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语言研究

《三字经》语言研究

论文摘要

《三字经》作为我国旧时的一部优秀启蒙教育读本,具有宝贵的文化价值和重要的教育价值,因而从思想、文化和教材角度研究《三字经》的文章很多。但研究《三字经》语言文字的文章极少,专论更是一篇未见。本文拟从语言文字角度,对《三字经》的用字、句法、结构、修辞、用韵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分析,藉以突出《三字经》通俗易懂,简洁生动、琅琅上口、易学易记的特点。希望能为更深入的认识《三字经》的写作目的、写作思想提供素材,为人们仿写“三字经”提供参考。《三字经》用字的特点有二。一是,常用字比率高。《三字经》共374句(以三字一读为一句),总字数1122字次,字种数528。与《新编常用汉字字典》相对照,常用字有490个,约占93%,非常用字38个,仅约占7%。按常理推断,古代《三字经》的常用字比率应该比现在更高。二是,字频度较高。《三字经》平均字频度约为2、13次每字,与类似的《百家姓》《千字文》相比,字频度较高,且许多重复的字是一字(形)多义。这样既降低儿童掌握《三字经》的难度,又与记忆遗忘规律相应,有利于巩固儿童对这些文字特别是对这些文字所承载的不同意义的学习和认识。《三字经》的句法特点有五:一是,《三字经》的三字“短”句。迄今为止,已知的终篇采用三字短句的名篇名作仅有《三字经》,那么《三字经》为何在长度众多句式中,单单选中三字句式,笔者以为原因有二:首先,三字一句,句式短小,节奏明快,句式整齐,便于读记;其次,三字一句,足以表意。二是,《三字经》三字句的“奇”数节奏。由于汉语没有复辅音,所以汉语极富节奏感,汉字是一方块一音节,如此音节的时间长度与文字的空间跨度相辐合,因此使得汉语汉字可以从听觉与视觉两个方面完美的展现汉语的节奏之美。相对来说,偶数节奏整齐有力,而奇数节奏自然、和谐、明快。《三字经》作者匠心独具,采用自然、和谐、明快的三字奇数句,给读者以轻松、明快的阅读感受。三是,四句一意的句法结构。“四句一意”意为:四个三字句共同叙说一件完整的事或道理。这种句式在《三字经》中比比皆是。《三字经》共374句,属于“四句一意”的句子就有346句,约占93%。四是,事理相近,句式相近。“事理相近,句式相近”意为:讲述相同、相近或相关的事理时使用相同或相近的句式。这种相同或相近句式的连续使用,特别便于阅读和记忆,对读者来说当然是一大幸事。五是,复句使用广泛,以致文章内容系统,逻辑严密。《三字经》严谨的结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篇章结构简明谨严,典型的三段式结构: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警勉教学;二,段内结构井然,比如第二段,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字与名物相结合的说明方式,层次异常清晰,降低了读者学习的难度;三是,复句繁多,逻辑性强。《三字经》的修辞类型丰富,大多具有方便记忆的功能。比如对偶,《现代汉语》说:“对偶,从形式上看,音节整齐匀称,节律感强;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它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特有的表现力,便于记诵”1。《三字经》的对偶较多,类型全面,数量较大,比例较高,特别利于记诵。《三字经》的引用类型有引事、引文,其中引事达38次,引文12次。引事引用典型人物的典型事迹或历史大事,或生动地给人以深刻印象,或轻松地使读者获知历史大致轮廓。《三字经》引用的特点有二:一是引事典型,利于记忆;二是文字简洁,便于记忆。《三字经》的反复共有10处,涉及34大句,136小句。反复的形式和内容灵活多样,但反复的字词在各句中的位置几乎完全相同,反复的字词在各句中所作的句子成分更是完全一致,这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使得《三字经》的反复不仅具有一般的内容强调功能,也具有强化记忆的作用。比如: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不学”都作上下句的前一句叙述句的状语和谓语,前后同位重复,非常利于读者的学习和记忆。此外,《三字经》的排比、对比、反问、顶针和类比都有提高表达效果,降低记忆难度的作用。《三字经》还具有非常突出的音韵和谐、琅琅上口的特点,而这种特点源于句子结构和音韵两个方面,但主要是后者。通过以现代、近代、近古、中古音为依据对《三字经》的用韵情况的分析,笔者发现:以普通话语感为依据的《三字经》的用韵,上口率约为94%;以明清十三辙为依据的《三字经》用韵,上口率约为95%;以近古平水韵为依据的《三字经》用韵,上口率约为99%;以中古《广韵》为标准,《三字经》上口率也约为99%。由此可见,由古及今,《三字经》都属音韵和谐、琅琅上口之作。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2 《三字经》的版本
  • 3 《三字经》的内容、写作目的与特点概说
  • 3.1 《三字经》的内容和性质
  • 3.2《三字经》的目标读者与形式特点
  • 4 《三字经》的用字特点
  • 4.1 《三字经》的用字情况统计
  • 4.2 《三字经》用字特点
  • 4.2.1 常用字比率高
  • 4.2.2 字频度较高
  • 5 《三字经》的句法
  • 5.1 《三字经》“短”句
  • 5.2 《三字经》三字句的节奏
  • 5.2.1 《三字经》的三字“短”节奏
  • 5.2.2 《三字经》的奇数节奏
  • 5.3 四句一意
  • 5.4 事理相近,句式相近
  • 5.5 三字经的复句
  • 6 《三字经》的结构
  • 6.1 整体结构谨严
  • 6.2 段落层次井然
  • 6.3 句内逻辑严密
  • 7 《三字经》的修辞及其作用
  • 7.1 对偶
  • 7.2 引用
  • 7.3 反复
  • 7.4 排比
  • 7.5 对比
  • 7.6 顶针
  • 7.7 反问
  • 7.8 类比
  • 7.9 修辞作用小结
  • 8《三字经》的音韵
  • 8.1 引言
  • 8.2 《三字经》的现、近代音韵统计及分析
  • 8.2.1 以普通话语感为依据的《三字经》的用韵统计及分析
  • 8.2.2 以明清十三辙为标准的《三字经》用韵统计与分析
  • 8.3 《三字经》的近古音韵统计及分析
  • 8.4 《三字经》的中古音韵统计及分析
  • 8.4.1 以中古音系为依据的《三字经》用韵统计
  • 8.4.2 《三字经》中古音韵分析
  • 8.5 《三字经》音韵小结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科研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三字经》语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