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金融发展论

合作金融发展论

论文摘要

合作金融作为合作经济的有机组成和政府金融、商业金融的补充,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占有一定的位置,本文将引入自组织理论对合作金融发展问题进行研究。 本论文围绕“合作金融发展”这一主题,对合作金融的原则和合作金融思想进行追溯,建立合作金融的概念框架,以合作金融的原则和合作金融概念作为研究合作金融产生和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研究基础。在此基础上首先把合作金融的发展纳入自组织范式中,根据自组织理论搭建合作金融发展研究框架;其次,从合作金融结构耗散、合作金融功能协同和合作金融生态环境和谐分析合作金融发展;再次,结合我国合作金融农村信用社发展进行分析,提出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若干建议;最后,总结合作金融发展研究的结论。 按照上述研究思路,本文用自组织演化范式,从系统的角度,从合作金融结构、合作金融功能、合作金融生态环境对合作金融发展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提出合作金融结构耗散——合作金融结构是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体系,通过与环境进行资金和信息的交流,在一定条件下,就可能从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结构或功能上有序的状态,从低级有序状态转变为高级的有序的状态。合作金融结构耗散的条件为合作金融系统的总熵变小于零;提出合作金融功能协同——表现在合作金融功能的自组织和序参量的产生;提出合作金融生态环境和谐——就是合作金融与合作金融生态环境的共生关系、协调关系和共生关系、协调关系的组合。结构安排具体内容为: 第1章选题背景、问题提出及文献综述。对研究合作金融发展的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进行说明,对国内外合作金融的研究,从发展的角度对合作金融的研究框架、合作金融原则、合作金融制度研究、合作金融的异变研究、合作金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导论
  • 1.1.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合作经济理论的发展提供了研究的理论基础
  • 1.1.2.金融发展理论的演变提供了研究框架
  • 1.1.3.合作金融发展中的合作悖论问题需要研究
  • 1.1.4.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解决
  • 1.2.国内外研究动态与文献综述
  • 1.2.1.合作金融的研究框架
  • 1.2.2.合作金融原则
  • 1.2.3.合作金融制度研究
  • 1.2.4.合作金融的异变研究
  • 1.2.5.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研究
  • 1.3.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和主要内容
  • 1.4.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研究方法
  • 1.4.2.创新点
  • 2.合作金融的概念框架
  • 2.1.合作金融思想的演进
  • 2.1.1.合作思想
  • 2.1.2.合作经济思想
  • 2.1.3.合作金融思想
  • 2.2.合作金融概念
  • 2.2.1.与其它合作经济组织比较
  • 2.2.2.与商业金融比较
  • 2.2.3.与政策金融比较
  • 2.2.4.定义
  • 2.3.合作金融特点
  • 2.4.小结
  • 3.合作金融的自组织
  • 3.1.自组织理论的发展综述
  • 3.1.1.自组织理论的发展
  • 3.1.2.自组织理论的应用
  • 3.2.合作金融的自组织内涵
  • 3.3.合作金融自组织条件
  • 3.3.1.开放性
  • 3.3.2.非线性
  • 3.3.3.非平衡性
  • 3.4.合作金融自组织机制
  • 3.4.1.基核机制
  • 3.4.2.涨落机制
  • 3.4.3.反馈机制
  • 3.5.合作金融自组织演化
  • 3.5.1.合作金融自组织演化过程
  • 3.5.2.合作金融自组织演化特点
  • 3.5.3.合作金融自组织演化判据
  • 3.6.小结
  • 4.合作金融发展的研究框架
  • 4.1.金融发展理论综述
  • 4.1.1.需求导向和供给导向的金融理论
  • 4.1.2.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论
  • 4.1.3.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
  • 4.1.4.金融中介论
  • 4.1.5.金融约束论
  • 4.1.6.金融功能论
  • 4.2.合作金融发展研究基础
  • 4.2.1.合作金融原则
  • 4.2.2.合作金融激励相容
  • 4.2.3.合作金融结构
  • 4.2.4.合作金融功能
  • 4.2.5.合作金融生态环境
  • 4.3.合作金融发展模型
  • 4.3.1.状态变量引起的合作金融自组织
  • 4.3.2.控制变量引起的合作金融自组织
  • 4.3.3.宏观变量引起的合作金融自组织
  • 4.4.合作金融发展分析
  • 4.4.1.合作金融结构耗散
  • 4.4.2.合作金融功能协同
  • 4.4.3.合作金融生态环境和谐
  • 4.5.小结
  • 5.合作金融结构耗散
  • 5.1.合作金融结构概念
  • 5.2.合作金融微观结构分析
  • 5.2.1.合作金融微观结构基核
  • 5.2.2.合作金融微观结构演化
  • 5.3.合作金融宏观结构分析
  • 5.3.1.世界各国(地区)合作金融宏观结构主要形式及特点
  • 5.3.2.合作金融宏观结构效率分析
  • 5.4.合作金融结构耗散分析
  • 5.4.1.内部熵变
  • 5.4.2.交流熵变
  • 5.4.3.总熵变
  • 5.4.4.合作金融结构耗散演化速度
  • 5.5.小结
  • 6.合作金融自选择
  • 6.1.合作金融的不可能性
  • 6.2.合作金融自选择的演化
  • 6.2.1.合作金融自选择的基核
  • 6.2.2.合作金融自选择演化
  • 6.3.合作金融自选择实现
  • 6.4.合作金融自选择演化分析
  • 6.4.1.自选择熵减分析
  • 6.4.2.合作金融自选择的动力分析
  • 6.5.小结
  • 7.合作金融自执行
  • 7.1.可自我执行的协议
  • 7.2.合作金融自执行的演化
  • 7.2.1.合作金融自执行的基核
  • 7.2.2.合作金融自执行的演化
  • 7.3.合作金融自执行实现
  • 7.4.合作金融自执行演化分析
  • 7.4.1.合作金融自执行的动力分析
  • 7.4.2.合作金融自执行的成本分析
  • 7.5.小结
  • 8.合作金融自共生
  • 8.1.合作金融共生概念
  • 8.2.合作金融自共生演化
  • 8.2.1.合作金融自共生的基核
  • 8.2.2.合作金融自共生演化
  • 8.3.合作金融自共生实现
  • 8.4.合作金融自共生演化分析
  • 8.5.小结
  • 9.合作金融创新
  • 9.1.金融创新评述
  • 9.2.合作金融创新概念
  • 9.3.合作金融创新的演化及实现
  • 9.3.1.合作金融结构创新
  • 9.3.2.合作金融功能创新
  • 9.3.3.合作金融生态环境创新
  • 9.4.合作金融创新分析
  • 9.5.小结
  • 10.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分析
  • 10.1.农村信用社发展过程回顾
  • 10.1.1.1951—1957年的起步阶段
  • 10.1.2.1958—1979年的反复阶段
  • 10.1.3.1980—1996年的改革阶段
  • 10.1.4.1996年至今的深化改革阶段
  • 10.2.农村信用社结构分析
  • 10.2.1.合作金融原则
  • 10.2.2.组织
  • 10.2.3.产权
  • 10.2.4.治理结构
  • 10.2.5.经营管理
  • 10.2.6.分配
  • 10.2.7.农村信用社宏观结构
  • 10.3.农村信用社功能分析
  • 10.3.1.自组织功能
  • 10.3.2.自选择功能
  • 10.3.3.自执行功能
  • 10.3.4.自共生功能
  • 10.3.5.自创新功能
  • 10.4.农村信用社生态环境分析
  • 10.5.农村信用社发展建议
  • 10.5.1.优化农村信用社结构
  • 10.5.2.完善农村信用社合作金融功能
  • 10.5.3.加强农村信用社生态环境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本人在读其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  

    合作金融发展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