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通过建立哮喘大鼠模型,以孟鲁司特钠作为干预因素,比较哮喘大鼠肺脏、脾脏、胸腺淋巴细胞中NF-κB mRNA的变化以及肺组织和脾脏的病理改变,从而为孟鲁司特钠在支气管哮喘中的防治提供理论根据。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及孟鲁司特钠组(C组),每组12只大鼠。实验第1、7天A组两次行生理盐水溶解的氢氧化铝腹腔致敏,第14天起以生理盐水连续雾化14天,60分钟/次/日。B组及C组行OVA混悬液腹腔注射致敏1.0ml/只/次(0.08%OVA和氢氧化铝混合液),第14天起雾化吸入1%OVA溶液进行激发,每日一次,每次60分钟,持续雾化一周,建立哮喘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继续雾化7天。于雾化激发后第8天,哮喘组(B组)于OVA雾化前一天始,每次OVA雾化前给予生理盐水(NS)灌胃;孟鲁司特钠组(C组)自OVA雾化激发前一天始,每次OVA雾化前给予孟鲁司特0.2 mL(6mg/kg,NS溶解)灌胃,干预共一周。雾化激发14天后取材,快速分离肺脏、脾脏、胸腺冰冻切片后按NF-κB P50 mRNA原位杂交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杂交染色,复染后显微镜观察NF-κB mRNA阳性表达的细胞(细胞胞浆着色呈棕黄色)比例,取肺组织和脾脏进行病理观测。结果:(1)肺、胸腺、脾脏淋巴细胞中NF-κB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雾化激发14天后哮喘组大鼠肺组织、胸腺组织、脾脏淋巴细胞中NF-κB活化增强,NF-κB阳性表达的细胞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孟鲁司特钠组大鼠肺组织、胸腺组织、脾脏淋巴细胞中NF-κB活化减弱,NF-κB阳性表达的细胞减少,与哮喘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肺组织及脾脏的病理改变:正常对照组:支气管肺组织结构正常,各级支气管上皮完整,肺泡间隔正常,炎性细胞浸润较少。脾脏红髓白髓结构正常,白髓淋巴区增生不明显。哮喘组:肺内气道上皮内杯状细胞增多,粘膜下层淋巴细胞浸润增多,周围间质中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中重度浸润,肺泡隔明显增宽,肺泡腔有红细胞、淋巴细胞渗出。脾脏红髓区淋巴细胞稀疏,白髓扩大,白髓淋巴细胞区中度增生。孟鲁司特钠组:肺内气道上皮内杯状细胞增生减少,粘膜下层淋巴细胞浸润较少,周围间质中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轻中度浸润,肺泡隔增宽不明显,肺泡腔有红细胞、淋巴细胞渗出。脾脏红髓区淋巴细胞稀疏,白髓轻度扩大,白髓淋巴细胞区轻中度增生。结论:(1)孟鲁司特钠抑制哮喘大鼠肺组织、胸腺组织、脾脏淋巴细胞中NF-κB的活化,NF-κB阳性表达的细胞减少,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的抗炎作用。(2)孟鲁司特钠使哮喘大鼠肺内气道上皮杯状细胞增生减少,气管粘膜下层及周围间质中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减少,脾脏白髓淋巴细胞区增生减轻,在支气管哮喘的发病机制中有一定的抗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