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随着世界能源危机的加剧和“白色污染”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人们越来越重视以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为原料,采用现代理论与技术,通过改性、重组、复合等方法,替代石油等矿产资源来合成新型高分子材料――生物质基高分子材料。纤维素是自然界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它无毒无害,可完全生物降解,因此其开发应用是全生物降解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纤维素经过酯化改性所获得的纤维素醋酸丙酸酯(CAP)在溶解性、以及与其他高分子的相容性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本实验以纤维素为原料合成CAP,在CAP中添加环保型增塑剂或可降解的合成高分子进行共混合金化改性,改善其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采用溶液成膜、双螺杆挤出和吹塑成膜工艺,制造可生物降解薄膜,并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研究,以期为利用生物质制备综合性能优良、无毒、全降解、对环境友好的高分子新材料提供新的途径。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以棉纤维素为原料、有机酸为介质、硫酸为催化剂、酸酐为酯化剂非均相合成了CAP。研究了活化温度及活化时间对纤维素的结晶度和分子量的影响,提出了活化工艺条件;详细考察了反应时间、温度及物料配比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程度和产物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反应时间和温度的提高,产物的分子量降低,降解程度加大。研究得出的适宜工艺条件为:活化时间为1h,活化温度为60℃,酯化时间为1h,酯化温度为50℃。采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碳谱(13C-NRM)、X-射线衍射(X-Ray)、差示扫描量热(DSC)等表征了产物的结构和性能,乙酰基和丙酰基的引入,有效的降低了纤维素的结晶度和玻璃转变温度,利用13C-NRM来测定产物的取代度比较直观、有效;2.选用三醋酸甘油酯(GT)、二醋酸甘油酯(GD)、柠檬酸三乙酯(TEC)、乙酰柠檬酸四丁酯(ATBC)四种环保型增塑剂对CAP进行了共混改性,比较了四种增塑剂与CAP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选用TEC、ATBC作为增塑剂时,其力学性能相对较好,加入10%的TEC、ATBC能使膜的断裂伸长率增加36%和50%;对共混膜的热学性能研究表明,TEC的加入能降低膜的玻璃转变温度,且玻璃转变温度区间变宽,增塑剂的加入拓宽了CAP的可塑区间,有利于改善CAP的加工性能;3.研究了CAP与聚己内酯(PCL)、聚乳酸(PLA)共混改性,采用拉伸试验、吸水率测定、动态力学热分析(DMA)、热机械分析(TMA)、透射电镜(TEM)、X-Ray等表征共混膜的力学性能、耐水性能、热学性能和形态结构。PCL的加入明显提高了CAP的柔韧性,断裂伸长率明显增大,当PCL的质量分数达到30%,其共混膜的断裂伸长率大于100%,拉伸强度大于20 MPa。通过调节CAP和PCL的组分比,可制备从弹性体到韧性塑料的不同材料,拓宽了CAP的应用领域;DMA显示CAP和PCL的Tg在共混膜中相互靠拢,玻璃转变温度区间变宽,TMA印证了上述结果,说明CAP与PCL具有部分的相容性,可以通过CAP与PCL共混来改善CAP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而CAP与PLA的相容性较差,所制备的共混膜出现分层,力学性能较差,PLA不能作为改善CAP性能的共混改性剂使用;4.根据溶剂共混法制备的共混膜的性能的结果比较,选用TEC作为增塑剂,对CAP在双螺杆挤出时加工工艺条件对挤出过程中的电流、挤出粒子的耐水性能和熔融指数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得出在螺杆转速500r/h,螺杆加工五区温度为140℃、170℃、170℃、170℃、160℃,增塑剂量为20%时挤出性能最佳。对CAP与PCL、PLA的共混挤出进行了研究, CAP与PCL能较好的挤出,而PLA与CAP在挤出过程中出现挤出胀大现象;5.在同向双螺杆挤出的含20%TEC的CAP粒子和含20%TEC的CAP-PCL(80-20)共混粒子都可以利用通用的吹膜机制备薄膜,实现了采用通用塑料加工设备制备生物质基高分子薄膜材料的目标;6. CAP与PCL共混膜采用土埋实验发现,三个月后用GPC测得其分子量均有所减小,降解最大的共混膜分子量减小了16%,表明共混膜有一定的降解性能,但降解时间较短以致降解程度不大,需要进一步的观察实验才能全面了解材料的降解性能和特征。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聚乙烯醇/水性聚氨酯共混膜的制备[J]. 包装工程 2020(13)
- [2].甘油/聚乙二醇复配增塑改性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的研究[J]. 武夷学院学报 2017(06)
- [3].纤维素/壳聚糖共混膜的研究进展[J]. 化工新型材料 2016(01)
- [4].PVC/PES-g-PEGMA共混膜的制备及其耐污染性能[J]. 环境工程学报 2015(05)
- [5].包膜肥料用魔芋飞粉共混膜的性能和结构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 2018(12)
- [6].凝固浴中乙醇用量对海藻酸共混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 印染助剂 2017(03)
- [7].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与性能[J]. 包装工程 2016(07)
- [8].季铵化聚偏氟乙烯共混膜的制备与抗菌性研究[J].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4)
- [9].聚乳酸/海藻酸钠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2(03)
- [10].离子液体中丝素/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及表征[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1(06)
- [11].聚乙烯醇/羧甲基壳聚糖共混膜的结构性能研究[J]. 塑料工业 2009(06)
- [12].可降解共混膜材料的制备与表征[J]. 化工新型材料 2016(02)
- [13].果胶/黄原胶共混膜的制备工艺优化与表征[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06)
- [14].离子液体法制备再生纤维素/角蛋白共混膜的研究[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1)
- [15].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优化壳聚糖/TiO_2共混膜制备工艺[J]. 包装工程 2013(09)
- [16].乙二醇/丝素蛋白共混膜的研究[J]. 丝绸 2013(09)
- [17].聚乳酸/聚乙烯醇共混膜的亲水性与降解性能研究[J].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08(01)
- [18].大豆分离蛋白/壳聚糖共混膜热力学性能[J].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S1)
- [19].海藻酸/羧甲基纤维素共混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J]. 化学世界 2011(11)
- [20].角膜组织工程支架壳聚糖基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评价[J]. 功能材料 2010(09)
- [21].改性纤维素和壳聚糖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塑料科技 2009(06)
- [22].肝素化丝素/聚氨酯共混膜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J].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8(07)
- [23].防粘连壳聚糖衍生物共混膜的生物学性质研究[J]. 功能材料 2008(04)
- [24].醋酸纤维素-壳聚糖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08(10)
- [25].交联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的制备及表征[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2018(06)
- [26].基于废弃羊毛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J]. 印染 2018(05)
- [27].魔芋葡甘聚糖-卡拉胶可食性共混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包装工程 2012(21)
- [28].壳聚糖/聚乙烯醇共混膜用于草莓保鲜的研究[J]. 化工新型材料 2011(11)
- [29].聚乳酸/聚己内酯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性能[J]. 膜科学与技术 2013(04)
- [30].超细羽绒粉体/天然橡胶共混膜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J].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