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董市古镇地处长江三峡咽喉,东邻江汉平原,南连洞庭湖,西接巴蜀,北通关中,地理位置优越,具有便利的水陆交通条件。早在明清时期就是楚蜀商业重镇,为枝江四大古镇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空间形态和传统建筑,并忠实地记录着当地历史、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论文通过对董市古镇历史沿革的把握,分析了古镇的形成与发展演变主要受到自然、经济、交通、历史文化因素的影响,并结合这些因素确定古镇的演变阶段,总结出古镇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特点。接着,从古镇的空间格局出发,探讨古镇的选址、空间形态及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从而将文化背景映射到古镇的综合环境中去。街巷是古镇的骨架,街道空间要素、空间形态、街道功能、尺度、界面与景观要素等方面的特点都成为古镇特色的展现。董市古镇“河—垸—屋—街”的特色空间序列和节点空间,都与古镇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传统建筑也是古镇研究要素之一,论文分析当地特色的建筑类型、空间特征、“天井”、“天斗”建筑形成的原因,总结了地域性的营建方式和技术形式。最后,结合古镇现状调研和建设部现行评价体系,总结董市古镇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并对古镇进行综合评价,提出了古镇保护、发展的构想。总结起来,论文从地理、历史、城市规划、建筑学、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对古镇的形成与演变,空间格局、街巷空间和传统建筑的特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从而科学、客观的评价古镇的价值,为进一步挖掘董市古镇的价值,提出合理的构想。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课题缘起与来源1.1.1 课题缘起1.1.2 课题来源1.2 研究目标与意义1.2.1 研究目标1.2.2 研究意义1.3 研究方法与框架1.3.1 研究方法1.3.2 研究框架1.4 国内外历史镇区研究综述1.4.1 国外历史镇区研究综述1.4.2 国内历史镇区研究综述1.4.3 董市古镇研究现状第2章 古镇的形成与演变2.1 枝江市概况2.1.1 自然条件2.1.2 历史沿革2.2 古镇沿革2.2.1 古镇概况2.2.2 名称由来2.3 因滩而兴——古镇形成2.3.1 自然地理——灌溉便利,土壤肥沃2.3.2 交通运输——东西咽喉,南北要冲2.3.3 经济贸易——商业鼎盛,手工发达2.3.4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2.4 古镇历史演变2.4.1 地势优越,聚落产生(约公元前4000年至西周)2.4.2 交通发达,古镇形成(西周时期至西汉早期)2.4.3 垸田大兴,农业崛起(西汉早期至清乾隆年间)2.4.4 长江改道,工商鼎盛(清乾隆年间至抗日战争前)2.4.5 社会动荡,经济凋敝(抗日战争至文革结束)2.4.6 古镇复兴,新旧并置(改革开放至今)2.5 本章小结第3章 古镇的格局与文化3.1 "濒水而居,市田相依"的选址特色3.2 "沿江拓展、南北并置"的空间格局3.2.1 空间格局的演变3.2.2 空间格局的形成3.3 古镇的历史文化3.3.1 码头文化3.3.2 塾院文化3.3.3 曲艺文化3.4 本章小结第4章 古镇的街巷4.1 街巷的构成要素4.1.1 街道4.1.2 巷道4.1.3 建筑4.1.4 码头、河流、围垸4.2 街巷的形态结构4.2.1 一主多支的"龙甲街"4.2.2 因地制宜的街巷节点4.2.3 淳朴幽深的街巷空间4.3 街巷的功能分区4.3.1 明确的功能分区4.3.2 局部的功能组合4.4 街巷界面4.4.1 底界面4.4.2 侧界面4.4.3 顶界面4.5 街巷景观4.5.1 宜人的街巷尺度4.5.2 亲切的灰空间4.5.3 重复与韵律4.6 本章小结第5章 古镇的建筑5.1.建筑类型5.1.1 按使用功能分5.1.2 按空间布局分5.2 空间特征5.2.1 开间模数5.2.2 地坪高差5.3 建构特征5.3.1 四坡天斗5.3.2 历史悠久的灌斗墙5.3.3 蚂蟥攀5.3.4 封火山墙5.3.5 墀头5.3.6 双挑檐5.4 重点建筑实例——杨拔贡旧宅5.5 本章小结第6章 古镇保护与发展6.1 现状分析6.1.1 人口用地现状6.1.2 交通现状6.1.3 环境、绿化现状6.1.5 建筑现状6.1.6 保护现状6.1.7 居民、游客观点调查6.2 价值评判6.3 保护构想6.3.1 保护原则与目标6.3.2 保护规划范围6.3.3 历史镇区保护规划6.4 发展构想6.4.1 开发特色旅游——引资渠道6.4.2 内在活力激发——功能和产业6.4.3 新与旧的协调——新老并置6.4.4 居民自我更新——积极与意识6.7 本章小结第7章 总结与展望主要参考文献附录1:论文图表来源附录2:董市镇老街区建筑现状一览表附录3:董市镇老正街沿街立面图附录4: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设计项目致谢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湖北古镇论文; 董市镇论文; 历史镇区论文; 天斗式街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