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信宜市洪冠镇第一小学525327
摘要:《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思维能力较强的一门科学。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作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中,从灵活性、深刻性、积极性、发散性等角度总结探索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思维能力较强的一门科学。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开拓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好和运用好数学的关键,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措施。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灵活“多变”,培养灵活性
“多变”可以理解为一题的“多解”、“多变”等。学生在“多变”中思考,能促使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寻求不同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能力。
1.一题“多解”。一题“多解”是指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引导、启发学生从多方面去分析问题,扩散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第十届动物车展,第一天成交50辆,第二天成交量比第一天增加了,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辆?
解法一:1×=10(辆);50+10=60(辆)。
(先求第二天增加多少辆,再求第二天的成交量是多少。)
解法二:1+=;50×=60(辆)。
(先求出第二天是第一天的分率,再求第二天的辆数。)
解法三:50&pide;5=10(辆);10×(5+1)=60(辆)。
(先求出每份10辆,第二天有6份,再求第二天成交量是多少。)
解法四:50&pide;5=10(辆);50+10=60(辆)。
(先求出每份10辆,第二天比第一天多一份,第一天的数量加上多的一份就是第二天的成交量。)
2.一题“多变”。一题“多变”是指学生在应用题的条件或问题改变的情况下,能根据不同条件、问题的数量关系的分析理解,解答新的应用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变换叙法,问题不变。如:一件上衣200元,一条裤子比一件上衣少50元,一条裤子多少元?可以改成:一件上衣200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50元,一条裤子多少元?
(2)变换问题,条件不变。如:小红有8块糖,小青的块数是小红的3倍,小青有多少块糖?可以改成:小红有8块糖,小青的块数是小红的3倍,她们一共有几块糖?还可以改成:小红有8块糖,小青的块数是小红的3倍,小青比小红多几块糖?
(3)变换条件,问题不变。如:学校买彩色粉笔45盒,买的白粉笔比彩色粉笔多15盒,一共买粉笔多少盒?可以改成:①学校买彩色粉笔45盒,买白色粉笔比彩色粉笔少15盒,一共买粉笔多少盒?②学校买彩色粉笔45盒,买白色粉笔是彩色粉笔的2倍,一共买粉笔多少盒?③学校买彩色粉笔45盒,是白色粉笔的3倍,一共买粉笔多少盒?
教学中通过这种“多变”的方式,使解题方法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让学生在“变”中求异,不仅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同时也培养和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二、引导说理,培养深刻性
在计算教学中,算理、法则等教学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要理解计算技巧,关键在于学生是否真正弄清计算算理、理解算法。有许多学生往往只注重结果而说不出数理,这说明学生只是“略知皮毛”,而未理解“理由”。要使学生对计算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就必须培养学生如何“明理”,加深对计算的理解。如:教“有几瓶牛奶”中的“9+5=______”,有的学生说:“左边有9根小棒差1根就够10根了,从右边的5根里面拿1根放到9根这边就是10根,再加上剩下的4根,等于14根,所以9+5=14。”有的学生说:“我用9凑成10,先把5分成1和4,9加上1等于10,再用10加上4等于14。”还有的学生说:“我用5凑10,先把9分成5和4,5加上5等于10,再用10加上4等于14。”学生经过说理,对“9+5=14”有了深刻的理解。
在解决问题教学中,引导学生互相说理,可以让学生不仅弄清题目的“来龙”,而且知道“去脉”。如:“商店运来苹果和梨各20箱,每箱苹果24千克,每箱梨26千克,商店一共运来多少千克水果?”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让学生根据题意,逐个解释算式的含义。如24×20+26×20=100(千克),学生的解释:“24”表示每箱苹果重24千克,“20”表示运来的苹果和梨各20箱,“26”表示每箱梨重26千克,“24×20”表示运来苹果的千克数,“26×20”表示运来的梨有多少千克,得数“100”表示商店运来的苹果和梨一共100千克。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说理”,既可加深学生对计算题和解决问题的理解,又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上的广度,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
三、动手操作,培养积极性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知识的本身就是活动。”由此可见,动作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生好奇、好动、乐于模仿,遇到新鲜事物总想动手试一试。教学中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心理特点,让他们亲自动手、实际操作,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分一分、摆一摆、量一量、撕一撕”等乐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如教二年级上册“分苹果”这节课,学生结合“分苹果”的具体情境与操作过程,认识了平均分的两种现实原型,体会了平均分的意义。教学时,我分成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有几个苹果?问题要我们做些什么?
2.想一想问题:“分成3堆,每堆一样多,可以怎样分?”再让学生用圆片或小棒代表苹果分一分。
3.让学生把他们分苹果的过程上台展示,边分边说。如:“我1个1个地分”,“我2个2个地分”,“我第一次每堆分3个,第二次每堆分1个,每堆都是4个,一样多”,“我4个分一堆,刚好分成3堆,每堆苹果个数一样多”……老师再向学生提出:“如果5个分一堆,看看每堆还一样多吗?”学生继续动手分,请学生展示并说一说。学生回答:“5个一堆,前两堆都是5个,第三堆2个,第三堆的个数与前两堆不一样。”这种分法不是平均分,从而体会了平均分的意义。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中,学生“动起来”了,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收到了相得益彰的课堂效果。因而教师在上课前要精心安排操作过程,明确操作目的,教会学生有步骤地进行操作,从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四、合作交流,培养发散性
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课堂中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和途径。它像一缕春风唤醒了小学教学课堂,使数学课堂充满了生机、灵性和活力,也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散发性。此时若教师干涉过多,包办代替,就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与其这样,不如“放手”,让他们自由交流,取长补短。
如在讲授教六年级上册《分数混合运算(一)》中:“气象小组有12人,摄影小组的人数是气象小组的,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航模小组有多少人?”我引导学生在读题、审题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思考,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学生合作交流解题思路有:“航模小组的人数和摄影小组有关”;“摄影小组的人数又与气象小组的有关”;“航模小组的人数是摄影小组的,就可以先算出摄影小组的人数了”;“也可以先算出航模小组人数是气象小组人数的几分之几,最后算出航模小组的人数”……然后让学生列式解答,再让学生在班中讲述他们的思路,以便了解学生是怎样想的、存在什么困难。
合作交流的方式可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浩瀚的数学海洋里“自由翱游”,通过各抒己见、探索“碰撞”,从而达到涉取知识“养分”的目的。这种学习方式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散发性。
参考文献
[1]程晓华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教育》。
[2]吴国田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中国数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