响因素分析[J]. 交通信息与安全 2012(06)
- [13].任务熟悉度对回溯式时距估计的影响[J]. 心理科学 2010(04)
- [14].南海北部海域风速时距转换关系研究[J]. 海洋工程装备与技术 2019(S1)
- [15].疼痛条件下时间目标对时距估计的影响[J]. 心理科学 2014(01)
- [16].个人自立、反馈对长时距估计的影响[J]. 心理科学 2012(03)
- [17].动态修正时距权重的不等时距灰色模型及应用[J]. 岩土工程学报 2012(06)
- [18].延迟引起的时距选择偏差[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 [19].1~6秒时距认知分段性特征[J]. 心理学报 2016(09)
- [20].时距信息表征无需空间编码[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6)
- [21].温州地区不同时距下近地台风特性观测研究[J]. 空气动力学学报 2011(02)
- [22].面孔情绪下3~8岁儿童时距知觉的实验研究[J].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0(03)
- [23].时距估计范式研究概述[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 2010(04)
- [24].回溯式时距估计的计时机制[J].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8)
- [25].空间特征信息对时距知觉的影响[J].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6(04)
- [26].时距知觉中的情绪效应[J]. 心理科学进展 2009(01)
- [27].时距估计任务中的间断期望效应[J]. 心理学探新 2009(01)
- [28].影响音乐听觉时距判断的速度因素[J]. 艺术科技 2015(07)
- [29].时距估计在人机交互设计中的应用[J]. 人类工效学 2009(03)
- [30].控制感对聋哑人的情绪图片时距知觉的影响[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05)
标签:视觉论文; 时间认知分段综合模型论文; 双任务范式论文; 时序判断论文; 记忆搜索论文; 平均波幅论文; 波幅峰论文; 负性翻转至基线时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