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索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峰,许肈初,马海燕[1](2021)在《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高通量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高度集成化的分析和研究技术,是进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的主要平台.而中药是中华民族的宝藏,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将基因芯片技术应用到中药研究中是中医全息性思维的体现,会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人们对中药的认识层次和研究手段,是中药研究领域中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改革,将为中药现代化的发展提供新的途径.近年来,国内外已有一些将基因芯片技术应用到中药研究的报道,从中医传统思维的角度探讨基因芯片技术应用在中药现代化研究,讨论利用基因芯片进行中药有效成分筛选及新药研发、中药作用机理研究、中药复方研究、中药质量控制及安全性评价、中药基因组学研究和药效变化方面的应用,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参考.
杨星哲,李峰,吴凤芝,李杰,徐一菲,王雪娇,王若冲,何青鋆,谭丽博[2](2021)在《疲劳基因学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疲劳是指开展或维持随意活动过程中出现障碍的表现,既可作为独立的疾病,又可作为多种疾病中出现的症状。疲劳发生率高,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防治疲劳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疲劳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能量损耗、代谢产物堆积、递质分泌失常、线粒体功能下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失调等,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疲劳的基因学研究是目前的研究前沿,基因表达谱研究为疲劳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基因芯片技术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有望给疲劳的发病机制研究带来突破性进展。在疲劳的基因芯片研究中,信使RNA(mRNA)和微小RNA(miRNA)是常见的研究对象,而围绕某一具体信号通路对疲劳的基因表达规律及中医药治疗疲劳有效调控靶点的探索较少。近年来,中枢神经系统奖励和抑制作用的功能失调成为研究热点,尤其是γ氨基丁酸(GABA)和多巴胺(DA)分别作为抑制作用和奖励机制的主导物质备受关注。GABA和DA主导的抑制作用和奖励机制维持平衡则机体无疲劳感,而平衡一旦被打破,则疲劳感形成。同时,DA和GABA受体还可通过调控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来影响机体的疲劳感。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对GABA/DA平衡机制及相关cAMP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进行研究有望深入揭示疲劳的发病机制。采用基因芯片的方法,检测疲劳人群和正常人群中GABA/DA信号通路及相关cAMP信号通路中关键基因表达的变化,可以深入探讨疲劳的发病机制。基于此,该文对和疲劳相关的GABA/DA平衡机制及相关cAMP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进行总结归纳,为从基因学研究角度有针对性地深入探讨疲劳的发病机制并进行有效防治提供依据。
桑小普[3](2020)在《慢性胃炎脾虚证相关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研究》文中认为脾虚证本质的研究是中医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脾虚证的致病机理涉及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肠道菌群和能量代谢等多个方面。近年来,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开始应用于脾虚证本质研究,但尚处于初步阶段。目前已有学者分别使用iTRAQ技术、16S rDNA测序技术和基因芯片技术对脾虚证的蛋白组学、微生物组学和转录组学进行了探索,但是,应用RNA-seq或Small RNA-seq技术进行脾虚证研究的相关报道较少。本论文共分为两部分。由于气虚体质是脾虚证的前驱状态,研究健康人气虚体质的生物学机制将有助于理解脾虚证的早期发生状态。论文的第一部分研究了健康人气虚体质相关差异表达lncRNA、miRNA和mRNA并构建了 ceRNA网络调控。论文第二部分研究了慢性胃炎脾虚证相关差异表达lncRNA、miRNA和mRNA并构建了 ceRNA网络调控,从病证结合的角度,研究脾虚证的病理机制。目的:在本次研究中我们以健康人气虚体质、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脾虚证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脾虚证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最前沿的RNA-seq技术和ceRNA理论,从转录组学水平上进行了脾虚证内在生物学机制的研究。综合两部分的研究结果,我们试图从体质、证候、疾病的自然进展方向,研究健康人气虚体质、CSG脾虚证和CAG脾虚证内在转录调控机制的相互关联,找到“气虚体质—脾虚证”相关的生物标志物或标志网络,以期阐释脾虚证的生物学基础。本研究也有助于预测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从而为明确脾虚证自身特点及与其他因素(如体质、证候、疾病等)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方法:2016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在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通过广告或电话进行健康受试者招募,包括健康人平和体质、气虚体质和湿热体质。同期进行慢性胃炎患者招募,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虚证、湿热证),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证、湿热证)患者。采集临床研究受试者外周血,分离白细胞后提取总RNA,分别进行RNA-seq和Small RNA-seq分析。获得的测序数据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的mRNA、lncRNA和miRNA,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生物功能与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对差异表达的mRNA、lncRNA和miRNA进行ceRNA网络构建,获得脾虚证相关的ceRNA调控网络关系。本研究经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临床研究伦理委员会审查,伦理审批号:JDF-IRB-2016031002临床研究注册号:NCT02915393。结果:第一部分:1、在本研究中,我们总共纳入病例25例,分别为健康人平和体质13例、气虚体质7例、湿热体质5例。随机选择了健康人平和体质5例、气虚体质5例、湿热体质4例的外周血白细胞样本的总RNA进行了 RNA-seq和Small RNA-seq分析。2、通过对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获得了健康人气虚体质相关的差异表达mRNA60个、lncRNA76个、miRNA42个。功能分析发现,细胞质膜组成成分和细胞质膜在差异表达mRNA和miRNA的GO富集中出现。蛋白丝氨酸/苏氨酸激酶活性在差异表达lncRNA和miRNA的GO富集中出现。在对健康人气虚体质相关差异基因的通路分析中发现,赖氨酸降解在差异表达lncRNA和miRNA的KEGG富集中出现。3、通过对健康人气虚体质的差异表达miRNA、mRNA和lncRNA进行ceRNA分析,共获得3182个miRNA-lncRNA对,955个miRNA-mRNA对,最终筛选到9514对ceRNA。这些ceRNA调控网络涉及了 36个GO功能和31个KEGG信号通路。4、从健康人气虚体质差异表达的mRNA中筛选出99个免疫相关的基因,涉及了11个GO功能和8个KEGG信号通路。第二部分:1、在本研究中,我们总共纳入病例70例,分别为CSG脾虚证28例、湿热证21例;CAG脾虚证7例、湿热证14例。随机选择了CSG脾虚证6例、CSG湿热证5例、CAG脾虚证5例,CAG湿热证5例的外周血白细胞样本的总RNA进行了 RNA-seq和Small RNA-seq建库和测序。2、通过对测序数据的生物信息学分析,我们获得了CSG脾虚证患者相关的差异表达mRNA7个、lncRNA 103个、miRNA4个。在对CSG脾虚证相关的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中发现,细胞质膜在差异表达mRNA和miRNA的GO分析中均显着富集。在对CSG脾虚证相关的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中发现,胰岛素分泌以及胰岛素信号通路分别在差异表达mRNA和miRNA的KEGG分析中显着富集。通过对CSG脾虚证的差异表达 miRNA、mRNA 和 lncRNA 进行 ceRNA 分析,共获得 433 个 miRNA-lncRNA 对,226个miRNA-mRNA对,最终筛选到548对ceRNA。这些ceRNA调控网络涉及了10个GO功能和11个KEGG信号通路。从CSG脾虚证差异表达的mRNA中筛选出89个免疫相关的基因,涉及了 66个GO功能和15个KEGG信号通路。3、我们获得了 CAG脾虚证患者相关的差异表达mRNA 20个、lncRNA 79个、miRNA 29个。在对CAG脾虚证相关的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中发现,细胞质膜和细胞质膜的组成成分在差异表达mRNA和miRNA的GO分析中均显着富集。通过对CAG脾虚证的差异表达miRNA、mRNA和lncRNA进行ceRNA分析,共获得1028个miRNA-lncRNA对,1123个miRNA-mRNA对,最终筛选到3625对ceRNA。这些ceRNA调控网络涉及了 59个GO功能和34个KEGG信号通路。从CAG脾虚证差异表达的mRNA中筛选出139个免疫相关的基因,涉及了 20个GO功能和28个KEGG信号通路。4、从上述测序结果中进一步挖掘,获得脾虚证相关的差异表达mRNA 570个、lncRNA2009个、miRNA 303个,这些差异基因涉及了 9个GO功能和4个KEGG信号通路。通过对CAG脾虚证的差异表达miRNA、mRNA和lncRNA进行ceRNA分析,共获得6个miRNA-lncRNA对,9个miRNA-mRNA对,最终筛选到4对ceRNA,其中的关键基因CD300H的mRNA水平在气虚体质和脾虚证中显着降低(P=0.03)。从CAG脾虚证差异表达的mRNA中筛选出84个免疫相关的基因,涉及了 9个GO功能和18个KEGG信号通路。结论:健康人气虚体质与慢性胃炎脾虚证存在特异的转录组表达谱,且气虚体质与脾虚证的差异基因表达谱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尤其体现在免疫相关的基因表达方面。功能分析提示“气虚体质—脾虚证”涉及多种免疫相关功能异常,此外在激素分泌、细胞质膜、信号转导、物质代谢等多种生命活动中存在差异。转录组学的联合分析揭示了CD300H基因的ceRNA参与“气虚体质—脾虚证”相关的转录调控网络。本研究的结果为挖掘脾虚证潜在的生物学基础提供了重要参考。
金晓[4](2020)在《参术冠心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痰瘀型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基因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 参术冠心方联合西药治疗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广东地区冠脉临界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益气活血化痰法为切入点,评估参术冠心方联合西药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临床研究以冠脉临界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参术冠心方,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安慰剂,连续治疗6个月后评估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主要观察指标为:冠状动脉CT相关指标(心肌跨壁灌注梯度、左心室的CT值及主动脉根部的CT值、钙化积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血脂四项(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医证候积分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结果:最终完成临床研究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60例,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程、个人史、既往史及家族史、临床用药及两组患者冠脉狭窄程度人数分布等基线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干预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的冠状动脉CT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钙化积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心肌跨壁灌注梯度、左心室的CT值及主动脉根部的CT值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LDLC水平有所降低,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 LDLC:2.84±0.93mmmol/LVS 治疗后 2.39±0.65 mmol/L,P=0.006);在治疗 6个月后,试验组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LDLC:2.39±0.65mmol/LVS对照组2.77±0.74,P=0.040)。两组患者治疗前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6个月后患者T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TC:治疗前4.42±0.96mmol/LVS治疗后 3.73±0.52mmol/L,P<0.001,对照组 TC:治疗前 4.70±1.24 mmol/LVS 治疗后4.21±0.73 mmol/L,P=0.042)。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后的TC水平,发现试验组TC水平较对照组低,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TC 3.73 ± 0.52 VS对照组TC 4.21±0.73,P=0.006),说明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参术冠心方能更有效的降低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TC水平。而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在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前后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hsCRP水平组间和组内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在治疗3个月后,根据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0%。在治疗6个月后,根据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判断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6.37%。将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分别进行组间比较,试验组在中医证候疗效上更具有优势,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方面,将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项评分(PL、AS、AF、TS、DP)进行比较,二组患者的SAQ各项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将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SAQ各项评分分别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发现试验组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SAQ各项评分值均比对照组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方面,比较治疗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肝功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肾功能(尿素氮、肌酐)的指标变化,提示试验组和对照组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参术冠心方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结论:本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参术冠心方可以有效的降低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可以有效的改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提高冠脉临界病变治疗的有效率,有效的改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并且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第二部分 心血管疾病基因组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目的:(1)整理和统计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基因组学相关文献。(2)梳理中医药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基因组学相关文献情况。方法:本文献研究采取文献计量分析方法。首先确定检索词,主要检索常见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肌缺血、高血压、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及确定基因芯片、基因组学、基因表达谱、转录组、lncRNA、miRNA、mRNA作为检索词,主要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维普网(Chinese VIP information,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及 Pubmed 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提取基本资料,并通过EXCEL表及SPSS软件进行统计。结果:通过阅读文献的标题及摘要对文献进行初步筛选,得到基因组学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研究的文章有864篇,下载阅读全文,最终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16篇。基因组学技术应用于冠心病的文章有8篇,心肌梗死的文章有22篇,心肌缺血的文章有16篇,心力衰竭的文章有6篇,高血压的文章有36篇,心房颤动的文章有14篇,心力衰竭的文章有6篇,心肌病的文章有2篇,风湿性心瓣膜病的文章有3篇,肺动脉高压的文章有9篇。在纳入的文献中,有59项研究探索疾病的差异基因表达谱(mRNA),32项研究探讨疾病的差异miRNA,8项研究探讨疾病的lncRNA表达,6项研究探讨疾病的circRNA表达,1项研究选择lncRNA+mRNA+miRNA进行联合分析,4项研究选择lncRNA+mRNA联合分析,3项研究选择miRNA+mRNA联合分析,1项研究选择circRNA+miRNA联合分析,1项研究选择lncRNA+circRNA进行关联分析,1项研究以DNA为研究指标。纳入符合条件的116项研究中,有41项研究涉及中医。纳入的心肌缺血相关的中医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有8项,其中4项为针刺干预心肌缺血的基因组学研究,4项为中药复方干预心肌梗死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高血压相关组学研究涉及中医的研究有23项,其中8项研究涉及针刺治疗,11项研究涉及中药干预高血压治疗效果,4项研究涉及中医证型,其中肝阳上亢相关证型1例,3项研究涉及血瘀相关证型。心力衰竭相关研究中有1项涉及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相关组学分析。在纳入的中医文献中,其中21项研究补充了对筛选出的差异基因进行了 RT-PCR验证,其中只有一项研究提供验证的样本数量,余下研究均未提供验证的样本量。有22项研究对差异基因行GO富集分析,和KEGG Pathway通路分析,从通路角度以及分子功能、生物过程、细胞成分等多个方面对中医药干预心血管疾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论:通过整理心血管疾病的基因组学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基因芯片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促进了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分析目前的中医相关的基因组学的研究发现,目前主要集中于中医药干预机制方面的基因组学相关探讨,中医证型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目前相对较少。从纳入的中医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得出中医相关基因组学研究质量仍有待提升。第三部分 参术冠心方对比安慰剂联合西药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基因组学研究目的:从基因组学层面探索参术冠心方改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脂质代谢的机制,为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筛选出分子标志物,并提供基因水平层面的理论依据。方法:结合临床研究,按照性别、年龄、药物使用情况等匹配原则,最终选出参术冠心方组4例,安慰剂组7例,抽取干预时间6个月后的患者全血进行基因芯片相关研究。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分别检测参术冠心方组和安慰剂组全血中的lncRNA、circRNA和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两组之间比较的差异lncRNA,mRNA及circRNA。对获得的差异基因通过DAVID网站对核心基因及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Gene Ontology,GO基因本体论)和基因通路富集分析(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过StarBase数据库用于筛选差异lncRNA和差异miRNA之间的相互作用,然后与mmiRNA-mRNA相互作用集成,使用Cytoscape软件建立lncRNA-mRNA-miRNA ceRNA网络。对差异表达的circRNA的host基因分别进行GO分析,KEGG Pathway分析,探索差异circRNA的host基因的相关功能。通过lncRNA cis(顺式)作用靶基因分析、lncRNA trans(反式)作用靶基因分析及LncRNA转录因子关联分析进一步筛选出lncRNA-mRNA关系对,探索差异lncRNA的功能。结果:1.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最终发现参术冠心方组对比安慰剂组有35个差异lncRNA(上调基因30个,下调基因5个),85个差异mRNA(上调基因55个,下调基因30个),20个差异circRNA(上调基因17个,下调基因3个)。通过对差异mRNA的功能分别进行检索分析,通过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以下基因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SLC22A17、SRGN、ALDH1A2、PINX1、CEP72、CD300A、DDAH2、FETUB、NUCB2、HDAC5、PRKCA、S100A16、SYTL4、TRPV1。对差异 circRNA 进行相关功能检索,发现ARHGAP1、TCF12、CEMIP及COLGALT1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2.根据芯片实验结果,将差异基因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最后得出10个核心基因:CACNA2D2,CACNA2D3,DNAJC6,FGF12,SGSM2,CACNA1G,LRP6,KIF25,OXTR,UPB1。检索核心基因功能最终发现其中LRP6、SGSM2、OXTR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脂质代谢密切相关。3.总差异mRNA的GO项目富集包含113项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107 项细胞成分(Cellular Component),367 项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其中与冠脉临界病变密切相关的GO条目主要包括:如胆固醇代谢,收缩过程中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Wnt通路、动脉血压调节等。与参术冠心方降低冠脉临界病变血脂的KEGG通路主要包括:PI3K/Akt/mTOR信号通路、Rapl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4.参术冠心方对比安慰剂的lncRNA-miRNA-mRNA ceRNA网络中主要包括:lncRNA(DPY19L2P2,HCG15,ANKRD36BP2),miRNA(miR-24,miR-27,miR-363,miR-125),mRNA(CNNM3,PEG10,MCOLN2,ULK3)。其中miR-24、miR-27已被证实在机体的脂肪生成、炎症、脂质代谢、氧化应激等方面作为重要的靶向标志物。miR-363可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氧诱导的凋亡和miR-125与心肌细胞调节密切相关,PEG10与心肌肥厚密切相关,因此在本研究中,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机制可能与调节以下分子标志物密切相关:miR-24,miR-27,miR-363,miR-125 及 PEG10。5.本次研究筛选出的差异circRNA主要有21个,对差异表达的circRNA的host基因分别进行GO分析,KEGG富集分析,从而获取差异circRNA host基因可能影响的生物学过程。最终得出circRNA的host基因的GO富集项目包含64项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84 项细胞成分(Cellular Component),123 项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通过GO分析发现总circRNA host基因主要富集于DNA修复,嗜脂性正调控,蛋白激酶C活性的正调控,组蛋白H3-K9乙酰化的调节,CTD磷酸酶活性,L-天冬氨酸跨膜转运活性等生物学过程。通过对差异circRNA的host基因进行KEGG分析,从而获取差异circRNA host基因可能影响的通路。从KEGG结果发现差异circRNA的host基因主要富集于以下通路:O-聚糖生物合成、赖氨酸降解、P5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细胞衰老、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6.LncRNA共表达的差异基因进行KEGG Pathway分析主要富集于以下通路:p53信号通路,局灶性粘连,TGF-beta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DNA修复等。根据lncRNA与gene表达相关性,其中lncRNA顺式调控的基因主要包括:lncRNA ITFG1-AS1与ITFG1的关系对。对lncRNA trans(反式)作用靶基因分析主要发现有4个mRNA(RAD54L2,CNNM3,KIF18B,GPANK1)和 3 个 lncRNA(NR134460.1,NR145490.1,XR001753092.2)形成 lncRNA-mRNA靶标互作网络图。7.本研究确定对 mRNA(ALDH1A2、CD300A、CEP72、DDAH2、HDAC5、SYTL4)及lncRNA(LOC105374150,DNAJC9-AS1、LOC105372209)在 11 例样本中进行 q-PCR 验证实验。其中基因ALDH1A2、SYTL4及LOC105372209共设计3次引物均CT值高或溶解曲线非单一峰,预实验失败,通过q-PCR实验结果展示其中q-PCR验证结果发现参术冠心方组对比安慰剂组的差异基因CEP72、HDAC5上调及差异lncRNA DNAJC9-AS1、LOC105374150上调,差异基因DDAH2下调,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通过q-PCR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可能与基因CEP72、HDAC5、DDAH2及lncRNA DNAJC9-AS1、LOC105374150 密切相关。结论:在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参术冠心方对比安慰剂组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存在差异lncRNA,mRNA及circRNA。参术冠心方改善冠脉临界病变的患者的脂质代谢与以下分子标志物密切相关:miRNA(miR24,miR27)及mRNA(SLC22A1、ABCB1、SGSM2、LRP6、OXTR,SLC22A17、SRGN、ALDH1A2、PINX1、CEP72、CD300A、DDAH2、FETUB、NUCB2、HDAC5、PRKCA、S100A16、SYTL4、TRPV1)及 circRNA(ARHGAP1、CEMIP、COLGALT1)和 lncRNA(DPY19L2P2,HCG15,ANKRD36BP2)。通过 q-PCR 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可能与基因CEP72、HDAC5、DDAH2及lncRNA DNAJC9-AS1、LOC105374150 密切相关。通过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参术冠心方治疗气虚痰瘀型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胆固醇代谢,心肌收缩,内皮细胞增殖的调控,及mTOR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代谢通路、Ras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其中与参术冠心方降低冠脉临界病变血脂相关的通路主要包括:PI3K/Akt/mTOR 通路、Rap1信号通路。
卞庆来[5](2020)在《抑郁症调控网络及逍遥散抗抑郁模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实验研究》文中认为1研究背景生物信息学作为生命科学和计算机与信息科学相互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学科,为储存、检索和分析人类基因组的生物学数据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在如今“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之下,其应用已不局限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而是涉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比较基因组学、宏基因组学、基因和蛋白质的表达与分析、生物芯片表达谱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生物系统模拟、系统生物学以及网络生物学研究等多个方面。生物信息学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以系统观、信息化和复杂性的角度研究疾病与健康相关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推动着生命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发展。抑郁症是现代医学的疾病名称,中医学虽无“抑郁症”的病名,但考究其临床表现,可归属为“郁病”、“脏躁”以及“百合病”等范畴。目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尚缺乏完全的认识,亦缺乏相对客观检测指标。在治疗中也有接近一半的抑郁症患者无明显效果。因此,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开展与抑郁症的诊断和治疗密切相关的转录因子-miRNA-lncRNA调控网络等对抑郁症的机制研究、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古方逍遥散共载药8味,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的功效。历代医家对逍遥散的应用已拓展至临床各科,涵盖包括抑郁症在内的多种身心疾病。课题组前期针对抑郁症的可能涉及的发病机制,重点从神经突触可塑性、HPA轴、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微结构、脑肠肽、肠道菌群以及代谢组学等多方面展开研究,部分揭示了逍遥散抗抑郁作用的机制,并认为逍遥散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然而,正是由于逍遥散“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和复杂性,使得其抗抑郁作用机制的研究面临着困难和挑战。具体而言,逍遥散中的8味中药包含数百种以上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之间又可以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那么,逍遥散中这些纷繁复杂的化合物中究竟何种成分作用于什么靶点,又影响到哪些具体的调控通路,涉及到哪些系统和途径呢?包括古方逍遥散在内的众多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能否用现代医学的语言进行阐释呢?这一系列的问题很难运用传统实验手段进行研究,也同时成为现代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中遇到的瓶颈。近几年来,英国药理学教授Hopkins提出“网络药理学”的概念,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药物与疾病和靶点之间“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协同作用关系,这与中医学的“整体观念”和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特点相互契合,给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思路。因此,我们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借助生物信息学的分析技术,开展逍遥散相关的网络的构建和分析,分析中药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预测可能涉及的生物学过程和信号通路,探讨潜在药理学机制,最后结合生物信息学的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动物实验探索,以期用较高的效率和更科学的策略揭示逍遥散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由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实验研究两大部分组成。生物信息学分析:(1)在GEO数据库中检索抑郁症患者基因芯片表达数据集;数据预处理和差异表达分析;筛选抑郁症潜在相关基因;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构建及显着特征功能模块的识别;显着特征功能模块的功能富集分析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构建;转录因子-miRNA-lncRNA调控网络构建;样本聚类与分子分型分析;(2)联合检索TCMID、ETCM、BATMAN-TCM和TCMSP数据库中逍遥散中药物信息;构建中药“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在CTD数据库中检索与抑郁症相关的靶点信息;构建逍遥散“成分-靶点”和“化合物靶点-抑郁症疾病靶点”网络;对“化合物靶点-抑郁症疾病靶点”进行聚类功能模块构建;聚类功能模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基于ADME的活性成分筛选与虚拟分子对接。实验研究:(1)采用CUMS 6周法复制了抑郁模型大鼠,通过宏观表征、体重、旷场实验、糖水偏好实验以及强迫游泳实验对模型进行评价并观察逍遥散的干预作用;(2)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中的分析结果,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CNR1、CNR2和BDNF蛋白的表达;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Cnrl mRNA、Cnr2 mRNA和Bdnf mRNA的表达;应用Elisa检测各组大鼠前额叶皮质cAMP、PKA和P-CREB的含量。3研究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1)筛选出28个抑郁症相关基因,构建了抑郁症的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并识别出1个与抑郁症呈负相关的显着特征功能模块;显着特征功能模块中的基因用于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发现在5条KEGG通路和11个基因本体生物过程中存在显着富集;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筛选出5个关键基因(FOS、GMGT1、JUN、EGR1以及CCL4);构建了抑郁症的转录因子-miRNA-lncRNA多因子调控网络,并根据多因子调控网络的“Degree”值对排行前10位基因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3个核心基因、6个lncRNA和1个miRNA。根据5个基因(TCTEX1D4、AREG、C6orf222、PPP1R15A和TNFSF9)在抑郁症样本中的差异性表达,发现抑郁症还可再分为2大类型,这5个基因可能是区分抑郁症亚型的重要基因;(2)构建了逍遥散内中药的“成分-靶点-通路/疾病”网络和逍遥散全方的“成分-靶点”和“化合物靶点-抑郁症疾病靶点”网络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化合物靶点-抑郁症疾病靶点”的网络模块聚类分析共获得23个模块,其中有8个模块含有逍遥散与抑郁症共同靶点;网络聚类分析共获得8个包含有逍遥散与抑郁症共同靶点的子网络功能模块,涉及到的具体靶点为 CNR2、HTR2A、HTR7、DRD5、SLC6A4、IL2、PTGS2、CAT、ADORA2A、MTHFR、XDH、NR3C1 以及 ACSL4,最显着富集的 KEGG 通路分别是cAMP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信号通路、谷胱甘肽代谢通路、可卡因成瘾、非酒精性脂肪肝、嘌呤代谢、长寿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信号通路等;结合ADME模块筛选和虚拟分子对接实验结果,共鉴别出10个活性化合物与4个逍遥散与抑郁症共有靶点之间具有较高的亲和力。其中,与靶点CNR2有较高亲和力的化合物有菜豆异黄烷(Phaseollinisoflavan)、3-甲氧基光甘草定(3’-Methoxyglabridin)以及甘草素(Liquiritigenin);与靶点NR3C1有较高亲和力的化合物有异热马酮(Isoramanone)、γ-谷甾醇(Gamma-Sitosterol)、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以及除虫菊素2(Pyrethrin II);与靶点SLC6A4有较高亲和力的化合物为延胡索乙素(Tetrahydropalmatine);与靶点CAT有较高亲和力的化合物为齿孔醇(Eburicol)和豆甾醇(Stigmasterol)。实验研究:(1)采用CUMS 6周造模方法成功复制了抑郁模型大鼠。给予药物干预后,逍遥散组大鼠的抑郁样行为有所改善,与模型组相比一般状态较好,体重增长明显,糖水实验中糖水偏好率升高,旷场实验中运动总距离、中央区域停留时间和进入中央区域次数提高,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缩短;(2)模型组大鼠前额叶皮质Cnr1 mRNA、Cnr2 mRNA 以及Bdnf mRNA 的表达,CNR1、CNR2 以及 BDNF蛋白的表达,cAMP、PKA以及P-CREB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组;与模型组比较,逍遥散组大鼠前额叶皮质Cnr1 mRNA、Cnr2 mRNA以及Bdnf mRNA的表达水平显着上调,CNR1、CNR2以及BDNF蛋白的表达水平有所增加;逍遥散组大鼠前额叶皮质cAMP、PKA以及P-CREB的含量明显增加。4研究结论生物信息学分析:(1)通过整合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筛选出FOS、GNGT1、JUN、EGR1以及CCL4为与抑郁症相关的核心基因,FOS、PTGS2、JUN、XIST、NEAT1、SNHG16、NORAD、MALAT1、ARHGAP27P1-BPTFP1-KPNA2P3次及hsa-miR-106a-5p这10个基因为转录因子-miRNA-1ncRNA的多因子调控网络中的关键基因,TCTEX1D4、AREG、C6orf222、PPP1R15A和TNFSF9这5个基因是区分抑郁症分子分型的潜在基因;(2)逍遥散全方的“成分-靶点”和“化合物靶点-抑郁症疾病靶点”网络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体现了中药复方逍遥散抗抑郁作用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3)通过ADME模块筛选和虚拟分子对接实验共发现逍遥散中药物所包含的10个活性化合物和4个逍遥散与抑郁症共同作用靶点之间具有较高的亲和性,是潜在的具有抗抑郁作用的活性化合物。实验研究: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基础上,动物实验表明逍遥散可影响CUMS抑郁模型大鼠前额叶皮质Cnr1 mRNA和Cnr2 mRNA的表达,并可能通过cAMP-PKA-CREB通路提高BDNF的水平而发挥抗抑郁作用。
周鸿云[6](2019)在《基于“五味合化”理论研究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基于“五味合化”理论,采用全基因芯片技术探索人参乌梅汤加味(酸甘化阴法)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84只幼龄SD大鼠适应性喂养2d后,随机抽取12只为空白组(A组),予以生理盐水灌胃(30ml/kg,1次/d)。剩余72只为造模组,参考文献方法,采用苦寒泻下、劳倦力竭复合方法制作腹泻模型。予以25%番泻叶灌胃(20ml/kg,1次/d);灌胃30min后,大鼠入水游泳(水深40cm,水温30℃,尾部负重约其体重5%铅丝),至力竭(大鼠鼻尖没水5s)后捞出烘干;连续造模21d。参考文献方法评定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B组)、西药组(D组)、全方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全方,E组)、去甘味药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去甘味药,F组)、去酸味药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去酸味药,G组)、去辛味药组(人参乌梅汤加味去辛味药,H组),每组12只;分别予以生理盐水(30ml/kg,1次/d)、5%妈咪爱(0.7g/kg,1次/d)、人参乌梅汤加味全方、人参乌梅汤加味去甘味药、人参乌梅汤加味去酸味药、人参乌梅汤加味去辛味药(各中药组用法均为35g/kg,1次/d)灌胃,连续干预7d。观察造模及干预过程中大鼠一般情况。干预7d后处死大鼠,分别取材送检。(1)取结肠组织经10%甲醛固定液固定,常规HE染色,组织切片光镜下观察结肠病理形态。(2)取结肠组织经RNA保存液固定,进行RNA抽提、质检、纯化、放大标记后,采用Agilent大鼠全基因4*44K芯片进行杂交扫描,对芯片原始数据归一化处理后统计筛选各组间差异基因(FC≥2,p<0.05);采用GO功能、KEGG pathway富集分析方法对差异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阐释差异基因相关生物功能。(3)筛选组间重叠差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验证芯片实验结果,并统计分析。结果:(1)结肠病理形态观察:西药组、全方组可有效缓解腹泻大鼠一般表现和腹泻情况,并能明显改善腹泻大鼠结肠粘膜溃疡、充血、水肿、炎性浸润等反应,对粘膜具有促损伤修复能力;去甘味药组、去酸味药组、去辛味药组肠粘膜损伤表现不同程度改善,损伤程度较模型组轻。(2)全基因芯片实验及生物信息学分析:(1)模型组与空白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34个,其中上调基因10个,下调基因24个;GO富集获得123个条目,其中生物学过程92条(显着富集(p<0.05)44条),主要涉及离子转运、离子稳态、发育调节、细胞分化、信号转导、细胞增殖等;pathway富集获取21条通路,主要涉及肥厚型心肌病(HCM)、心肌收缩、MAPK信号通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等。(2)西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取差异基因16个,其中上调基因6个,下调基因10个;GO富集获得5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2条(无显着富集),涉及细胞过程调节;pathway富集获得2条通路,涉及嗅觉转导、RNA降解。(3)全方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51个,其中上调基因17个,下调基因34个;GO富集获得125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80条(显着富集12条),主要涉及损伤反应、信号转导、转录调控等;pathway富集获得21条通路,主要涉及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嗅觉转导、赖氨酸降解、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味觉转导、钙信号通路等。(4)去甘味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45个,其中上调基因19个,下调基因26个;GO富集获得72个条目,其中生物过程35条,主要涉及对其他有机体的反应、对外部生物刺激的反应等;pathway富集获得37条通路,主要涉及吞噬、嗅觉转导等。(5)去酸味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145个,其中上调基因71个,下调基因74个;GO富集获得411个条目,其中生物学过程306条,主要涉及脂质代谢过程的负调控、对干扰素-γ的反应等;pathway富集获得53条通路,主要涉及原发性免疫缺陷、胞质DNA传感通路等。(6)去辛味药组与模型组相较,获得差异基因126个,其中上调基因52个,下调基因74个;GO富集获得574个条目,其中生物学过程439条,主要涉及雄激素生物合成过程、C21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过程等;pathway富集获得73条通路,主要涉及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色氨酸代谢等。与模型组相较,各拆方组获得差异基因参与的生物功能以去辛味药组最多,各拆方组获得的差异基因及参与的生物功能与全方组比较同时存在相似和不同;所有中药组差异基因及涉及的生物过程、通路均多于西药组。各拆方组与全方组相较,去辛味药组差异基因最少。(3)RT-PCR验证实验:筛选出Nlrp6、Tmem66、Gng10、Shc1、Ctnnb1、Trpm7、Vamp7、Gnas作为验证基因。验证基因经扩增后的整体表达趋势与基因芯片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基因经扩增后,与空白组相较,模型组中Gng10、Trpm7差异有统计学(p<0.05),表达上调;与模型组相较,全方组中Nlrp6、Tmem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达下调;且均与芯片实验结果一致。结论:(1)人参乌梅汤加味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粘膜具有促损伤修复作用。(2)提示腹泻具有多基因、多途径的发病特点。CHRNA7下调影响钙离子调控,CACNA2D3下调、IL1R2上调影响MAPK信号通路,可能参与腹泻的发生发展。(3)初步证明人参乌梅汤加味(酸甘化阴法)可通过调控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的表达发挥益气生津止泻效应。人参乌梅汤加味复方可能通过下调F2RL3、GHR影响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途径,上调SUV39H2影响赖氨酸降解途径,下调XPNPEP2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和吸收途径发挥治疗效应。(4)结合课题组前期人参乌梅汤加味复方指纹图谱研究基础,提示酸味药+甘味药的配伍合化作用是人参乌梅汤加味复方发挥止泻效应的主要物质基础,并体现了中药复方多成分、多基因、多途径的复杂作用特征。(5)RT-PCR验证实验证实基因芯片实验结果可靠,将Gng10、Trpm7、Nlrp6、Tmem66作为腹泻发病及治疗的分子靶点研究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姜云耀,孙明谦,马博,陈进成,刘楠,刘华,刘建勋[7](2018)在《组学技术在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文中提出中医药的功效在日常临床实践中被不断地展现出来,它在改善人类健康状况以及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也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认可和欢迎。然而,中医药理念与现代药理学存在根本的差异,极大地阻碍了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近年来,组学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备受关注,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代谢组学等组学技术开始被应用于中药的研究。组学的研究不仅要强调一般水平或仅限于单一方面,多组学间应该结合起来,合理整合、科学分析将更有助于系统深入地揭示中药功效的物质基础和作用机制。目前,多组学联合应用对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研究深度不够,仅仅是表面结果和现象的结合,还未达到真正的融合。如何把多组学技术进行合理的融合和恰当的对接,共同为揭示中医药的科学含义服务,是一项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多组学技术联合网络药理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来阐释中药多组分在分子水平的协同作用,再结合整体水平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精确地揭示中药的药理学机制。
阚东方[8](2018)在《黄芪及其拆分组分对大鼠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从细胞水平观察黄芪及拆分组分对能量代谢影响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方法,探索黄芪及拆分组分发挥温热效应的作用途径,验证项目组提出的中药性味理论假说,探讨黄芪性味药理学功效的物质基础,为阐释中药性味的科学内涵提供依据。方法:以正常大鼠肝细胞株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黄芪水煎液、黄芪多糖、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干预24h,采用生化法检测肝细胞ATP酶活性,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肝细胞内ATP、AMP、ADP含量,观察黄芪及各二级拆分组分对肝细胞内能量生成及消耗情况的影响;荧光显微镜观察线粒体NAO染色、RT-PCR检测mt DNA拷贝数、ATP合成酶β亚基mR NA表达评价各组分对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和功能的影响;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AMPK、p-AMPK、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探讨黄芪各组分对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改善线粒体功能的机制。采用UPLC-Q Exacrive Orbitrap-MS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OPLS-DA)寻找黄芪及拆分组分对肝细胞作用的差异代谢物,采用MetaboAnalyst3.0对各组差异代谢物进行代谢通路分析,探讨黄芪各组分对肝细胞代谢影响。结果:1.黄芪水煎液及各拆分组分均可升高正常大鼠肝细胞株BRL-3A ATP酶活性,尤其以Na+-K+-ATP酶活性升高最明显。黄芪水煎液及各拆分组分均可增加细胞内ATP含量和能荷。其中黄芪多糖对ATP酶活性升高作用最显着,黄芪水煎液增加ATP含量效果优于其拆分组分。2.黄芪水煎液及各拆分组分均可增加肝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增加mtD NA拷贝数,上调mR NA表达。黄芪及其各拆分组分对线粒体生物合成中关键蛋白AMPK、PGC-1α、NRF1、TFAM不同程度的促进表达作用。其中黄芪多糖增加mt DNA拷贝数,上调ATP合成酶β亚基、PGC-1α和NRF1 mRNA表达效果显着,毛蕊异黄酮对上调AMPK和p-AMPK蛋白表达较其他组分更明显。3.黄芪水煎液及拆分组分的差异代谢物主要有谷氨酸、谷氨酰胺、亮氨酸、丝氨酸、胆碱、乙酰胆碱、磷酸乙醇胺、花生四烯酸等。代谢通路分析显示黄芪及各组分调控的代谢通路主要有谷氨酰胺与谷氨酸盐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不饱和脂肪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等。其中谷氨酰胺与谷氨酸盐代谢通路为调控能量代谢的主要代谢通路,黄芪多糖在该代谢通路调控中发挥主要作用。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以调控甘油磷脂代谢和不饱和脂肪酸代谢为主,在影响细胞能量代谢中起辅助作用。结论:1.温性药物黄芪及其拆分组分均可促进肝细胞能量代谢,增加肝细胞内能量储备,这一结论验证了本项目组的药性假说。2.黄芪促进能量代谢的机制与其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改善线粒体功能有关。黄芪及其拆分组分主要通过调控谷氨酰胺和谷氨酸盐代谢、甘油磷脂代谢、不饱和脂肪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增加肝细胞能量供应和储备,其中谷氨酰胺与谷氨酸盐代谢为调控能量代谢的主要代谢通路。3.黄芪多糖促进能量代谢,上调PGC-1α/NRF1通路关键蛋白mR NA表达作用显着优于其他组分,在调控能量代谢重要代谢通路中发挥主要作用,是黄芪发挥温热效应的主要物质基础。毛蕊异黄酮通过上调PGC-1α/NRF1通路关键蛋白表达,调控甘油磷脂和不饱和脂肪酸代谢影响能量代谢,是黄芪发挥温热效应的物质基础。黄芪甲苷对上述信号通路蛋白表达和代谢通路调节作用趋势与前两者一致,但效果不如前两者显着,在黄芪促进能量代谢中起辅助作用。
刘天龙,李玉文,张一恺,尚沛津,翟小虎,梁凌飞,文爱东[9](2016)在《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通过讨论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为中药研究开辟新的思路,为中药现代化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药""基因芯片""作用机制""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Gene chip""Mechanism"等为关键词,组合检索2000年1月-2016年2月在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 Med中发表的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13篇,其中有效文献37篇。基因芯片技术系统、全面、高通量的优势与中医药多靶点、多效应、整体观的理论具有同一性。该技术在中药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和抗衰老3个方面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主要体现在对中药单体、提取物和中药复方的基因表达谱进行研究分析,从基因水平阐释其作用机制,有效解决了中药作用机理不明的问题。不足之处主要有研究方向相对独立,系统性综合性不足;中药复方研究较多,单体研究较少,国际认可度不够;深入研究较少,解决的实际科学问题不多。基因芯片能够对中药产生的复杂作用机制提供科学合理的解释,有利于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科研工作者应该积极挑战相关技术瓶颈,努力克服其中的不足,将基因芯片技术与中医药研究更加有效地结合,为中药现代化研究开辟新的道路。
谢晓佳[10](2016)在《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以及社会竞争性的增强,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焦虑状态下的人群应激性高血压患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已成为医学界的共识。为将心血管疾病防治阵线前移,2003年美国JNC-7第一次明确提出“高血压前期(Prehypertension) "的概念,是指:收缩压在120-139mmHg之间和或舒张压在80-89 mmHg之间的阶段。高血压前期全球发病率高达15%—40%,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38.9-41.3%,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研究表明高血压前期常常合并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不仅与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部分患者甚至已经开始出现血管,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因此,若能在高血压前期这个关键阶段采取必要的干预手段将能有效的遏制高血压的发生并可对靶器官进行有效的保护,对于显着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维护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亟须寻找高血压防治的新靶点和新策略。但是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已经形成的高血压的治疗以及靶器官保护方面,对高血压前期的研究及早期干预则相对不足,利用基因芯片技术更加深入的研究针刺对高血压前期的干预效果以及对靶器官的预防性保护作用更尚未见报道。研究目的:本研究遵照中医治未病的原则,瞄准“高血压前期”这一关键过渡阶段,运用基因芯片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以及RT-PCR方法观察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的降压以及对靶器官的保护作用,揭示电针调控应激性高血压前期的干预靶点及效应机制,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新的依据和可靠的治疗手段。研究方法:实验一: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血压及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将33只雄性Wistar大鼠(9周龄,220±3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模型+电针3组,每组各11只。运用足底电击结合噪声的复合刺激方法对模型组与电针组大鼠进行为期14天的造模,制备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模型,并在造模过程中对电针组进行电针干预。分别在针刺治疗前以及接受刺激后的第3、5、7、9、11、13、15天测量三组大鼠收缩压,并于治疗结束后第15天进行取材,运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组织形态学变化。实验二: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关键基因PCR验证治疗结束后采用Gene Chip Rat Gene 2.0 ST芯片技术观察三组大鼠下丘脑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改变,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P<0.05, Fold Changes≥1.5 or Fold Changes(?)-1.5)。运用G0功能富集分析(Gene Ontology)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对致病相关差异基因以及电针治疗后的反应基因进行相关生物学功能与通路分析,之后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筛选出的关键基因进行验证,以期揭示电针调控应激性高血压前期的干预靶点及效应机制,为高血压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结果:实验一: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大鼠收缩压较基值明显升高,达到前期高血压状态(120-139mmhg),与空白组相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造模过程中,模型组大鼠出现眼睛充血,易激惹等外观和行为学上的改变,HE染色结果也显示模型组主动脉出现内皮细胞脱落、平滑肌细胞增生等病理改变,提示造模成功。各组大鼠血压变化值显示:在针刺治疗的第5、7、9天,模型组与电针组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在针刺治疗的第11、13、15天,模型组与电针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电针太冲、曲池穴对于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具有明显的降压效应,且短期效应较好。同时,根据各组大鼠主动脉HE染色图片结果发现,电针组大鼠主动脉组织损害较轻,说明电针对于模型组大鼠主动脉组织细胞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实验二:我们的基因芯片结果显示:电针可显着影响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改变:与正常组大鼠相比较,模型组大鼠共有差异表达基因307条,其中234条基因表达上调,73条基因表达下调;经治疗后,与模型组大鼠相比较,电针组大鼠共有差异表达基因383条,其中,110条基因表达上调,273条基因表达下调;G0功能富集分析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功能主要涉及应激反应(response to stimulus) 、细胞进程(cellular process) 、免疫系统反应过程(immune system process) 、细胞增生/迁移调节过程(growth/localization)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menbrane part)、抗氧化活性(antioxidant activity)、受体活性(receptor activity)、分子转导活性(molecular transducer activity)等方面,KEGG信号通路分析发现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24条通路被激活。另外对三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筛选发现共同表达基因有105条,经文献检索发现其中有6条基因与应激性前期高血压发病密切相关,分别是:HspB1、vtn、BMP-4、 p2rx4、Ppplrl4a、TH,这些基因在模型组表达均显着上调,经电针治疗后均发生下调,对这6个关键基因进行RT-PCR验证后发现与芯片结果相一致,推测,这6个关键基因与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并且电针降压机制可能是通过参与调控这6个关键基因的功能表达及其信号转导通路来实现.结论:1.电针曲池、太冲穴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具有明显的降压效应并且对大鼠主动脉损伤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2.电针曲池、太冲穴可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组织基因表达谱产生影响。3.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组织基因表达谱HspB1、vtn、BMP-4、p2rx4、Ppplr14a、 TH基因的mRNA异常表达是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4.电针曲池、太冲穴降压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心血管舒缩功能(HspB1、vtn、BMP-4),Ca离子浓度(p2rx4、Ppplr14a)以及交感神经功能(TH)相关基因及其信号转导通路实现。
二、探索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索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医传统思维 |
2 中药作用机制研究 |
3 中药新药研发及有效成分的筛选 |
4 中药复方研究 |
5 中药质量控制与安全性研究 |
6 中药基因组学的研究 |
7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不足 |
8 展望 |
(2)疲劳基因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疲劳的发病机制与基因易感性密切相关 |
2 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基因表达谱研究为探究疲劳发生机制提供了新方法 |
3 将基因芯片技术与中医学理论相结合,有望对疲劳研究带来突破性进展 |
3.1 基因芯片技术和中医学理论的结合,有助于阐释中医证候的科学内涵 |
3.2 基因芯片技术和中医学理论的结合,有助于全面精准分析中药复方的作用机制 |
3.3 基因芯片技术和中医学理论的结合,有助于明确中医病因病机的物质基础 |
4 运用基因芯片技术对GABA/DA平衡机制及相关c AMP信号通路中的关键基因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4.1 c AMP依赖性蛋白激酶Ⅱ型α调节亚单位基因(PRKAR2A) |
4.2 c AMP应答元件调制因子基因(CREM) |
4.3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编码基因(COMT),多巴胺受体D1基因(DRD1),DRD2和多巴胺转运体基因(DAT1) |
4.4 谷氨酸脱羧酶基因(GAD)65,GAD67,γ氨基丁酸受体B基因(GABABR),γ氨基丁酸受体A基因(GABAAR) |
4.5 蛋白激酶A(PKA) |
4.6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
5 结语 |
(3)慢性胃炎脾虚证相关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脾虚证内涵源流及现代研究进展 |
一、前言 |
二、脾虚证的中医概念形成源流 |
三、脾虚证的现代研究进展 |
四、总结与展望 |
五、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转录组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
一、前言 |
二、转录组学及其检测技术概况 |
三、转录组学与中医证候 |
四、总结与展望 |
五、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部分 健康人气虚体质相关差异表达LNCRNA、MIRNA和MRNA研究及CERNA网络调控的构建 |
一、背景与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第二部分 慢性胃炎脾虚证相关差异表达LNCRNA、MIRNA和MRNA研究及CERNA网络调控的构建 |
一、背景与目的 |
二、资料与方法 |
三、结果 |
四、讨论 |
五、小结 |
结语和展望 |
一、脾虚证的潜在生物学机制 |
二、本研究的局限性 |
三、对中医学现代化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参术冠心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痰瘀型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冠脉临界病变的中西医认识及治疗 |
1.1 西医对冠脉临界病变的认识 |
1.1.1 冠脉临界病变的流行病学 |
1.1.2 冠脉临界病变及冠脉临界病变诱发心绞痛的机制 |
1.1.3 冠脉临界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
1.2 中医对冠脉临界病变的认识 |
1.2.1 胸痹的命名 |
1.2.2 历代医家对胸痹的认识 |
1.2.3 胸痹气虚痰瘀证证候研究 |
1.2.4 冠脉临界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
1.2.5 参术冠心方的理论基础及前期研究 |
第二章 参术冠心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痰瘀型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 |
2.1 前言 |
2.2 临床资料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对象 |
2.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4.1 随机方法 |
2.4.2 样本量 |
2.5 研究方法 |
2.5.1 干预措施 |
2.5.2 合并疾病相关治疗事项 |
2.5.3 一般资料统计 |
2.5.4 疗效评价指标 |
2.5.5 疗效观察指标及观察时间点 |
2.5.6 安全性观察指标 |
2.5.7 观察记录方法 |
2.5.8 疗效评定标准 |
2.5.9 相关仪器设备 |
2.5.10 左心室前间壁跨壁灌注梯度测量方法 |
2.5.11 统计学处理 |
2.5.12 伦理监管 |
2.6 研究结果 |
2.6.1 研究完成概况 |
2.6.2 患者一般资料 |
2.6.3 两组患者西药使用情况比较 |
2.6.4 治疗前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 |
2.6.5 疗效指标 |
2.6.6 安全性指标比较 |
2.7 讨论 |
2.7.1 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思路及理论源流 |
2.7.2 参术冠心颗粒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
2.7.3 参术冠心方可用于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2.7.4 结论 |
第三章 心血管疾病基因组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获取及检索方法 |
3.3 研究纳入标准 |
3.3.1 研究疾病 |
3.3.2 文献类型 |
3.3.3 研究技术 |
3.3.4 研究指标 |
3.3.5 研究内容 |
3.4 文献筛选 |
3.5 资料提取与分析 |
3.6 结果 |
3.6.1 文献检索结果 |
3.6.2 纳入研究基本资料分析 |
3.7 讨论 |
3.7.1 基因组学研究是心血管疾病研究的重要方向 |
3.7.2 基因组学技术应用于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
3.7.3 中医相关基因组学研究质量有待提升 |
第四章 参术冠心方对比安慰剂联合西药治疗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基因组学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2.1 病例来源及一般临床资料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主要仪器、药品和试剂 |
4.3.2 实验操作 |
4.4 结果 |
4.4.1 样本RNA质检结果 |
4.4.2 箱线图 |
4.4.3 样本相关性分析 |
4.4.4 参术冠心方组与安慰剂组差异表达筛选 |
4.4.5 聚类分析 |
4.4.6 蛋白互作网络分析(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
4.4.7 GO分析 |
4.4.8 基因通路富集分析(KEGG,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 |
4.5 circRNA host基因富集分析 |
4.5.1 GO分析 |
4.5.2 KEGG pathway分析 |
4.6 构建lncRNA-miRNA-mRNA ceRNA网络 |
4.7 参术冠心方对比安慰剂联合西药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差异LNCRNA高级分析 |
4.7.1 LncRNA与差异基因共表达分析 |
4.7.2 LncRNA功能预测 |
4.7.3 lncRNA cis(顺式)作用靶基因分析 |
4.7.4 lncRNA trans(反式)作用靶基因分析 |
4.7.5 LncRNA转录因子关联分析 |
4.8 Q-PCR验证分析 |
4.8.1 挑选验证的差异lncRNA及差异mRNA |
4.8.2 引物设计 |
4.8.3 扩增曲线及熔解曲线 |
4.8.4 全血中差异mRNA的q-PCR检测 |
4.8.5 全血中差异lncRNA的q-PCR检测 |
4.9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9.1 参术冠心方对比安慰剂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差异lncRNA、circRNA、mRNA表达谱分析 |
4.9.2 GO分析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分析 |
4.9.3 LncRNA-mRNA-miRNA构成ceRNA调控网络分析 |
4.9.4 LncRNA的高级分析 |
4.9.5 q-PCR验证结果分析 |
4.10 总结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5)抑郁症调控网络及逍遥散抗抑郁模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概况 |
1 生物信息学发展概况 |
2 生物信息学给中医药发展的启示 |
第二节 生物信息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
1 生物信息学在中医证候相关生物网络的构建与分析中的应用 |
2 生物信息学在中医证候相关组学分析中的应用 |
第三节 生物信息学在中药及其复方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
1 生物信息学在中药及其复方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中的应用 |
2 生物信息学在中药及其复方的炮制、功效、归经及配伍中的应用 |
3 生物信息学应用于中药及其复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小结与展望 |
第二章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一节 抑郁症多因子调控网络的构建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与分析 |
5 小结 |
第二节 逍遥散抗抑郁作用功能模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章 实验研究 |
第一节 逍遥散对CUMS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与分析 |
5 小结 |
第二节 抑郁模型大鼠前额叶皮质大麻素受体的表达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 |
1 引言 |
2 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与分析 |
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6)基于“五味合化”理论研究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1 中药药性理论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1.1 中药药性理论的内涵 |
1.2 “五味合化”的性味配伍理论 |
1.3 酸甘化阴法的研究价值 |
2 小儿腹泻病的中西医认识及研究进展 |
2.1 祖国医学对小儿腹泻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2.2 西医对小儿腹泻病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3 人参乌梅汤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3.1 人参乌梅汤的历史渊源 |
3.2 人参乌梅汤的临床实践 |
3.3 人参乌梅汤的实验研究 |
4 现代生物分子技术在中药复方的研究应用 |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作用腹泻模型大鼠结肠病理形态学观察实验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用药 |
1.3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分组 |
2.2 药物制备 |
2.3 模型制备 |
3 结果 |
3.1 一般情况观察 |
3.2 结肠病理形态学观察 |
4 小结 |
实验二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干预的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全基因芯片实验 |
1 材料与仪器 |
1.1 实验动物 |
1.2 实验用药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试剂 |
2 方法 |
2.1 分组 |
2.2 药物及模型制备 |
2.3 实验取材 |
2.4差异基因筛选实验 |
2.5 统计分析 |
2.6 芯片质控 |
3 结果 |
3.1 总RNA质检结果 |
3.2 芯片实验结果质控 |
3.3 芯片荧光信号扫描图片结果 |
3.4 芯片数据结果质量评价 |
3.5 差异基因筛选结果 |
4 小结 |
实验三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拆方干预的腹泻大鼠结肠差异表达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
1 实验方法 |
2 实验步骤 |
3 结果 |
3.1 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 |
3.2 差异基因KEGG pathway富集分析结果 |
4 小结 |
实验四 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拆方干预的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基因芯片实验结果实时荧光PCR验证实验 |
1 实验用品 |
1.1 实验样品 |
1.2 Real-time PCR验证差异基因筛选 |
1.3 主要仪器 |
1.4 主要试剂 |
1.5 引物 |
2 实验方法 |
2.1 RNA抽提 |
2.2 RNA质检 |
2.3 反转录 |
2.4 SYBR Green qPCR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RNA质检结果 |
3.2 RT-PCR验证结果 |
3.3 验证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腹泻动物模型的制备 |
1.1 腹泻模型动物选择 |
1.2 腹泻疾病模型制备的常用药物及方法 |
1.3 腹泻病证结合动物模型制备方法 |
1.4 课题组前期动物腹泻模型研究 |
2 人参乌梅汤加味组方理论 |
2.1 人参乌梅汤加味立论及方解 |
2.2 人参乌梅汤加味的效应评价 |
2.3 人参乌梅汤加味的现代机制研究 |
3 人参乌梅汤加味对幼龄腹泻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 |
3.1 基因芯片技术在腹泻病的应用 |
3.2 全基因芯片实验结果讨论 |
3.3 芯片实验RT-PCR验证结果讨论 |
第四部分 结论 |
创新性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2:全基因实验荧光芯片扫描图 |
附件3: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7)组学技术在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因组学 |
2 转录组学 |
3 蛋白组学 |
4 代谢组学 |
5 网络药理学 |
6 多组学的联合应用 |
6.1 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联合应用 |
6.2 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联合应用 |
6.3 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的联合应用 |
6.4 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的联合应用 |
6.5 网络药理学和代谢组学的联合应用 |
6.6 三种及三种以上组学的联合应用 |
7 总结 |
(8)黄芪及其拆分组分对大鼠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黄芪及其拆分组分对大鼠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和细胞株 |
1.1 细胞株 |
1.2 实验用药物 |
1.3 主要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用药的制备 |
2.2 细胞复苏、培养与冻存 |
2.3 MTT法测定BRL-3A细胞生长曲线 |
2.4 各给药组对BRL-3A细胞增殖的影响 |
2.5 ATP酶活性检测 |
2.6 HPLC检测细胞内腺苷酸含量 |
2.7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96孔板中不同接种数目细胞的生长曲线 |
3.2 黄芪及其拆分组分对BRL-3A细胞增殖的影响 |
3.3 黄芪及其拆分组分对BRL-3A细胞ATP酶活性的影响 |
3.4 黄芪及其拆分组分对BRL-3A细胞腺苷酸含量及能荷的影响 |
3.5 黄芪及其拆分组分对肝细胞能量代谢主成分分析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黄芪及其拆分组分对肝细胞能量代谢作用机制 |
1 实验材料和细胞株 |
1.1 细胞株 |
1.2 实验用药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用药的制备 |
2.2 细胞培养、分组及药物剂量 |
2.3 NAO染色观察线粒体含量 |
2.4 RT-PCR检测线粒体mt-DNA拷贝数 |
2.5 RT-PCR检测AMPK、PGC-1α、NRF1、TFAM mRNA的表达 |
2.6 Western Blotting检测AMPK、p-AMPK,PGC-1α、NRF1、TFAM蛋白表达 |
2.7 统计分析 |
3 实验结果 |
3.1 NAO线粒体染色 |
3.2 各组细胞mtDNA拷贝数 |
3.3 各组AMPK、PGC-1α、NRF-1、TFAM、ATP合成酶β亚基mRNA表达 |
3.4 各组AMPK、p-AMPK、PGC-1α、NRF-1、TFAM蛋白表达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黄芪及其拆分组分对肝细胞作用 |
1 实验材料和细胞株 |
1.1 细胞株 |
1.2 实验用药物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实验用药的制备 |
2.2 细胞分组及药物剂量 |
2.3 样本收集 |
2.4 代谢物萃取 |
2.5 质控标本(QC)的制备 |
2.6 上机检测 |
3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 |
4 实验结果 |
4.1 代谢轮廓分析 |
4.2 主成分分析(PCA) |
4.3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 |
4.4 差异代谢物的筛选 |
4.5 黄芪水煎液及各组分差异代谢物变化趋势 |
5 小结 |
讨论 |
1 中药药性研究概述 |
1.1 中药药性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1.2 中药药性研究的理论假说 |
1.3 中药药性与能量代谢关系研究 |
1.4 中药药性的现代研究进展 |
2.代谢组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
2.1 代谢组学概念及研究方法 |
2.2 代谢组学在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 |
2.3 代谢组学在中药方剂和多组分药代动力学研究中的应用 |
2.4 代谢组学在中药药性研究中的应用 |
3 黄芪性味功效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3.1 黄芪性味文献研究 |
3.2 黄芪的功效研究 |
3.3 黄芪的化学成分及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
3.4 黄芪与能量代谢的关系 |
4 阳性对照药物的选择依据 |
5 黄芪及各拆分组分对大鼠肝细胞ATP酶活性和腺苷酸含量的影响 |
6 基于线粒体生物合成的黄芪及各拆分组分改善能量代谢机制研究 |
7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黄芪各拆分组分对肝细胞代谢的影响 |
7.1 各给药组差异代谢通路分析 |
7.2 黄芪不同组分代谢通路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着作 |
(9)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基因芯片技术的概念、特点与类型 |
1.1 基因芯片技术的概念及其特点 |
1.2 常用基因芯片类型 |
1.2.1 寡核苷酸微阵列芯片 |
1.2.2 c DNA微阵列芯片 |
2 基因芯片技术与中医药理论的同一性 |
3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3.1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3.1.1 抗肿瘤中药提取物和单体 |
3.1.2 抗肿瘤中药复方 |
3.2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抗心血管疾病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3.2.1 抗心血管单味中药和单体 |
3.2.2抗心血管中药复方 |
3.3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抗衰老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3.3.1 抗衰老单味中药 |
3.3.2抗衰老中药复方 |
4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中的不足 |
4.1 基因芯片技术自身的不足 |
4.2 基因芯片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不够深入 |
5 结语 |
(10)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应激性高血压前期研究概况 |
1. 应激性高血压研究概况 |
2. 高血压前期现代研究概况 |
3. 中医对高血压前期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医学领域研究进展 |
1. 基因芯片技术概述 |
2. 基因芯片技术与心血管疾病 |
3. 基因芯片技术在中医药领域中的应用 |
4. 基因芯片技术与针灸学 |
5. 基因芯片技术的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
实验一: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血压及主动脉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及关键基因PCR验证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结语 |
研究创新点 |
存在问题与不足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个人简历 |
四、探索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 刘玉峰,许肈初,马海燕.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3)
- [2]疲劳基因学研究进展[J]. 杨星哲,李峰,吴凤芝,李杰,徐一菲,王雪娇,王若冲,何青鋆,谭丽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21(08)
- [3]慢性胃炎脾虚证相关ln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研究[D]. 桑小普.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参术冠心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痰瘀型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基因组学研究[D]. 金晓.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5]抑郁症调控网络及逍遥散抗抑郁模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实验研究[D]. 卞庆来.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6]基于“五味合化”理论研究人参乌梅汤加味及其性味拆方对腹泻模型大鼠结肠差异基因表达的影响[D]. 周鸿云.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组学技术在现代中药药理研究中的应用与思考[J]. 姜云耀,孙明谦,马博,陈进成,刘楠,刘华,刘建勋.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8(08)
- [8]黄芪及其拆分组分对大鼠肝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阚东方.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9]基因芯片技术在中药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应用[J]. 刘天龙,李玉文,张一恺,尚沛津,翟小虎,梁凌飞,文爱东. 中国药房, 2016(28)
- [10]电针对应激性高血压前期大鼠下丘脑基因表达谱的影响[D]. 谢晓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