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水田一次性配方深施长效氢铵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彭晓宗[1](2021)在《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与减施潜力研究》文中提出氮素对作物生长和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我国水稻生产中氮肥施用强度高,氮肥利用率较低,这会增加氮损失从而产生环境隐患。东北单季稻区是我国优质稻米产区,虽然土壤肥力较高,区域施氮量较低,但由于寒地冷凉条件下土壤前期供肥能力差,肥料养分释放缓慢,同样存在肥料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利用恰当途径合理的进行氮肥减施,对于提高东北单季稻区水稻生产效率,降低环境风险,实现水稻可持续生产和区域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农户调查、培养试验和大田试验,明确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研究区域间氮肥减施潜力和减施途径,形成东北单季稻区氮肥减施增效和精准施用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通过种植户施肥生产情况调研显示,由南至北,东北单季稻区基肥氮投入比例逐渐降低,基肥施用时间逐渐提前。整体来看,东北单季稻区施氮强度由南至北呈现下降趋势。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稻区平均施氮量分别为243.7 kg·hm-2、162.8 kg·hm-2和142.8 kg·hm-2,平均经济产量分别为9485.7 kg·hm-2、8185.7 kg·hm-2和7629.4 kg·hm-2,平均作物需氮量分别为193.3 kg·hm-2、156.4 kg·hm-2和133.2 kg·hm-2,理论适宜施氮量分别为183.6~203.0kg·hm-2、148.6~164.2 kg·hm-2和126.5~139.9 kg·hm-2。辽宁稻区理论减氮潜力较高,吉林稻区理论施氮量与当前区域平均施氮量非常接近,黑龙江稻区还有部分理论减氮空间。(2)东北单季稻区土壤本底供氮能力。采集东北单季稻区12个典型水稻种植区的耕层土壤,通过土壤有机氮矿化培养和土壤微生物学分析,明确土壤本底对区域间施氮差异的贡献。结果显示:经过56 d的氮素矿化培养,东北单季稻区各点位土壤矿化速率均呈现由快到缓的趋势,试验终点时各点位土壤矿化氮总量在10.1~14.2 mg·kg-1之间,远低于初始矿化氮量。冗余分析显示,土壤碱解氮、C/N与氮矿化能力相关性显着。AOA是东北单季稻区土壤氨氧化过程的主导菌群,AOA与AOB之间存在抑制关系;nir K是东北单季稻区NO2-还原为NO的主导基因。各稻区间土壤矿化量和矿化潜势没有明显差异,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没有明显空间异质性。(3)东北南部稻区氮肥减施潜力。对辽宁稻区内典型生产区——辽河三角洲稻区的调研数据进行进一步统计分析,结合大田试验,研究缓释肥减量替代化肥对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和流失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辽河三角洲稻区当前施氮量均值为294.5 kg·hm-2,理论适宜施氮量为182~202 kg·hm-2,有30.5%~38.3%的理论减氮空间。各缓释肥减氮处理相较区域平均施氮量减氮28.7%~38.9%,能够维持水稻产量和作物吸氮量,保证了作物氮素供应,提高了5.7%~18.7%的氮肥回收率(NRE)、4.6~11.5 kg·kg-1氮肥农学效率(NAE)以及13.9~21.3 kg·kg-1的氮肥偏生产力(NPFP),维持了土壤地力,有效降低田面水中氮素含量以及氮素平均浓度,减少施肥次数,降低人工成本,每公顷可增收541.4~5816.6元,实现节本增效。(4)东北北部稻区氮肥减施潜力。通过大田定位试验,研究减氮条件下缓释肥和侧深施肥对东北北部寒地单季稻区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前寒地稻区氮肥施用量较低,减氮空间较小,在常规撒施方式直接减氮难以保证水稻生产。与常规化肥处理(NPK)相比,减氮15%的条件下,80%基肥侧深施缓释肥配合20%分蘖盛期追施尿素(DT)能有效维持水稻产量和作物吸氮量,保证了水稻中后期养分供给,提高了8.0%~15.6%的氮肥回收率(NRE)、1.6~4.5kg·kg-1氮肥农学效率(NAE)以及5.5~8.4 kg·kg-1的氮肥偏生产力(NPFP),有效控制水稻全生育期田面水TN和NH4+-N浓度,降低了田面水氮素峰值及高峰持续时间,减少了4.63%~21.25%水稻生育期NH3排放量和0.9%~5.92%的氨挥发氮肥损失率,提高了土壤TN和土壤Olsen-P含量,维持合理的氮素盈余量,每公顷能增收497.20~1235.58元,实现节本增效。综上,运用合理的肥料种类、施肥方法和氮肥运筹模式,在东北单季稻区可以实现理论适宜施氮量下的高产高效。
吕伟生,黄天宝,肖富良,郑伟,肖小军,李亚贞,韩德鹏,肖国滨[2](2021)在《缓释肥一次性侧位深施对红壤旱地直播油菜产量形成和肥料利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明确红壤旱地直播油菜(Brassica napus L.)缓释肥(N-P2O5-K2O=25-7-8)一次性侧位深施效果及适宜用量,2017—2020年在典型的红壤丘陵区(江西进贤)开展缓释肥施用方式对比试验(不施肥、一次性土表撒施和一次性侧位深施)和施用量试验(0、300、450、600、750和900 kg·hm-2),研究缓释肥一次性侧位深施及不同施用量对油菜产量形成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土表撒施,侧位深施显着促进了N、P、K的吸收,同步提高了油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且对晚熟油菜影响更为显着。菜籽产量与缓释肥用量呈线性加平台关系,适宜施肥量可保证较大的收获密度及较多的每株角果数和每角粒数,从而协同提高籽粒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维持较高的肥料利用率。晚熟和早熟油菜缓释肥侧位深施的适宜用量分别为720和605 kg·hm-2,产量潜力可分别达2 500和1 750 kg·hm-2。因此,一次性侧位深施适量缓释肥可显着提高红壤旱地直播油菜生产力,建议结合机械化种植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
张子璐[3](2021)在《化肥减施优化模式下渝西丘陵区稻田径流氮磷流失风险及养分平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种植业中的肥料不合理利用所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渐受到重视,水稻作为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过程中普遍存在施肥过量、蓄水防护不到位等问题,若发生径流将会一定程度加剧周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因此,如何做到减肥减污不减产,进一步提升养分回收利用率,这是对兼顾稻田经济效益和生态保障的重大挑战。本文选取渝西丘陵区的典型区域重庆市合川区为研究区域,采用2年田间小区试验,设置2种施肥模式(农户常规施肥模式、化肥减施优化模式:水稻专用配方肥配施硅肥)下不同施肥水平处理,分别为:不施肥处理(CK)、农户常规施肥低梯度处理(FP-33%)、农户常规施肥中梯度处理(FP)、农户常规施肥高梯度处理(FP+50%)、水稻专用配方肥低梯度(OPT-50%)、水稻专用配方肥中梯度处理(OPT)、水稻专用配方肥高梯度处理(OPT+50%)及等量常规肥处理(Con)。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下2种施肥模式稻田田面水不同形态氮磷动态变化规律,探究施肥后田面水氮磷浓度变化规律的最优拟合方程。在小区试验基础上参考相关研究和验证优化参数建立适应本研究区域的稻田水分平衡模型,结合“蓄满产流”原理构建稻季径流氮磷流失负荷模型,估算不同排水口高度对应的径流氮磷流失负荷并设置情景分析。并通过田间试验结果比较农户常规施肥模式与化肥减施优化模式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探究最佳施肥方案做到减肥减污不减产,并比较不同施肥梯度下2种施肥模式稻季系统氮磷收支平衡状态。旨在为川渝稻区水稻化肥减施和农业面源污染总量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肥料施入后,田面水除硝态氮(NO3--N)为施肥后5 d达到峰值外,其余不同形态氮磷均在施肥后1~3 d达到峰值。不同形态氮磷中,总氮(TN)、总磷(TP)均以溶解态为主,溶解态总氮(TDN)、溶解态总磷(TDP)分别占71.0%、75.8%。施氮水平对于田面水TN和施磷水平对于田面水TP均分别呈显着线性相关。NH4+-N/TN表明化肥减施优化模式氮转化水平低于农户常规施肥模式。以施肥量及施肥后天数为自变量,2种施肥模式田面水TN、TP以指数形式方程拟合效果最优。2.稻田径流氮磷流失负荷主要受排水口高度、降雨及施肥量的综合影响。同一年份下稻季径流氮磷流失负荷随排水口高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化肥减施优化模式在不同排水口高度下的径流氮磷流失负荷均低于农户常规施肥模式。相同施肥量下,相对于农户常规施肥模式,水稻专用配方肥配施优化硅肥模式可平均减少10.4%的氮素流失负荷和7.9%的磷素流失负荷。合川区各乡镇农户常规施肥模式稻田径流氮磷流失估算表明,6 cm排水口时各乡镇氮素径流流失负荷范围在1.99~2.05 kg hm-2之间,氮素径流流失高风险区集中在区域中部,低风险区为区域东部乡镇和合阳城街道,合川区氮素径流流失较高及以上风险乡镇数量占一半,高风险乡镇占43.3%。当排水口上升2 cm后,氮素径流流失较高及以上风险乡镇数量下降33.3%。合川区各乡镇磷素径流流失量远小于氮素径流流失量。磷素径流流失高低风险区域与氮素径流流失分布相似,流失较高及以上风险乡镇占40.0%,其中高风险乡镇占20.0%。而当排水口上升2 cm后,各乡镇磷素径流流失负荷下降约37.0%。农户常规施肥模式下龙市镇对应稻田径流氮磷流失风险最高。水稻专用配方肥配施优化硅肥模式径流氮磷流失模拟表明,该模式通过降低氮磷流失负荷减少流失量使得各区域风险降级,从而整体降低了区域稻田径流氮磷流失风险。3.测产结果表明,OPT处理在氮肥减施46.5%,磷肥减施22.4%基础上在短期内可达到减肥不减产的效果。土壤养分变化表明,试验期间稻田土壤变化整体处于消耗状态,除有效磷外,试验后各施肥处理土壤养分差异较小。养分吸收利用结果表明,各施肥处理总养分肥料农学利用率(AE)范围在6.77~23.42 kg kg-1之间,总养分肥料偏生产力(PFP)范围在24.82~112.49 kg kg-1之间,氮肥回收利用率(NRE)范围在16.4%~45.2%之间,磷肥回收利用率(PRE)范围在36.8%~141.5%之间。相同施肥量下,OPT+50%处理AE和PFP较Con处理分别提高22.3%和7.0%。OPT处理NRE均高于FP处理,OPT+50%处理相比Con处理NRE提高了6.2%。2020年OPT-50%处理PRE显着高于FP处理,OPT处理PRE相比FP处理提高了87.1%。不同处理下稻田系统氮平衡均为盈余状态,从而部分氮素以不同方式流失。稻田土壤氮储存由正转负,表明试验期间稻田土壤整体处于消耗状态,土壤固氮能力较弱。不同处理土壤磷表观盈余均为亏损状态,亏损量随施磷量增加而减少。与FP处理相比,OPT处理在减磷的基础上可提高地上部磷素累积量。
吕伟生,肖富良,张绍文,郑伟,黄天宝,肖小军,李亚贞,吴艳,韩德鹏,肖国滨,张学昆[4](2020)在《种肥播施方式对红壤旱地油菜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文中指出为明确红壤旱地油菜适宜的种肥播施方式,本研究通过2017—2018年和2018—2019年2年的田间试验,系统分析传统种肥土表撒播(T1)、种子条播而肥料土表撒施(T2)、种肥等行异位同步播施(T3)和种肥宽窄行异位同步播施(T4) 4种不同种肥播施方式对油菜产量、密度动态、干物质变化、养分吸收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肥播施方式对红壤旱地油菜产量形成和肥料利用率均产生了显着影响,且在低肥力条件下影响更为显着。相比T1和T2, T3、T4显着促进了油菜高产的形成和肥料利用率的提高,但T3与T4二者之间差异不显着。种肥异位同步播施明显提高了各时期油菜干物质量,尤其是显着增加了初花期至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促进了花后根部与地上部干物质同步增长;同时促进了对N、P、K的吸收,保证较高的植株密度并协同产生充足的角果数,最终提高油菜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因此,种肥异位同步播施可显着提高红壤旱地油菜生产力,建议结合机械化种植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
方渝[5](2020)在《云霄县耕地及枇杷园土壤主要营养障碍与优化施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云霄县的支柱产业之一,2017年云霄县农业总产值52.18亿元。水稻、早熟枇杷、甘薯是云霄县农业的主导产业。了解全县耕地土壤、果园土壤的养分状况,可为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依据,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本文对云霄县264个水稻土、60个旱地土壤和80个枇杷园土壤进行分析测试,通过五项常规和中微量元素检测,分析土壤理化性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揭示土壤的营养障碍现状,诊断营养障碍发生的原因,并通过在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上进行水稻“3414”田间试验和甘薯“3414”田间试验,建立施肥模型,探讨最佳施肥配方。主要结论如下:1.耕地土壤酸化严重,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水平,碱解氮含量中等偏低。云霄县水稻土p H均值为5.53,处于酸性水平(p H<6.5)的土壤占样品总数的95.45%,水稻土酸化严重;旱地土壤p H均值为5.62,呈酸性;水稻土有机质含量均值为21.68 g/kg,其中处于中等(20-30 g/kg)水平的比例为52.65%;旱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为22.97 g/kg,变异系数为27.14%,处于中等水平的样品占总样品数的53.33%,说明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水平。水稻土碱解氮含量处于中等水平的样品比例为64.78%,水稻土碱解氮含量适中;旱地土壤碱解氮含量处于缺乏水平(<100 mg/kg)的比例为66.67%,说明旱地土壤碱解氮含量总体上处于缺乏水平。2.耕地土壤磷富集,硼钾缺乏较严重,镁处于中等水平。水稻土有效磷含量均值为29.83 mg/kg,处于丰富水平的样品占总样品数的51.52%,且有效磷含量高于土壤有效磷生态风险临界值(>40 mg/kg)的土样占样品数的28.03%。旱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值为36.72 mg/kg,处于丰富水平的(>25 mg/kg)土样占总样品数的96.67%,旱地有效磷含量超过土壤有效磷生态风险临界值(>60 mg/kg)的样品占31.67%,说明云霄县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偏高,有富集的风险。云霄县水稻土速效钾含量均值为87.31 mg/kg,处于缺乏水平的占总样品数的59.5%,旱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值为58.22 mg/kg,变异系数为31.95%,处于缺乏水平的土样占样品总数的90%,说明云霄县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处于缺乏水平。水稻土有效硼含量均值为0.41 mg/kg,77.65%的水稻土缺硼。旱地土壤有效硼含量0.32 mg/kg,所有土样的有效硼含量都处于缺乏水平(<0.5 mg/kg)。水稻土交换性镁含量均值为86.99 mg/kg,处于中等水平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48.86%;旱地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均值为85.87 mg/kg,85%的土样处于中等水平(40-120 mg/kg),表明耕地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3.基于农学效应的水稻优化施肥量通过在具有代表性的灰黄泥田上开展水稻“3414”田间试验,建立回归方程,y=375.248-2.113 X1-2.341 X2+28.814 X3+0.218 X12-2.302X22-0.556 X32+2.903X1X2-1.251X1X3-0.957 X2X3。计算得到667m2最佳施肥量:N 10.58 kg,P2O53.64 kg,K2O 8.63 kg。通过试验可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能改善水稻经济性状,使水稻产量增加。在本试验的施肥量范围内,水稻产量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的增产效果最好,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氮>磷>钾。4.基于农学效应的甘薯优化施肥量通过在具有代表性的赤土上开展甘薯“3414”田间试验,建立回归方程,y=982.668+77.631 X1+110.298 X2+44.553 X3-5.673 X12-12.881X22-2.417 X32+0.931X1X2+3.052 X1X3+0.019 X2X3。通过计算得出667m2最佳施肥量为:N 11.46 kg,P2O54.62 kg,K2O 16.07 kg。由试验可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能提高甘薯产量,增加效益。在本试验的施肥量范围内,甘薯产量随着氮、磷、钾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氮磷钾对甘薯产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氮>钾>磷,效益大小依次为氮>钾>磷。5.枇杷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但钾素缺乏,磷素富集,土壤呈酸性。枇杷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为26.42 g/kg,处于丰富水平(>20 g/kg)的样品比例为80%,说明枇杷园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p H在4.1-6.9的范围之间,均值为5.45;速效钾含量均值为155.21 mg/kg,处于缺乏水平(<100 mg/kg)的样品数占总样品数的46.25%,说明枇杷园土壤速效钾含量总体上处于缺乏水平;有效磷含量均值为47.63 mg/kg,CV为63.8%,说明枇杷园土壤有效磷处于丰富水平,但不同枇杷园土壤有效磷含量变化幅度较大。根据生产实践调查,5年生以上成年枇杷树667 m2全年肥料施用量为N 42 kg,P2O522.4 kg,K2O 38 kg(折纯),分四次施用。
杨明达[6](2019)在《缓控释肥种类及施肥方式对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为研究缓控释肥种类及施肥方式对稻田氨挥发排放和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影响,试验采用缓控氮肥和一次性施肥相结合的方式,综合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水稻干物质积累、水稻对氮素的吸收等指标,以稻田氨挥发排放通量、稻田温室气体排放通量为依据,探究不同类型肥料与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排放氨挥发与温室气体的影响。本试验于2017-2018年在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南京农业大学水稻试验基地进行,通过设置2种施肥方式(撒施和机械侧条施肥)和3种控释氮源(硫包衣尿素,SCU;树脂包衣尿素,PCU;缓混肥,BBF),以常规分次施肥(CK1)、当地传统施肥(CK2)和不施氮(N0)为对照,研究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机插稻田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在侧条施肥方式的不同处理中,与CK1相比,SCU显着提高水稻各关键生育期干物质积累;BBF和SCU显着提高水稻氮肥回收效率,并且通过提高有效穗数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PCU显着增加了水稻各关键生育期植株的氮含量。对比不同施肥方式下水稻生长发育状况发现,与撒施相比,侧条施肥显着增加了各控释氮肥穗分化期和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剑叶SPAD;侧条施肥显着提高SCU水稻产量:显着增加水稻植株各时期植株氮吸收;显着提高水稻氮肥回收效率。2.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与CK1相比,在所有侧条施肥处理中,控释氮肥处理氨挥发释放时间长,挥发量低,BBF显着降低稻田氨挥发排放,且释放比较平缓,其氨挥发峰值速率显着低于其他肥料;SCU在水稻移栽后一周出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移栽后1个月左右时氨挥发速率降低到极低状态;PCU氨挥发峰值出现最晚,在水稻穗分化期才出现;缓控释肥还可以有效减少肥料通过以氨挥发途径的氮损失,且不同肥料处理下氨挥发总量差异显着,各肥料处理氨挥发损失量由低到高依次为BBF、PCU、SCU、CK1、CK2,BBF处理氨挥发损失显着低于其他缓控释肥处理;此外,与CK1相比,缓控释肥显着降低稻田N2O、CH4排放,与SCU和PCU相比,BBF显着降低稻田N2O、CH4排放,N2O排放总体上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在烤田期会出现小峰值。2017、2018两年表现一致。对比不同施肥方式,侧条施肥处理下氨挥发总量、CH4、N2O的排放量均显着低于撒施处理。2017、2018两年表现一致。
唐汉,王金武,徐常塑,周文琪,王金峰,王秀[7](2019)在《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分析》文中认为化肥作为现代农业生产基础物质之一,对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和农业高效高产具有重要作用,但因其长期盲目过量施用所引发的系列农产品安全、环境污染及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显,如何有效权衡粮食产量品质及生态安全与化肥减施增效间关系成为需要解决的系统工程问题。根据对科学施肥技术迫切需求,综合评价了中国化肥施用现状与形势,重点阐述分析了国内外测土配方施肥、缓控释肥施用、精准变量施肥、灌溉施肥及部分大宗农作物典型施肥等现代施肥技术的研究进展、技术特点、应用概况及存在问题等。在此基础上,结合可持续农业发展需求分析了我国化肥施用的发展趁势,提出未来主要发展建议,为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化肥减施增效科学管理技术体系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柯健[8](2017)在《氮肥种类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去向的影响》文中提出当前,水稻施肥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氮肥施用量大,江苏问题尤为突出;(2)优化的施肥次数多,机插稻尤其明显,劳动强度大;(3)以人工撒施肥为主,施肥效果差,稻田氮肥损失现象严重。研究省肥、省工,同时高产、高效的新型施肥技术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减少农业氮肥污染至关重要。控释氮肥在有效减少总氮肥投入的同时,一次性基施具有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潜力,但受肥料类型影响巨大。水稻侧条施肥技术是一种机插稻特有的机械条带深施肥技术,随着机插秧的长足发展,该技术具有重大的发展前景。通过联合运用水稻侧条施肥技术和控释氮肥技术,理论上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力投入,但对水稻生产的影响目前还缺乏系统性研究。本试验于2015-2016年在江苏省丹阳市延陵镇南京农业大学水稻试验基地进行,通过设置2种施肥方式(撒施和机械侧条施肥)和3种控释氮源(硫包衣尿素,SCU;树脂包衣尿素,PCU;缓混肥,BBF),以常规分次施肥(CK)和不施氮(N0)为对照,研究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机插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肥料氮释放、土壤(土壤溶液)无机氮时空分布与水稻氮肥吸收的同步关系;同时对稻田氮肥淋溶损失、氮收支和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以期探索高产、高效的新型施肥技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一次性撒施SCU和PCU的水稻产量显着低于常规分次施肥(CK)。一次性撒施BBF的分蘖发生明显多于CK,中后期群体生长动态(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抽穗期株型、光合能力)等于或略高于CK,最终水稻产量与CK无显着差异。与撒施相比,控释氮肥的侧条施肥显着提高了水稻有效穗数,分蘖期、穗分化期的干物质积累,但对抽穗后物质生产的影响因肥料类型而异。与撒施相比,SCU侧条施肥显着提高了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剑叶SPAD和净光合速率,促进了根系生长,增加了抽穗-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最终显着提高了水稻产量;而PCU侧条施肥下的水稻产量与撒施相比无显着差异,主要由于显着低的结实率;与撒施相比,BBF侧条施肥的产量略有提高,但不显着。结果表明,BBF和SCU的侧条施肥较CK均提高了水稻产量和经济效益。2.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氮肥吸收和利用的影响SCU的氮肥释放呈“前多后少”特点;PCU呈“前少后多”特点,一次性撒施SCU和PCU较CK显着降低了水稻氮吸收和氮肥回收效率。与PCU相比,BBF增加了移栽期和分蘖前期氮的释放;与SCU相比,BBF提供了更为充足的穗分化-抽穗期氮肥供应,很好的匹配了水稻氮肥吸收规律。最终在撒施处理下,BBF的成熟期氮吸收与CK无显着差异。与撒施相比,侧条施肥增加了水稻根际NH4+-N含量,延长了养分释放周期。与撒施相比,SCU、PCU和BBF侧条施肥分别平均提高植株氮吸收32.2%、10.7%和4.3%。然而,PCU侧条施肥在抽穗期-成熟期氮阶段积累有显着地降低趋势,这可能与其抽穗期不合理的群体构成有关。SCU和BBF侧条施肥氮肥回收效率均高于CK,且BBF的两年数据均达到显着水平。结果表明,侧条施肥能有效促进植株氮吸收,提高氮肥回收利用效率,尤其以BBF和SCU的效果最好。3.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氮肥淋溶损失和氮收支的影响稻田渗滤液和田面水中NH4+-N含量随生育期的变化动态受肥料类型显着影响,与已测定的肥料氮释放模式基本一致;而渗滤液中NO3--N含量变化主要受水分管理影响。较撒施处理,侧条施肥不同程度地增加了 20 cm和60 cm 土壤渗滤液中无机氮(NH4+-N+NO3--N)浓度,同时减少了田面水中NH4+-N浓度,两年结果基本一致。与撒施相比,SCU和PCU侧条施肥显着增加了氮淋溶和成熟期40-60 cm 土层无机氮含量,这可能与分蘖期和无效分蘖期高的肥料氮释放有关。SCU侧条施肥下氮肥淋溶损失最高,两年分别为6.65 kg N ha-1和5.34 kg N ha-1。与SCU和PCU侧条施肥相比,BBF侧条施肥下氮淋溶损失最低,两年结果一致,这主要与其在整个生育期更加平衡的氮肥释放有关。本试验结果表明,BBF侧条施肥较CK显着降低了稻田土壤氮表观损失,且不会带来氮淋溶损失的显着增加。基于以上结果,综合考虑水稻产量、氮肥吸收和利用,并结合对经济和环境效应的评价,本研究认为,在机插粳稻生产中,BBF侧条施肥是一种可以有效取代常规分次施肥的新型控释氮肥运用方式。
姜珊珊[9](2017)在《氮肥减量及不同品种肥料配施对稻麦农田CH4和N2O(直接和间接)排放的影响》文中认为人为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农业生态系统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施肥能够保证粮食产量,同时又是影响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为探究高效科学的农田温室气体减排措施,本研究通过水稻和冬小麦2个生长季的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减量及不同品种肥料配施条件下的稻田CH4排放、稻麦农田N20-N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氨挥发和氮渗漏)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田间试验共设8个处理,分别为(1)不施肥处理,(2)减氮增钾处理,(3)减氮追施脲铵处理,(4)配方施肥处理,(5)有机无机配施处理,(6)稳定性复合肥处理,(7)脲甲醛处理,(8)常规施肥处理。水稻季实验处理对应代码分别为RCK,RN190CF+U+K,RN230CF+UA,RN230cF+U,RN230OF+U,RN230UHD,RN230UF,RN270CF+U,小麦季实验处理对应代码分别为 WCK,WN150CF+U+K,WN180CF+UA,WN200CF+U,WN180OF+U,WN200UHD,WN200UF,WN230CF+U,代码中的数字代表施氮量。水稻小麦季所用肥料品种一致,其中脲铵(UA)、环保型有机肥(OF)、稳定性复合肥(UHD)、脉甲醛(UF)属于新型氮肥。稻田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稻田各处理CH4总排放量范围为72.52~181.96 kg/hm2。除RN230UHD处理,其他施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减排CH4达32.01%~49.65%,以 RN190CF+U+K、RN230CF+Ua、RN230CF+U和 RN230OF+U 处理减排 CH4 效果较好。(2)稻田N20-N直接排放很少,各处理N20-N直接排放累积量范围为0.14~0.33 kg/hm2,排放因子为0.02%~0.09%。除RN230CF+UA处理,其他施肥处理均能够降低N20-N直接排放。氨挥发导致的N20-N间接排放量为0.10~0.30 kg/hm2,氮渗漏导致的N20-N间接排放量0.036-0.057 kg/hm2,氨挥发是稻田N20-N间接排放的主要途径。减氮增钾处理和稳定性复合肥增加了稻田氨挥发排放,同时稳定性复合肥也增加了氮渗漏排放。计算三种途径的N2O-N总排放量,仅稳定性复合肥增加11.31%的总排放量,其他施肥处理均实现减排8.64%~26.74%的N20-N排放,以RN230cF+U、RN230OF+U和RN230UF处理减排N2O-N效果较好。(3)综合比较稻田不同施肥处理的增温潜势,结果表示 RN230UHD>RN270cF+U>RN230UF>RN230cF+u>RN230OF+u>RN190cF+u+K>RN230cF+UA>RCK。除了稳定性复合肥以外,其他施肥处理有31.36%~47.33%的减排潜力,其中 RN230CF+UA、RN190CF+U+K、RN230OF+U、RN230CF+U四种施肥处理的减排效果显着。(4)稻田水深和土壤温度是影响CH4排放的主要正相关因子;田面水中无机氮含量是影响N20-N直接排放和氨挥发的主要正相关因子;而氮渗漏的主要受田面水NH4+-N和土壤N03--N正相关作用。麦田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麦田各处理N2O-N直接排放累积量在0.43~2.50 kg/hm2之间,排放因子为0.50%~1.00%,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所有的施肥处理均实现2.32%~46.75%的减排;氨挥发导致的N20-N间接排放量为0.14~0.30 kg/hm2,除WN200UHD和WN200CF+U处理以外,其他处理减排效果均在20%以上;氮渗漏导致的N20-N间接排放量为0.31~1.42kg/hm2,所有施肥处理减排率为0.89%~39.04%。氮素渗漏是麦田N2O-N间接排放的主要途径。(2)综合计算麦田三种途径的N2O-N总排放量为0.87~4.22 kg/hm2,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所有施肥处理均达到减排效果,减排率为6.91%~37.35%,其中WN1800F+U和WN150cF+U+K实现显着减排。(3)麦田N20-N直接排放与氮渗漏排放高峰均与降雨有关,土壤WFPS以及土壤硝态氮含量都是主要正相关影响因子;而土壤氨挥发主要与土壤温度有正相关性。对比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稻麦农田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以及氮肥利用率,减氮增钾、减氮追施脲铵、配方施肥、有机无机配施四种肥料处理,均能够减少稻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其中,减氮追施脲铵是适合水稻和小麦种植的最优处理,既能实现减排又能提高氮肥利用率。
马边防[10](2015)在《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现代化大农业是黑龙江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2009年黑龙江省提出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战略构想,2012年颁布《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2013年国务院正式批复《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几年来,黑龙江省在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推进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粮食产量已经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每年生产了全国1/10的粮食,1/6的商品粮,1/3的调出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用突出。但是,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付出了沉重的农业生态资源环境代价,很大程度上依赖传统的高碳农业发展模式所取得的。目前,黑土地质量持续下降,地下水资源超量开采,环境污染由点到面蔓延,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必须推动农业发展由主要追求数量增长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主要拼生态、拼环境真正转到注重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上来,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低碳农业发展道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指出,我国是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而农业既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大户,又是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产业。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7%,其中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量分别占全国排放量的50.15%和92.47%[1]。如果在应对气候变化上不能取得有效进展,到本世纪后半期,我国小麦、水稻和玉米的年产量最多可下降37%。同时,我国粮食生产的自然波动,也将从过去的10%增加到20%,极端不利年景甚至达到30%以上[2]。实现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既事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总体战略布局,更事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黑龙江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研究为题,检视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现状,定量分析20年来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情况,研究现代化大农业碳减排潜力及实现形式,在总结国际低碳农业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低碳化模式和实现路径,并就政府如何引导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来源于本人主持的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东北地区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发展模式与对策研究(11BJY102)。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农业(种植业)生产为研究边界。研究主体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3章)主要阐述现代化大农业和低碳农业理论。首先,阐述现代化大农业的科学内涵,提出其“六大”特征。其次,进一步界定低碳农业的概念与特征,对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再次,阐明支撑本研究不断深入的四方面理论,即外部性理论、生态农业理论、环境经济学理论和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最后,分析评价现代化大农业进展情况。第二部分(第4章)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的实证分析。该部分是全文分析的重点和基础。根据搜集到的1993-2013年连续20年的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条件、生产方式数据,从农业投入品、农用机械、土壤耕作、水利灌溉、农作物生长等五个层面,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灌溉、翻耕、水稻种植等七种碳源,运用碳排放加权求和数学模型,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进行定量分析。同时,根据计算得出的低碳农业系列评价指标,以全国同类指标为参照对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基础进行评价。第三部分(第5章)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潜力分析。该部分从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特点入手,分析土地高度规模化经营给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深刻改变,全面分析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潜力。并从提升农业机械作业效率实现农机直接碳减排和以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方式实现农机间接碳减排两个方面,对各种具体方法的减排机理和减排效果进行分析测算。第四部分(第6、7、8、9章)为国外发展低碳农业的经验借鉴,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的总体思路、路径选择,以及对策建议。首先,分析总结典型国家和地区发展低碳农业值得借鉴的经验做法。其次,提出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总体思路。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基本原则和低碳化模式。再次,提出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路径。最后,提出推进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的对策建议。第五部分(第10章)是本研究的几个重要结论和创新之处。主要结论包括:现代化大农业是黑龙江省实现农业现代化,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实现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必须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充分发挥农业机械的直接减排和间接减排作用。主要创新点:提出了以先进农机制造技术和低碳农业生产技术为支撑,以提升农机作业效率和实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为手段,农业机械直接减排与间接减排并行的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模式与实现路径。
二、浅谈水田一次性配方深施长效氢铵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水田一次性配方深施长效氢铵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与减施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我国农田氮肥施用现状 |
1.2.2 稻田系统氮素损失途径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
1.2.3 土壤氮转化的微生物机制 |
1.2.4 氮肥用量推荐方法与氮素管理指标 |
1.2.5 减少氮肥损失的途径 |
1.2.6 东北单季稻区生产背景与种植区划 |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和减氮潜力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区域施肥产量调查 |
2.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东北单季稻区基本耕作情况 |
2.2.2 东北单季稻区养分施用现状 |
2.2.3 东北单季稻区施氮强度和产量空间分布特征 |
2.2.4 东北单季稻区施肥管理差异 |
2.2.5 东北单季稻区水稻需氮量 |
2.2.6 东北单季稻区氮肥生产效率评价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东北单季稻区土壤本底供氮能力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点概况与试验设计 |
3.1.2 样品采集与测定 |
3.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初始矿质氮空间分布特征 |
3.2.2 土壤氮矿化量和矿化特性拟合 |
3.2.3 土壤氮素矿化能力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3.2.4 土壤微生物群落α多样性特征 |
3.2.5 土壤微生物群落β多样性特征 |
3.2.6 土壤AOA和AOB丰度空间分布特征 |
3.2.7 土壤nirS和nirK基因空间分布特征 |
3.2.8 土壤氮转化微生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东北南部稻区氮肥减施潜力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区域施肥产量调查 |
4.1.2 田间试验设计 |
4.1.3 样品采集与测定 |
4.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辽河三角洲稻区施氮现状 |
4.2.2 辽河三角洲稻区水稻需氮量 |
4.2.3 减氮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2.4 减氮对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
4.2.5 减氮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2.6 减氮对田面水中氮素的影响 |
4.2.7 辽河三角洲稻区缓释肥减氮的经济效益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东北北部稻区氮肥减施潜力研究 |
5.1 寒地稻区缓释肥施用下的氮肥减施潜力研究 |
5.1.1 材料与方法 |
5.1.2 结果与分析 |
5.1.3 讨论 |
5.2 寒地稻区侧深施肥条件下的氮肥减施潜力研究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3 讨论 |
5.3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缓释肥一次性侧位深施对红壤旱地直播油菜产量形成和肥料利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1 油菜籽粒产量及产量构成 |
1.4.2 成熟期地上部养分含量 |
1.4.3 相关指标计算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缓释肥一次性侧位深施效果 |
2.1.1 缓释肥一次性侧位深施对油菜籽粒产量的影响 |
2.1.2 缓释肥一次性侧位深施对油菜产量构成的影响 |
2.1.3 缓释肥侧位深施对油菜养分吸收的影响 |
2.1.4 缓释肥一次性侧位深施对油菜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2.2 缓释肥一次性侧位深施适宜用量 |
2.2.1 缓释肥施用量对油菜籽粒产量的影响 |
2.2.2 缓释肥施用量对油菜产量构成的影响 |
2.2.3 缓释肥施用量对油菜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2.2.4 缓释肥施用量对油菜经济效益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侧位深施缓释肥对油菜产量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
3.2 侧位深施适量缓释肥提高油菜产量与肥料利用率的原因 |
3.3 缓释肥侧位深施有进一步降低化肥投入的潜力 |
4 结论 |
(3)化肥减施优化模式下渝西丘陵区稻田径流氮磷流失风险及养分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农业面源污染 |
1.2 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技术 |
1.3 我国稻田径流氮磷流失风险 |
1.3.1 稻田径流氮磷流失现状 |
1.3.2 稻田径流氮磷流失估算方法 |
第2章 绪论 |
2.1 研究目的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2.1 不同施肥模式稻田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规律 |
2.2.2 稻田降雨径流氮磷流失估算及风险识别 |
2.2.3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稻田系统氮磷平衡的影响 |
2.3 技术路线 |
第3章 不同施肥模式田面水氮磷动态变化规律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试验设置 |
3.1.3 样品采集与分析 |
3.2 结果分析 |
3.2.1 田面水不同形态氮素动态变化 |
3.2.2 田面水不同形态磷素动态变化 |
3.2.3 田面水中氮磷浓度动态变化拟合方程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稻田降雨径流氮磷流失估算及风险识别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水平衡方程 |
4.1.2 稻田径流养分流失负荷估算原理 |
4.1.3 估算验证方法 |
4.1.4 区域基础数据库 |
4.1.5 情景模拟 |
4.2 结果分析 |
4.2.1 稻田水分平衡模型 |
4.2.2 不同高度排水口稻田径流氮磷流失负荷 |
4.2.3 区域稻田径流氮磷流失特征 |
4.2.4 情景分析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稻田系统氮磷平衡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设置 |
5.1.2 样品采集与分析 |
5.1.3 测产与相关指标测定方法 |
5.1.4 氮磷平衡模型 |
5.2 结果分析 |
5.2.1 不同施肥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
5.2.2 稻田土壤养分变化 |
5.2.3 不同施肥模式养分利用率 |
5.2.4 不同施肥模式稻田系统氮磷平衡状态及特征 |
5.3 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4)种肥播施方式对红壤旱地油菜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3.1 土壤基础肥力 |
1.3.2 植株密度 |
1.3.3 干物质量 |
1.3.4产量及产量构成 |
1.3.5成熟期地上部养分吸收量 |
1.3.6 肥料利用率 |
1.3.7 气象数据采集 |
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籽粒产量 |
2.2 产量构成 |
2.3 植株密度 |
2.4 干物质量 |
2.5 养分吸收量 |
2.6 肥料利用率 |
3 讨论 |
3.1 在有序种植的基础上,改进施肥方式进一步提高油菜产量及肥料利用率 |
3.2 种肥异位同播提高油菜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原因 |
3.3 不同气象及地力条件下油菜产量及肥料利用率对种肥异位同播的响应差异 |
4 结论 |
(5)云霄县耕地及枇杷园土壤主要营养障碍与优化施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研究背景 |
2 土壤肥力及其影响因素 |
2.1 土壤肥力的概念 |
2.2 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 |
3 表征土壤肥力的化学指标 |
3.1 土壤pH值 |
3.2 土壤有机质 |
3.3 土壤氮素 |
3.4 土壤磷素 |
3.5 土壤钾素 |
3.6 土壤钙素 |
3.7 土壤镁素 |
3.8 微量元素 |
4 测土配方施肥与“3414”试验 |
5 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5.1 云霄县区域概况 |
5.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5.1.2 地形地貌 |
5.1.3 气候概况 |
5.1.4 耕作土壤资源概况 |
5.2 研究的目的意义 |
5.3 技术路线 |
5.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二章 云霄县水稻土肥力评价和优化施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水稻土壤样品采集 |
1.2 水稻“3414”试验 |
1.2.1 试验地基本状况 |
1.2.2 试验设计 |
1.2.3 田间管理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水稻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云霄县水稻土肥力评价 |
2.1.1 土壤pH |
2.1.2 土壤有机质 |
2.1.3 土壤碱解氮 |
2.1.4 土壤有效磷 |
2.1.5 土壤速效钾 |
2.1.6 土壤中、微量元素 |
2.2 基于“3414”试验的水稻优化施肥 |
2.2.1 水稻氮磷钾施肥效应 |
2.2.2 基于农学效应的水稻优化施肥量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云霄县旱地土壤肥力评价和甘薯优化施肥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旱地土壤样品采集 |
1.2 甘薯“3414”试验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4 旱地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云霄县旱地土壤肥力评价 |
2.1.1 土壤pH |
2.1.2 土壤有机质 |
2.1.3 土壤碱解氮 |
2.1.4 土壤有效磷 |
2.1.5 土壤速效钾 |
2.1.6 土壤中、微量元素 |
2.2 基于“3414”试验的甘薯优化施肥 |
2.2.1 甘薯氮磷钾施肥效应 |
2.2.2 基于农学效应的甘薯优化施肥量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云霄县枇杷园土壤肥力评价与施肥建议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枇杷园土壤样品采集 |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 枇杷园土壤养分分级标准 |
1.4 枇杷园土壤改良及施肥状况的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云霄县枇杷园土壤肥力评价 |
2.1.1 土壤pH |
2.1.2 土壤有机质 |
2.1.3 土壤碱解氮 |
2.1.4 土壤有效磷 |
2.1.5 土壤速效钾 |
2.1.6 土壤容重 |
2.2 枇杷园土壤改良措施及合理施肥建议 |
2.2.1 枇杷园土壤调酸及施用有机肥效应 |
2.2.2 枇杷园氮磷钾施用量及施用方法 |
2.2.3 建议增施有机肥,科学调节果园土壤酸度 |
2.2.4 建议“控氮减磷增钾”,氮磷钾三要素平衡协调 |
3 结论和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1 结论 |
1.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缓控释肥种类及施肥方式对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包膜控释氮肥在水稻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
1.1.1 缓控释肥的种类及释放机制 |
1.1.2 缓控释肥的效应分析 |
1.1.3 缓控释肥的研究进展 |
1.2 氮肥深施在水稻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
1.2.1 氮肥深施技术类型 |
1.2.2 氮肥深施增效的原理 |
1.2.3 氮肥深施下肥料类型选择 |
1.2.4 氮肥深施在水稻上的研究进展 |
1.3 稻田氨挥发研究现状 |
1.3.1 氨挥发机理 |
1.3.2 影响氨挥发的因素 |
1.3.3 氨挥发的环境效应 |
1.3.4 氨挥发的测定方法 |
1.3.5 降低氨挥发的主要途径 |
1.4 CH_4和N_2O研究现状 |
1.4.1 稻田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因素 |
1.5 研究目的、意义 |
1.6 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设计与田间管理 |
2.2 取样及测定方法 |
2.2.1 产量及构成因素测定 |
2.2.2 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测定 |
2.2.3 抽穗期剑叶SPAD测定 |
2.2.4 氨挥发测定 |
2.2.5 不同生育时期植株氮含量测定 |
2.2.6 氮肥回收利用率的计算 |
2.2.7 CH_4和N_2O测定 |
2.3 数据统计分析 |
3 结果分析 |
3.1 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3.2 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3 对水稻群体叶面积指数及剑叶SPAD影响 |
3.4 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
3.5 对氨挥发损失量和比例的影响 |
3.6 不同生育时期植株氮含量的影响 |
3.7 对水稻氮肥回收利用效率的影响 |
3.8 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3.9 对稻田碳排放量的影响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缓控释肥不同施肥方式对产量和水稻氮肥吸收的影响 |
4.1.2 缓控释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
4.1.3 缓控释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4.2 结论 |
4.2.1 本研究主要结论 |
4.3 本研究创新点 |
4.4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国化肥施用现状与形势 |
1.1 化肥施用现状 |
1.2 化肥施用形势 |
2 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
2.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2.2 缓控释肥施用技术 |
2.3 精准变量施肥技术 |
2.4 灌溉施肥技术 |
2.4.1 地表灌溉施肥技术 |
2.4.2 滴灌施肥技术 |
2.4.3 微喷灌施肥技术 |
2.5 大宗农作物典型施肥技术 |
2.5.1 水稻侧深施肥技术 |
2.5.2 玉米机械化施肥技术 |
2.5.3 小麦机械化施肥技术 |
3 发展趋势分析与建议 |
(8)氮肥种类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去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稻田氮肥的使用现状 |
1.1 施氮量大 |
1.2 地区间差异大,布局不平衡 |
1.3 较低的氮肥使用效率 |
1.4 氮肥种类及运用方式的局限性 |
2 包膜控释氮肥在水稻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
2.1 控释氮肥的分类 |
2.2 包膜控释氮肥养分释放机理 |
2.3 包膜控释氮肥养分释放评价方法 |
2.4 包膜控释氮肥在水稻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
3 氮肥深施在水稻生产上的研究进展 |
3.1 氮肥深施技术类型 |
3.2 氮肥深施增效的原理 |
3.3 氮肥深施下肥料类型选择 |
3.4 氮肥深施在水稻上的研究进展 |
4 本研究切入点 |
5 本研究目的与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5.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5.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5.3 技术路线 |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氮源 |
1.2 试验设计 |
1.3 田间管理 |
1.4 取样及测定方法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2 对茎蘖动态的影响 |
2.3 对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2.4 对群体光合生产的影响 |
2.5 对抽穗期群体特征的影响 |
2.6 经济效益探讨 |
3 讨论 |
3.1 不同控释氮肥撒施处理下对水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
3.2 不同控释氮肥侧条施肥下对水稻产量及其形成的影响 |
3.3 侧条施肥增效的可能机制探讨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氮肥吸收和利用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方法 |
1.1 试验地点与氮源 |
1.2 试验设计 |
1.3 田间管理 |
1.4 取样及测定方法 |
1.5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控释氮肥田间养分释放规律(肥包法) |
2.2 土壤无机氮时空分布 |
2.3 植株氮动态 |
2.4 水稻产量和氮肥回收利用效率 |
3 讨论 |
3.1 施肥方式对土壤NH_4~+-N时空分布的影响 |
3.2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氮吸收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氮肥淋溶损失和氮收支的影响 |
引言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氮源 |
1.2 试验设计 |
1.3 取样及测定方法 |
1.4 数据统计分析 |
2 结果分析 |
2.1 田面水中NH_4~+-N动态 |
2.2 20cm处渗漏液中无机氮动态 |
2.3 60cm处渗漏液中无机氮动态 |
2.4 氮肥淋溶损失 |
2.5 土壤氮残留 |
2.6 土壤氮平衡 |
3 讨论 |
3.1 土壤溶液中氮的时空分布与水稻氮肥吸收的关系 |
3.2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无机氮肥淋溶损失的影响 |
3.3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氮肥残留的影响 |
3.4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土壤氮肥平衡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讨论 |
1 讨论 |
1.1 施肥方式对田面水、土壤(溶液)无机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
1.2 不同类型控释肥氮释放规律研究 |
1.3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吸收的影响 |
1.4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无机氮肥淋溶损失的影响 |
1.5 控释氮肥不同施肥方式对稻田氮肥收支平衡的影响 |
2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3.1 明确了侧条施肥对土壤无机氮时空分布的影响 |
3.2 明确了适宜机插水稻生产的新型控释肥类型和施肥方式 |
3.3 探究了侧条施肥下不同肥料类型对稻田土壤无机氮淋溶损失的影响 |
4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
(9)氮肥减量及不同品种肥料配施对稻麦农田CH4和N2O(直接和间接)排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汇表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农田CH_4研究 |
1.2.2 农田N_2O直接排放研究 |
1.2.3 农田氨挥发研究 |
1.2.4 农田氮渗漏研究 |
1.2.5 农田N_2O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田间试验 |
2.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2 样品测定方法 |
2.2.1 N_2O和CH_4的采集与测定 |
2.2.2 土壤氨挥发的测定 |
2.2.3 渗漏水样的采集与测定 |
2.2.4 其它样品的采集与分析 |
2.3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不同施肥处理对稻田N_2O直接和间接排放及CH_4排放的影响 |
3.1 稻田CH_4排放 |
3.2 稻田N_2O直接排放 |
3.3 稻田N_2O间接排放 |
3.3.1 稻田NH_3-N挥发 |
3.3.2 稻田氮渗漏 |
3.4 不同施肥处理的CH_4和N_2O排放总量及其全球增温潜势 |
3.5 讨论与小结 |
3.5.1 环境因子的影响 |
3.5.2 氮肥对稻田N_2O-N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以及CH_4排放的影响 |
3.5.3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施肥处理对麦田N_2O-N直接和间接排放的影响 |
4.1 麦田N_2O-N直接排放 |
4.2 麦田N_2O间接排放 |
4.2.1 麦田土壤NH_3-N挥发 |
4.2.2 麦田氮渗漏 |
4.3 不同施肥处理N_2O直接与间接排放总量及其全球增温潜势 |
4.4 讨论与小结 |
4.4.1 环境因子对麦田N_2O-N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的影响 |
4.4.2 氮肥管理对麦田N_2O-N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的影响 |
4.4.3 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施肥处理对稻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以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5.1 不同处理下水稻以及小麦经济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比较分析 |
5.2 不同施肥处理对稻麦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 |
5.3 讨论与小结 |
5.3.1 讨论 |
5.3.2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全文结论 |
6.2 研究特色 |
6.3 存在的问题 |
6.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完成的论文 |
致谢 |
(10)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农业低碳化发展研究述评 |
1.3 本研究的课题来源及主要内容与方法 |
1.3.1 本研究的课题来源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3 研究的方法 |
1.3.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现代化大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
2.1.1 现代化大农业的内涵 |
2.1.2 现代化大农业的特征 |
2.1.3 现代化大农业的制度创新要求 |
2.2 低碳农业内涵与特征 |
2.2.1 低碳农业的内涵 |
2.2.2 低碳农业的特征 |
2.2.3 低碳农业的再认识 |
2.3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的特征 |
2.3.1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是规模化的低碳发展 |
2.3.2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是组织化的低碳发展 |
2.3.3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是机械化的低碳发展 |
2.3.4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是科技化的低碳发展 |
2.3.5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是产业化的低碳发展 |
2.4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外部性理论 |
2.4.2 生态农业与循环农业理论 |
2.4.3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4.4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进展情况 |
3.1.1 以大规模为标志的土地规模化经营进程加快 |
3.1.2 以大组织为标志的农业组织化程度持续提升 |
3.1.3 以大农机为标志的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 |
3.1.4 以大科技为标志的农业科技创新成效显着 |
3.1.5 以大产业为标志的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 |
3.1.6 以大产出为标志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增强 |
3.1.7 以大水利为标志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档升级 |
3.2 现代化大农业在黑龙江省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评价 |
3.2.1 大规模作用评价:土地规模化经营程度分析 |
3.2.2 大农机作用评价:农用拖拉机保有量变化分析 |
3.2.3 大组织作用评价: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分析 |
3.2.4 大科技作用评价: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分析 |
3.3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的现实要求 |
3.3.1 水土流失严重 |
3.3.2 耕地质量下降 |
3.3.3 资源超采浪费 |
3.3.4 农业污染严重 |
3.3.5 自然灾害频发 |
3.4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实证分析与评价 |
4.1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分析框架 |
4.1.1 农业源温室气体的界定 |
4.1.2 农业生产碳排放边界设置 |
4.2 碳排放测算模型与数据来源 |
4.2.1 农业生产碳排放测算模型 |
4.2.2 碳源碳排放系数选用 |
4.2.3 计算数据来源 |
4.3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测算结果分析 |
4.3.1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测算结果 |
4.3.2 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碳排放变化趋势分析 |
4.3.3 不同时期农业生产碳排放构成比例 |
4.4 黑龙江省低碳农业发展简要评价 |
4.4.1 碳排放强度、碳生产力分析 |
4.4.2 农业投入品施用强度分析 |
4.4.3 农业机械能源消耗分析 |
4.4.4 基于低碳农业评价指标的判断 |
4.5 本章小结 |
5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潜力分析与碳减排测算 |
5.1 土地高度规模化经营碳减排潜力分析 |
5.1.1 以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促进碳减排 |
5.1.2 为应用低排放大农机创造基础条件 |
5.1.3 提升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的推广效率 |
5.2 应用大型农业机械碳减排潜力分析 |
5.2.1 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实现碳减排 |
5.2.2 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实现碳减排 |
5.3 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碳减排潜力分析 |
5.3.1 实现专业化规模化生产促进碳减排 |
5.3.2 降低低碳农业交易成本促进碳减排 |
5.3.3 有效解决外部性问题促进低碳农业发展 |
5.4 现代化大农业碳减排机理及测算 |
5.4.1 大型农业机械直接碳减排机理及测算 |
5.4.2 农业机械间接碳减排机理及测算 |
5.5 本章小结 |
6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借鉴 |
6.1 典型国家低碳农业发展情况 |
6.1.1 美国低碳农业发展情况 |
6.1.2 加拿大低碳农业发展情况 |
6.1.3 澳大利亚低碳农业发展情况 |
6.1.4 日本低碳农业发展情况 |
6.1.5 欧盟低碳农业发展情况 |
6.2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的共同特征 |
6.2.1 以完备的法律体系保障低碳农业发展 |
6.2.2 制定扶持政策促进低碳农业发展 |
6.2.3 发展规模化机械化精准化农业 |
6.2.4 发挥农业科技的碳减排支撑作用 |
6.2.5 重视利用低碳农业的多元功能 |
6.3 国外低碳农业发展的经验启示 |
6.3.1 完善低碳农业发展的法律体系 |
6.3.2 加大政府政策引导与支持力度 |
6.3.3 增强低碳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力 |
6.3.4 以农业机械化助推低碳农业发展 |
6.3.5 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发展低碳农业 |
6.4 本章小结 |
7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总体思路 |
7.1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指导思想 |
7.1.1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指导思想的基本依据 |
7.1.2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指导思想的基本内容 |
7.2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基本目标 |
7.2.1 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7.2.2 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
7.2.3 提高农产品质量效益,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
7.2.4 实现“一控、二减、三利用、四普及” |
7.3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基本原则 |
7.3.1 强化农业机械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功能 |
7.3.2 发挥农业科学技术碳减排支撑作用 |
7.3.3 坚持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利用 |
7.3.4 发挥农业的文化休闲功能实现源头减排 |
7.3.5 注重有效解决低碳农业外部性问题 |
7.4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模式 |
7.4.1 现有低碳农业发展模式的分析 |
7.4.2 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模式建构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路径选择 |
8.1 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实现农业机械直接碳减排 |
8.1.1 优化农机结构发挥大农机节能减排作用 |
8.1.2 改善农机作业方式提高效率实现碳减排 |
8.2 以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实现农业机械间接碳减排 |
8.2.1 发展专用农业机械,实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
8.2.2 依托现代农业机械推广低碳农业生产方式 |
8.3 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促进农业碳减排 |
8.3.1 大力发展具有大农业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 |
8.3.2 利用低碳农业独特的金融功能促进碳减排 |
8.4 提高农民低碳生产技能促进农业碳减排 |
8.4.1 培育农民的低碳环保意识 |
8.4.2 提升农机操作人员专业技能 |
8.5 本章小结 |
9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对策建议 |
9.1 确立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战略 |
9.1.1 树立低碳发展理念形成低碳发展共识 |
9.1.2 制定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行动纲要 |
9.1.3 建立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示范基地 |
9.2 实施政策定向调控转变农业机械化发展方式 |
9.2.1 完善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 |
9.2.2 完善新型农机装备支持政策 |
9.2.3 加强农业机械服务体系建设 |
9.3 大力加强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研发推广培训 |
9.3.1 加强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研发 |
9.3.2 强化低碳农业生产技术推广 |
9.3.3 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技术培训 |
9.4 建立低碳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强化制度机制保障 |
9.4.1 完善低碳农业法律法规体系 |
9.4.2 建立低碳农业生态补偿机制 |
9.4.3 强化低碳农业制度实施机制 |
9.5 夯实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组织化规模化基础 |
9.5.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扶持新型经营主体 |
9.5.2 创新制度机制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
9.5.3 注重产加销整体提升农业组织化程度 |
9.6 建立农业碳汇交易机制发展碳汇金融市场 |
9.6.1 构建农业碳汇交易机制 |
9.6.2 积极发展碳汇金融市场 |
9.7 本章小结 |
10 结论 |
10.1 本研究基本结论 |
10.2 本研究创新之处 |
10.3 不足与努力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浅谈水田一次性配方深施长效氢铵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东北单季稻区氮肥施用特征与减施潜力研究[D]. 彭晓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缓释肥一次性侧位深施对红壤旱地直播油菜产量形成和肥料利用的影响[J]. 吕伟生,黄天宝,肖富良,郑伟,肖小军,李亚贞,韩德鹏,肖国滨. 核农学报, 2021(07)
- [3]化肥减施优化模式下渝西丘陵区稻田径流氮磷流失风险及养分平衡研究[D]. 张子璐. 西南大学, 2021(01)
- [4]种肥播施方式对红壤旱地油菜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J]. 吕伟生,肖富良,张绍文,郑伟,黄天宝,肖小军,李亚贞,吴艳,韩德鹏,肖国滨,张学昆. 作物学报, 2020(11)
- [5]云霄县耕地及枇杷园土壤主要营养障碍与优化施肥研究[D]. 方渝.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6]缓控释肥种类及施肥方式对氨挥发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 杨明达.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7]化肥减施增效关键技术研究进展分析[J]. 唐汉,王金武,徐常塑,周文琪,王金峰,王秀. 农业机械学报, 2019(04)
- [8]氮肥种类和施肥方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去向的影响[D]. 柯健.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9]氮肥减量及不同品种肥料配施对稻麦农田CH4和N2O(直接和间接)排放的影响[D]. 姜珊珊. 南京农业大学, 2017(07)
- [10]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低碳化发展研究[D]. 马边防. 东北农业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