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小额信贷作为一种创新型金融模式,在满足信贷需求、调整信贷市场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提高农户和低收入者信用水平等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5.12汶川大地震”的背景下,小额信贷的持续开展,直接关系到灾区灾后重建信贷资金体系的顺利搭建和灾后恢复生产生活重建目标的顺利实现。小额信贷自引入中国20多年来,在服务模式上进行了不断的创新和改进,已从单纯的扶贫模式发展为为农户、城乡低收入者、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模式。然而在风险管理方式上,却未能形成主体责任明确、多方面机构参与、层次结构清晰的风险分担与补偿体系。“5.12汶川大地震”后,地震灾区因灾破坏严重,城乡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小额信贷因其贷款对象和贷款方式的特殊性,面临着更大的信贷风险和运作困难。若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小额信贷的金融性和政策性都将大打折扣。小额信贷的发放本身具有较强的外部性,针对地震灾区的小额信贷则具有更大的社会效益,政府作为受益主体应该积极引入有效的灾后重建小额信贷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而建立这一机制的关键,则是注重结合灾后重建的特殊背景,引入多方主体共同参与,有效结合市场与政策,发挥政府的主体作用。基于此,本文希望通过对灾后重建小额信贷的特殊性及开展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探讨建立灾后重建小额信贷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结合对灾后重建小额信贷参与主体的信息经济学分析,提出建立小额信贷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的有效途径。文章首先对小额信贷及其风险分担机制、风险补偿机制的相关理论进行综述,归纳了团体贷款模式、保险机制、担保机制、政府补偿机制、社会补偿机制和小额信贷自身补偿机制几种普遍的风险管理方式,从一般小额信贷开展的角度,分析归纳了当前风险补偿与分担机制的建立途径和实践意义。其次,着重对小额信贷的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进行分析。由于小额信贷的发放对信贷市场完善、产业结构调整及社会稳定和谐等方面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意义,具有很强的外部效应,同时,小额信贷的针对主体之一,农业生产本身也兼具了自然与社会的双重属性,因此,本文着重从福利经济学与资源配置等角度来建立小额信贷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外部经济理论的分析,表明外部性将导致灾害重建小额贷款供给不足,在社会及相关利益体并未给予补偿的情况下,市场本身提供的小额贷款规模必然低于社会期望水平,导致资源配置不足。因此,灾害重建小额信贷的发放需要政府介入。通过对资源配置理论的分析,表明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共存的格局非常必要。通过对农业融资论的分析,表明必须靠政府通过建立非营利性的金融机构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实行较低的农业贷款利率,降低农业的融资成本,以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缓解农村贫困。通过对政府补偿缺陷理论的分析,表明在倡导政府参与小额信贷的风险分担机制的同时,也需要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多层次的灾后重建小额信贷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以上理论创新性地分析了开展小额信贷的政策性、宏观性意义,阐述了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的理论依据和客观基础。再次,文章从内部与外部两方面阐述了小额信贷的一般风险,反映出与传统银行信贷不同的风险因素。之后,在对小额信贷风险一般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灾区的特殊情况,对灾后重建小额信贷进行了针对性分析,从宏观视角细化到产生小额信贷借贷风险的具体问题,从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流动性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角度突出了灾后重建小额信贷的高风险性,阐明了灾区贷款需求巨大与一般商业机构不愿意放贷的矛盾。然后,文章对灾后重建的小额信贷资金需求及发放小额信贷的主体进行细化分类与研究,从住房重建、灾后生产生活恢复、中小企业恢复生产或重建、失业人员再就业、助学贷款等方面归纳了小额信贷资金的发放方向,反映出灾后重建小额信贷覆盖面广、需求巨大,并且不确定性较大的特点;将小额信贷的发放主体划分为,金融类机构、政府及具有政府职能的社团组织和非政府机构小额信贷基金项目,反映出在具体发放上,商业机构侧重于对建、购房及城镇居民的贷款,而更具扶贫性质的小额信贷多是由政府、政府组织及政策性较强的金融机构来发放。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引申出针对这一现状,政府为防范小额信贷风险及对小额信贷参与主体进行正向激励所采取的政策措施,同时指明灾后重建小额信贷面临操作难度更大,激励机制容易扭曲等问题。在上述实践分析的基础上,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首先对高利率下借款者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情况进行分析,指出高利率下小额信贷的发放将导致借款者的违约风险增大,并不利于金融机构积极发放贷款,并通过建立金融机构与借款者在无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下的博弈模型,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表明发放小额信贷的金融机构通过高利率来补偿风险具有很大难度,需要引入外部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其次,在上述分析的前提下,通过建立担保/保险机构与借款者的博弈模型,分析指出建立相应的补偿基金,健全个人信用体制、提升金融机构服务质量对风险分担机制的构建非常必要。最后,通过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博弈分析,指出针对灾后重建的小额信贷带有较强的公益性,政府作为受益方,应在灾后重建小额信贷的开展中起到主导和扶持作用,引导资金流入,建立市场化和政府主导相结合的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最后,文章在政策建议部分,针对地震受灾严重地区多为农村这一特点提出了建立针对农业生产销售和贷款农户为对象的农业保险分担机制;针对小额信贷担保机制,提出了在灾区采取以村及社区为基础的担保方式或混合担保模式具有更大可行性,并结合当前我国农村产权改革,指出在抵押担保机制中引进农村土地及宅基地使用权的可行性;针对政府主导的风险分担及补偿机制,提出建立财政直补,央行支持,担保基金、补偿基金共同支撑,对灾后重建小额信贷的发放者、风险分担者、借款者的多方面补偿的风险补偿体系;也提出了根据小额信贷已开展情况健全个人信用评级制度及开发小额信贷风险证券化产品、培育和完善各层次农村金融产权交易场所、选择性地扩大非政策性金融机构的贷款权限等其他风险分担及补偿方式,形成了政府间接参与与主导,市场功能相配合的,多层次的风险分担与补偿机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优化高校学生管理中风险分担模式的对策[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6)
- [2].消费风险分担与东亚金融合作——基于跨国(地区)面板数据分析[J]. 金融与经济 2018(02)
- [3].药品风险分担协议对中国大陆的启示——以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台湾为例[J].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7(02)
- [4].发展中国家非正式风险分担研究述评[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3(05)
- [5].实际汇率与居民消费风险分担的动态关系——基于预期的视角[J]. 南方经济 2018(09)
- [6].风险分担与地区专业化:中国的经验[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 [7].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机理研究:基于风险分担的视角[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8(03)
- [8].美国外部失衡的消费风险分担考察[J]. 国际经贸探索 2012(12)
- [9].分税制、转移支付与地区风险分担[J]. 当代经济科学 2009(06)
- [10].东亚消费风险分担的度量及潜在福利分析[J]. 财经研究 2008(09)
- [11].贫困农户的风险分担网络及其有效性研究——基于中国农村家庭数据的实证[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9(04)
- [12].安徽省“4321”政银担风险分担模式的稳定性研究[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2)
- [13].我国城镇化中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对居民消费风险分担影响研究[J]. 区域金融研究 2017(07)
- [14].工程项目信任、风险分担及项目管理绩效影响关系实证研究[J]. 软科学 2014(05)
- [15].东亚金融一体化与消费风险分担的实证研究[J]. 亚太经济 2011(01)
- [16].跨国风险分担下福利收益研究述评[J]. 财贸研究 2009(06)
- [17].风险分担对工程项目管理绩效影响的研究[J]. 安徽建筑 2018(03)
- [18].中国消费风险分担偏低之谜[J]. 经济研究 2014(S1)
- [19].工程项目信任对风险分担的影响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半结构性访谈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15(09)
- [20].意大利绩效风险分担协议实施经验及启示[J]. 中国卫生经济 2016(11)
- [21].最终控制人投资组合与企业风险分担:转嫁还是共担[J]. 财贸经济 2018(08)
- [22].高寒生态脆弱区农户的社会网络及其风险分担效果——以甘南高原为例[J]. 农业经济问题 2016(06)
- [23].公路建设PPP模式风险分担关系的思考[J]. 珠江水运 2018(10)
- [24].中国省级消费风险分担:测度、影响因素与福利效应[J]. 财贸研究 2016(05)
- [25].城乡一体化与农户健康风险分担体系的建构[J]. 中国乡村发现 2013(02)
- [26].基于风险分担的绿色建筑投资风险评估模型研究[J]. 价值工程 2015(10)
- [27].我国绿色建筑项目的风险分担与管理研究[J]. 施工技术 2012(21)
- [28].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BOT风险分担问题探讨[J]. 现代商贸工业 2010(04)
- [29].我国PPP模式融资风险分担研究[J]. 现代国企研究 2018(06)
- [30].基于实证研究的医疗风险分担与医患信任关系分析[J]. 中国卫生法制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