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公共政策是社会价值选择和多元社会主体利益博弈的结果。公共政策扮演着公共利益的调配角色,在政府调控市场经济与管理社会事务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共政策制定是公共政策系统的核心环节。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是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内容,也是公共行政精神和公民权利的具体体现,更是确保公共政策以公共利益为取向、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必然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政策执行的效率,就成为当前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公民参与的本质在于确保公共政策能够真正代表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拓宽普通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范围可有效推进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进程。近些年,随着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实践的发展,我国逐步采用和建立了更多更灵活的公民参与方式与途径,公民参与政策制定得以快速发展。由于受政治、经济、组织以及技术等方面因素的限制,现阶段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状和方式还存在很多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参与的质量和效能还很低,这都严重制约着我国公民有效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程度。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我国公民有效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就很难实现,更谈不上高质量、高效率地参与。为此,理性地考虑当前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实状态,深入分析、探讨这些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寻求完善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实路径,对实现我国公民有效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目标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首先考察了现阶段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现实生存状态,理性地分析了我国公民参与过程存在的诸多问题,并且在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概括出公共政策的利益协调功能,继而引申出对公共政策的公共利益取向理论的探析。本文从政治、经济、组织以及技术四个层面着手,借助这种理论层面的解析,试图构建出实现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有效参与的机制和路径。然后利用比较分析法检视了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现实境况,详实地对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系统中政府、社会团体以及普通民众三方的参与责任和作用进行了深入考察。最后从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公民社会组织建设、公共电子参与以及参与技能等维度入手,试图提出发展与完善我国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现实路径。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政治、经济、组织和技术四个维度来分析我国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现实基础、价值、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同时,还提出强势经济团体对政策制定过程的干预也是制约公民参与的重要经济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