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1动物实验模型观察芪丹息敏颗粒的抗过敏作用,探讨其抗过敏机制。2临床观察芪丹息敏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用二硝基氟苯致小鼠Ⅳ型变态反应,观察小鼠耳廓肿胀度。小鼠尾静脉注射0.0125%低分子右旋糖酐溶液,观察注射后30min内出现的瘙痒次数。大鼠被动皮肤过敏法建立Ⅰ型变态反应模型,观察背部蓝斑直径。临床选取符合条件的慢性荨麻疹患者30例,采用自身前后对照方法,予芪丹息敏颗粒口服30天,观察症状和皮损改善,积分法判定疗效。结果:实验结果:芪丹息敏颗粒大、中剂量可明显抑制致敏后24小时出现明显后期耳廓迟发型接触性皮炎反应(P<0.05),说明芪丹息敏颗粒能抑制小鼠皮肤迟发型变态反应。芪丹息敏颗粒大剂量可明显减少右旋糖酐所致小鼠瘙痒次数(P<0.01),表明其具有较好的止痒效果。芪丹息敏颗粒大、中剂量组能比较显著抑制大鼠背部皮肤蓝斑直径(P<0.01),表明其对Ⅰ型变态反应有抑制作用。临床显示:总愈显率、临床症状、皮损等方面治疗后有明显改善。结论:动物实验证明芪丹息敏颗粒能有效对抗Ⅰ、Ⅳ型变态反应,具有较好抗过敏作用。临床初步证明芪丹息敏颗粒是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以改变皮肤的敏感状态为目的,让皮肤恢复正常,能够耐受过敏的一种中药制剂,对慢性荨麻疹可能有较好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慢性荨麻疹的西药治疗研究进展[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15)
- [2].依巴斯汀、左西替利嗪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A0)
- [3].慢性荨麻疹相关基因研究进展[J].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20(01)
- [4].慢性荨麻疹不可治愈,但可自愈[J]. 江苏卫生保健 2020(01)
- [5].余土根治疗老年性慢性荨麻疹验案二则[J]. 浙江中医杂志 2020(02)
- [6].慢性荨麻疹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20(05)
- [7].祛风美肤丸辅助治疗老年慢性荨麻疹[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13)
- [8].胸腺五肽联合抗组胺药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19)
- [9].扶阳法治疗慢性荨麻疹验案2则[J]. 湖南中医杂志 2020(07)
- [10].针灸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9(02)
- [11].盐酸非索非那定片联合宁瘾汤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价值研究[J]. 海峡药学 2019(03)
- [12].酸味药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J]. 四川中医 2019(05)
- [13].小儿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病程及预后特点[J]. 山东医药 2019(18)
- [14].奥马珠单抗在慢性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J].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9(03)
- [15].慢性荨麻疹的中西医临床研究进展[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53)
- [16].富马酸卢帕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24)
- [17].慢性荨麻疹中医药治疗临床进展[J]. 新中医 2018(04)
- [18].从《内经》之“和”思辨慢性荨麻疹之治[J]. 中医药导报 2018(10)
- [19].玉屏风散加味治疗慢性荨麻疹187例[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8(22)
- [20].慢性荨麻疹的发病因素与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 系统医学 2018(06)
- [21].依匹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疗效评价[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47)
- [22].祛风法辨治慢性荨麻疹研究进展[J]. 河北中医 2018(09)
- [23].从六经欲解时角度治疗中午前后缓解的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8(09)
- [24].中药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皮肤病与性病 2018(05)
- [25].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概况[J]. 世界临床药物 2018(11)
- [26].白芍总苷联合苯磺贝他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6(06)
- [27].梅山地区520例30~60岁慢性荨麻疹患者的流行病学分析[J]. 现代医学 2017(01)
- [28].慢性荨麻疹过敏原筛查和免疫治疗及护理体会[J].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16(05)
- [29].2016年慢性荨麻疹临床进展回顾[J]. 皮肤病与性病 2017(01)
- [30].中药玉屏风颗粒联合安脱达变应原免疫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J]. 实用医药杂志 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