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报业与多媒体互动研究

区域报业与多媒体互动研究

论文摘要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经过长期的市场培育、行政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特定区域的文化融合,中国经济的区域化特征日益明显。区域化是建立在市场、互补性、资源整合,乃至形成相对完整的价值链的基础上的,表现为市场范围的不断扩大,这是要素流动、企业扩张的必然结果。到21世纪初,中国经济的区域化格局基本成熟,已经形成的经济圈有成渝经济圈、京津塘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和珠三角经济圈等,各区域经济圈开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扮演主导作用。 各区域的人们前所未有地感受到区域竞争的压力,比过去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深刻地意识到区域之间竞争的剧烈性,同时也更深刻地意识到区域合作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因而,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获得大量的及时的信息,需要了解自己区域的新发展,需要了解其他区域的新动向,同时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希望通过媒介交流各自发展的思想和经验。中国区域经济圈的初步形成使中国媒体发展也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区域化趋势。 在以区域经济为基础的多因素构成的区域环境中,区域媒介前所未有地面临着区域竞争的压力。区域经济圈内,各种介质的媒体都在共存中力求得到自身的发展,那么竞争不可避免的在多方面、多层次展开。由于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为主的多种媒体的并存发展,区域内报业与多种媒体为了努力保持和扩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于是在受众及其消费时间、广告、新闻信息资源、人才等方面的争夺与竞争也就愈演愈烈。 当区域媒体竞争发展到一定的历史阶段,市场的要求、新兴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入世的大环境共同导致了区域媒体的合作,形成区域媒体的合作传播。区

论文目录

  • 综述
  • 前言
  • 1 区域报业与多种媒体的共存现状
  • 1.1 我国大陆媒介状况
  • 1.1.1 全国性媒体状况概述
  • 1.1.2 各区域经济圈内报业数据概述
  • 1.2 区域经济圈内大众媒介共存基本状况
  • 1.2.1 成渝经济圈大众媒介基本构成情况
  • 1.2.2 京津塘经济圈大众媒介基本构成情况
  • 1.2.3 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大众媒介基本构成情况
  • 1.2.4 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大众媒介基本构成情况
  • 2 区域报业与多种媒体的竞争
  • 2.1 区域报业与多种媒体的传播特性比较
  • 2.1.1 各类媒体传播的优劣特性
  • 2.1.1.1 报纸媒体传播的优劣特性
  • 2.1.1.2 广播媒体传播的优劣
  • 2.1.1.3 电视媒体传播的优劣特性
  • 2.1.1.4 网络媒体传播的优劣特性
  • 2.1.1.5 手机传播的优劣特性
  • 2.2 区域报业与多种媒体的竞争情况
  • 2.2.1 争夺对象
  • 2.2.1.1 受众及其消费时间方面
  • 2.2.1.2 广告方面
  • 2.2.1.3 新闻信息资源
  • 2.2.1.4 人才方面
  • 2.2.2 争夺方式
  • 2.3 竞争中产生的区域性强势媒体
  • 2.3.1 一类媒体中的某些强势媒体造成该类型媒体成为区域性强势媒体
  • 2.3.2 区域某类型强势媒体的形成与区域化特性密切相关
  • 3 区域报业与多种媒体的合作
  • 3.1 合作的可能性
  • 3.1.1 博弈理论
  • 3.1.1.1 博弈概念
  • 3.1.1.2 非零和博弈策略
  • 3.1.1.3 博弈论在传媒上的应用
  • 3.2 合作的必要性
  • 3.2.1 传媒“合竞时代”
  • 3.2.2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传媒会面临新的竞争和挑战
  • 3.2.3 西方发达媒体经验
  • 3.3 合作的方式
  • 3.3.1 新闻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
  • 3.3.2 跨媒体联合、联动传播
  • 3.3.2.1 传统媒体与新兴网络媒体的联合
  • 3.3.2.2 报业与广播电视媒体联动
  • 3.3.2.3 广播与电视的联动
  • 3.3.2.4 多媒体全方位合作
  • 3.3.2.5 其它新形式
  • 3.3.3 组建跨媒介集团,多媒体兼营
  • 4 多种媒体竞争下的区域报业发展战略探讨
  • 4.1 多种媒体竞争下的区域报业
  • 4.2 区域报业发展战略探讨
  • 4.2.1 充分发挥报业自身介质优势
  • 4.2.2 发展报业集团
  • 4.2.2.1 竞争策略
  • 4.2.2.2 规模化
  • 4.2.2.3 加快报业内部的改革
  • 4.2.2.4 资源整合
  • 4.2.2.5 企业化
  • 4.2.2.6 由系列化走向一体化
  • 4.2.2.7 塑造品牌
  • 4.2.3 积极探索报业经营的新模式
  • 4.2.4 本土化
  • 4.2.5 报业跨区域扩张
  • 4.2.6 资本运营,进行大规模的传媒产业调整
  • 4.2.7 做好主业,相关多元化
  • 4.2.8 传媒融合,跨媒体发展
  • 4.2.9 加快人才的培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声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带一路的经济圈背景下的法律制度研究[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20(01)
    • [2].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功能区的发展途径研究——基于圈层和势差视角[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03)
    • [3].环高校知识经济圈功能区的发展途径研究——基于信息和协同视角[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03)
    • [4].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圈下粤东北河源地区的产业机遇[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09)
    • [5].握指成拳 胶东经济圈一体化启动[J]. 走向世界 2020(23)
    • [6].追赶的火车头:全速奔跑的胶东经济圈[J]. 决策 2020(07)
    • [7].风景名胜与地方经济圈互动发展探析——以梵净山为例[J]. 产业科技创新 2020(03)
    • [8].胶东经济圈媒体联盟成立[J]. 城市党报研究 2020(09)
    • [9].历史上的东亚经济圈兴衰[J]. 世界知识 2019(11)
    • [10].新时代视域下泛南海经济圈建设研究[J].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8(05)
    • [11].广州北站空港铁路经济圈效益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6(35)
    • [12].首都经济圈区域协调发展重点研究[J]. 中国市场 2016(51)
    • [13].宁波:港口经济圈建设引领经济新常态[J]. 中国港口 2017(02)
    • [14].京津冀协同发展这三年——大首都经济圈呼之欲出[J]. 领导决策信息 2017(08)
    • [15].环首都经济圈承接产业转移的金融体系调整[J]. 宏观经济管理 2017(04)
    • [16].港口经济圈圈层结构研究——以宁波舟山港口经济圈为例[J]. 宏观经济管理 2017(04)
    • [17].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深莞惠经济圈的创新发展[J]. 开放导报 2017(04)
    • [18].城市经济圈建设的政策效应评估——以合肥经济圈为例[J]. 华东经济管理 2017(07)
    • [19].合肥经济圈空间关联时空演进研究[J]. 地理科学 2017(05)
    • [20].库尔勒经济圈发展的路径探析[J]. 克拉玛依学刊 2017(04)
    • [21].基于财政政策支持下环首都经济圈经济发展差异及效应的统计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29)
    • [22].东亚经济圈发展及中国应对策略[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6(04)
    • [23].新视角下的港口经济圈[J]. 宁波通讯 2016(03)
    • [24].合肥经济圈经济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J].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06)
    • [25].肥东县在合肥经济圈下的目标定位与战略选择[J]. 经贸实践 2015(13)
    • [26].打造环高校知识经济圈的调查与思考[J]. 当代县域经济 2016(07)
    • [27].浅析高校经济圈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发展[J]. 科技风 2016(15)
    • [28].合肥经济圈产业结构测度及产业结构升级路径选择——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J]. 绥化学院学报 2016(09)
    • [29].港口经济圈一体化的理论研究[J]. 港口经济 2016(09)
    • [30].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上,刘奇纵论“港口经济圈”[J]. 宁波通讯 2015(02)

    标签:;  ;  ;  

    区域报业与多媒体互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