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我国现有钉螺面积34.2亿m2,其中江湖洲滩地区的有螺面积占94%以上。这类地区具有“春湿、夏淹、秋露、冬干”的特征,每年洪水上涨时,形成一片汪洋,秋季水退之后,洲滩暴露,植被丰茂,一般每年水淹3-5个月,地面长期保持潮湿,特别是芦苇杂草丛生的洲滩,非常适合钉螺孳生。钉螺的孳生对水有严格的要求,幼螺发育期间离不开水,成螺长期淹于水中则存活率下降,而且水的分布对钉螺生存必需的植被也有很大影响,干旱之处湖草难以丛生,而长期被水淹的地方湖草也可被毁,所以了解洲滩地区水位及水淹变化对于掌握钉螺的分布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其在提取湖泊水域范围方面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而湖泊水域面积变化很大程度上受水位变化影响,因而在了解水位变化对螺情变化影响的基础上,可运用遥感技术预测洲滩钉螺的分布状况。第一部分试点区的血吸虫病流行状况马家湾及门前滩洲位于星子县蓼南乡渚溪村。该试点区05、06及07年活螺密度分别为4.74、0.85及3.37只/0.1m2,感染螺密度05年为0.0018只/0.1m2,06及07年未压出阳性螺,人群感染率分别为3.35%、1.59%及2.31%,耕牛感染率分别为12.31%、3.23%及3.03%。第二部分运用遥感技术分析鄱阳湖区水面面积变化本研究收集1998-2006年间的12景遥感影像,对其进行几何校正,提取MNDWI值,并设定阈值,建立掩膜,然后划定感兴趣区求取鄱阳湖的水面面积。对遥感影像中提取的鄱阳湖区的水域面积与星子、湖口及康山当日的水位进行相关性分析,相关性均较强,相关系数分别为0.957、0.893及0.939,然后以鄱阳湖区水域面积与对应的星子站当日水位建立模型,其中对数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R=0.959,R2=0.920,校正R2=0.912,模型为S=5181.5111n(h)-10261.9,其中S:鄱阳湖区水域面积,h:获取卫片当日星子水文站水位。利用2006年11月6日的TM遥感影像对鄱阳湖主体水域-水位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模型计算出的水域面积与遥感图像测算的结果相差较小,运用影像提取的水域面积为1658.73km2,用模型估算的水域面积为1648.20km2,相差较小,误差小于0.64%。说明运用遥感技术提取的水域面积可以较好地反映鄱阳湖区水位变化趋势,从而为将遥感技术应用于洲滩钉螺分布的预测提供了保证。第三部分小范围研究水位变化对螺情的影响在血吸虫病的传播链中,水是必不可少的载体,且水与钉螺的孳生繁殖是密不可分的,水位的变化对于钉螺分布具有重要影响,有必要对水位变化对螺情的影响展开研究。本研究先从小范围上分析了水位变化对螺情状况的影响,收集星子水文站1997-2007年的水位资料,以分析水位变化对渚溪试点区及星子县钉螺分布状况的影响。经相关统计分析发现渚溪试点区活螺框出现率与星子站上一年度8月份月平均水位间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0.748,p=0.013<0.05,此外渚溪试点区活螺框出现率还与上一年度丰水期平均水位及年最高水位间呈负相关,结果分别为r=-0.652,p=0.041<0.05及r=-0.771,p=0.009<0.01。由此可推测丰水期水位越高,淹水时间越长,钉螺死亡率越高,活螺框出现率越低。此外,星子县湖沼型钉螺面积与星子站4月份月平均水位之间呈负相关,结果为:r=-0.761,p=0.011<0.05,说明洲滩初涨水期间提前涨水或水位升高,有螺面积减少。第四部分大范围上研究水位变化对有螺面积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第二部分的结果,以星子站月平均水位代表鄱阳湖水位与江西省湖沼型钉螺面积之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江西省湖沼型钉螺面积与鄱阳湖4月份月平均水位呈负相关,r=-0.658,p=0.039<0.05,进一步说明四月份涨水越晚水位越低则钉螺面积越大。本研究第二部分对遥感影像提取的水域面积与实际的水位信息之间进行了论证,而第三四部分的结果表明查螺前一年8月份的月平均水位及查螺当年4月份的月平均水位高低影响着钉螺的分布及有螺面积,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可收集4月份及8月份的卫片通过提取水域面积来预测钉螺分布及钉螺面积。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血吸虫病论文; 改进的归一化水体指数论文; 水位论文; 钉螺论文;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