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观、科学观和教育观的研究型建筑设计思想

基于生活观、科学观和教育观的研究型建筑设计思想

论文摘要

本论文通过分析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建筑设计领域中基本理论失落、建筑形式模仿、建筑教育徘徊等现象,找出其背后的规律性线索,并结合“开放式建筑理论框架”提出建筑的“生活观”“科学观”与“教育观”,论证了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进而形成基于生活观、科学观与教育观的研究型建筑设计思想。并在该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设计教学试验,取得良好成果,验证了研究型建筑设计思想的可行性。本论文的创新点如下:1、针对当前建筑设计脱离国情、缺乏生活的不良倾向和基本理论失落、建筑形式模仿的负面现象,提出研究型建筑设计的建筑生活观。论文认为生活的概念不但包括群体与个人的生活,还应涵盖国情与地域的生活;并将文艺创作中“艺术源于生活”的命题移植到建筑领域中,提出建筑创作应立足国情、服务社会、研究生活,这对于匡正当前理论失落与形式模仿等现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针对当前建筑设计忽视科学技术,特别是形式滥用的现象,论证了“建筑形式是科学”的命题,提出研究型建筑设计的建筑科学观。论文认为建筑形式的进步得益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支持;而当前相关科学领域与建筑的互渗,尤其是计算机技术对建筑形式的拓展与优化,更是揭示出建筑形式表层下的真正内涵——形式科学;由此,提出研究型建筑设计是一种科学研究机制。3、针对当前建筑教育中缺乏基本理论教学、明星建筑师干扰、经济技术旁落等现象,在建筑教学中贯彻建筑的生活观与科学观,从而形成研究型建筑设计的建筑教育观。论文还匡正了设计中的“创新”概念,认为研究能力是设计创新的基础和建筑终身教育的持续动力,它将使学生在执业过程中不断发展,成为学者型的建筑师。4、在建筑教学实践中长期贯彻研究型建筑设计思想,并在设计教学与学生竞赛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果,从而验证了该设计思想的可行性。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建筑观及相关的基本概念
  • 1、建筑(architecture, building)
  • 2、建筑理论(Architectural Theory)
  • 3、建筑观(Architectural View)
  • 二、1980年代以来我国的建筑理论(建筑观)发展
  • 1、彭一刚先生的建筑空间组合论(1980 年代)
  • 2、侯幼彬先生的系统建筑观(1980 年代)
  • 3、吴良镛先生的广义建筑学(1990 年代)
  • 4、布正伟先生的自在生成论(1990 年代)
  • 5、张钦楠先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理论体系(2000 年代)
  • 6、钱学森的建筑科学思想与山水城市理论(2000 年代)
  • 7、邹德侬先生的开放式建筑理论框架(2000 年代)
  • 三、基于生活观、科学观与教育观的研究型建筑设计
  • 1、新时期的几个建筑现象
  • 2、研究型建筑设计的概念
  • 3、研究型设计的建筑观
  • 第一部分 建筑生活观
  • 第一章 现代建筑大师的生活观
  • 1.1 包豪斯的实用生活观
  • 1.1.1 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宣言》
  • 1.1.2 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
  • 1.1.3 面向生活的实用设计
  • 1.2 密斯的简约生活观
  • 1.2.1 淡泊生活与简约形式
  • 1.2.2 少就是多与简约空间
  • 1.3 柯布的地域生活观
  • 1.4 赖特的自然生活观
  • 1.4.1 田园生活乐趣与草原住宅
  • 1.4.2 诗意生活观念与流水别墅
  • 1.4.3 分散居住思想与广亩城市
  • 小结
  • 第二章 我国地域性建筑的生活观
  • 2.1 源于生活的发展历程
  • 2.1.1 1950 年代:源于民居的初步探索
  • 2.1.2 1960 年代:应对经济的低潮不低
  • 2.1.3 1970 年代:结合园林的华南独秀
  • 2.1.4 1980 年代以来:多元多价的全局发展
  • 2.2 应对生活的建筑思考
  • 2.2.1 应对国情的现实策略
  • 2.2.2 尊重传统的现代发展
  • 2.3 融入生活的建筑特质
  • 2.3.1 关照自然条件,反映环境特质
  • 2.3.2 尊重传统工艺,运用地方材料
  • 2.3.3 遵循地方经济,采用适宜技术
  • 2.3.4 研究地域生活,继承地域文化
  • 小结
  • 第三章 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研究型设计
  • 3.1 旧话重提·艺术源于生活
  • 3.2 以人为本·服务生活的设计
  • 3.2.1 多样生活的设计
  • 3.2.2 多变生活的设计
  • 3.2.3 创造生活的设计
  • 3.2.4 生活功能 VS 气泡图
  • 3.3 关注社会·研究生活的设计
  • 3.3.1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
  • 3.3.2 留心处处皆学问
  • 小结
  • 第二部分 建筑科学观
  • 第四章 自然科学影响下的建筑形式
  • 4.1 经典几何学影响下的建筑形式—形体比例
  • 4.2 生物进化论影响下的建筑形式—生命寓意
  • 4.3 物理与数学影响下的建筑形式—内在结构
  • 4.4 现代仿生学影响下的建筑形式—机能优化
  • 4.5 分形几何学影响下的建筑形式—动态和谐
  • 小结
  • 第五章 传统建筑的形式与科学
  • 5.1 军事防御的形式科学
  • 5.1.1 城郭尚曲,街道纡斜
  • 5.1.2 削直抹弧,加固城角
  • 5.1.3 其它城防设施的改进
  • 5.2 适应水流的形式科学
  • 5.3 抗风防震的形式科学
  • 5.4 屋面防水的形式科学
  • 5.5 其他方面的形式科学
  •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现代建筑的形式之困
  • 6.1 三次浪潮·形式的文化求索
  • 6.1.1 中国固有形式的探索
  • 6.1.2 民族形式的二次高潮
  • 6.1.3 千篇一律与古都新貌
  • 6.2 四次震撼·形式的科学启示
  • 6.2.1 国家大剧院——关于形式的争鸣
  • 6.2.2 CCTV 新厦——形式让科学“震撼”
  • 6.2.3 鸟巢和水立方——形式的自然理性
  • 6.3 形式脱困·出路在形式之外
  • 小结
  • 第七章 建筑形式科学与研究型设计
  • 7.1 求美的艺术与求真的科学殊途同归
  • 7.2 现代科学技术影响下的建筑形式科学
  • 7.3 皮亚诺建筑工作室的建筑形式研究
  • 7.3.1 关西国际空港的形式研究
  • 7.3.2 芝贝欧文化中心的形式研究
  • 7.4 皮亚诺建筑工作室的研究机制
  • 7.4.1 是研究设计,而不是生产设计
  • 7.4.2 是专业的无间合作,而不是协作关系
  • 7.4.3 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而不是辅助绘图
  • 7.5 计算机技术带来研究型设计的形式科学
  • 7.5.1 建筑形式的解放
  • 7.5.2 建筑性能的优化
  • 小结
  • 第三部分 建筑教育观
  • 第八章 当前我国建筑教育的偏失
  • 8.1 我国建筑设计教学的现存问题
  • 8.1.1 单一重复的形式训练
  • 8.1.2 紧随明星的形式模仿
  • 8.1.3 经济技术的极端旁落
  • 8.2 我国建筑教学体系的发展历程
  • 8.2.1 学院派对设计的艺术教学
  • 8.2.2 半个现代主义的教学探索
  • 8.2.3 自发探索的本土教学研究
  • 8.3 国外建筑院系的建筑设计教学
  • 8.3.1 英国建筑联盟的设计教学
  • 8.3.2 美国建筑院系的设计教学
  • 8.3.3 日本建筑院系的设计教学
  • 8.3.4 我国在设计教学中的差距
  • 小结
  • 第九章 结合研究型设计的教学框架
  • 9.1 设计教学发展的科学化匡正
  • 9.1.1 设计的科学化发展趋势
  • 9.1.2 研究型设计教学的发展
  • 9.2 研究型设计是设计深化的过程
  • 9.3 融入生活是研究型设计的目标
  • 9.4 理论学习是研究型设计的基础
  • 9.5 融合技术是研究型设计的深化
  • 小结
  • 第四部分 应用与检验
  • 第十章 研究型设计的教学应用
  • 10.1 建筑理论必须具有可行性
  • 10.2 研究型设计的教学实践
  • 10.2.1 结合研究型设计生活观的教学实践
  • 10.2.2 结合研究型设计科学观的教学实践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建筑设计同样需要尊重民意[J]. 中国建设教育 2012(05)
    • [2].建筑设计与经济[J]. 陕西建筑 2008(12)
    • [3].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整合与应用[J]. 陕西建筑 2019(04)
    • [4].浅析装配式建筑在养老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科学技术创新 2019(33)
    • [5].探析东西方建筑设计文化的差异和发展[J].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9(11)
    • [6].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模式变革[J]. 中国住宅设施 2019(11)
    • [7].建筑设计中的生态意识探讨[J]. 居舍 2019(35)
    • [8].结构理性主义在当代乡村建筑设计中的运用探究[J]. 城市建筑 2019(24)
    • [9].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36)
    • [10].基于安全理念的中小学建筑设计研究[J]. 四川水泥 2019(11)
    • [11].高层商住综合体建筑设计问题及策略[J]. 现代物业(中旬刊) 2019(09)
    • [12].传承地域文化视角下乡村民宿多元化建筑设计策略[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9(12)
    • [13].试析绿色建筑在房地产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19(12)
    • [14].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的融合[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36)
    • [15].基于乡村建筑设计对学生能力培养研究——以武胜县兴隆镇飞来石村建筑设计项目为例[J]. 教育现代化 2019(A1)
    • [16].论建筑设计风格与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J]. 城市建筑 2019(30)
    • [17].建筑设计分会关于增补理事单位的提案[J]. 建筑设计管理 2019(11)
    • [18].建筑设计分会关于副会长变更的通报[J]. 建筑设计管理 2019(11)
    • [19].杭州医学院“五礼”建筑设计侧记[J]. 建筑技艺 2019(11)
    • [20].基于老年人需求的养老建筑设计[J]. 门窗 2019(15)
    • [21].实例探讨商业综合体建筑设计要点应用[J]. 门窗 2019(19)
    • [22].传统建筑设计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 2020(04)
    • [23].建筑设计[J]. 建筑结构 2020(01)
    • [24].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方向概述[J]. 科技风 2020(03)
    • [25].持续建筑设计思路与方法实践[J]. 中国标准化 2019(24)
    • [26].论建筑设计中地域性问题的把握[J]. 门窗 2019(16)
    • [27].基于几何学的数字化建筑设计策略探讨[J]. 门窗 2019(23)
    • [28].建筑设计·某科研办公室总部建筑设计[J]. 建筑结构 2020(04)
    • [29].绿色建筑技术在现阶段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与思考[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23)
    • [30].何川建筑设计作品[J]. 甘肃社会科学 2020(01)

    标签:;  ;  ;  ;  

    基于生活观、科学观和教育观的研究型建筑设计思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