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引论《聊斋志异》是我国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耗尽半生心血所完成的一部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同时,从世界范围来讲,它也是十七、十八世纪世界古典文学当中的一朵奇葩。目前《聊斋志异》国内外的批评与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作家生平研究、作品分析鉴赏和作品校勘整理等方面,而接受角度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读者接受的角度来展开《聊斋志异》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章《聊斋志异》接受的开始:在作家与读者互动中的诞生蒲松龄出生在明清政权更替、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充满饥荒和战乱的年代。这是蒲松龄选取志怪题材进行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时代原因。齐文化的影响对于蒲松龄《聊斋志异》的创作来说也是一个重要的促成因素。另外,蒲松龄坎坷的生活经历和久困科场的孤愤成为了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的另一推动力量。以上多种因素共同促成了《聊斋志异》这部文学杰作的出现。《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从它的创作成书阶段就已经开始了。蒲松龄在创作当中一直都在自觉的展开着与读者的对话,听取读者们关于作品的信息反馈,获得由读者直接提供的创作素材,并且从读者的欣赏肯定中获得继续创作的强大动力。因此,我们可以说,《聊斋志异》正是由蒲松龄和读者们、普通群众们共同创作而成的。第二章《聊斋志异》古典接受阶段从《聊斋志异》创作初步完成至“五四”以前是《聊斋志异》的古典接受阶段。这个阶段里,《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经历了一个从区域性接受发展为全国性接受的过程,《聊斋志异》逐渐成为了一部中国文学名著。乾隆三十一年(1766)赵起杲、鲍廷博编印的青柯亭刻本十六卷《聊斋志异》是目前可考最早的一个《聊斋志异》印刷版本,它的出现标志着《聊斋志异》迈出了走向全国性接受的实质性的一步。在这个时期中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聊斋志异》接受视角,如以冯镇峦、但名伦的评点为代表的审美视角、以纪晓岚为代表的官方视角、作家创作中的接受和聊斋戏中反映出的民间接受等。它们都是清代《聊斋志异》接受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聊斋志异》现代接受研究(一)“五四”文学革命在《聊斋志异》接受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打破了传统的文学观念,带来了《聊斋志异》接受的一次历史性变革。从“五四”时期开始,《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进入了现代接受阶段。从“五四”至1949年这个时间段中,《聊斋志异》的国内接受不断地呈现出新的情况,前后相继地出现了以胡适为代表的实证科学的接受,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聊斋志异》在中国文言小说史上地位的定位,以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接受等等。第四章《聊斋志异》现代接受研究(二)本章主要考察从建国初至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个阶段的《聊斋志异》接受情况。建国初《聊斋志异》半部手稿的发现以及《蒲松龄集》和《聊斋志异》会校会注会评本等作品整理著作使《聊斋志异》的接受对象得到了扩展。建国初《聊斋志异》接受中蔚为大观的是社会历史批评。建国初的文学史著作和《聊斋志异》论著中对《聊斋志异》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取得了新的成绩。“文革”中出现了极“左”的纯政治化的接受,对《聊斋志异》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进行了全盘否定。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才拨乱反正,纠正了这种极“左”的接受。第五章《聊斋志异》新时期接受研究新时期以来,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华民族开始了伟大的民族复兴。与此同时,《聊斋志异》的读者接受也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论文对新时期伊始出现的《画皮》热现象进行了个案分析。新时期的《聊斋志异》作品整理工作集以往之大成,使《聊斋志异》接受对象不断地得到完善。新时期的《聊斋志异》批评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以社会历史批评为主导,同时也出现了结构主义叙事学批评、女性主义批评和文化批评等多个接受维度,它们共同推动《聊斋志异》接受跨入多方位、多层次接受的新阶段。第六章《聊斋志异》的域外接受和影响《聊斋志异》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过程也正是世界各国的读者对其展开接受的过程。从18世纪中期开始,《聊斋志异》就流传到了其他国度,出现了其他国家、民族读者的阅读接受,而且对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学创作也发生了影响。19世纪末以来,国外的聊斋学研究出现并持续发展。二战后国外聊斋学研究逐渐走向深入,取得了很多新的成果。不同国家的接受者在阅读与接受《聊斋志异》时总是从自己的文化语境、文化视野出发的,这是一种跨文化的接受现象。结语该部分对《聊斋志异》以往接受中所表现出来的接受模式等问题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在新时期以来百花齐放的良好文艺发展态势之下,以及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复兴和中外对话交流的时代潮流当中,《聊斋志异》的接受与批评必将广泛而深入的开展下去,达到一个新的飞跃!本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表现在:以往《聊斋志异》研究主要集中于作家生平研究、作品分析鉴赏和作品校勘整理等方面,而接受角度的研究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论文主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生产与消费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的理论思想为指导,以西方接受美学的理论为系统的理论参照来展开接受角度的《聊斋志异》研究。论文认为,《聊斋志异》诞生于作家与读者的互动之中。论文还在对《聊斋志异》各个历史时期的接受情况进行系统考察的基础上对《聊斋志异》的接受模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论述。论文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最大可能的吸取了域外的《聊斋志异》研究成果,引用和参考了很多外文资料来展开论文的研究和论证。以上都使得本论文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聊斋志异》的接受研究是一个涉及内容多、牵涉面广的研究课题,需要研究者具有深厚的理论学养方能给以深刻的把握。由于作者理论功底尚浅,知识面也比较狭窄,因此论文在很多方面都还存在着欠缺和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