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性工作流论文-陈儒,黄芳

适应性工作流论文-陈儒,黄芳

导读:本文包含了适应性工作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新入职辅导员,适应性,角色定位,专业关联度

适应性工作流论文文献综述

陈儒,黄芳[1](2019)在《新入职辅导员适应性工作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中坚力量,肩负着立德树人工作。为适应新时代高校学生工作要求,每年会有部分新入职辅导员进入学工队伍,他们富有朝气与活力,与学生有更多共同的语言。同时,部分新入职辅导员会遇到工作适应性问题,个人角色定位模糊、交流沟通能力欠缺、专业向关联度薄弱、思想政治理论匮乏,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开展解决方案探索。(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9年20期)

薛智山,满君丰,张灿青,彭成,刘鸣[2](2016)在《基于BPMN的工作流执行过程的适应性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灵活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有助于工作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然而传统工作流系统的灵活性不强,不符合工业标准,往往会发生不可预知的错误。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方法依托BPMN2和业务规则使工作流在设计和运行时具有灵活的适应性。(本文来源于《网络空间安全》期刊2016年05期)

岳健,陈豪,卢爱红[3](2012)在《柔性工作流中适应性Agent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适应性工作流拓宽了工作流的使用范围,本文在柔性工作流AWF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了适应性Agent在柔性工作流中的实现与应用。基于ECA规则,由事件触发,通过规则的配置与演化,保证流程定义的一致性的同时能动态的进行流程的变更操作,适应性Agent作为柔性工作流AWF的核心组成部分,使得工作流系统具有了自适应的智能性。(本文来源于《福建电脑》期刊2012年09期)

刘俊莉,欧阳松[4](2010)在《基于约束理论的工作流适应性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工作流的适应性受到活动路由、资源的数量和性能、角色的权限以及时间等约束的问题,提出工作流约束网络模型。在基于策略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上,使用软约束网络进行策略数值化和策略优化,工作流引擎根据结果做出策略决策。分析表明,该策略建模方法和策略决策方法在提高模型描述能力、降低模型复杂性,以及提高系统适应性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0年11期)

桑莉莉[5](2010)在《工作流系统适应性检查点机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容错技术已经成为工作流的研究热点,设置检查点是一种常用的容错方法。针对工作流系统提出一种适应性检查点机制,该机制通过最优化检查点数量和动态设置检查点间隔,大大提高了错误发生情况下任务按时完成的比率,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机制优于传统的检查点机制。(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10年03期)

赵倩[6](2009)在《基于适应性工作流的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威海市教育学会成功快乐营是一个针对学生开展的教育培训活动。随着培训次数的不断增多,与培训相关联的一些信息和资料开始变得杂乱繁多,需要专人归类、整理和分析,信息查找起来也不便捷。本系统就是一个C/S结构的、专门用于此类培训信息管理的应用系统——成功快乐营培训信息管理系统。本系统的实现,就是让用户从杂乱的信息和资料中解脱出来,把信息存储在计算机中,实现信息的共享和有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为威海市教育学会提高工作效率和实现“无纸化”办公做出了贡献。系统采用了面向服务的思想和适应性工作流技术来建立和实现。在构建适应性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研究上,本文提出了系统功能表现层适应性和技术实现层适应性的思想和实现方法。这种方法借鉴了面向服务的架构,在功能表现层实现了管理逻辑与应用逻辑的分离,在交互的软件成分之间,构建了松散耦合的协同软件体系;在技术实现层,强调业务服务粒度的划分,将服务尽量缩小到原子级,并实现了交互的原子服务之间的松散耦合,从而使系统在宏观(系统功能)和微观(技术实现)上都具备了灵活性,实现了工作流的灵活构建。系统从威海市教育学会成功快乐营的实际需求出发,在翔实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系统的功能设计,完成了相关业务服务的编程。该系统分为管理层、业务服务层、关系数据库层叁层。系统设计的模块主要有:连接模块、数据维护模块、数据添加模块、数据删除模块、数据查询模块。实现了培训信息、学生信息、教师信息的查询、添加、删除、修改功能,费用结算,系统用户、不同角色的信息维护以及动态权限管理机制等功能。大大提高了威海市教育学会的工作效率,有效解决了培训过程中资料信息难存储、难查找、难统计、难修改、难管理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10-10)

杜刚,江志斌,刁晓娣,孙元珏,叶艳[7](2009)在《基于规则的临床路径适应性工作流引擎》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骨肉瘤术前化疗过程中的一些典型变异及应对措施,给出了骨肉瘤术前化疗流程的部分扩展事件-条件-动作(ECA)规则描述,设计了一个基于规则的工作流引擎,说明了引擎的结构及工作流程,并介绍了引擎核心模块的设计.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工作流引擎的自适应机制是可行的.(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7期)

寇伟莉[8](2009)在《支持动态BPR与ERP系统的适应性工作流管理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BPR)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做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着的改善,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顾客(Customer)、竞争(Competition)、变化(Change)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在这个定义中,“根本性”、“彻底性”、“显着性”是应关注的核心内容。BPR的基本内涵是以流程运作为中心,摆脱传统组织分工的束缚,提倡面向客户、组织变通、员工授权及正确地运用信息技术,达到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目的,包括不同程度的业务提升、业务优化与业务改造。动态BPR则更多强调的是“局部性”,强调的在业务流程过程中的优化,而不是整体性的改变。对于大多数企业更多工作是业务流程的局部优化。企业资源计划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中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目前企业工作流的实现自适应性较低,一些企业对工作流的实现依靠BPR来进行“彻底性”的改造,而现实中企业一般不能承受“根本性”改造带来的各方面压力,还有一部分企业通过动态BPR来实现工作流的优化改造,从而使企业所受压力大大减小并实现了工作流的“局部性”优化,但是这种单独利用动态BPR进行优化的过程中缺乏ERP系统的支持,因而经常会出现很多人力、管理、信誉、组织结构等企业软件资源上的不协同现象。本论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通过动态BPR、ERP系统实现企业工作流程的自适应性。论文提出使用活动节点知识库作为基点来使动态BPR、ERP系统促进企业工作流程的自适应性。活动节点是完成某一任务或达到某一目标过程中的一个子过程,可以认为是一个过程单元。活动节点知识库是对自身特点进行数据化,然后对与之相关的活动节点的关联进行数据化。工作流的形成是从初始活动节点出发按照活动节点之间的前后关联运行下去直到结束活动节点。前后关联是活动节点发生之前需要哪些活动节点发生,而此活动节点发生后,哪些活动节点要发生。活动节点知识库其中的一些数据是记录活动节点的前后关联。同时活动节点知识库具有可扩展性,活动节点知识库里的数据结构,可以通过支持动态BPR与ERP系统的适应性工作流管理系统的长期应用而逐渐趋于完善。活动节点知识库的扩展体现在数据和ERP结合方面的扩展,更加有利于工作流流程的优化。论文提出了关于提高工作效率的两种优化数据流流程算法:一种是工作流无效路径识别算法,通过避免无效失败路径来提高工作流流程的执行效率。此算法主要是从无效路径的特点出发来判断路径的有效性。许多无效路径往往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论文通过提取相似性规律来判断路径的效用。这种算法需要活动节点知识库具有丰富的数据,因而活动节点知识库在此算法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另一种是工作流主关键路径算法,这种算法就是要找出最消耗时间的活动节点,让该活动节点的实施主体更加整体了解工作流流程,让实施主体认识到自己所处理的活动节点在整体流程中的地位。这种算法打破了活动节点优化的无次序性,对最需要优化的活动节点实施优化才能达到效率提高的快速化和最大化。论文通过分析某企业的工作流程,利用本论文中提到的对工作流流程的处理方法,形成了针对企业的具有丰富数据的工作流流程表。这种表利用活动节点的知识库数据较好地实现了动态BPR和ERP系统的结合,且通过活动节点知识库数据的扩充来提高流程的扩展性,能够实现工作流管理系统的高自适应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04-06)

胡淑红[9](2009)在《组织复杂性、组织适应性、工作满意度之关系实证分析——以新疆中小民营企业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权变组织理论为基础,对组织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根据117份的有效问卷,对新疆中小民营企业组织复杂性、组织适应性、工作满意度叁者之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疆中小民营企业组织复杂性与组织适应性、工作满意度叁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杨书新,郑剑,王坚[10](2009)在《基于角色的适应性工作流系统访问控制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的一些工作流系统访问控制模型局限于活动执行权限控制,难以满足适应性工作流系统的访问控制需求。针对适应性工作流系统的权限控制需求,对适应性工作流系统的操作行为进行分析和总结,确定操作对象、用户、操作方法为研究对象,对监控和业务过程变更进行细粒度划分,给出了规范化的形式化描述。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的授权模型以及与系统的集成,描述角色、用户和对象等要素之间关系,给出授权方法,保证操作的合理性,有效解决适应性工作流系统中安全控制问题,满足了不同层次人员对监控权限的灵活需求。(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期刊2009年02期)

适应性工作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灵活的工作流管理系统有助于工作流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要求,然而传统工作流系统的灵活性不强,不符合工业标准,往往会发生不可预知的错误。因此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方法依托BPMN2和业务规则使工作流在设计和运行时具有灵活的适应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适应性工作流论文参考文献

[1].陈儒,黄芳.新入职辅导员适应性工作探索[J].文教资料.2019

[2].薛智山,满君丰,张灿青,彭成,刘鸣.基于BPMN的工作流执行过程的适应性方法研究[J].网络空间安全.2016

[3].岳健,陈豪,卢爱红.柔性工作流中适应性Agent的研究[J].福建电脑.2012

[4].刘俊莉,欧阳松.基于约束理论的工作流适应性改进[J].计算机工程.2010

[5].桑莉莉.工作流系统适应性检查点机制的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0

[6].赵倩.基于适应性工作流的教育培训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山东大学.2009

[7].杜刚,江志斌,刁晓娣,孙元珏,叶艳.基于规则的临床路径适应性工作流引擎[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9

[8].寇伟莉.支持动态BPR与ERP系统的适应性工作流管理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9

[9].胡淑红.组织复杂性、组织适应性、工作满意度之关系实证分析——以新疆中小民营企业为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10].杨书新,郑剑,王坚.基于角色的适应性工作流系统访问控制模型[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

标签:;  ;  ;  ;  

适应性工作流论文-陈儒,黄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