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财政政策执行是国家财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采取相应手段和措施,贯彻、实现政府财政政策的全部活动和过程。中央的基本财政政策执行的状况直接影响到财政管理的效能、经济的发展乃至国家的稳定与繁荣。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目前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四位。这一切都与有效的财政政策密不可分。然而,不可否认,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政府在财政政策执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而这些实际偏差直接影响到财政政策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需要更加重视财政政策的执行,加强对财政政策执行偏差的研究,而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促使我们对我国财政政策执行偏差的风险机制进行研究和思考。第一、财政政策一直是我国政府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手段,但也是存在最多问题的地方,如债务问题、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问题,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问题、国有企业亏损问题等。而这些问题往往是财政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财政政策执行产生偏差所导致的。这些现实的问题如果不解决好,将会导致财政风险加剧,使得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加大。第二,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关键过程中,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种巨大的变化可能对于某些地方政府和部门都来的太突然或是不适应,导致在执行财政政策的时候产生偏差。这种差距越大,我国的经济风险也就越大。本文拟在分析财政政策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地方政府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剖析其执行偏差形成原因,并探讨改善的对策,以期提高其实施效能,保障改革目标的实现,保证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从而顺利迎接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对我国政府的挑战。第三,财政政策的一些手段从根本上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财政政策被偏差执行。如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缺陷: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过小;转移支付制度存在“马泰效应”;转移支付存在不规范等等。政府支出的随意性、担保行为的随意性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同样会对财政政策的执行造成偏差。只有弄清楚了偏差的根源,才能彻底的纠正偏差。第四,财政政策的一些体制存在明显漏洞,导致地方政府在利益诉求上与中央政府不一致时,地方政府为追求自身利益而人为产生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第五,该选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财政政策执行中存在的诸多的偏差与失误,必然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阻碍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的进程,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而这种偏差导致的财政风险有可能导致财政危机,甚至危及国家政权的稳定。这一切都与我国现阶段所倡导的建设和谐社会、节约性社会等相违背,因此我们必须找出财政政策执行偏差的纠正困境,制订一些(?)机制,减少、避免财政政策的执行偏差。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基于其特殊国情和历史背景展开讨论,具有较强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而对于公共政策执行中的财政政策执行偏差及其引起的财政风险的机制研究,更是观念上的创新,笔者独辟蹊径,第一次把财政政策执行偏差与其引起的财政风险联系起来,分析了财政执行偏差的形成原因、表现形态、传导机制及其防范手段,角度和见解比较新颖,对研究改革期中我国财政政策的执行有着较为积极的作用。但受水平所限,本文在财政政策执行偏差引发风险与财政职能缺乏所引发的风险界定上较为模糊,在对偏差的纠正措施上也存在不妥之处,同时,部分资料引用并非最新导致部分内容缺乏足够的说服力。