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民的知情权研究

日本国民的知情权研究

论文摘要

知情权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权体现着主权在民和国家公共资源共享的民主原则。一方面,它是人们人格自由发展的必要因素;另一方面也是民众参与国家政治的前提条件。真正的民主制度必须建立在公开的基础之上,知情权及信息公开的发展情况,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人权状况和宪政水平。对知情权的深入研究是信息化社会中的重要课题。本文旨在研究日本国民的知情权问题。我国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对知情权进行研究,时至今日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但专门以日本知情权的理论和相关制度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探讨的并不多见。学者多把日本知情权的理论作为信息公开制度的权利基础、法律依据来论述,这就难免限于泛泛之谈。而且,在学者的论述中日本的信息公开制度似乎更应该为我们所关注和研究。笔者却认为先进的制度设计是源于更先进的理论研究,日本信息公开制度的权利基础当然是国民的知情权,但其细微之处,无不反映出知情权的理论所起的导向作用。日本用了近50年的时间才把知情权的理论研究引向法律实践,而一篇有限的硕士论文很难涵盖日本知情权的方方面面,本文以日本学界对知情权相关问题的争论为重点,主要包括了以下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对知情权的基本问题进行必要的说明。首先在知情权含义的理解上,对既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界定本文所要论述的知情权的概念。其后,从知情权的发展历程来看,它由最初的自由权性质演变为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的性质。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日本国民知情权的理论研究。首先是对知情在日本的演进过程进行历史性的研究。在日本,二战之后颁布的新宪法以人民主权和保障人权为主旨,这为知情权在日本的发生、发展奠定了基础。知情权是国民实现其他宪法权利的前提条件。知情权在日本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学者们对它的争论,表达自由中是否包含信息接收方的权利;国民主权、民主主义与知情权的关系如何;知情权是抽象的权利还是具体的权利,这些都是争论的重点,也是理论研究的重点。第三部分主要探讨了日本知情权的保障问题。将知情权明确写入宪法中,还不如给予它切实的保障。由此,从日本知情权的制度保障和司法保障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在制度研究方面,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日本的信息公开制度,而忽略了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中也有保障知情权的内容。本文则对自己信息的公开请求权展开研究。有权利必有救济,知情权在司法上的实现,主要体现在各级法院的审判中。本文精心选择了有代表性的案件,展开对判例的研究,对日本知情权的理论认识更为直观。第四部分是对我国知情权的研究和发展状况的探讨。我国在将近25年的知情权研究道路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也留有一些遗憾,这些都是我们应该积极面对的实际问题,也是未来知情权的研究课题。我国政府以加入WTO为契机,正在努力实践着公民知情权的保障,在实现公民的知情权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论文目录

  • 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知情权的基本问题
  • 一、知情权的含义
  • (一) 既有观点
  • (二) 本文中的“知情权”
  • 二、知情权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的性质
  • (一) 自由权性质的知情权
  • (二) 兼具自由权和社会权性质的知情权
  • 第二章 日本国民的知情权
  • 一、日本宪法的变迁与国民的知情权——历史研究
  • (一) 从天皇大权到国民主权
  • (二) 在保障基本人权上的变革
  • (三) 知情权是实现其他基本人权的前提
  • (四) 日本国民知情权的确立
  • 二、日本知情权的理论争点——理论研究
  • (一) 信息接收方的权利
  • (二) 国民主权、民主主义与知情权
  • (三) 知情权的权利属性
  • 第三章 日本国民知情权的保障
  • 一、日本国民知情权的制度保障——制度研究
  • (一) 日本的信息公开制度
  • (二) 日本的个人信息保护制度
  • 二、日本国民的知情权在司法上的实现——判例研究
  • (一) 知情自由
  • (二) 知情权
  • (三) 信息公开请求权
  • (四) 本人对自己信息的公开请求
  • 第四章 我国的知情权研究
  • 一、我国对知情权的研究
  • (一) 知情权的研究概况
  • (二) 我国知情权研究的成果
  • (三) 对知情权研究的不足
  • 二、我国在实现公民知情权上的进步
  • (一)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
  • (二) 《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出台
  • (三) 大众媒体的报道自由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日本国民的知情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