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电针论文-王翠娟

体电针论文-王翠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体电针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头针,体针,电针,抑郁症

体电针论文文献综述

王翠娟[1](2017)在《头体电针治疗抑郁症合并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头体电针方法治疗抑郁症合并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并将试验结果进行临床有效性评估,为临床提供有效方案。方法:本研究开始于2015年9月截止于2017年1月,共纳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门诊的60例抑郁症合并慢性疼痛的患者,采用随机分配隐藏的设计方案,将纳入的受试者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选取相同穴位:百会、印堂、水沟、内关(双)、神门(双)、太冲(双)、叁阴交(双)、顶颞后斜线(双)、额中线。治疗组在针刺得气后,应用脉冲电疗仪(长城牌,KWD-808 Ⅱ型)一组连接百会-印堂;另两组分别连接同侧叁阴交-太冲,选用疏密波,输出脉冲频率为2/100Hz,电流强度以受试者能够耐受为标准。每周治疗6天,共计治疗6周。选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4、6周后进行评定,观察其临床改善情况,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两组基本资料的数据均进行基线比较,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疼痛程度、疼痛部位、疼痛数目均差异不显着(P>0.05)说明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第2、4、6周时进行HAMD量表评分、SF-MPQ量表评分,两组组间进行比较,治疗前差异不显着(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治疗第4周时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进行HAMD量表的7类因子结构评分中比较,治疗组在治疗第4周时焦虑、躯体化,阻滞均较对照组有显着改善(P<0.05);在治疗第6周时除体重减轻、日夜变化、睡眠障碍比较差异不显着(P>0.05),其他因子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患者进行SF-MPQ量表的3部分评分中比较,在治疗第6周时,两组组间进行比较差异显着(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包括感觉评分、情感评分、VAS评分。5治疗6周时,治疗组与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评定,总有效率分别是86.67%、73.33%,两者经秩和检验有显着性差异(P=0.01<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在治疗抑郁症合并慢性疼痛研究中,头体电针与单纯针刺对于抑郁症合并慢性疼痛均有临床疗效,其中头体电针疗效显着。2与针刺相比,电针治疗抑郁症合并慢性疼痛第6周时显着改善了抑郁症状和慢性疼痛症状。3头体电针在治疗抑郁症合并慢性疼痛第4周时明显改善HAMD量表结构因子中焦虑、躯体化,阻滞;治疗第6周时显着改善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阻滞,绝望感和SF-MPQ量表中疼痛分级指数,视觉模拟评分。(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6-01)

刘俊红[2](2006)在《头体电针加穴注治疗中风偏瘫6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头体电针、穴注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115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用头针体针加电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用头针体针、口服汤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体电针穴注联用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汤药口服。(本文来源于《中原医刊》期刊2006年18期)

龚玉林[3](2006)在《头电针结合体电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 脑血管疾病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很高,它与恶性肿瘤、心脏病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叁大疾病。头针疗法是广大医学工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在传统的针灸学及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的基础上,将二者融合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笔者运用头电针结合体电针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研究工作,以期评定其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组临床疗效与病情轻重、疾病病程的关系,来寻求头电针结合体电针治疗中风偏瘫的最佳时机,为进一步探讨头电针结合体电针治疗中风的作用机理的研究打下基础。 研究方法 1 病例来源 全部122例中风病患者来源于武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从2004年3月~2005年12月住院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头电针结合体电针组(治疗组)为62例,单纯头针结合体电针组(对照组)为60例,两组资料经t检验或x~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性别、年龄、病性、病程、病情轻重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头电针结合体电针组。取穴:1)头针:取患肢对侧头运动区及感觉区上1/5区、中2/5区和下2/5区。2)体针:上肢瘫痪取患侧肩髃、肩髎、曲池、手叁里、外关、内关、合谷;下肢瘫痪取患侧环跳、髀关、阳陵泉、足叁里、丰隆、解溪、太冲;语言不利加廉泉;口角歪斜加地仓、颊车等。3)电针:头针取运动区、感觉区各选一穴。体针取曲池、手叁里为第一组,取髀关、足叁里或足叁里、阳陵泉为第二组。针刺得气后,然后使用G-6805型电针仪,正、负电极输出线分别夹在主穴上的毫针针柄上,选用连续波,强度以头针以患者耐受为度,体针以上、下肢体肌肉出现明显抽动而能耐受为度,每次治疗留针30min。每周连续治疗5天,中间休息2天,再继续治疗,3周为1个疗程,经治疗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对照组:单纯头针结合体电针组。针剌头针、体针取穴、治疗时间及疗程均同治疗组,仅电针取穴不取头针穴位。 治疗期间两组均根据病情需要酌情选用脱水药降颅内压、改善血液循坏、控制血糖、稳定血压、支持对症等处理。 3 观察项目 选取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功能改善)和患者总的生活能力状态(病残程度)作为观察指标,其评分可从如下八个方面(1)意识(0~9分)(2)水平凝视功能(0~4分)(3)面瘫(0~2分)(4)言语(0~6分)(5)上肢肩关节肌力(0~6分)(6)手肌力(0~6分)(7)下肢(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学院》期刊2006-04-23)

潘元侠[4](1996)在《耳体电针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耳体电针疗法就是将耳穴与体穴结合起来,进行电针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操作方法1.两点耳体电针法在躯体痛处(阿是穴)或特效反应点扎针,在耳廓相应的压痛点(或良导点)扎针,以G6850电针治疗仪的两极连接之,通以低频中等强度电流,接负极的穴位刺激较强。2.叁点耳体电针法在躯体痛点扎针,以及和痛点相关的同名经穴扎针,将上两点所扎的针用铜丝连接,(本文来源于《上海针灸杂志》期刊1996年S1期)

[5](1974)在《牛体电针麻醉20例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电针麻醉下进行牛的外科手术,已有不少报导。为了探索和验证电针麻醉的确实效果,针对牛只的部分常发病,我们应用电针麻醉的方法进行了牛的外科手术20例,其中瘤胃切开术3例,剖腹产1例,公牛阉割1例,取阴茎结石1例,补鼻术5例,剪割膝内侧直韧带试治"僵筋腿"9例。除补鼻术外,其余各种手术均为横卧保定,其中部分牛只是站立时就插针,通电麻醉自行倒下;(本文来源于《四川畜牧兽医》期刊1974年01期)

体电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头体电针、穴注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115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1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用头针体针加电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用头针体针、口服汤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头体电针穴注联用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汤药口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电针论文参考文献

[1].王翠娟.头体电针治疗抑郁症合并慢性疼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

[2].刘俊红.头体电针加穴注治疗中风偏瘫61例[J].中原医刊.2006

[3].龚玉林.头电针结合体电针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6

[4].潘元侠.耳体电针疗法[J].上海针灸杂志.1996

[5]..牛体电针麻醉20例观察[J].四川畜牧兽医.1974

标签:;  ;  ;  ;  

体电针论文-王翠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